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收集5篇)

时间:2024-10-23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1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潘三矿党委工作部安徽淮南232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的发展状态,经济趋于平衡稳定增长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导企业,做好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煤矿企业干部是整个煤矿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的领导者,完善煤矿干部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干部的工作状态,在煤矿企业内部更好的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使煤矿企业在经济新常态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针对经济新常态下煤矿企业干部管理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煤矿企业;干部管理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是煤矿企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煤矿企业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等相关的管理工作,能够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经济趋于平稳发展的情况下提升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煤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所以全面了解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干部管理的实际状况,强化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对经济新常态下煤矿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更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执行力,而煤矿企业干部工作素质和能力更是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关键,经济新常态下进行煤矿企业的整改非常有必要,目前总体上看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还可以,但是内部还存在一些问题。

1.1煤矿企业干部任用考核深度不够

考察考核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国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衡量干部素质和检验干部业绩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干部任用考核上还没有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和体制,尽管目前我党对干部任用提出了统一的考核标准,但是由于每位干部所处环境和岗位的不同,也就对干部考核和评价工作不能给出一个客观和明确的标准,进一步影响煤矿企业干部考核工作。

1.2煤矿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作,确保煤矿企业顺利的发展,煤矿企业内部各种活动以及煤矿企业的发展都需要煤矿企业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保障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提升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干部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直接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煤矿企业员工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3煤矿企业干部权力制约存在薄弱环节

煤矿企业干部存在于煤矿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中,并配合各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干部在权力制约方面还存在不很多的不足,干部与干部之间权力相抗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配合,这样大大影响了干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煤矿企业干部权力有很多是需要干部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的,这样才能使得煤矿企业干部管理的权力不至于集中,干部权力过分的集中以及干部没有管理权力,这样都导致煤矿企业不能正常的运行和发展。

2经济新常态下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做好煤矿企业干部监督考核管理

煤矿企业干部监督考核工作也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对煤矿企业未来干部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强化煤矿企业干部监督考核,建立完善干部管理工作考核体系,保证煤矿企业干部管理的完整性和严肃性,对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个煤矿企业干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2健全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考评在整个干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健全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对煤矿企业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提升干部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管理工作的严谨和完整,煤矿企业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也获得提升。健全和严格的工作考评制度和奖惩措施的制定,能对煤矿企业干部的工作以及员工工作进行记录,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干部管理工作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2.3加强煤矿企业干部作风建设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压倒一切,这是我们既定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践行“走、管、教、听、看”五字决工作法,管理干部下井、跟班要做到走一路,管一路,干一路,教一路,听一路,严格履行下井、跟带班制度,想到了就安排,看准了就干,不放心的地方就到现场去。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更要落实到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处罚到人,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煤矿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安全,用好的作风筑牢安全防线,以自身过硬的作风影响带动感召职工战胜困难,牢固树立安全“零事故”理念,从零开始、向零奋进,着力推进安全“零事故”理念在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扎根,确保经济下行时期的矿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把安全的果牢牢地拿到手。

2.4对煤矿企业干部监督管理的基础培训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煤矿企业体制改革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伴随着煤矿企业组织的庞大,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结合新常态下市场形势,做好煤矿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培训,让煤矿企业干部对现代法律知识和管理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的综合素养,更好的开展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实现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与煤矿企业深化改革的同步。

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干部管理对煤矿企业的发展还是具有重大的影响的,但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做好干部任用制度、监督制度、考评制度以及干部培训等三方面的工作,更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管理水平和质量。让煤矿企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能够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从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2

后勤工作是保障职工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对煤矿企业的后勤工作赋予了更加广阔的内涵和使命。做好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对完善后勤管理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煤矿后勤;经济发展;对策

一、引言

后勤工作是保障职工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煤矿企业的后勤工作赋予了更加广阔的内涵和使命。煤矿企业后勤工作是现代煤矿企业正常运行和生产的基础性保障工作。基础性也就是指企业最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并由这个基础来支撑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保障性指的是对企业员工衣食住用行提供基本保证,以期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一心一意的为企业做贡献,齐心协力的推动煤矿企业经济发展。对于新时期的煤矿后勤工作而言,是要在完善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将制度与队伍建设工作做好,力求为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做出更多更好的努力,促进现代煤矿企业后勤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二、煤矿企业后勤工作与煤矿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企业是以盈利作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效益则是衡量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摆在现代煤矿企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永恒课题,经济效益提升的渠道则比较宽泛,技术革新、降本增效、开源节流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良好的后勤工作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煤矿后勤工作有一个非常广的范畴,从职工的衣食住用行到矿区的环卫、水暖、绿化、供电等细枝末节的服务都属于后勤工作的职责范围。搞好煤矿企业后勤工作,不仅是为职工生产生活提供优良服务,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在现阶段而言,后勤工作对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煤矿如果要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运转的高效率,实现企业管理和经营的效率,都离不开企业内部的高效管理,只有高效管理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这个内部的高效管理就离不开煤矿后勤工作的有效开展。现代煤炭企业是一个人力、财力、物力和其他管理资源的有机集合,这些资源的高效融合才能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保障这个发展的前提就是做好企业的后勤工作。可见,煤炭企业的后勤管理也是管理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必须切实关注和强化煤炭企业后勤工作,将后勤管理作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管理资源,将后勤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来,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后勤服务工作规律,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后勤服务,做好后勤管理和企业生产管理各个节点的融合,使煤炭企业后勤服务更有特色,进一步创造和谐发展氛围,从而保障煤矿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三、完善煤矿后勤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1.注重后勤管理模式的转变

首先,要更新价值观:由“重量轻质转向“质量并重新的质量观要求。煤矿企业后勤管理部门既要重视“量,也要重视“质。要把质和量看成一个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有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质就是“事物的优劣程度,量就是“数量。这就要求煤矿集团后勤管理既要提高优质的服务,又要拓宽服务的范围。其次,要更新对象观。由“全体职工转向“后勤员工。按这样的后勤管理对象观念,煤矿后勤管理的对象应该是后勤管理部门的下属管理组织、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资金、物资等;煤矿的全体员工只是后勤管理部门服务的对象,后勤管理机构和煤矿员工之间是“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建立健全产业体制,树立正确的后勤观念

毋庸置疑,后勤服务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煤矿企业后勤与主业逐步进行了分离,当前煤炭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后勤企业必须着力于构建一个适应现代市场需要的、能够促进后勤发展的、便于管理和控制的组织架构。煤炭企业要逐步摸清企业家底,核实资金情况,根据主业的特点并兼顾员工的意愿,按照市场规则合理选定产业体制,最终真正实现以产权为纽带的市场化运营体制。毋庸置疑,落实完善后勤管理工作、做好做细后勤管理工作,是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前提。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必须仔细思考并总结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完善创新煤矿后勤管理工作。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后勤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现代煤矿企业必须要把后勤工作当作一个事业、一个品牌来运作,找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最大限度挖掘后勤服务的潜力。后勤企业要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理念,要统一思想、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通过这种机制上的创新,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竞争意识也被唤醒,便于管理,使后勤管理工作质量大大提高,推动煤矿企业生产力的大发展,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3.创新后勤管理理念

众所周知,煤炭企业要发展和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作为引导,工作上必须要有创新和突破。煤炭后勤企业也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和理念,借助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方法和运作机制,将商品时代的服务精神融入到煤炭的后勤工作中去。比如建立标准化的后勤服务工作体系,使得后勤服务工作程序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意识超前化、服务质量精品化、服务培训现代化等。后勤服务方式的创新和拓展,不仅能够推动后勤服务产业快速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煤炭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4.对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改革

煤矿后勤工作可以说事关矿区的千家万户,关系到矿区的和谐、生产的安全。当前,煤矿行业的竞争也推动了后勤产业的竞争,煤矿后勤企业也必须打破传统的禁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后勤的服务社会化、方式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强化和落实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竞争,从而推动整个行业迅速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为矿区的员工和家属提供更加优质的社会生活服务。煤矿后勤服务管理的改革必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结合行业发展的特点,认真分析煤矿企业自身的现实情况,充分了解矿区广大职工和家属的需求,最终确定一个恰当的市场产业体制作为落脚点,充分挖掘企业潜力,认真经营,让企业满意,让职工和家属满意,让煤矿矿区工人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主业的煤矿生产中去,从而实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提高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煤矿企业引入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作者:殷成娇单位: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曲煤矿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3

是将地勘产业延长到采矿业以求得高额回报,促使地勘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但法律规定探矿权人必须是出资人,而现在出资的门槛越来越高,由于地勘单位本身发展缺乏资本金投入,投资矿业开发资金筹集渠道来源有限,加上采矿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地方保护主义、矿业开发环境恶劣、安全质量监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地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导致各地勘单位探采一体化不能全面推广,形成较大的矿山企业规模。

2地矿经济理论的应用

2.1转变地矿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进一步建立起适应地矿市场需求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应地矿勘查市场需求的体制机制,促进地矿勘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私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在发展地矿经济时,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有效引导非公有制的发展。搭建合理公平的地矿勘查平台,使地矿产业在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下得到发展。再者,目前我国地矿产业中产权不够清晰、权责不明确、政企不分、管理不科学,要使地矿经济得到发展,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调整和升级地矿勘查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推动地矿勘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因素之一。地矿勘查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地矿产业得以良好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地矿经济建设中,要牢牢庄主地矿勘查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合理地进行产业调整,使地矿产业有一个良好的产业结构,使得产业在进步的过程中实现科技创新,提高地矿产业的竞争实力。要促进节能减排。地矿资源是我国不可再生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尽最大限度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节能减排可以促进地矿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地矿产业的利益最大化。要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监督制度。目前我国关于地矿业的制约法规、对矿产资源保护有关条例不够健全,法律法规上存在很大漏洞,导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造成地矿业秩序混乱。矿业开发监督管理工作不力。我国目前许多地方的地矿企业开发监督管理制度难以得到健全,矿业监督管理工作仅处于采矿登记发证、调处采矿纠纷的阶段,后期地矿企业的运行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督,造成地矿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要使地矿产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就必须改进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2.2转变地矿勘查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地矿勘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地矿勘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和政策,激发广大地质科技人员的创造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地矿产业中,要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利用新型科技对地矿进行勘察,在高科技运用中减少资源损耗,提高地矿产业的收益。通过科技创新密切地矿勘查主体与市场的关系,优化生产力要素配置结构。地矿产业在市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地矿产业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在地矿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保障地矿产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从而使地矿经济得到持久发展。这就意味着在地矿产业中进行科技创新时,必须考虑到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结构。通过科技创新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增强地勘单位的市场竞争优势。造成地矿产业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损耗,要使地矿产业经济能够长远发展,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减少材料损耗,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业收益。通过科技创新提高降低成本,可以使地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从而保障其经济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增加地质成果附加值,提高地矿勘查单位的市场增值力。地矿勘查单位的竞争实质上是寻找矿产成果的竞争,其本质是技术能力的竞争。通过鼓励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增加地质成果附加值,使地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经济得到持久发展。

2.3转变地矿勘查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让广大群众、干部树立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正确观念,只有人们深刻认识到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单位和个人没有权力擅自开采矿产资源,这样矿产资源不会被人们乱开滥采,使得地矿业得到持续发展。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目前地矿业秩序混乱、矿产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原因之一是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探、采矿者的守法意识不强。在地矿业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自觉合法开采,并及时缴纳有关税、费,使地矿企业得以有序长远的发展。再者,在地矿勘查中要重视人才的利用,只有人才得到合理分配,才能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保障产业的持久发展。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4

[关键词]地质找矿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P5[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7-41-1

0前言

矿产资源是我国的经济原动力,因此地质找矿工作的效率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就目前找矿现状而言,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抑制了找矿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有效的开展地质找矿工作至关重要,且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1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现状

矿产资源的利用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呈正相关,因而造成了能源危机正席卷全球,因此怎样将矿产资源的用量更大的挖掘,成了目前各国共同研究的课题。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创造了新的纪元,而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去的封闭、传统单一且相对滞后状态,在先进技术设备的帮助下,逐渐的转变和演化成了目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机制,使其格局开放化,它对社会的建设以及保障环境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找矿工作的合理、科学、顺利、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脚步。与此同时,目前新的机制也带动了找矿工作文化与格局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整体情况而言,地质找矿工作中还有一部分重点难点问题,制约了找矿工作的开展效率,进而造成了矿产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设备的引进以及地质找矿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等,使得地质找矿工作正以崭新的面貌快速前进着,但是目前找矿工作的整体水平却未得到明显的提升,主要是由于一些找矿企业在落实和管理实施各项找矿工作体质的时候,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地质找矿工作的管理体质不健全

地质找矿工作的管理体质主要分为国家对找矿企业的管理体质及找矿企业对内部员工的管理体制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让地质找矿单位明确找矿的目标。而地质找矿工作则是要求了找矿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协调合作性,企业内部具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以有效地奖罚机制来促进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以及约束和引导员工的行为,进而达到有效提升找矿工作效率的目的。但是目前这种管理体制只在部分找矿企业得到推广,还有很多找矿工作单位目前在管理体制上较为松散,严重影响了找矿的进度。

2.2地质找矿工作的资金投入不集中

足够的资金是地质找矿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否则将严重制约找矿工作的开展。但是我国很多找矿企业的资金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这样就使得找矿突破缺乏相应的基础保障,如资料、物质等,或者是资金的投入存在不合理的分配,主要将其运用于后期的勘探上,而忽略了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性,种种原因,导致了找矿工作的效率的不到有效的提升。

2.3市场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基于找矿工作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找矿工作的行列,并且他们在技术水平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很大一部分企业是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进而就造成了找矿工作在商业性质以及公益性质上的界限不清。而造成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找矿工作的市场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监管力度不足。

2.4地质找矿工作创新型人才较为匮乏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找矿工作要求了找矿人员能够针对地质环境对先进的设备仪器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创新性工作,进而达到找矿工作效率的目的,但是由于目前这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匮乏,或是地质找矿人员分配不合理,亦或是人员流动性大,就造成了地质找矿工作的发展较为缓慢。

2.5对地质找矿工作的市场和计划的关系认知不足

主要是相关的企业单位,如矿山企业、政府以及地质勘探单位等,对地质找矿工作的市场和计划的关系认知不足,对它在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对地质工作没有进行长期的规律性总结,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进而就造成了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错位发展。

3促进我国地质找矿工作高效开展的具体措施

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矿产资源的大量需求,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弥补目前找矿工作中遇到的大量问题,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以及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如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以及人才等,进而达到提升找矿效率的目的。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的调控机制

其作用是以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为目的的前提下,引导地质找矿工作市场化、现代化以及科技化的发展,进而确立找矿工作在整个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完善、健全的调控机制,来约束、引导和监督管理找矿工作的开展,明确地质找矿工作的公益性性质,禁止对矿产权的使用和占有,进而达到矿产市场规范化,促进找矿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3.2建立完善的地质找矿管理机制

这样能及时吸纳和留住一些找矿创新性人才,进而达到提升找矿企业融资能力,约束、监管找矿工作这的行为、提升企业找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能力、调动找矿工作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目的,为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复合型的人才以及充足的物质基础。

3.3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资金投入量

首先相关的企业和管理单位必须对地质找矿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它予以重视,这样.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资金投入量,再凭借对充足的资金的合理分配利用,来获取更多的资质资源信息以及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基础,进而促进找矿工作的顺利、快速开展。

3.4加强矿业权市场经济建设

建立健全的矿业权市场经济体系,使其符合市场的规则统一、矿产权的配号统一、费用的统一、市场标准的统一、信息的交流统一以及交易的方式统一等。进而达到提升矿业权审批的作用,促进矿业权成果的迅速转化以及应用。

4小结

找矿工作的开展效率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相挂钩,因此,找矿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以上我们详细探讨了目前找矿工作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健全的找矿工作调控机制、管理机制以及充足的资金投入来促进找矿工作的快速开展,并带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齐鸣.对地质找矿工作几个问题的看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9).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篇5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国有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矿产资源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现代农业、牧业、食品工业以及医疗保健领域,都离不开矿物原料。矿产资源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稀缺性、分布不均匀性等特点,国家把“保护矿产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配套,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发挥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以矿业深加工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使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基于此,地委、行署把实现以北屯建市、牧民定居、矿业深加工三大突破作为今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的思路,本文以“以矿业深加工为突破,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作视角,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地区矿产资源优势和潜力

**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国世界级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成矿带中段,是我国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具有“三大、三多、一强”的特点。

二、**地区矿业开发勘查与利用现状

(一)开发勘查现状

地区较正规的地质勘查活动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历了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三个阶段。解放前地质工作主要以路线地质调查为主,解放后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和大量的矿产地质、地学科研等工作,发现和探明了一大批国家急需或急缺矿种的大中型矿床。

固体矿产勘查:地区的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解放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以铁、稀有、煤、石灰岩、砂金勘查等为主;第二阶段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末期,以花岗伟晶岩型白云母及稀有金属矿产勘查为重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今为第三阶段,主要以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勘查为主。

(二)利用现状

**地区素有“金山银水”的美誉,丰富的矿产资源,使**闻名遐尔。悠久的采金史,从有具体记载的清乾隆四十九年至今不衰的黄金开采印证了“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矿业发展迅猛,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矿业企业从业人员逾万人。

矿产是**最具优势的资源,矿业是**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20xx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王乐泉书记在视察**工作时明确指出:“矿业是**地区将来扭转财政状况的希望所在,只有矿业的大发展,才有财政的大翻身”。遵照王书记的重要指示,地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创新的思维谋划矿业发展,以超常规的举措推动矿业勘探开发,形成了做大黑色金属产业、做强有色金属产业、做精稀有金属产业、重振贵金属采选业,加快发展非金属、建材加工业的矿业开发思路。

按照上述思路,地区坚持勘探和开发并举、开发和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大地质勘探力度,摸清矿业发展家底。在骨干企业强势带动下,矿业经济呈现高速、高效的发展态势,以矿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增长超过投资拉动增长,实现了由投资拉动为主向工业拉动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由此,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在逐步形成,为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三、**地区矿业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矿业开发有了较快的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加工产业链短,综合开发利用较差,并且部分矿山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深加工能力低,同时,全区矿产资源家底不清,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程度仍然较低,与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

(一)矿产资源勘查滞后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区地质矿产勘查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质勘查投入不足,矿产资源“家底”不清。地区现有矿山查明保有资源储量特别是优质资源储量的服务年限均不高,按照国家保有资源服务年限小于15年即为危机矿山的规定,已多为危机矿山。

(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大部分矿山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同时因技术所限,多数企业采富弃贫,仅注重主矿产的开采,而未能进行伴生矿的开采和综合利用,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被当作“三废”排放流失,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从地区矿业反馈的情况看,贫富兼采率,选矿回收率,回采率及尾矿综合利用率均较低。特别是中小矿山资源浪费严重,尾矿几乎未进行利用。一些矿山开发前未进行经济技术评价,开采方式不科学、不规范,采富弃贫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使部分资源永久性地失去开采价值。由于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到矿山的服务年限。

(三)矿产资源深度加工层次低

虽然矿产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逐年提高,但由于技术、投入等原因,大部分矿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矿物原料的深加工较差,普遍表现出矿业产业结构单一的特点,全区基本上处于销售矿物原料和初加工的矿业经济初级阶段,矿产品加工能力较弱,未形成规模产业和产业链。

(四)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地区自身生态环境脆弱,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些企业废渣、废水、尾矿不能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达标排放,造成对土地和河流的污染,植被遭到破坏。随着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增多,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矿产资源开发将给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和执法力度较弱

规划、政策等调控体系需加强和完善。在矿业权管理工作中,勘查许可证与采矿许可证发放后的追踪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无证采矿和非法转让采矿权,承包和多层分包现象依然存在,矿业秩序维护工作仍较艰巨。在执法监督工作中,以权代法,干扰执法和有法不依现象依然存在。

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以矿业深加工为突破,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有的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区矿业发展的“瓶颈”,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的必然性

(一)以32号文件为契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32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文件确定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基本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重大项目、政策措施。

地区将以贯彻落实32号文件为契机,坚定不移地实施并不断深化和丰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开创地区发展的崭新局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二)以矿业深加工为突破口的必要性

**的独特资源禀赋是我们谋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资源将越来越紧缺,矿产品供需趋旺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资源的稀缺性,又将不断加剧各方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这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从目前地区矿产勘探开发情况来看,虽尚未完全达到发展冶炼加工业对后备资源及初级矿产品生产规模的需要,但已初具规模,紧紧抓住国家给**的特殊优惠政策,依托地区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潜力较大、种类齐全配套、周边国家相邻地区资源丰富等优势,加紧推进矿产品冶炼加工,提高矿产品附加值,延长矿业产业链,而且其对后备资源及开采规模的巨大需求,既可有力地促进勘探开发,又可促进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做大做强矿业、提高矿业竞争力,带动地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一举多得。去年12月29日召开的**地委委员(扩大)会议上,地委书记张汉东指出: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坚持“引大扶强”,以优势资源和资本为纽带,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做大做强为目标,整合资源和企业,发展矿产资源冶炼加工业,强势推进以优势资源深加工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化建设,这是顺应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也是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顺应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

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化建设,这是顺应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2、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所谓资源型地区,一般是指某一个或某一些自然资源蕴藏相对丰富,其经济活动主要围绕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展开,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以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地区。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资源型地区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开发殆尽,国内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一些可替代资源的发现,这些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发展危机,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其突出表现,一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二是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经济发展受宏观经形势影响较大;三是发展后劲不足;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等。

资源型地区承担着为国家提供能源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责任。资源型地区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世界上的资源型地区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从资源型地区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来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些共性的途径和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可主要归纳为四条:调整经济结构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变济发展方式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改善环境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扩大开放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资源型地区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无论从全局发展看,还是从局部发展看,无论从经济发展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看,无论从国际经验看,还是从我国现实看,都非常重要、非常紧迫。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必然性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有所不同。工业化是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国转向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

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来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一直探索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国一段时间内所走的基本上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所依靠的主要是物质和人力资源的高投入,造成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落后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条道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加快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尝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来支持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

中央把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走经济建设新路子的基本方针,这是我国今后几十年工业化发展的方向,更是我们欠发达地区扩大经济总量,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

五、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开发与保护并重、勘探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坚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努力实现工业产品的转型升级,切实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一)加大勘探力度,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实施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首先要以摸清家底、掌握资源为重点,加快矿业勘探步伐。充足的资源保障,是推进矿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前提。

紧抓国家深化阿尔泰山地质找矿和国土资源厅对口帮扶的良好机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机制,加快矿产资源勘探步伐。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地勘单位、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的机制。在矿产资源出让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设立地质勘查基金,促进矿产资源勘查投入的良性循环和矿业的滚动发展。充分发挥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地质找矿领域,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安排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扩大矿产资源储备,提高矿产资源可供性和保证程度。二是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吸引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矿产勘查领域,设立更多商业地勘项目,促进地勘投资多元化。同时,鼓励矿山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开展或深部找矿,寻找最低成本的后备资源。三是明确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条件和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矿产资源风险性勘查。四是加强地质调查,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程度。重点在成矿区带、重大地质问题地区开展基础地质调查。五是针对地区地勘单位多,技术力量雄厚的实际,建立完善协调联系机制,加强地质勘探成果信息库建设,实现成果共享,促进资源开发。

(二)以实现矿业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整合优势资源,发挥规模效应

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而深层次加工利用则是无限的,从经济的角度说,增值了就是增产了、增效了,提高了利用率就是节约了资源。以整顿矿产开发秩序为突破口,引导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集中,合理控制资源开采总量和市场流向,变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为市场调控优势。彻底结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输出的局面。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采取“并小扶大”和“联小成大”的措施,对小型采矿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提高产业发展的水平。控制现有无深加工能力矿山企业的开采规模,鼓励企业在精选后进行深度加工,努力实现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坚持“引大扶强”,以优势资源为纽带,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地区矿业深加工的突破。通过资源整合,积极培育大型矿业集团,促进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逐步形成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制造的产业集群,使规模效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主导和经济支撑。

(三)以推动产业转换升级为目标,加快企业技改扩建步伐

加快重点企业新建和技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开工、达产,形成新的产能,为矿业深加工创造条件。要牢固树立企业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的思想,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加快发展。

(四)加大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加强项目的节能审核和环保评价,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建设绿色矿山、绿色企业。高度重视资源节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企业间资源再利用、再循环机制,对尾矿和工业“三废”进行有效利用。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考核机制和问责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能耗。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执法力度,切实抓好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依法加强管理,规范矿业秩序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