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年度工作计划(收集5篇)
时间:2024-09-11
时间:2024-09-11
2013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以全面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领导,严格依法管理,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做到年初有安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和总结。
二、2013年工作目标
在县民政局的协助下,要在青龙村,完成计生“三结合”帮扶任务20户。每季度组织育龄妇女参加妇查,妇查率达98%;抓好计划生育日常宣传教育;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例会;积极配合行政主管部门查处涉及本单位职工的违法生育案件,及时依规依纪处理本单位的违法生育案件。
三、加强领导,落实帮护措施,增强统筹,开展优质服务
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计生“三结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日常工作。成立计生“三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在制定本单位工作计划时要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一个基本出发点,积极引导农民搞好科学技术、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创建文明幸福家庭活动,教育群众依靠科学技术,树立新观念,形成新风尚,自觉履行计划生育,团结帮助、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
2013年全乡抽调六个部门参加计生“三结合”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这此项工作负责人,乡人民政府要求各单位明确落实对口帮扶的优惠政策。对计生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落实属地计生“三结合”工作职责。认真规划落实好帮扶基地,帮扶对象、帮扶项目、确保项目、资金、技术向计生户倾斜,认真开展好“关爱女孩”活动,努力提高妇女的地位。
乡计生办:对当年的计生“三结合”的新增户给予一定物资帮扶。
乡民政办:对计生“三结合”户办理《结婚证》工本费减半征收。
乡派出所:对当年计生“三结合”户的子女办理户籍免费。
乡农业服务中心:对当年计生“三结合”户在服务中心购买种子给予优惠,免费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乡卫生院:对当年计生“三结合”户在卫生院就医免收门诊费、挂号费。
乡扶贫办:对当年计生“三结合”户实行政策倾斜,安排扶贫项目。
四“三结合”工作开展步骤
2013年我乡的计生“三结合”幸福工程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2013年1月底以前,完成“三结合”户的摸底调查工作。
第三阶段:2月底以前,召开各“三结合”主要负责人会议,明确责任,完成对新增户、联系户、帮带户、和任务落实签字责任书,签发优惠卡明确任务和相关措施及优惠政策。
第三阶段:4月15日前,组织落实项目规划优惠政策的兑现。
一、领导重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目标任务得到了有效落实:一是坚持了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去年底,党委政府认真总结了*年全年计生工作,并按目标责任书对村级和部门进行了奖惩兑现。今年初,召开了党政办公会专题研究了*年计生工作,剖析了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年计生目标责任书进行了完善和调整,制定了*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召开了由镇、村干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计生工作会,安排部署了*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并签定了“*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使全年人口目标任务得到了落实;三是由党政分管领导牵头与计生办人员一道分别对全镇26个村、1个社区计生工作运行情况进行了督查,促进了全年计生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对《决定》精神的宣传贯彻,营造良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舆论氛围。一是加强了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宣传贯彻。计生办组织了全体镇村计生干部进行了两期业务培训和对《决定》精神的学习贯彻,参加培训达70人(次)。二是社区组织了由50多人组成的计划生育宣传队,精心排练了10多个计生文艺节目,在春节利用耍灯活动形式和发放计生科普知识手册600余份,演出400场次。三是三月份开展了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人员由镇机关干部和全镇村组干部组成,深入农户发放有关照顾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流动人口管理及相关政策法规宣传资料9000余份和县委、政府《致全县计划生育户的一封公开信》3500多份。四是按时进行村务公开,做到计生政策公开,做到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五是在孝月公路添加电杆标语20幅,喷绘标语6幅。六是完善和落实了生育文化大院1个、生育文化中心1个、生育文化中心户2个。使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达90%以上。
三、着力规范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一方面坚持了每季度的“三查”,开展了“三查一治”(查环、查孕、查病、医治妇科病),“三送一看”(送计划生育政策、送避孕药具、送技术服务、看望计划生育贫困户)活动;结合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和节育措施的落实,积极向育龄群众宣传各种避孕节育知识,帮助群众开展手术前知情选择和手术后服务。综合“三查”率达82%以上。另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安全情况进行了清理和自查。完成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计划生育办公室和服务站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清理领导小组,对开展计划生育服务中执行常规操作,医疗文书的书写和各类技术服务进行了认真的清理,确保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安全无隐患。再一方面,抓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今年出生256人,人工流产43例,加上年度应落实67人,合计应落实366例,目前已落实308例,其中女扎9例,安环294例,皮埋2例,长效节育率为84%,通过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为减少违法生育打下了基础。
四、以奖励、救助、优先、优惠、扶持、保障“六位”为“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凸现,“三结合”工作进展顺利
为切实向育龄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和生育服务,计划生育办公室积极配合帮扶单位,县公安局制定了“三结合”规划,落实了目标任务,确保了“三结合”措施的落实,帮扶单位县公安局于8月份组织了6000元化肥物资,帮助基地计生户发展生产,各帮扶部门按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要求从生产、生活上进行帮扶,通过帮扶,基地内计生户受益,达到了致富目标;对41名农村奖励扶助对象和08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资格确认,确保广大育龄群众共同享受计划生育的成果。
五、抓基层、夯基础,计划生育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巩固和完善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由于07年底村委会进行了换届,根据村民组织法有关规定,镇政府制定了新府发(*)6号“关于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意见”。各村根据《村民组织法》和新府发(*)6号文件精神要求,组织村民代表召开会议,完善和通过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实施办法》并予以落实。二是抓流动人口管理,严把流动人口出口关,对流出人口由镇村干部实行包保责任,进行跟踪监测,强化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实现了同管理同服务。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自查
按照《2023年度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工作安排,、两地高度重视,分别成立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精诚合作、无缝对接、互督互查,扎实开展自查自纠。
二、全面摸排,对标自查任务完成情况
2023年,实施帮扶项目18个,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595万元,社会资金70万元,安排其他财政资金88万元。尽管受今年肺炎疫情影响,前指克服重重困难,援建资金使用率已达86.5%。
(一)组织领导情况:两地深度接洽融合,建立帮受双方联席会议和季度专题研究会议制度。全年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互访交流2次,召开2次联席会议,6次专题研究会。
(二)帮扶项目推进情况。按照《市对口帮扶县规划(2017-2023年)》,制定了《市对口帮扶县脱贫攻坚专项2023年度实施方案》,全年实施项目18个,截止目前14个项目已全部完工。3124.6万帮扶资金全部到位,并按照资金审计监管制度严格监督管理。
(三)产业发展帮扶情况。深植“造血式”援助理念,培育高原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指导和项目引进上下功夫,通过产品营销、市场开发、产业推介、投资融资等形式,2015年以来引进内地企业6家,建成生态扶贫产业示范园了,形成了产业项目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解决了了贫困人口增收问题。
(四)劳务协作情况。整合各方资源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开展专场就业招聘会、定期用工信息、就地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拓展就业渠道,实现60余名贫困人口转移到内地就业,3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本地就业。
(五)干部人才智力帮扶情况。扶智先行,通过专业技术人才支援、顶岗锻炼、短期培训等方式,全年在党政管理、教育、医卫、文化、旅游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各类干部人才“传帮带”素质提升800余人次,充分发挥干部人才“头雁效应”。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干部人才提拔使用4人。关爱帮扶干部,严格落实相关津补贴制度,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全年赴慰问帮扶干部2次。
(六)社会力量帮扶情况。扶贫济困,发起社会帮扶总动员,协调两地企业、社会组织结对开展帮扶活动,组织扶贫济困活动,累计筹措241万余元社会帮扶资金。
(七)全域结对帮扶情况。在市委统战部统筹安排部署下,多领域携手,全方位推进,根据《市对口帮扶县全域结对规划(2018-2023年)》及六个行业帮扶计划,全年共完成48对部门、3对乡镇(村)、25对学校、8对医院、5对企业(社会组织)全域结对,帮助建强基组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干部人才综合素质。
(八)特色亮点工作。一是加大成效宣传,先后在日报、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脱贫攻坚工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成效63次,其中中央电视台、川报、川台等主流媒体平台14次,川报观察、在线等主流媒体电子版25次;二是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全年应拨付财政帮扶资金3124.6万元,实际拨付3624.6万元,超过本年度计划500万元。三是社会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全年社会帮扶资金达24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帮扶村扶贫户和帮扶干部基本情况
结对帮扶干部共58名,帮扶联系村4个,分别为铅厂镇XX村、XX村、XX社区及延伸村XX乡XX村。经工作队前期摸排及核查,确定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户共121户,其中扶贫开发户50户,纯低保户65户,五保户6户,总人口247人;
(一)XX村:共4户10人,其中:低保户4户10人。结对帮扶干部2名。
(二)XX村:共44户97人,其中:低保户27户,51人;五保户2户,2人;扶贫户15户,44人。结对帮扶干部11名。
(三)XX社区:共45户86人,其中:低保户29户42人;五保户2户2人;扶贫开发户14户42人。结对帮扶干部17名。
(四)XX村:共28户54人,其中:低保户5户11人;五保户2户2人;扶贫开发户21户41人。结对帮扶干部28名。
二、扶贫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通过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等政策措施,确保2015—2018年帮扶村减少贫困人口121户247人,实现扶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促进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素质技能和村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群众发展信心和幸福感指数明显增强。
(二)扶持方式。将扶贫对象科学分类,确保每户都有干部帮扶,做到结对帮扶到村到户,责任到人。采取“一村一套”帮扶措施、“一类一套”帮扶方式、“一户一套”帮扶办法,把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整装精准“滴灌”到贫困对象身上,具体重点做好“五帮扶加一村一套”帮扶措施。
1.帮扶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野生刺葡萄、油茶、乡村旅游、笋竹、脐橙等特色产业。结合财政“惠农信贷通”小额贷款政策,协调解决贫困户资金困难。
2.帮扶就业创业。组织实施“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订单式技能培训,让有劳动力的贫困对象掌握1-2项职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
3.帮扶完善保障。协调落实困难家庭助学措施,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救助措施,并加大兜底保障力度,符合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4.帮扶改善条件。围绕“安全房”、“放心水”、“畅通路”等工程,继续改善贫困家庭居住、生产生活条件。
5.帮扶提升后劲。帮扶村支部和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
6.实行“一村一套”帮扶措施。制定驻村2015—2018年精准扶贫脱贫计划表(见附件),每年按30%速度脱贫,到2018年全面完成扶贫任务。
三、措施政策
2015年各帮扶联系村具体措施计划如下:
XX村
(一)产业发展
1.发展刺葡萄种植产业,并建立刺葡萄产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对接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2015-2018年规划发展刺葡萄基地规模200亩,2015年新发展刺葡萄60亩。
2.继续发展脐橙产业,做好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引导农户科学合理的种植发展脐橙产业。
(二)技能培训。结合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邀请上级技术人员到村对农户进行培训。同时结合远程教育,播放种植技术视频,加强技能培训。
(三)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计划2015年新建黄沙垇组、竹山下组自来水工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2.通组公路。计划2015年硬化长河坝组通组公路1300米,解决该组行路难问题。
3.农田水利。计划2015年完善全村部分农田水利设施,确保农田灌溉。
XX村
(一)产业发展
1.巩固脐橙产业。以柑橘黄龙病防控为重点,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联防联控理事会,做好统防统治工作,建10亩避虫网及脐橙假植苗基地。
2.发展刺葡萄种植。依托邓弟波刺葡萄基地,计划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刺葡萄50亩,同时实现25人就业。
3.发展蔬菜种植。依托清水塘蔬菜基地,引导脐橙产业转型户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计划2015年发展订单农业100亩。
4.发展生猪养殖业。依托松山牧业年发展养殖户3户,计划年出栏生猪300头,同时实现15人就业。
(二)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培训300余人次,让闲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基础设施建设
1.解决安全饮水。计划新建一处水源地,铺设主管网3000米,全面解决全村333户1283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同时满足5个落村企业用水需求,壮大该村企业,实现更多人就业创业;
2.完善水利设施。对全村水渠进行全面维修加固,解决农户旱期农业用水问题。同时重点实施李坑、岩背组小农田水利项目;
3.新建文化设施。以楼下社区为依托,计划新增1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小型文化广场。
XX社区
(一)产业发展
1.大力发展刺葡萄产业,计划2015年全村发展刺葡萄20亩,农户4户;
2.加强现有脐橙园的管理,严控黄龙病的发生,巩固老果园,采取补种、新种的办法,扩大新果园,计划2015年新发展脐橙20亩,农户3户;
3.利用XX社区区位、生态优势,大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计划发展农家乐2户;
4.利用山区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计划发展麻羊养殖1户,规模30头以上,发展家禽养殖10户,规模1000羽以上。
(二)基础设施建设
1.采取向上争取一点、村级挤一点、农户集一点的办法,解决全村264户1000多人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2.完善村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修建桅杆下组水坡1座、田心组水圳100多米;
3.计划架设村部主干道两旁路灯,解决夜间农民行路难问题。
(三)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措施
1.积极组织扶贫对象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同时不定期聘请专家到村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扶贫对象的各种技能;
2.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保障政策,扩大扶贫对象的保障力度和覆盖面;
3.积极争取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推进精准扶贫对象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进度,确保2015年完成扶贫对象改造任务2户。
XX村
(一)产业发展
1.发展刺葡萄产业。计划2015年新发展种植10亩、农户3户;
2.巩固脐橙产业。加强现有果业园的管理,采取补种、新种的办法,扩大新果园,计划2015年新发展面积10亩,农户1户;
(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计划培训人数50人以上;
(三)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措施。
1.积极争取扶持和社会保障政策,扩大扶贫对象的保障力度和覆盖面。
2.继续争取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推进精准扶贫对象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进度,计划2015年完成扶贫对象改造任务2户;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以内。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30日,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比年度控制目标低0.90个千分点,没有突破控制指标。
2.出生数控制在6400人以内。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全县共出生婴儿6316人,没有突破控制指标。
3.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2%以上。据统计,2013年度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4.36%,比目标82%高2.36个百分点。
4.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控制在107以内。据统计,2013年度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72:100,比目标107低0.3个百分点。
4.人口计生数据信息误差率1.5%以内。据统计,2013年度全县人口计生数据信息误差率为0.9%以内,比目标5%低4.1个百分点。
6.完成计生“三结合”新增户200户以上。市下达我县200户“三结合”新增户任务,我县实际落实了“三结合”新增户455户,超任务255户。今年6月,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帮扶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联席会,与县直22个帮扶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项目、家庭、单位”三落实,纳入县级目标进行考核。每个县级帮扶部门无偿提供帮扶资金10000元。建立了板桥乡等8个特色帮扶基地,每个帮扶基地范围内所有计划生育户都能享受相关的政策、项目、技术、物资、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和服务。
7.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80%以上。今年1-9月共有2320对接受检查,检查覆盖率110.05%,超任务30.05%,查处风险人群209人(其中:查处乙肝病毒患者176人、RH血型阴性4人、性病29人),全县有17个乡镇检查覆盖率达80%以上,超任务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8.政策性计划生育奖扶金兑现率100%。一是严格落实奖扶、特扶制度。2013年新增奖扶707人,特扶26人,坚持标准和审验程序,严格按照省人口计生委规定的奖扶和特扶确认的条件逐一进行审查。每年对全县年度新增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以及部分继续享受扶助人员进行了逐一调查复核,复查面达100%,保证上报零误差。截止2012年底,全县共享受奖励扶助3992人,累计发放奖励扶助金392.118万元,严格执行奖扶、特扶标准,实行银行打卡按时发放,做到不遗不漏,全面发放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资金;二是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全县现有独生子71487人(其中农村70775人,城镇712人),我县计划在11月集中发放的方式,严格按照省市要求,从今年起以10元新标准及时足额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9.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入库率达90%以上。据统计,全县共有流出人口204000余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63100人,流出人口办证率为87%。全县共有流入人口121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205人,流入人口验证率为100%。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回复及时率达95%以上,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入库率95%,比目标90高5个百分点。
10.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85%以上。认真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今年以县人民政府(府发〔2013〕4号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使用的通知》,严格实行收、缴分离制度,在下达处理决定书后,由违法生育对象直接到银行专户交款,再凭缴款单到计生办换取社抚费票据,确保及时全额上解入库。严格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今年1-9月全县征收社会抚养费入库1600万余元(含历欠),征收效果显著,创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些措施均有效遏制了违法生育持续攀升的势头。
二、主要目标任务未完成情况
1.向上级争取资金1064.51万余元,比年度目标任务1250万差186万元,可望年底前完成。
2.人均财政投入18元。县财政应投入1386万元(按照77万人计算),已投入270万元。
上一篇:对口支援(收集5篇)
下一篇:对口支援工作计划(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