柴胡栽培技术要点(收集5篇)

时间:2024-07-25

柴胡栽培技术要点篇1

近年来,张掖市中药材规模持续扩大,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民乐县是河西沿山冷凉灌区的典型代表,中药材面积占到全市的80%以上,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民乐县野生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品种及名贵药材较多。植物类野生药材主要有甘草、柴胡、大黄、麻黄、锁阳、羌活、防风、秦芜、冤丝子、车前子等74个品种,人工主要栽培板蓝根、甘草、防风、红花、生地、芍药、柴胡、秦芜、桔梗、黄茂、孜然、王不留行、党参、黄答、大黄等20多个品种,特别是生产的板蓝根根条肥大、粉性足,浸出物含量高达22%,高出药典标准1倍以上,民乐县由此被授予“中国板蓝根之乡”。

对于以民乐县为代表的沿祁连山冷凉灌区中药材适宜种类、产业发展等已有不少研究,但对该县中药材的产地环境研究则未见报道。本研究收集民乐县统计年鉴,计算历年来平均光热水土数据资料,将民乐县主要中药材产地土壤测试数据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主要中药材环境要求进行比对,旨在考察民乐县中药材种植区域的光、热、水、土条件是否符合中药材GAP生产要求的产地环境标准。

1光照及热量条件适宜

民乐县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全年日照时数25922997h,其中农作物生长期(4-8月)日照时数1300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5%以上,平均日照时数7.58.8h/d,日照百分率68%左右,年太阳辐射总量585.34kJ/cm2。民乐县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2.6-5.9℃,年平均日较差15℃左右,无霜期130d左右。气候总体特点是气候冷凉但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农作物病虫危害轻微,符合北方主要中药材对光热条件的要求。

《甘肃省中药材分布区域与生产指导目录》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特征以及地道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将全省划分为4个药材生态区域。张掖市沿山冷凉灌区属于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藏药区,大面积栽培的有当归、党参、黄茂、红茂、大黄、柴胡等;低海拔区域属于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药区,人工大面积栽培的有甘草、麻黄草、板蓝根、小茵香、红花等。近年来,一些专业合作社与氓县、陇西药商合作引进防风、黄答、沙参、独活、龙黄、紫莞、红花、牛菩子等中药材10多个,积极开展间作套种、病虫防治等试验示范,为大面积试验示范奠定了基础。

2土壤条件适宜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总面积为3687hm2,耕地7.73万hm2、草地5.2万hm2、林地7.33万hm2,荒地3.33万hm2。土壤类型主要是灰灌漠土、栗钙土、灰钙土、灰漠土4个土属、9个土种,具体养分含量见表1

2014年对全县一、二、三类地区(海拔由1600m依次升高到2400m)代表乡镇采土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3。可以看出,沿山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4.459姚g、3.03姚x,81.35m姚x,50.8m姚g、248m姚g,均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旱地一级标准。重金属测定结果表明,锌}Gn)、铅}Pb)、铬(Cr}、镐(Cd)、砷(As}、汞(Hg)测定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85.88,33.67,42.39,0.2274,24.65,0.031mg/kg,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一级至二级标准,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3水利条件适宜

柴胡栽培技术要点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抓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更加注重水源区生态产业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做大做强原产于本地的传统地道中药材品种为重点,以GAP认证为动力,加快构建中药材的种苗繁育、规范种植、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努力使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任务目标

1、新发展中药材基地1万亩,其中,在*等乡镇发展金银花5000亩,在*等乡镇发展柴胡1000亩,在*等乡镇发展板兰根1000亩,在白桑、大柳、南化等乡镇发展苍术1000亩,在*发展杜仲500亩,在叶*营等乡镇发展丹参、连翘、五味子、山茱萸等其它中药材1500亩;

2、建立中药材育苗基地40亩,兴办百亩以上的样板示范块4个;

3、引进金银花深加工龙头企业一家,金银花茶生产线两条,建成加工网点10个;

4、制定以金银花为主的GAP生产标准和基地的GAP认证。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应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水利、移民、发改、财政、科技、扶贫、科协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下设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开发、科技服务和苗木生产体系与市场建设,为产业发展搭建强有力的组织平台。

2、强化资金扶持。将中药材产业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库区移民补偿、扶贫开发等项目相结合,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年度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要谋划包装一批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3、大力招商引资。在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放宽政策,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吸纳省内外制药企业、中介组织、个体承包业主通过买断经营、土地转让、入股、租赁等方式建设基地,购销药材,从事中药材深加工。特别是要以申报GAP基地认证为基础,采取宣传推介、网上招商、专班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引进一家以金银花为原料的绿源酸加工企业,建成金银花烘干加工网点10个,金银花茶生产线两条。

4、健全服务体系。药材产业办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本县人才,引进外地人才,全力配合龙头企业做好科技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站。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组”的作用,及时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同时,通过兴办金银花等中药材规模种植,野生连翘、山茱萸去杂连片,五味子、苍术、柴胡、丹参等药材的野转家试验和退耕还林地套种短品种药材四个示范样板,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5、强化督办检查。县药材产业办要加大基地建设的督导检查力度,及时督促各乡镇保质保量完成基地建设任务,加强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对药材产业的发展进行目标考核。

六桑蚕产业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把桑蚕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坚持走基地连片化、品种优质化、养殖标准化、蚕农组织化、服务网络化、(桑)农企(业)一体化道路,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科技助动的发展格局。不断加大桑蚕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逐步把桑蚕产业培植成出口创汇农业,从而实现桑园增效、桑农增收,推动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

1、任务目标

新发展桑园面积5000亩,年养蚕2万张,产鲜茧680吨,为桑农增加收入1300万元。

2、工作重点

(1)稳步推进基地建设

①规范建园标准。新建桑园基地,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修建反坡梯田,平整土地,对无法平整的地块,实行等高线栽植。新建成块成片桑园,要按照桑园快速丰产的要求,抽槽施肥,客良。一般丰产密植桑园亩栽1000株的优质嫁接桑苗,要求按行距150cm抽槽,槽宽、深各60cm。

②严格技术操作。新发展的基地,品种主要以农桑14号、农桑12号、育71-1号等优良品种为主,良种率达到100%。栽植技术要求按每亩100担有机肥(即农家肥、厩肥、城镇生活垃圾、稻田土、河塘泥等)施入槽内作为底肥,然后填盖表土至槽深2/3。等高线栽植桑园,一般为中干桑园,以穴栽为主。栽植穴要纵横成线,以70cm为直径,50cm为穴深开挖。每穴按50斤有机肥作底肥(肥源同前),有机肥施入后覆盖表土至穴深2/3。

③抓好示范样板。计划建设丰产示范样板1000亩,具体布局为胡家营镇土地沟村200亩;鲍峡镇200亩,辽坡村、鲜鱼寺村各100亩;城关镇黄土梁村200亩;刘洞镇孔沟村200亩;白桑淘沟河村200亩。

(2)争取政策扶持。继续与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积极向国家商务部争取国家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继续在我县实施。同时,积极向省农业厅申报,争取把我县的桑蚕产业列入全省优势板块予以扶持。

(3)引进龙头企业。今年要引进培育蚕桑龙头加工企业一家,培育养蚕专业村20个,养蚕1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100户。

(4)加大技术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蚕桑实用技术20批次,5000人。培训对象是桑蚕技术员、产业信息员、村组干部、养蚕农户。通过培训,使每家养蚕户至少有一人掌握栽桑养蚕技术,每个村有2至3名技术骨干,每个乡镇有一支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

(5)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县有桑蚕技术服务中心、乡有桑蚕技术服务站、村有桑蚕技术服务员的服务网络体系。

(三)工作措施

1、坚持集中连片,扩大基地规模。在受国际经济危机冲击、桑蚕产品出口大幅下跌、蚕茧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要教育群众树立长远意识和“向前看”的思想,做到“逢俏不赶、逢疲不丢”,巩固管护好现有的桑园。同时,选择群众有积极性的专业乡镇、专业村,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建设新基地,确保5000亩新基地和2000亩更新改造任务按期完成。

2、想尽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一方面,要拿出优势资源,加大对桑蚕产业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降低进入门坎,创优发展环境,给予优惠政策,提供专班服务。通过采取盯紧现有线索抓住不放、借用各种平台宣传推介、网上查找线索专班登门拜访、利用各种途径以商招商等方式,确保引进一家龙头企业。

3、整合现有资源,加大产业投入。对新建标准桑园,优先纳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优先纳入丹江库区及其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优先纳入石漠化治理规划,予以项目、资金扶持。发改、农业、移民、扶贫等部门要把支持桑蚕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尽可能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提供优质服务。

4、健全服务网络,加强跟踪服务。继续聘请省农科院桑蚕研所专家给予长年技术指导,桑蚕办要开办桑蚕110技术服务,乡镇、村要配备1-2名养蚕技术员,每个组要培养5个以上的标准化养蚕大户,从供种、小蚕共育、蚕药蚕具、大蚕养殖、蚕病防治等,提供全程服务,降低桑农风险。

柴胡栽培技术要点篇3

一、北药开发的有利条件

1、利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契机,适时发展北药产业。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以振兴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重大举措。而在林冠下种植北药,走宜林宜药的路子,正适应北药中的半野生种植,即保护了树木,又使林下经济得到了发展,我区林下可栽培的药用植物有人参、刺五加、五味子、黄柏、黄芪、党参、防风、龙胆草等,据有关资料调查,日本、韩国林下经济的产值是我国林下经济产值的15倍以上,最高的达120倍,可以看出林下种植北药创造的经济效益比旅游产业还要高出好几倍,有人做过预算,种植北药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3,最高可达1:6-7,而且我区有些天然野生资源只要稍加修整移栽就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如野生五味子、刺五加),由此可见,发展林下北药经济是我区正在进行的管护经营和下岗职工脱贫致富的良好出路。

2、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开发北药。

我区位于小兴安岭的中部,施业区面积30.8万公顷。地形属低山丘陵,土壤主要为暗棕壤及沼泽土,大小河流27条,水质良好,符合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且生长着独特的植物群落,药用植物有暴马丁香、刺五加、龙芽楤木、五味子、关防风、龙胆草、关苍术、穿山龙、北豆根、白头翁、黄芪、党参、柴胡、平贝、玉竹等,针对上述资源,近几年我们对五味子、刺五加、穿山龙、暴马子、黄柏、龙芽楤木等野生资源进行保护、抚育更新、种苗繁育。野生变家种的关防风、关龙胆、柴胡、黄芪、黄芩、细辛等家种成功的药材进行大面积引种和大田栽培,通过对野生中药材人工半山区栽培抚育更新和对道地药材的GAP栽培,使我区生产出的药材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品质优良无污染的中药材以适应现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原料要求。

3、利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适时推进开发北药。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风潮兴起,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青睐,我国中药出口已遍及130个国家和地区,但销售额仅占国际的3%,中草药的国际化市场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来临,给我国中药的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在世界上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最有实力、最有优势、最有发展后劲的就是中药,然而在我国外贸行业中,中药的出口创汇只占全国出口额的5%左右。而且出口的多为亚洲地区,以华裔为中心的人群消费中医药及保健品市场中我国仅占20%的市场份额。而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销售市场欧洲我国的进口量也仅占11%,在我国12807种中药材中,常见的也有500多种,而出口的只有几十种,许多国家将中药列为药物管理范畴,制订了相应法规。预计到2015年,国际中草药市场和保健品市场总额为2000亿美元,面对如此之大的市场,对于发展“北药”事业提供良好的机遇。

二、北药开发工作的重点

打造一个品牌,开拓三个市场,是开发省内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抓好六项工作。

1、要与哈市三棵树药材市场的药商、经纪人和各大制药厂企业广泛取得联系,建立供销关系。

2、要在全国各中药市场建立一定的供销网点(如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随时了结市场动态。

3、利用国内通过GNP认证的制药企业为保障其产品质量必然采购质量好、产地明的原料中草药的有利时机,进行北药销售。

4、利用国外天然药物盛行及世界药品销售额前20名的企业(英国葛兰史泰克、美国辉瑞公司、莫克公司和日本的隶春株式会社等)纷纷登陆我国,建立合资厂和分厂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药这一有利时机,通过他们的销售渠道将北药打入国际市场。

5、利用日本、韩国生产汉方药而缺乏原材料草药的机会扩大北药的出口。

6、积极参加哈洽会、广交会等大型商品展销会,全方位的展示北药,寻找出口机会。

三、抓好六项工作

1、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广泛地宣传北药开发的前景和希望。充分认识北药开发的优势,加强资金上的帮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创造宽松发展环境,引导广大职工投身北药开发和北药种植上来。

2、要在大户的带动下做大做强以克林场为首的养蜂业,以桔源林场为首的养鹿业,以上游场为首的养蛙业,以林海场为首的平贝种植业,要以大户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大户较强的经济实力为龙头,实行以大带小,以大帮小,由小变大的滚动式发展战略开发北药事业。

3、要把上游、移山等场所实行管护经营中的五味子基地,刺五加基地,龙芽惚木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扩大人工抚育更新的面积,在林中进行生物多样性栽培和进行野生变家种的实验,以扩大生产量。

4、要大面积生产。目前,畅销的产品,如黄芪、黄芩、黄柏、人参、防风、龙胆草、党参、细辛等药材种植,按我区目前的土地费用30-50元/亩计算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同我区种植农作物亩收益200元每亩的效益相比较,市场销售价格再低也比得上种植粮食等其他作物,更会以低廉的成本、优良的质量,在药材市场上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继续加强在栽培技术和终端产品的科技开发上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合作。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我区北药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6、继续加强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利用外来资金和技术开发我区的中药资源和进行中药栽培基地的建设,走你发财,我发展的路子。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冷静地看待北药开发的热潮,要以市场为导向,不要轻信虚假广告的炒作,对畅销的品种不能一哄而上,盲目炒种。

2、要充分看到北药种植虽然利润大、但生产期长,资金占用时间长、如龙胆、防风等一般需要三年时间,五味子、人参、细辛等品种需要5-6年时间才能收获,这一点严重制约着我区北药的发展。

3、要了解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尊重其生长的客观条件,根据本地的优势开发道地药材的同时。还要对其种源进行研究,力求种植的纯净。

4、要依靠科技和专家的经验科学地选地、科学地用肥、科学地用药防病,才能种出合格的药材,才能有保证种出高质量的中药材,是药而不是草,做到富民而不害民。

柴胡栽培技术要点篇4

2.长武小麦对氮磷钾肥的利用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的研究慕芳,殷振江,段长林,郭丽星,朱亚莉,王亚萍,王旭霞

3.柴胡与粮食作物套种技术研究张亚平,ZhangYaping

4.苹果杂交F1代若干农艺性状变异分析刘振中,孙彪,樊红科

5.10%噻唑膦颗粒剂防治保护地茄子根结线虫效果研究何成毅,邵红军,王红旗,王科峰,郭建安,何国俊,孙永,李宁

6.核酸叶面肥在蔬菜生产中应用慕娟,问清江,党永,吴小杰,李叶昕

7.薄皮与厚皮甜瓜系列品种比较及栽培技术朱静林

8.不同贮藏方法对韭菜种子活力的影响王利亚,张明,杨婉玉,张伟,曹秀敏,李延龙,马培芳

9.南五味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方法研究进展程敏

10.三门峡地区竹子侵染性病害主要发生种类普查结果初报张文萍,高九思,郭建勋

11.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康雅萍,樊岚蓉,康艳,安平

12.渭北日光温室番茄高密栽培修剪技术初探问亚军,万会萍,段军丽,郝双奎,何晓庆

13.两种除草剂对油菜的药害初报王胜宝,张先平,邓根生,王晓娥,梁秋霞,尹素芬,杨利群

14.陕北榆林干旱区采用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效分析姚东华,付晓彦,潘鹏,高保山

15.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陕西农业科学胡莉娟,陈胜发

16.沙枣生物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王晓荣,魏朔南

17.一株野生桑黄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陈姣,龙天韵,陈德育,车进

18.大蒜根蛆的发生及防治张军宇

19.中华松梢蚧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习性研究概述郭建勋,高九思,高阳

20.番茄枯萎病与青枯病的区别及防治靳仙菊,左建民

21.西北地区枣树越冬死亡防治研究任金科

22.蟠桃园梨小食心虫药剂筛选试验陈静,张建萍,单长林

23.扁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绿原酸含量测定张蓉,魏希颖

24.商洛黄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效果比较华智锐,李小玲

25.日光温室大棚黄瓜根腐病与根结线虫病防治研究祝社民,朱广启

26.2010年西乡"玛瑙"樱桃大幅减产的气象条件分析杨利霞,史平,王楚,乔治江,王飞杰

27.百合遗传转化研究进展赵欢蕊,潘茉兰,张亿军

28.枯草芽孢杆菌BSK1杭菌物质的初步研究孙晓宇,沈卫荣,韩丽萍,路鹏鹏,门欣

29.磷化铝防治烟叶仓储害虫效果分析与技术应用钱宝花

30.茶多酚提取与分离纯化研究进展严志慧,方义,张锡友,胡春学,刘黎

31.汉中盆地的山地气温特征分析张小峰,王楚,史平

32.秦巴山区魔芋健身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崔鸣,王显安,赵兴喜,李增义,李川

33.以蚯蚓为链条的低碳循环农业李晓明,杨晓红,何新权,袁艳山,马新文,张娟娟,朱艳丽

34.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蔓延与防治郑戌翔,梁燕

35.5个柚品种在陕西安康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韩启成

36.汉中市食用菌的发展与思考杨建军,李经文,高媛,李明,李瑛

37.甘薯发芽特点及苗床管理陈慧芳,ChenHuifang

38.信息动态

39.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大棚果树上的应用万恩梅,张永平,王彦明,杨建军

40.关于科学使用农药问题探讨张会龙,刘克荣,蔺荣,王新海,朱四平

41.借鉴寿光成功经验发展榆林大漠蔬菜的思考黑登照,刘妍萍

42.兴平市农户施肥现状与对策张凡香

43.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的分析与研究毛西贝

44.兴平市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的思路和对策张杰

45.稻壳、稻壳灰水泥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张朝晖,娄宗科

46.宝鸡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孟庆立,雷绪劳,张宇文

47.浅谈森林分类经营张英杰,杨雄略,赵朝

48.陕西农业科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应用马军

49.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模型验证段文靖,魏群,熊小兵,孙超

50.利润平滑对于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陆昱旭,刘涛

51.奥尔森估价模型与线性信息模型实证检验张丽丽,ZhangLili

52.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模式选择的决策分析聂淼

53.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与现金持有相关性研究——以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李菁

54.杨凌及周边地区猕猴桃种植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为研究魏群,段文靖,熊小兵

55.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贾长安,张红霞,邓淑红

56.农村地下金融之外生正规化初探——以民间合会为例王文锦,俞宁

57.浅析西部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张涛,张毅,锋

58.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探讨孙俊秀

59.杨凌苹果销售网络建设分析李俊卿

60.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双龙镇酱用番茄产业发展构想梁世锋

61.白水县苹果品种结构现状及发展建议段宝珍,赵政阳,王小侠,许云云

62.浅析我国"农超对接"制约因素及消除措施隋姝妍

63.发展低碳农业的思考与建议付德全,雷晓平

64.安康市"十二五"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胡必利,陈正余,王富炳

65.关于陕西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卿明华,海江波

66.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胡尊让,袁妙,王智毅

67.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分析在危险源辨识中的应用研究张扬,蒋录全,张影秋

68.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探讨王红侠,WangHongxia

69.农业高校科研管理现状与对策张晓妮,郭久荣,刘海斌

7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形成与发展陈建文,冯风

71.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刘宝康,李成

72.汉中市水稻主要害虫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王晖,王清文,张勇,司华,鲁永明

73.旱地小麦新品种运旱22-3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王渭宏,杨和平,马丽丽,张艳艳,张花梅

74.汉中市玉米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徐玉华,张万春,赵强,史崇英,周子凡

75.浅谈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郭军厚,吕军民,王延平

76.蓝田县夏播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惠军涛,杨非

77.西瓜大棚棉花杂交制种技术初报刘水利,张建国,蔡忠民

78.早春大棚迷你黄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高敏,陈永顺,王建军,朱宏华,毛西贝

79.设施栽培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刘水平,张兰英,高敏,王海音

80.养猪发酵床垫料管理的技术要点李骁驽

81.户县同兴牌大棚西瓜标准化生产技术刘燕,杨广强,薄康凯

82.番茄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赵建社,苏新耀,魏祯,邓军均,关旭,朱宏华,张兰英

83.日光温室草莓高效栽培技术李玉萍

84.平安县设施红提葡萄栽培技术要点李靖春

85.农村户用沼气脱硫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杨小林,郑少荣,廖传康

86.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技术杨树忠,杨杰

87.高寒地区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陕西农业科学李茸

1.模糊综合评判在爆裂玉米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刘康虎,杨引福

2.国审小麦新品种晋麦79号选育及应用研究樊立强,刘新月

3.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程序及其技术体系张春梅,ZhangChunmei

4.16个玉米新品种叶龄指数与穗分化关系的试验初报张养利,李进仓,张德仓

5.榆林长城沿线风沙区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牛军斗

6.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杨振平,孟新房,方娟,赵亚荣,甘靖平

7.不同基质对脱毒马铃薯穴盘扦插苗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刘勇,郝兴顺,陈进,陈钦,杨云霞,高红玲

8.沼液对主要豆类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樊鸿章,刘玉凤hHTTp://

9.大蒜素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洪伟,龚月生,王俊全,颜伟俊

10.丹参秋季播种覆盖栽培技术研究朱小强,康书平,周绪朋

11.中草药复方制剂治疗苹果锈果病实验研究杜聿钧,刘好生,顾文瑞,马金龙

12.太行黑山羊体重、体尺的相关性分析田亚磊,朱东亮,张聪,孙宇,高腾云,李改英,潘军

13.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陕西栽培黄芩中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曹晓燕,田宇红,王喆之

14.硫酸镁在黄瓜上施用效果研究秦丽,王利平

15.陕北烟区烤烟不同烘烤设施适宜性评价许建设,徐世峰,丁朋辉

16.洋葱表皮色素提取方法研究冯再平,王三丽

17.地瓜儿多糖的单糖组成实验中两种流动相的比较研究陈克克

18.宁波松木中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混生现象的报道郑炜,顾建锋

19.青海旱地油菜配方施肥试验李启莲

20.太平红杏在青海尖扎县引种表现王成育

21.施用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探讨杨赫路,李向阳,李高远,李春焕

22.脉花党参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范强,周先礼,阿萍,格桑索郎,魏屹

23.铅锌复合胁迫对铅富集植物假繁缕根系活力及碳氮代谢的影响赵化银,蒋小军,杨远祥,吴杰,朱雪梅,林立金

24.山东产野花椒挥发油抑菌活性的研究沈慧,吴奶珠,周先礼,李伟,任国萍

25.臭氧水对鲜食苹果表面微生物的影响张鸿,饶景萍,韩军岐

26.苦瓜疏松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秦芳玲

27.陕西产杜仲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研究白梅

28.陕西农业科学降雨空间概率模型及产流计算沈积怀,刘学珍

29.蛋用型鸡复合维生素添加量研究刘静,,南宏岗,韩智国

30.对山西省小麦生产形式的分析韩东翠,行翠平,史民芳,安林利

31.旱地小麦覆膜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杨俊峰,龚月桦,李生秀

32.论紫花苜蓿、冬牧七〇、玉米、大豆间作轮番套种在饲草饲料生产中的作用付波荣,李秀眉

33.小麦叶面肥技术探讨敬凤梅,谢发锁,赵君瑾

34.改变覆膜方式是提高高寒山区种植效益的新途径肖遥,陈朝阳

35.岐山县夏玉米免耕技术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翟萍,董亮,邢晓丽

36.粮经间作套种高效模式的调查研究与推广余莹,何毅

37.毛叶水栒子-一个新的抗旱造林乡土树种石仲选,郭志文,程晓福,胡永强

柴胡栽培技术要点篇5

关键词:日光温室;小型西瓜;栽培密度

早春日光温室栽培小型西瓜赶在“5.1”长假前及期间上市,可获得较高的收入。近年来有关小西瓜栽培密度及整枝技术有过相关报道: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年12月30日的《小型西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667m2单蔓整枝栽培密度1100~1300株[1];党选民等[2]2006年推荐小型西瓜单蔓整枝667m2密度1500~2200株;陈峰等[3,4]认为小型西瓜属于小果型早熟品种,适于采取单蔓整枝,这样可以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小西瓜株距一般为30~35cm,行距50cm,即667m2栽3000株左右。目前,顺义区小型西瓜栽培以2.5~3.0蔓整枝为主,667m2栽1100~1500株,产量为2800~4000kg,比采用单蔓整枝的大连金州小型西瓜产量低1000kg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开展了单蔓整枝密度试验研究,拟重点确定和解决顺义地区早春日光温室小型西瓜单蔓整枝的合理密度和关键技术环节。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时间与地点

田间试验于2011年在顺义区大孙各庄镇赵家峪村日光温室内进行。

1.2试验材料

采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小型西瓜新品种超越梦想。嫁接育苗砧木采用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欣砧4号。

1.3试验方法

3讨论与结论

3.1从试验设定的栽培密度和考察项目看,单位面积蔓数的作用大于单株蔓数的作用。

3.2坐果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不同栽培密度之间差异明显。

3.3小区产量以667m2栽3000株、单蔓整枝的处理4最高,以后随栽培密度增加而下降。

3.4在试验设定的密度范围内,栽培密度对含糖量没有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DB3201/T075—2005小型西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S].南京: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6:4.

[2]党选民,刘昭华,张秀明.小型礼品西瓜及其优质丰产栽培[J].热带农业科学,2006,26(3):60-62.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