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的栽培技术(收集5篇)

时间:2024-09-05

火龙果的栽培技术篇1

2.貉标准化繁殖技术规程的探讨华盛

3.林蛙蝌蚪期半人工养殖高明,李晓飞

4.异育银鲫池套白对虾高效生态养殖辛法高

5.肉用鹧鸪的饲养管理赵延平

6.饲养雏火鸡应注重"3招5式"黄庆大

7.貉犬瘟热病的诊治体会宋泰,郝景锋,李沐森

8.七彩山鸡结核病的诊治金国银,张亚东

9.信息动态

10.淡水鱼水霉病及其综合防控敖礼林

11.种貂病毒性肠炎的预防要抓紧李宁,宫照娟,曲光宪,于培湖,董以爱

12.毛皮动物常见中毒病(4)钱国成

13.毒性动物药材价格大涨丁乡

14.藁本产销现状与后市浅析丁立威

15.海芋的栽培管理周淑荣,包秀芳,郭文场,于艳

16.雨久花的繁殖栽培与应用唐新霖,胡小三

17.甜叶菊高产栽培黄玉柱,徐奎,盛喜德,赵林红,吴雪峰

18.优质高产牧草菊苣在北方的栽培苏占涛,王德文

19.山兰林下种植张正海,李爱民,魏盼盼,苗高健

20.泰半夏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芮根华,杨宝青,孟小文,王文先

21.影响人参生长的外界因素曹彦明,于静,冯臣

22.平菇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措施张印,张巍,祝晓光,张颖

23.水芹菜的食疗作用及栽培李晓雪

24.阳信鸭梨品质下降的对策及果实套袋技术要点魏忠东,任洪岩

25.特种|经济动植物温室大久保桃采后管理姜宗仰

26.寒地三主一心式苹果苗木的培育董久民

27.红松嫁接果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胡文超

28.白粉一次净防治山楂白粉病效果好张淑芳

29.寒地草莓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刘凤兰,潘肃,刘涛,尹杰卉,王欣华,刘雅坤,于成伟,丁宏伟

1.我国毛皮产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存在问题和今后出路郭永佳,周淑荣,包秀芳

2.影响彩狐繁殖力的因素及提高其繁殖力的措施张慧,魏丽萍

3.高产公鹿的利用和保护赵世臻

4.提高奶山羊繁殖力的方法和途径汪志铮

5.花尾榛鸡野生驯养方法李爱民,李国君

6.金翅雀(2)郭文场,周淑荣,包秀芳

7.狐貉难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李正飞

8.獭兔巴氏杆菌病与疥癣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李沐森,吴立君

9.一例吉娃娃犬剖腹产手术陈国良,付连军,姜成

10.几种鸵鸟病的手术疗法李克广

11.毛皮动物常见寄生虫病(1)钱国成

12.中药材市场动物药材走势点评丁乡

13.近期国内毛皮市场皮张行情分析预测(2009-10-27河北尚村)

14.国内毛皮市场行情(2009-10-28河北尚村)

15.国内五大药市部分中药材近期市场行情

16.香果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王熙龙

17.紫玉簪的栽培赵桂敏,陈英男,吕泽江

18.玉兰育苗与栽培管理王文静

19.罗非鱼越冬技术措施敖礼林,况小平

20.棕树栽培及棕片采剥方法夏家超

21.《特种经济动植物》征稿启事

22.露地香瓜与美国食葵套种方法徐福贵,徐福合,徐海荣,张桂媛

23.玉米套种穿山龙徐延生,张伟,阚宏利,周玉辉,李艳成,王志学

24.杜仲树皮环剥及再生技术张宜仁

25.黄连规范化栽培方法宫涛,魏盼盼,张正海

26.桔梗规范化栽培与加工胡延生,董丽华

27.酒嘉地区洋葱的优质丰产栽培马冬梅

28.半边菜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杨凉花,郭邦利,陈国爱

29.龙芽楤木的人工栽培王凤杰,张代成,刘建文

30.红富士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方法许向一,郭建军

31.寒地鲜食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方法杜韧强,田春佳,宋爱华

32.防止果园幼树越冬抽条的技术措施裘辉,孟庆国,魏延平

33.仙客来病虫害防治(4)周淑荣,包秀芳,郭丈场,牛士良

34.害鼠危害林下参的初步观察及其防治郑晓东,袁玉明,张娜

35.瓯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魏开炬,胡玉彪

1.狐的毛色类型和遗传(2)郭永佳,包秀芳,周淑荣

2.我国毛皮动物福利的现状孙伟丽,李志鹏

3.经产母貉产白貉仔多少有沿续性石贵铎

4.塔里木马鹿的基本特性苗德成,李健梅

5.杂交野猪种公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刘刚,刘典同

6.寒地桑蚕大蚕期的饲养要点王天懋,阴平,徐延东

7.美国鹧鸪的饲养管理特种|经济动植物刘拂晓

8.黄雀的饲养和调教(1)郭文场,周淑荣,王守本

9.梅花鹿恶性水肿病的诊断与防制李莉,李玉红,付东升,张艳丽,赵伟

10.仔貉死亡原因案例分析王立泽,吴涛

11.一次性皮肤缝合器在犬、猫皮肤缝合中的应用葛春艳,刘新江,王刚

12.初秋要防水貂巴氏杆菌病周大卫,闫德平,王文,董以爱

13.毛皮动物疾病防治钱国成

14.毛皮动物疾病问答闫新华

15.盆栽山茶的养护李淑霞HttP://

16.紫花鸢尾的繁育及栽培苏玉彤,张娟,刘长武,张增江

17.切花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杜连彩

18.银鱼大水面的人工移殖敖礼林,洪江新,刘以水

19.信息荟萃

20.野生玫瑰资源的的调查与人工栽培马继峰,温海燕,齐俊梅

21.银杏的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孙景波,孙禄瑞,翟秀春,王春

22.酸浆春季直播栽培孙伟,刘玉章,曲寿河,郭向东

23.短梗五加林产品的采收与更新王兴福,段君刚,齐国军

24.黄花乌头种质资源与规范化栽培魏云洁,孔祥义

25.南菜菜薹在北方的栽培彭春梅,邵智

26.木耳菜的栽培张金福

27.抚顺地区香菇菌柱的栽培王力平,姜涛,吴兵

28.苹果节本提质增效生产技术郭建军

29.板栗的裸柱插皮腹接刘静

30.优质高产桃树新品种简介饶德峰,陈义新

31.金太阳杏在建平县试栽表现及早期丰产栽培马桂珍

32.穿龙薯蓣常见病虫害及其预防许万林,赵时永,鹿钦祥,许世泉

33.辽宁地区栽培射干病虫害及其防治冯悦

34.鸡油菌的腌渍方法江国祥

1.提高蓝狐皮品质的关键措施席斌,高雅琴,常玉兰

2.银狐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石贵铎,刘国东

3.怎样养好幼貂姜海涛

4.弃去精清可使狐狸受胎率产仔数降低王立泽,王建涛,张国宾

5.精心谋划做大做强东丰养鹿业崔金

6."北鹿南养"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李和平

7.加强蚕桑管理保证养蚕丰产丰收马英华,朱玉国,沈利虎

8.百灵的驯养与保护(3)郭文场,周淑荣,忱

9.山鸡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李丹丽,张海华

10.牡丹鹦鹉的驯养张昊,于桂阳

11.犬瘟热的病毒特性、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车京波,刘宗架

12.母犬阴道水肿的诊治效果徐治相

13.獭兔兔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程宝金

14.浅谈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杨德全

15.毛皮动物轮状病毒性肠炎钱国成

16.狐、貉、貂加德纳氏菌病问答闫新华

17.2007年夏季安国药市最新行情动态与未来发展品种预测分析赵喜进,赵帅

18.近期国内毛皮市场皮张行情分析预测(2007-08-29)

19.国内毛皮市场行情(2007-8-29河北尚村)

20.国内五大药市部分中药材近期市场行情

21.引种驯化七年长白山黑水梅花香唐绂宸

22.特种|经济动植物预防弱小蜂群飞逃的措施王海全

23.翘嘴鳜池塘养殖要点乔小燕,郭凤鸣

火龙果的栽培技术篇2

关键词:苹果梨产业;发展;途径;标准化基地;组织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S6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42-2

0前言

苹果梨产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曾经在龙井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目前,由于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内销不旺,外销不畅,该产业对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小。笔者通过一系列调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提出了产业发展途径及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要加快推进苹果梨产业发展,必须把产业发展目标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大力实施苹果梨产业发展科技专项行动,提升苹果梨产业产品的竞争力和科技含量。依托苹果梨栽培专家大院,建立苹果梨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着力推广技术成果,完善苹果梨协会,发挥其服务功能,全方位为果农服务,成立苹果梨专业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知名度,建立以苹果梨为主的果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销售网络,同时建立苹果梨深加工产业园,增加附加值,以达到苹果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苹果梨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龙井苹果梨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1921年,龙井市老头沟小箕村崔范斗,从朝鲜咸境南道带来的四条接穗,嫁接在当地山梨砧木上,接活成苗后,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人工培育繁殖优良的龙井苹果梨。

龙井苹果梨作为我国最优良的品种之一,不仅成为龙井市特产业的主导产业,而且还被全国14个省市和自治区引种。国外的朝鲜、保加利亚、波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引进了苹果梨种芽、苗木和接穗。现在我国甘肃的张掖地区、内蒙古的临河地区、辽宁的大黑山地区和铁岭地区、黑龙江省东宁县等地都有大面积的龙井苹果梨栽培。

龙井市作为苹果梨的发祥地,到建国前,虽经20多年的发展,全市仅几公顷栽培面积。龙井苹果梨大面积发展是建国后的十年,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高峰期。50年代初,龙井市从外国调入一批果树专业人员,兴办苗圃,迅速扩大了苹果梨栽培面积。从1950-1960年,苹果梨基地建设进入了高峰期,全州达到2800公顷。仅龙井市栽培面积达2000hm2。1986-1990年,由于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农村经济,龙井市出现了苹果梨基地建设的第2个高峰期,到1991年龙井市苹果梨栽培面积达6530hm2,苹果梨总产量达到3万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全州苹果梨栽培面积扩大到5万hm2。

1988年,在全国30多个梨类品种评比中,龙井苹果梨被誉为“梨中之王”称号;1995年龙井市被评为“中国苹果梨之乡”;2002年龙井苹果梨通过国家质监总局审查,认定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2000年、2003年、2007年龙井市被列入全国特产之乡先进市行列。1993年成功举办的中国延边龙井首届苹果梨节,使国内外各界人士领略到苹果梨之乡的风采,也为龙井市的旅游、贸易、招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龙井苹果梨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其产量、产值、单产值各项指标名列全国首位。

龙井苹果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初步形成销售网络,最近远销到东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苹果梨加工龙头企业,陆续落户龙井,给苹果梨综合加工业带来生机。

龙井苹果梨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应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尤其在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做出重要作用。但目前苹果梨产业发展比较缓慢,诸多因素制约着苹果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导致该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

究其原因:一是果树发展失衡,树种结构不合理。龙井市由于受冬季低温和有效积温以及光照等不良气候的影响。不能培育更多优质果树新品种,导致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二是苹果梨商品率低。由于生产管理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苹果梨优质果出品率低,而且忽视采后商品化处理,品质下降,导致价格上不去,销路不畅等问题。三是苹果梨生产服务网络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生产环节和科技推广环节脱节,科技成果应用不及时,栽培技术停留在老一套经验层次上,制约苹果梨的科学化经营。四是苹果梨内销不旺、外销不畅。由于甘肃、内蒙、四平、公主岭和沈阳等地的新植幼树开始进入盛果期,加上当地新植幼树也进入盛果期,产量剧增,成熟期过分集中,品种单一,没有建立市场体系等原因,导致销售价急剧下降,利润低。五是苹果梨产业化速度缓慢。由于忽视苗木繁育、标准化生产、贮藏保鲜、深加工等关健环节,龙井苹果梨知名度越来越下降,产品档次和价格上不去,影响果农积极性,严重制约苹果梨产业健康发展。

2加快苹果梨产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要建立与产业化生产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优质苹果梨苗木,通过实施苹果梨标准化等地区建设工程,制定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贮藏保鲜技术标准,苹果梨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农业信息工程技术及持续农业发展技术,开展大面积试验示范,使龙井市成为苹果梨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的基地,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知名度,加快苹果梨产业化进程。要建立三个苹果梨标准化示范区,解决苹果梨生产中存在的关健技术问题,加快苹果梨产业化步伐,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走出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即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提高苹果梨附加值的新路子。打造苹果梨深加工基地,建立以苹果梨为主的果品批发市场,为苹果梨的顺畅流通创造条件。加强苹果梨品牌建设,完善协会功能建设,打造苹果梨产业绿色食品品种,达到富民强市的目的。

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起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科技,经济信息网络,为广大农民快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信息,提高苹果梨产业科技水平,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断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龙井市周边农业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加强市场科技协作与信息传播,增强全市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为果农提供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优化集成“龙井苹果梨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并依托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及苹果梨专业合作社等形式,通过创新农业信息服务,科技下乡服务和农民参与等培训方式,显著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持续提高龙井市苹果梨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科技含量,为龙井市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科技支撑。到2012年全市要建成7500亩苹果梨标准化示范区,产量达到4000吨,优质果率达到70%,年经济效益增长30%以上,到2015年无公害苹果梨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000公顷,直接经济效益达3000多万元,到2015年建成苹果梨深加工基地,发展3-5家龙头企业,产值将达到2.2亿元,利税达8000万元。果农培训人次达2万人次。

3发展苹果梨产业的主要措施

3.1苹果梨产业化关健技术研究示范

3.1.1东部山区优质苹果梨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依托延边农科院星火专家大院,在延边华龙集团有限公司龙井果树农场建立无公害苹果梨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点,重点示范无公害苹果梨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农药、化肥使用技术。

3.1.2苹果梨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依托延边大学农学院果树研究所,在三合村建立苹果梨标准化栽培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苹果梨苗木快繁技术,繁育符合当地实际的新品种,同时,示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采期调节技术,提高优质果出品率。

3.1.3苹果梨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依托延边农科院专家大院,在老头沟镇奋斗村建设采后就地商品化处理示范区,示范推广苹果梨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就地贮藏保鲜加工技术。

3.1.4注册龙井苹果梨证明商标,发展品牌农业为了发展龙井苹果梨产业,提高苹果梨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力争注册成功“龙井苹果梨”证明商标,并以此为契机,建立龙井苹果梨品牌。同时通过对龙井苹果梨进行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提高品牌知名度,走品牌农业发展之路。

3.1.5农业信息化与科技培训依托延边大学农学院和延边农科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建立龙井市农业与水果信息网络,开展专家网上咨询,开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科技服务热线,通过星火学校进行苹果梨栽培科技培训,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每年定期举办3-5期苹果梨栽培培训班,每年培训果农8000人次。

3.1.6建立果品批发市场,激活苹果梨流通在延边华龙集团建立延边苹果梨批发市场、为苹果梨顺畅流通创造条件,解决果农卖果难问题,合理清除不正当价格竞争,同时带动其他水果的销售。

3.2推进苹果梨深加工基地建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在龙井工业集中区内建立苹果梨深加工产业园,培育有关苹果梨深加工的饮料、果脯、果醋等行业,以提升低等苹果梨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果农的纯收入。逐步把苹果梨深加工产业培育成龙井一大支柱产业。

4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

成立由“一把手”市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市科学技术局主管日常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学技术局。

4.1具体工作分工

4.1.1龙井特产局承担项目的主要实施工作。负责苹果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负责注册苹果梨商标,同时进行技术推广工作及苹果梨批发市场筹建工作。

4.1.2龙井市发改局和经济局主要负责苹果梨深加工基地建设及项目申报立项工作。

4.1.3延边大学农学院和延边农科院主要负责新品种繁育技术,优质苹果梨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工作,及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工作。

4.1.4龙井市科学技术局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和繁育体系建设及示范区规划等工作。并进行科技培训工作。

4.1.5细鳞河果树农场和三合果树农场配合专家大院具体实施示范基地建设。

4.2保障措施

4.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龙井市苹果梨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专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要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进行。

4.2.2加强招商引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在成功引进汇源果汁之后,继续推进项目建设,通过举办梨花节,大力宣传龙井,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苹果梨深加工企业落户龙井,同时通过争取国家投资资金,建设果脯、果醋等建设项目,加快苹果梨产业化进程。

4.2.3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市财政投入足额资金,来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利益相关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元化投入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专项行动的投入,拓宽多元化投入渠道,确保各项目的顺利实施。

4.2.4强化科技服务

(1)拓展服务范围。以“苹果梨栽培星火科技专院”为载体,以专家、基地、技术为核心,进一步发展由技术服务部门、龙头企业、营销大户、科技带头人组成综合服务网络,深入基层进行科技服务,手把手进行帮扶。

(2)完善服务载体。以龙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为主,进一步发展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体系,形成网络直报、电话直通、交通工具直达的全新服务体系。

火龙果的栽培技术篇3

关键词:龙牙木;林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3.9文献标识码:A

1龙牙木的生物学特性

在吉林省,龙牙木于每年的4月下旬越冬芽开始萌发,约1周后展叶,7月上、中旬开花,9月上旬果实成熟,10月份落叶。龙牙木根系发达,多分布在土层深度5~10cm的范围内,距地表越浅的根系芽苞越多,反之则越少。林冠下生长的龙牙木,由于林内光照适中,土壤湿润,有明显的森林小气候,符合树种本身所具有的地带性天然复层异龄混交林分内分布的规律,所以生长良好,保存率也高。龙牙木自然生长于北阴坡的杂木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林缘、沟谷中。其幼苗期需在半蔽荫条件下生长,成龄植株需要全光照,弱光下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龙牙木79%以上生长在半阴半阳坡。

龙牙木顶端优势很强,早春顶部主芽最先萌发,抑制2侧副芽及下部的侧芽萌发。主芽采收后,顶部的副芽及下部的侧芽开始萌发。在栽培后的第2年为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最好以采收顶端主芽1次为宜。在以后,为了处长植株寿命,应留一定数量的副芽,使其正常生长。如果将全部芽都采收下来,植株便很快枯死。

2生产繁殖方法

龙牙木的根水平生长,肉质发达,并有很强的萌蘖能力。在田间若将植株周围的根切断,就会自然萌发形成一些新植株。根据龙牙木这一特性,生产上普遍采用根段繁殖方法进行育苗。

2.1繁殖材料

选取3a生母株,将母根挖出,选取直径在0.5~1.0cm以上的带芽根,剪成15~20cm长的根段,挖根时间可于早春和晚秋进行,晚秋根贮于土中越冬,翌年春剪段栽植,早春挖根,直接剪段栽植。

2.2育苗地准备

在苗圃地整地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5000kg/hm2,深翻20~25cm,做成宽1.0m床,长随地势和管理方便而定。

2.3埋根

埋根前,为了预防繁殖时发生病害和提高出苗率,对根段最好采用苯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500及浸渍200×10-6的IBA(吲哚丁酸)液浸泡12h处理。最好先顺床开沟,沟间距20cm,沟深10~12cm,再将根段按15~20cm的株距平着摆入或斜插入沟中,覆土5~8cm,斜插沟中的根段,上端与床面齐平,踩实后浇透水,再覆盖稻草保湿。

2.4管理

根段在埋后的30~40d开始萌芽,到当年秋季株高至少可达50cm以上,出苗前土壤干旱要浇水,但床面不宜过湿,以防根段霉烂。浇水后表土不粘时松土,以防板结影响出苗。床面要经常除草,以防杂草遮光欺苗,影响地温以及与幼苗争夺水分、养分。在6月中旬、7月中旬各追施一次氮肥,每次施尿素150kg/hm2,追肥后及时浇水。

3龙牙木的林地栽培

3.1栽培地选择

仿生栽培栽培地可选择半阳坡、阴坡中下腹的针阔混交、针叶林疏林地,林分郁闭度要求在0.3以下。

3.2整地

造林前首先应割除灌木及调整林分的郁闭度,再按1.0m×1.0m的距离进行穴状整地,整地为人工挖穴换表土,穴的规格为50cm×50cm×30cm。把穴内的黑土层和腐殖质挖出后放到穴的一侧,把沙砾挖出后放到穴的另一侧,然后把腐殖质和黑土再返回穴内,再从穴的周围取腐殖质和黑土放在穴内填满。通过换表土,使穴内的土壤均为腐殖质。

3.3定植

定植的株行距设置为行距1m。营造时间为早春顶浆栽植,每穴栽植3株,呈三角形配置,栽植密度为10000株/hm2。栽植时要培土至幼苗的根茎部,踩实、扶正、不窝根、不露根。栽植15d后,进行第2次全面培土踩实。

4田间管理

在栽植的当年苗较小,幼苗地上部分易枯死,后由根蘖苗取而代之。杂草会严重影响根蘖苗的生长发育,因此要进行抚育。铲除杂草后覆盖在苗木的附近,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定植后的前2a,每年除草2~3次。

第1次镐抚。疏松穴面土壤,铲除穴周围的杂草。

第2次刀抚。以保证养分、水分的供应。

第3年在前1a生长的主干1/2处进行截枝,促进侧嫩芽产生侧枝。以后逐年对单株进行修剪整形。用人工方法使主干向侧方弯曲,形成多主干树。同时,每年也要进行土壤追肥。

5采收

在栽植后的第2年即可开始收获嫩芽,龙牙木的采收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火龙果的栽培技术篇4

关键词:油茶;选地整地;种植;抚育管理;浙江景宁;九龙乡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耐酸耐瘠薄,生态适应性非常强,是景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九龙乡位于滩坑库区边,在浙江省景宁县城东北部,是该县山林面积较大的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8℃,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0.1℃,1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9.1℃,年日照时数1848h,年平均降水量1510mm,年相对湿度79%,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势复杂,自然条件良好,山地气候特征明显。九龙乡具有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适宜,土地资源充裕,目前已规划油茶基地30hm2,油茶低产改造20hm2,乡镇府出台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茶产业,笔者对九龙乡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论述,供种植者参考。

一、种植地选择与整地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幼苗喜阴,成林喜阳,选择海拔高度100~500m、坡向南坡或东南坡、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的中下坡酸性、微酸性红壤、黄壤。油茶是深根系树种,根深1m以上,一般生长有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铁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适应油茶造林。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一般在栽植前1个多月进行,通过翻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使土壤充分熟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情况,可进行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平地采取全垦整地,陡坡上采取块状整地,缓坡上采取带状整地。整地后按种植密度挖好栽植穴,施足底肥。

二、种植

应选择一至二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壮苗的标准是:顶牙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二年生壮苗要求高30cm,地径0.3cm;一年生壮苗要求高15cm,地径0.15cm。不用实生苗造林。种植一般在立春至惊蛰进行,有的地方提倡和推广10月“小阳春”植苗造林。种植方法为1穴1株。在已填好土的穴中,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适宜的种植穴,将苗栽其中,舒展根系,栽紧踩实,深度以比苗木根颈高1~3cm,栽后覆1层松土。将基部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浸水死苗。为提高油茶林的前期产量,使之提前进入丰产期,可适当密植,一般要求1605~2505株/hm2,株行距2.3m×2.7m或2m×2m。

三、抚育管理

一是肥料料管理。幼树(1~5年)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每年需施尿素100g/株左右,分4~5次施肥,次多量少。从苗的4个方向挖穴进行穴施,距离苗10cm左右。进入丰产期(6~9年)主要施氮、磷、钾肥,比例为3∶2∶1,每年需肥量在250g/株左右,分2~3次施肥。进入盛产期(10年以后)消耗较大,需要肥料增多,在500g/株左右,氮、磷、钾比例为5∶3∶2。2月施氮肥200g/株,5月施钾肥100g/株,7月施磷肥150g/株。采用沟施,距树干20cm处沿树干周围开挖10cm深的环形沟,把肥料均匀撒入沟里,盖上土即可;也可采用放射状施肥,距树干20cm处按4个方向开挖10cm的4个穴,把肥料分配均匀后撒入穴中,盖上土即可。最好是雨后追肥。二是林树土壤管理。进入冬季,对油茶林进行全部翻挖,捡出大块石头和恶性草根,杂草铺在树塘内。翻挖的土块不能敲细,让其自然风化。全年应除草2~3次,让其在地里自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倡林粮间种,以耕代抚。粮食作物应选择矮杆品种,以豆科较好。

四、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在我国茶产区普遍发生,引起严重落果、落蕾、落叶、枝枯,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春季另行补植,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果和病蕾;加强林地管理,清洁林地环境,保持通风通光,降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毒蛾,一般一年2~3代,以卵越冬,幼虫常聚集为害,在树干附近土中或在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在叶背中脉附近,覆有乳黄色绒毛,幼虫取食叶后,吃光后也取食嫩枝树皮和幼果,使油茶枯死或大量减产,防治方法: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杀,招引益鸟捕食害虫;3龄前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4月中下旬用白僵孢子22.5~30.0万亿/hm2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229-230.

[2]俞秀兰.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1):232-234.

[3]汪明正,张志明,朱才明.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6):33-35.

[4]冯维华.有机油茶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8(5):16-17.

火龙果的栽培技术篇5

关键词:火龙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火龙果是多年生攀授性肉质藤蔓植物,果实清甜多汁,口感极佳,可连续采收30年。火龙果不仅可采摘后直接食用,也可制成各种蜜果制品,如果粉、果酱、果汁饮料,还可在授粉后谢花前采收鲜花制成干燥霸王花干等[1-2],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新项目。现将火龙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园地选择与规划

园地应选择在无污染源,远离工矿厂区和公路主干线,空气、水分、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要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由于火龙果耐热不耐寒,宜在年均温度为22~25℃、最低温度不低于5℃、光照充足、坡度不大于20°的平缓地带建园,土壤为pH值在5.5~7.5之间、透气性良好、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如利用水田种植,四周应规划排水沟[1]。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道路系统、栽植小区、排灌系统、水土保持工程等规划。一般生产用地占土地总面积80%~85%,水源林、防护林、防护用地占5%~10%,道路用地占4%,其他用地占4%左右;建环园沟,沟深50~80cm、宽100cm,行间排水沟深30~40cm,以确保排水畅顺。

火龙果有红皮白肉型、红皮红肉型等品种,由于红肉型有自花不亲和的生理特性,因此在种植红皮红肉型品种时,应配置授粉品种以确保其产量,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8[2]。

2定植

由于火龙果为攀援性肉质植物,种植时需建四方水泥支柱辅助,水泥柱规格为250cm×10cm×10cm。清除园地杂草后,按株行距300cm×250cm定标、立柱,定单柱式水泥柱1200根/hm2,以钢丝索固定,在柱顶加1个直径为70cm的铁圈固定,以便肉质茎攀上柱顶后均匀排位、生长、开化、挂果[3]。

兴宁地区3—11月均适宜种植火龙果,按每柱四方各种1株计算,共植1800株/hm2。选用品种纯正、茎肉肥厚、苗高30cm以上、根系完整发达、无病虫害的扦插苗定植,宜浅植,以防水多阻碍生长,甚至造成烂根,植深为2~5cm,定植后覆盖薄土,淋透定根水。如苗高超过30cm,定植后应将苗茎绑缚在水泥柱上,以利种苗成活攀缠。

3苗期管理

由于火龙果耐旱怕浸,定植初期每隔2~3d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和良好的透气性,促进新根的生长发育,雨季应及时排水。火龙果初植新园可套种短期作物,既可提高地力、减少杂草,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套种的品种有花生、大豆、绿肥等。当火龙果的肉茎爬上柱顶后,提倡生草法栽培管理,以利保水保土。在每次雨后,视根系裸露情况进行培土盖根,新植园冬季也应培土护苗。

4科学肥水

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复合肥和微生物肥为辅,确保对环境和果品不造成污染。用猪、牛栏肥或土杂肥30t/hm2+花生饼或菜籽饼750kg/hm2+钙镁磷肥225kg/hm2混合堆沤,经50℃以上发酵7d,充分混合、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

施肥可分为基肥、土壤追肥、根外追肥。在定植前30~40d在水泥柱四周挖浅穴,施腐熟有机肥,并与种植穴的表土拌匀后回穴,定植成活后7d,淋施1次薄肥水,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15d后施促梢肥,每柱施混合有机肥10kg;始花期每柱施混合有机肥10kg、复合肥0.2kg,促进花蕾的发育生长;开花结果期施壮花壮果肥,每柱施混合有机肥10kg、复合肥0.1kg,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及恢复树势;在花芽分化期至果实膨大期除土壤埋施肥料外,可配合根外追肥,以促进花果生长,喷施0.3%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d喷1次,采收前15d停喷。

5整形修剪

火龙果肉质茎生长快速,分枝力强。为促进肉质茎的生长和结果质量,肉质茎在攀援至柱顶前只保留1条主茎,剪掉其他分枝。当肉质茎超过水泥柱高时截顶,把茎蔓分成3个以上的自然下垂枝,横架在柱顶铁圈上长成结果枝。每棵进入结果期的植株,保留2/3分枝为结果母枝,其余分枝抹除花蕾,并缩小分枝的生长角度,促进营养生长,将其培养为强壮的后备结果茎蔓。每年收摘结束后,剪去产果后衰老的茎蔓及垂地遮阴的茎蔓,促进新茎生长。

6疏花疏果和果实套袋

火龙果花期特性是分批开花、花量多,为保证果实的品质,现花苞7~8d后应进行人工疏花,每条结果母枝留1~2个饱满花蕾。在幼果期要进行人工疏果,每条水泥柱同一期挂果数不宜超过20个。若种植红肉型火龙果,由于其自花授粉不亲和、坐果率低,需辅以人工授粉,即开花时收集白肉型品种的花粉对红肉型品种进行人工授粉。

经选留果实后进行套袋,实践证明,用牛皮纸套效果很好,其果实均匀成熟、商品性一致,果实套袋后可防止虫、蜂叮咬,达到无公害食用安全标准要求。

7生草栽培

火龙果生草栽培即在火龙果田间或全园种植对火龙果有益的特定品种的草(火龙果园专用草种或优质牧草品种)或豆科作物,是火龙果园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火龙果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果园耕作制度的改革,可以提高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8病虫害防治

火龙果病虫害很少,而且果皮有蜡质保护,几乎不使用农药。常见病虫害有蜗牛、蚜虫、果实蝇、线虫等,应以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4]。

8.1农业防治

做好品种布局,同一小区避免种植熟期差异大的品种;选用高抗或耐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树体营养,提高抗病害能力;创造利于果树生长和天敌生存、不利病虫生长的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及时疏除病虫枝、花、果,并集中作无公害处理,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虫源。

8.2物理防治

用诱杀剂全年诱杀果实蝇雄虫,减少虫口基数;植株抽出嫩芽时局部进行人工捕杀蚜虫;梅雨季节喷3%盐水,当蜗牛从植株上跌落,放鸭捕杀蜗牛;施放茶籽饼杀治线虫等。

9适时收获上市

夏、秋季(6—11月)是收摘火龙果旺季,果实自开花起40~50d成熟,以果顶盖口出现皱缩或轻微裂口、果皮上的萼片变短、颜色变淡时即可收摘,对同一批花的果实分5~6d收完。采收时由果梗部位剪下并附带部分肉茎,采运过程避免机械损伤和曝晒。

10参考文献

[1]杨巧云,邹琼,吕淑玉,等.日光温火龙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1):58.

[2]郑良水.海南岛火龙果丰产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04,24(4):36-41.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