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建设(6篇)
时间:2024-09-25
时间:2024-09-25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资源文化;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信息资源和教师资源两个方面。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园网络建设、软件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人们往往过多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数量而不是质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重复投入、浪费严重。不仅如此,教育信息资源缺乏技术的强有力支撑,没有从资源共享这个根本的目的去建设教育信息资源,许多开发出来的资源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岛,造成城乡教育信息资源不均衡发展,加剧了教育失衡。[1]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从学科、技术、政策、管理等角度提出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和方法。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建设好教育信息资源,必须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教育信息资源。本文从资源文化特征角度出发,对教育信息资源包含的知识、价值以及艺术等文化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广大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教育信息资源文化概述
1教育信息资源的文化起源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文化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教育为文化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教育资源伴随文化在教育方式传播中产生。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教育资源就具有其原始的特征,以直接经验为主,以感性的形态存在生产实践中。如石器制作的知识,石器制作所包含的教学知识数量不多,深度有限,但古人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无形中把石器制作当成一种教育资源,一种教育文化进行传播。随着人类文化演进,教育文化知识已逐渐趋于理性化,并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教育方式上也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教育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文化中的应用,促进文化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出现了以数字化形式的、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资源。
2教育信息资源的文化界定
在阐述教育信息资源这一概念以前,我们有必要对文化进行界定。目前,关于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文化指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2]教育信息资源作为文化的范畴,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产生的新事物。它突破了传统资源的限制,是一类以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的教育教学资源。从文化角度分析,教育信息资源实质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数字化存储形式的资源、价值规范和艺术。数字化存储形式的资源涉及宗教、哲学、语言、文学、科学等领域;价值规范包括资源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礼仪和行为准则等;艺术指资源的艺术形式和美感等。笔者结合教育信息资源和文化的特征,把教育信息资源理解为: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信息文化[3],是人们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下利用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的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学习样式。参照文化的结构,教育信息资源文化在结构上可为三个部分:物质文化的资源,如资金,基础教学设施等;制度文化的资源,如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精神文化的资源可理解为各种软件资源,各种能力和文化素养。
3教育信息资源的文化特征
教育信息资源作为信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在网络中形成的新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结晶。既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又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它既有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特性。
教育信息资源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信息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信息时代才出现的。教育信息资源涵盖了各种形式、类别的文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教育信息资源特点,教育信息资源特有的文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广泛性:教育信息资源以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形式表现,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力和内容;(2)文化传播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人们可以不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随时访问这种信息文化,而且其传播信息文化的速度、增长的速度和更新的频率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文化;(3)文化传递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教育信息资源文化具备同步与异步双向传递的功能,人们可以相互交流,还可以免费下载各种信息文化资源。
三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
教育信息资源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信息时代的结晶,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促进人类发展。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时,除了依靠技术来保证资源的“量”外,更应该重视“人”的因素,加强资源的“质”建设,从而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质”和“量”的和谐发展。结合心理学中对人的分析,认知与理智相连,伦理与意志相连,审美与情感相连。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人为本、伦理学和美学三个方面来思考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1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资源逐渐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动态智慧型资源。互联网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互联”,人智慧的“互联”。因此,教育信息资源不仅要着眼于“物”的静态“库”的建设,更要发展到着眼于“人”的动态“流”的建设。为了使这种智慧型资源平台更丰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从社会阶层、年龄和特殊社会群体三个方面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1)社会阶层
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以学校教育信息资源居多,而在远程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中的教育信息资源偏少。“全民教育”的提出,需要教育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各阶层学习者的需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从社会各阶层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差异,需要设计者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建设而不是单纯的设计目录,注意资源之间的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教育信息资源要涵盖的知识广泛,建立适合社会各阶层学习需求的信息资源,真正实现“全民学习”和“全民教育”。“教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5]
(2)年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突破了时空、年龄的限制。“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符合信息时展的要求,学习个体不断获取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社会的职责是为个体提供可以终身学习,并且能够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机会。[4]从“终身学习”理念的角度出发,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需求,从而使学习者学习的参与度、广度、深度、效度和自觉程度都能不断提高,促成各年龄段学习者的有效学习。
(3)特殊社会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如贫穷学校、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士等特殊社会群体。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教育公平”。因此,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特殊社会群体不容忽视,建立适合这些特殊社会群体学习的教育信息资源。如浙江省建立的“图书信息服务一证通工程”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将13家图书馆联系起来,让42万盲人有了读书乐园。
总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赋予人性化,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各社会阶层、年龄阶层和容易受忽视的特殊群体,真正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全方位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势,促进学习者高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2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的总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功利主义的侵袭,使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教育信息资源中出现,如优秀资源偏少,“有效学习”资源匮乏,网络不道德、不安全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精髓,对推进其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伦理学是人们认识社会道德现象的文化知识体系和表达道德价值观念的理论形式。[6]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重视道德价值和道德文化知识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或屏蔽不符合伦理道德的信息,优化教育信息资源,使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为全面促进学习者发展提供道德支持。[7]
3从美学的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美学是文化的一种,是文化体系中的高尚层面。从审美角度看,审美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高级形式,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提供的东西,是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欣赏,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教育应该体现“美”。因此,从美学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给学习者一个舒适轻松的资源界面,丰富生动的资源内容,开拓豁达的资源视野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资源界面、资源内容和资源视角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1)资源界面:符合视觉感官和美学布局,界面设计合理。
当前的教育信息资源,大多是以静态的技术性资源,即以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等形式存在光盘或服务器的硬盘上,供用户下载使用,这些资源大多是静态的,更新缓慢,内容陈旧,而且用户界面过于生硬,不美观,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应该结合学习者的心理,从美学文化角度分析,让教育信息资源符合视觉感官和美学布局,界面设计合理,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2)资源内容:系统有序呈现。
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人们往往遵从文件目录或属性对资源内容进行分类,很少考虑资源的关联性,内容离散,导航设计的不合理,容易使学习者迷失方向。因此,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应该注重内容设计之间的联系,让资源内容系统有序的呈现,使学习者有效的进行学习。
(3)资源视角:体现多元美学。
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背景不同,对教育信息资源审美视角的差异,也是资源设计者不能忽视的问题。从美学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各种线条、各种色彩表达情感,把自然美、社会美、思维美等多元美学融入到教育信息资源中,陶冶学习者的心灵,激发学习者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我国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的一系列优秀成果,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信息资源的关键。以资源文化的视角,从认知、伦理、美学三个方面来考虑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加深了我们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认识,促进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才平,吴瑞华.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3):50-5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3]蔡建东,王朋娇,郗玲玲.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5,(6):19.
[4]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5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9.
公司本部和下属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数量不少,但是效率较为低下。各下属企业的人事管理大多自成一体,缺乏总体的协调。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总公司很难从大局的角度来统筹人员的调配和使用。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的制约,各下属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缺乏灵活性,从人员招聘、教育培训、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等方面都无法适应所在行业的竞争特点,造成企业缺乏活力,较难面向完全竞争的市场。公司目前每年的人工成本接近1亿元,占企业年度经营管理费用的一半以上。因此,要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就必须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改变目前低效率、松散型的管理,把人事管理升级到人力资源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最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B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从人员需求和规划入手,构建战略导向型的企业文化。作为一家国有企业,随着新一轮的政府简政放权和逐步减少垄断经营,B公司正面临着新的市场考验。以前得来不用费功夫的经营项目,现在即将转向自由竞争。B公司要在竞争中胜出,首先就得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能够适应新经济常态下的市场博弈。以工程代建为例,B公司从以前的代业主招标角色转变为竞标人,随之而来的是要谋划如何在竞标中获胜。从建设成本到管理成本都需要全面、科学的测算。而这些工作首先有赖于专业的工作团队,也就是人才。以前的垄断经营并没有太突显出眼下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公司必须重新评估未来几年的主营业务和发展目标,必须制定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要确保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首先从人员需求和规划入手。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来规划眼前和未来的人员需求,构建战略导向型的企业文化。
2.从人员的招聘和配置入手,构建高知识、高技能、复合型、年轻化的经营管理团队,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公司目前虽然有几百位职工,但是由于体制原因,公司本部和下属企业的人员结构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下属企业,一部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与所在岗位并不匹配。这种人和事不匹配的结果既造成企业成本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企业缺乏竞争力,无法开足马力去攻占市场。为此,B公司如果要以全新的姿态去参与市场竞争,就首先必须从招人、用人方面入手,招企业真正需要的员工,把对的人放在对的岗位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员的价值,减少企业人力成本的浪费,才能实现良好的投入与产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另一方面,人员的配置也是很关键的问题。公司目前本部和下属企业之间的人员管理还没有实现全流通。也就是说公司很难从大局的角度来完全统筹企业内部的人员调配。只有改变这种现象才能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以及在最大范围内构建协调、统一的企业文化。
3.从薪酬福利入手,构建多劳多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作为一家国有企业,B公司也很难摆脱国企体制方面的制约。以薪酬管理为例,公司更侧重普惠型和均衡型的薪酬管理模式。但是,作为企业,效率决定效益。要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有一套适应市场竞争的薪酬管理体系。特别是个别下属企业,面临的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只有通过差异化的薪酬管理体系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激发人才的创造热情。否则,同酬不同工的企业文化终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伤害,造成员工缺乏工作热情,缺乏上进心,最终导致企业丧失市场竞争能力。
4.从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入手,打造学习型、适岗型的职工队伍,构建学习型和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十几年来,B公司从单一的以工程建设为主业发展为目前多种业态混合经营的企业。原来较为单一的人才结构已经较难适应目前的混合业态对经营管理团队的要求。员工的知识需要更新,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需要调整,各类经营管理人才需要充实。为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所面临的新境况。既要从外部市场引进急需的人才,也要考虑通过有效的培训来帮助现有的员工拓展新的知识,提高工作技能。这种途径除了适当考虑针对性较强的外部培训,还可以借助企业本身的条件因地制宜。公司目前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不是很多,但是,可以通过内训师的培训方式来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既为企业节约成本,也能最有效的帮助内部职工适应新的岗位,实现知识共享,从而构建全员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5.从绩效管理入手,构建竞争型的企业文化。B公司要参与市场竞争,首先就必须通过绩效管理来培育自身竞争型的企业文化。绩效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与奖惩来调节职工的薪酬福利并影响职工的职业晋升,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不同的绩效管理模式构建出不一样的企业文化。B公司应针对本部和下属企业业态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切合实际的绩效管理模式。针对本部管理职能的特点,侧重考核员工的管理能力、调控能力、执行力、和精细化的过程管理能力。而针对下属企业重在拓展市场的特点,绩效考核的重点应该是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和新业务拓展能力。通过有效的关键考核指标来塑造竞争型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
6.从劳动关系管理入手,构建公平的企业文化。作为一家国有企业,B公司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还是有不足之处。公司本部和下属企业员工由于身份不同,薪酬福利待遇也不一样。这就形成一种不平等的企业文化。结果是下属企业的员工费尽心思调往本部,而本部的员工大多不愿意派到下属企业。这种情况制约了企业内部的人员配置和人才流动;同时,同工不同酬的企业文化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伤害,造成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缺乏忠诚度与认知度。为此,B公司应该针对现状着手改变目前的劳动关系管理模式,打破内部的壁垒,实现本部和下属企业之间的平等,以利于从企业的大局来调控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在提升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同时,构建公平合理的企业文化。
三、结语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56-02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资源开发
1.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发展方针,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在新的历史背景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2.农村文化资源。农村文化资源是根植在农村的可以产业化的文化存在对象,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特征。包括农村历史文化资源、农村生产文化资源、农村名人故里与历史遗迹文化资源、农村民情民俗文化资源、农村景观文化资源、农村饮食文化资源、农村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农村口述文化资源等等。
3.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机遇。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开发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使农民转移就业;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提高农民生活宽裕的新渠道。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如山地、山林、房屋、果园、池塘等,因开发而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新形式。通过精神生产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客观上可以提高农民的求知欲、审美能力,而市场的竞争性也迫使农民努力钻研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推进村容整洁工作的新载体。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本质是一种城市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为了吸引旅客,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消费者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是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新途径。高层次游客为农民解放思想提供了便捷的路径,而开发资源更是市场配置、企业运作的过程,对于强化民主意识,树立先进管理理念作出更大贡献。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都“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2.目标上的统一。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是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但不能把新农村建设规划成简单的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也不能把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成没有农业、农民特色的“新农村”。二者协调发展,首要便是目标的统一。
3.规划上的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在规划层面就需要做到高度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旦确定某地域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就必须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开发规划有机结合。
4.实践中的协调。实际操作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也要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共进,其中包括政策层面、基础设施、资金、时序、人员、效益等等,以期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树立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意识。观念的进步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在现代产业经济中,生产力已得到极大释放,文化与物质的关系,不再是谁先谁后,更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文化本身已经嬗变成产业资源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时代走向跨步而来。文化也是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不仅要搭台,更要唱戏。要充分认识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确立文化资本的价值观,牢固树立农民可以办更能办好文化资源开发的观念。
2.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环境。建设农村文化市场,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作为重点目标,加快市场发育,培育市场体系,打造文化产业链。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和发展各种文化服务中介机构,完善文化中介机制。另外,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要着力解决好面向农村市场、面向农村群众扩大消费的问题,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意识,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热情。
3.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形成品牌。针对每个地区的特殊情况,我们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方针,因地制宜,开发属于自己的独有文化资源,发挥自己本来存在的优势。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努力形成以农村为阵地,以乡土为资源,以区域为特色,以历史为厚度,以文化为内涵,能够体现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的文化品牌。
4.注重包装宣传营销文化产品。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因此,各地应该充分利用海内外各种媒体、媒介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宣传,使形象得以远传千里,品牌可以立足万世。尤其是需要大力营造氛围,将各地的文化资源价值全面彰显,闻名于世,如此,发展文化产业便可事半功倍。
5.大力加强农村村民自治进程。对于当地的文化资源那些需要开发,以怎样的形式开发,项目主题和产品是什么,当地的农民都可以发表意见和看法,尤其在开发过程当中,更要亲历亲为,予以监督,使资源开发不仅取得最大经济利益,也要取得最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当地农民还须认真学习产业知识、市场运作以及科学文化等,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农民也逐渐转变成合格的社会公民,满足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需求。
6.依法管理农村文化资源开发。首先,按照市场的要求对农村文化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再生产需要的生产、流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其次,我们要加快文化立法进程、完善文化政策体系,减少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治”行为,更要严厉打击农村文化市场非法违法行为,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普法力度,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尽快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四、农村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1.挖掘地域特性。中国的农村有的傍山而居,有的临水而建,有的沟壑纵横,有的一望无垠。地势千变万化,地貌千姿百态。因此,基于地域的特性是开发农村文化资源的第一选择。如古朴清丽的水乡周庄,凭借着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灵秀的吴地文化,周庄镇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运用市场手段保护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周庄迈向国际旅游市场步伐,使周庄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2.依托名人效应。作为中华历史名人,他的思想及对历史的影响都值得后人去探讨、学习、借鉴,这是发展农村名人故居旅游的现实基础。而作为现实名人,通过他们的个性表达向全世界展示当地特色,也可以说是营销的重要手段。前者如的故居――韶山,几十年来,数以亿计的游客来此游览,瞻仰伟人旧迹,浮想怀念,温润心灵。后者如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不但为人们提供了一次美轮美奂的艺术表演,更使刘三姐的故乡在刘三姐和张艺谋的赫赫声名下,远播中外,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
3.利用民间元素。中国农村民间文化资源丰富而绚烂多彩,是现如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比如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安塞,是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粗犷豪放的腰鼓、雄浑古朴的剪纸、简洁夸张的农民画和高亢优美的民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安塞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大投入,创新思路,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接轨,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子,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4.打造重大项目。“任何一个地区独占的地理历史资源,都不是稳操胜券的独门暗器,都有被别人以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打垮的可能性。”因此,就算是那些著名的文化景区如果在产品、服务、推介上面缺乏新意,也会慢慢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反之,那些没有独特资源的地区,假若通过重大项目的打造,无中生有,就可以成功开发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横店――短短的十几年,就成为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为中国影视旅游产业竖起了一座丰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谢名家.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欧阳友权.文化产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郭焕成,郑健雄,陈田,杨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270.
[5]雷喜斌,陈宜安.乡镇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黄映辉,史亚军.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经营[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93.
[7]花建.区域文化的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118.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K87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080-04
随着数字网络化大潮的推进,计算机应用已深深融入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宝库的麦积山石窟,传统图书文献管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由于数字文献资源管理建设是一个漫长、复杂且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过程,需要科研单位的高新技术支持,而目前技术更新又非常快,麦积山石窟不可能去开发数字文物文献资源管理的尖端技术。就目前而言,麦积山石窟应着眼于自身的目标定位,立足于自身的优势选择、引进必要的软件和技术,向发展快并已经探索出一定方法经验的单位学习,逐步向文物资源数据动态管理过渡。
一、麦积山石窟传统文物资源管理服务模式及发展现状
2001年9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甘肃省成为全国文物信息化建设的试点省份。依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麦积山石窟所有洞窟档案电子文本输入工作已于2006年圆满完成主卷的文字卷部分。洞窟档案共计211个窟,共52万余字,全部依照“四有档案”要求实施了数字化的初始转型,开始有了纸质档案与数字化档案技术融合的初步应用。2007年,又对已输录的230份洞窟电子档案进行了仔细校对,并编制了麦积山211个洞窟档案目录,达到了最基本的规范统一。与此同时,用微机整理输录1992年麦积山在日本展品目录、照片、批文等资料126份。2008年11月,麦积山石窟还成功申报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但是,目前麦积山对文献的开发利用还很有限,大量文物文献资源进入馆藏后,大多长期沉睡,失去了加强麦积山文献建设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以馆藏文献资源利用情况为例,据2007年12月书库图书资产清查统计资料显示,馆藏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划分以一、二、三、四级。共整理出明朝以前的刻本类书籍18部,文献347册;写本类8部,计28册。目前只有国内现存最早的麦积山藏本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明本《报恩科仪》共7卷,8万余字,完成电子输录工作。其他部分大量的数字化文献工作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技术、人力、经费去完成。
(一)文献资料室的基础建设
麦积山石窟文献资料室主要开展以收藏、加工、保存图书、期刊、资料和传播为主的服务,从书刊的采、编、加工、入库、治理,工作人员主要从事重复性工作,资料室、阅览室主要是以纸张为主的载体文献信息服务模式。麦积山文物、文献数字化工作还处于初始探索的发展阶段。2002年5月至2003年,麦积山资料室更换了1985年开始使用的木质书架,装修改善服务设施环境,大规模清理藏书。2003年底,资料室管理设施的建设初具规模,其各项工作的主要服务方式有:馆内阅览、书刊外借、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2007年,阅览室分类整理杂志期刊,有杂志42种,报纸9种,共270份。由于麦积山在管理机制、经费、人员、设备上欠完善,服务工作有许多局限性,利用率较低,不能充分发挥文献信息的作用。目前,麦积山的传统图书资料服务模式、服务观念、服务重点等已经从自我发展的内向型建设模式逐步向文物数据动态管理过渡。
(二)购书、征集文献状况
麦积山石窟基本上保证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购书经费,并建立了历年资料室购书赠书目录(书目、作者、出版社、价格、备注)、电子文本档案一览表。2002年10月,从台湾订购佛学巨典《大正新修大藏经》一套,丰富了馆藏。2003年,资料室购书97册,计3761.1元。2004年,购书59册,计9300余元。2005年,购书34册,计3056元。2006年,购书111余册,计23546.2元。2008年,购书63册,计10154.39元。
2004年,收集赠书61册,计5000余元。2005年,收到赠书108册,计4915.35元。2006年,接受单位及个人赠书61册,计11274.8元。2008年,收赠书39册。2004年,全面将各业务科室有关麦积山行政、法律文书、文物保护维修、洞窟测绘图纸、文物安全保护与防火、学术论文专辑,以及国家领导人、外宾、知名学者等重要人士题词、签名簿等进行了档案资料备考卷收集、整理工作,丰富了馆藏资源,方便了科研业务工作。
(三)出版书籍和学术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等成果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资料室还承担了部分信息产品的整理出版任务,2002年以来,在研究所领导的大力倡导下编辑所内年报,目前已连续编写八年。
2002年,研究所与兰州大学合作出版了《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上、下册),收集有关麦积山石窟的研究论文30多篇。2006年10月,整理出版了《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集》,收集自冯国瑞调查麦积山石窟以来有关麦积山石窟研究有代表性的论文60余篇。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编纂出版了《瑞应遗珍》文物图录。2008年,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编辑出版了《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集》(上、下册),共收集自冯国瑞调查研究麦积山石窟以来至2006年有关麦积山石窟研究和介绍的各类文章200余篇,是麦积山石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研究所部分同志参与了该文集的收集与编辑工作。2009年,研究所又与天水市政协合作编辑出版了冯国瑞专辑。2010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出版了《麦积山石窟研究》,组织一批在石窟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了18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2003年,研究人员发表学术论文44篇;2004年,发表学术论文46篇;2005年,发表学术论文30篇;2007年,发表学术论文14篇;2008年,发表学术论文17篇。
2008年,麦积山藏唐写本《金光明经卷第四》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同年,麦积山藏明本《报恩科仪》七卷,申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四)对周边中小石窟调查文物数据采集工作状况
2003年9月,麦积山石窟完成了天水、陇南两地市馆藏文物数据采集工作。10月20日,全省中小型石窟文物调查(兰州以东成立了麦积山石窟工作组)启动。2003年10月,麦积山完成所有文物库房珍贵文物共计72件数据及图片录入采集工作。11月18日,仙人崖石窟按文物“四有”标准建立文物档案,并上报调查情况。2005年,完成武山木梯寺石窟,甘谷大像山石窟、华盖寺石窟,华亭石拱寺,庄浪云崖寺、竹林寺、大寺、红崖寺、佛爷崖、陈家洞、西寺等石窟的调查文物数据采集工作。此次调查发现了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许多问题,如处于荒郊野外的小石窟,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人为及自然损毁严重,急待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2007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继续对陇东合水的安定寺、保全寺、张家沟门、莲花寺,镇原的石空寺,泾川的王母宫、罗汉洞、千佛崖等20余处中小型石窟寺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这些石窟寺的数据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并整理发表了调查简报多篇。
(五)开展《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课题
2008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和北京凸版数字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2008年度文物保护技术科研课题《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得到立项。这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首次申报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课题并得到立项,得到国家文物局30万元的经费资助。2009年12月,该课题在国家文物局结项。
实施该课题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麦积山石窟作为雕塑陈列馆,以精美的古代泥塑作品著称,本课题力求对麦积山石窟的古代泥塑作品进行突出展示;第二,麦积山石窟在此前还没有数字化作品,这一课题可以促进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利用、研究以及宣传。
此次研究以麦积山第123窟小型泥塑造像为例,辅以第121窟的两组造像以测验数字化的艺术效果。课题在石窟数字化的完整解决方案及标准的研究中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具体表现在:课题通过对麦积山第123窟数字化的研究,获取了准确、完整的数字化信息档案;总结了一套完整的石窟类文物数字化解决方案,并制定了对石窟类文物的三位数字化标准及规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数字化档案的利用和推广进行研究和探讨。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课题成果将来可以在麦积山石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推动麦积山石窟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的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最终建立一座可永久保存和展示的数字化麦积山石窟。
二、麦积山文物资源数字化建设对策
(一)建设麦积山文物资源数据库
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还处于转型探索期。如何永久、有效地保存麦积山石窟珍贵的文化遗产,建立麦积山专题的文物资源数据库,合理应用计算机原理编程、运行文物资源系统,用数字化手段采集、处理、存储、展示文物资源,是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问题。首先,传统文物资源基础工作还在进行中,收录的内容还不完整。考古分期断代和《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重编工作有待逐步完成。另外,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体文博行业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麦积山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的产品。总之,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同时,应该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应用信息技术集成在数字化文物资源库的建设理论,针对麦积山石窟文物、文献资源库数据应用背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应用客户、资源库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构成信息传递的核心结构。使数字资源库涉及数字化技术p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p网络技术p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p数据库与分析处理技术p信息抽取技术p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p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技术综合处理,实现资源库对象数据的传送。为此,研究所应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为麦积山文物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传统资源库和数字资源库既有区别又具有内在发展联系的特点,使文博从业人员认识到传统资源库和数字资源库技术融合管理是现代石窟文物文献资源库发展的主体方向。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数字化建设是文博业信息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遵循文博业整体性规划标准化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鲜明、逐步推进。
(二)解决技术条件限制问题
麦积山石窟文物数字化内容的选择受到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在选择数字化内容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现在的技术能否顺利地把文物(如雕塑、壁画、古籍、建筑等)按一定技术标准全维度、高保真、高精度数字化。如数字化过程中对原始资源识别技术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数字技术生成的文献数字版与原始文献包含信息相比出错率很大。例如,文物古籍写本的录入除了要求业务人员熟练计算机的使用,还需要有一定的文物专业知识技能。研究所在输录电子文本麦积山石窟洞窟档案和明本《报恩科仪》时,就边录入边校对或加注释。还碰到了很多计算机无法识别的古代题记,榜书中出现的异体字、生僻字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考虑一些特殊资源数字化的技术可行性,比如壁画中色彩、线条图案可以保持不模糊,雕塑等不同材质文物应忠实原物、不变形等,否则失去文物数字化的价值。所以,必须突破对有特性技术问题资源载体的解决方法,如超高分辨率的文献资源、颜色至关重要的原始资源、超大尺寸的资源、三维形态的资源以及易读性很差的资源等,使文物数字化的应用达到足够高的精度,尤其是在需要将文物数字化保存作为研究依据和一比一重建复原依据时,必须保证文物的全维度高保真效果。只有满足了以上的原则,数字化才有价值,才能给资源库和科学研究发展带来好处。
另外,数字化文物文献资料库安全性技术问题也显得很重要,它要有一般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功能,更要重视各种类型用户的权限管理,必须用适当的技术确保文物文献、研究成果的版权资源不被滥用,以做到充分地尊重知识p尊重智慧,从而使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数字化建设在发展初期便遵循标准化p规范化p法制化管理发展的良性运行模式。
(三)文物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合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同步规划
麦积山传统文献资料室作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贮和交流的中心,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能够在任何空间、任何时间,准确、快捷地为各种用户提供所需信息,需要对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地规划和实施,而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申遗工作遗产地之一,它的文物资源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配合甘肃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同步进行。在其他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避免搞重复数字化建设。因为重复数字化建设是对金钱、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麦积山文物资源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博业信息化工程的子工程,应遵循文博业整体性规划发展原则,科学规范进行。
(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数字文献资源库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源即数字文物资源库的专业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文物资源库的关键。目前,麦积山石窟文献资料库数字化技术人才较匮乏,数字化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数字文献资源库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专业素质及扎实的传统文物资源库工作模式知识,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p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p知识产权与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p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近几年来,麦积山人力资源正逐步朝着年轻化、专业化、学历化发展,但由于麦积山石窟研究所在历史发展前期以栈道加固保护工程为主,文物文献研究发展较滞后,虽然,目前新的研究队伍已形成,大踏步地跟上文博业的整体发展,但还是有许多问题存在:老一辈的人才本身较少,且退离岗位,有学历、有技术的中年人才留不住,年轻有学历刚进入岗位没经验的人又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形成了人才断层。计算机在全社会起步较晚普及率不是很高,麦积山石窟同样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原有的工作人员中懂信息技术者不是很多。因此,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的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文物资源库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紧随丝路申遗趋势,提高改善麦积山原有艰苦落后的整体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提高后勤服务工作水平(即员工住房、子女求学、工作餐、严格规范员工福利性标准待遇等),充分尊重现有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需要引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懂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库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只有培养或引进这样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库数字化建设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
三、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在文博信息数字化服务大系统中,麦积山石窟在服务手段、服务质量、提供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相比传统文物资源管理服务模式有了质的提高。数字化文物资源的馆藏内容比传统文物资源更为丰富。馆藏古文献资源正逐步形成电子文献,实现知识信息载体的革命性变革。麦积山石窟正逐步利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环境,实现更大范围的文物知识信息交流和获取,并把自己最具特色的信息资源编成数据,通过网络奉献给读者,共同担负起传递信息的责任。麦积山石窟文物档案内容统一录入文物国有数据库系统,使文物资源数据形态的全部特征及图像符号准确真实地再现其性质,表现了国家文物数字化系统其存储和读取方式的先进性。国家和省两级文物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实现了文物数据动态管理。麦积山石窟各科室的业务流程采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提高了文献资料工作效率和质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官方网站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适应了服务社会化的日益发展需求和趋势,为构想网上虚拟石窟造像场馆提供了尝试性平台。麦积山文物数据库的初步探索开发,使馆藏文物建档及保护与资源共享等新技术、新方法得到初步的应用。麦积山石窟数字文物数据库的构想建设将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系统、全面的记录档案,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库收集和保存文化遗产的功能,使数字文物资源库所贮存的信息优势,即文物的历史悠久性、多样性、系统性、真实性得到充分体现。数字文物资源库的开发建设将为研究所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数据和信息,从根本上扭转传统文物保护工作较被动的局面。
目前,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手段调查、收集整理文物工作已初见成效,将完善我国文博领域的文物资源库建设,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重要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为文物数据资源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应用进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范晓鹏.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1,(3).
[3]郁健琼.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中的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1).
(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任务量大、设备不足
在目前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管理任务量增加,但硬件设备不齐全。2008年,国务院机构进行改革,原劳动部、原人事部、社会保障部合并组建,形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部,且此后各地方相继合并两部分,逐渐扩大业务范围,甚至一些地方直接将两部门合并,整合交叉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量增加。同时,大中专毕业生档案、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档案等进入人力资源部,需要管理的档案信息繁多。此外,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档案馆、设备等硬件设施不齐全,一些企业单位并且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室,档案管理流于形式,纸质档案得不到保护,且传统的人工管理不能满足档案管理需求,管理不便,管理效率低。
(二)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未能充分利用
根据国家人事政策法规要求,所属于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中心在其服务项目范围内,接受单位、个人委托,为各经济单位、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如人事档案管理、出国政审、职称评定等,这类服务制度即为人事。方式主要包括可多项委托、委托人人事等。在人事制度中,存在档案记录不全面、人与档案分离等问题。例如,在一些限制户籍的城市中,当地人才服务部门对大中专毕业生托管档案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样,毕业生只好将档案送至其户籍地,从而造成人的档案分离状况,为档案使用造成不便,并影响档案记录。
(三)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许多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纸质档案管理。当然,一些单位实行计算机管理,但缺乏统一的、高技术水平的管理软件,仍是人工查询、手工操作。同时,一些单位具有较少的专门的人力资源档案技术管理人员,多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技术知识,仅根据自己的想法管理档案,管理水平低。
二、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配置统一的软硬件设施
建设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部应建设统一的硬软件配备,并加大软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先进高效的档案管理系统、数字化设施,建立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档案的无纸化管理、自动转化、存储、检索等。利用专门的、先进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软件,在数据库中输入人力资源信息,制作电子卡片,形成电子档案,信息化操作档案收集、利用,从而便于信息查询、流转,打破地域限制,满足人才流动需求。
(二)充分挖掘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档案的核心,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应突破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中信息资源的局限性,应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总体规划、分层进行。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先构建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再构建档案全文数据库。而对于数据库的建设,应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从而构建一系列的通用性好、规范化的多媒体数据库、全文、条目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维观念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引发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论文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维观念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引发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依赖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管理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更像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支持下得以体现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持有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人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神经中枢,“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将得到精辟的阐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的硬件设备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一般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二是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减少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等达到降低运作成本的目的;三是革新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革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四是运用先进技术,这不仅仅是为了将现有的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要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解决方案。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产物,是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在其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引进现代化技术、走管理信息化道路是顺应时展要求的。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人力资源基础事务管理,中层是人力资源政策规章管理,顶层是人力资源战略思维管理。高校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简化人力资源基础事务管理过程,转变管理工作职能,使人力资源工作者从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上去,加快构建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科学化评价体系,有效防止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出现偏差甚至重大失误。同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完整地记录所有工作人员的信息和资料,而且可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系统,使学校各部门通过获得授权(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自动获取最新的人力资源信息。特别是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自助式”服务,师生根据授权登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可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直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基础阶段,并呈现出“认识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的典型特征。1.主观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在我国,相当多的高校“重人才使用,轻人才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消极甚至是错误的行为,如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内容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作业性、行政性阶段,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或者往往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为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考核体系,或者建立一个薪酬系统,而不对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还有些存在着追求一步到位的思想,往往倾向去选择一套大而全的“完美”软件。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有些高校连基础数据库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仍处在数据无法共享、各自为政的阶段,想要实现一步到位,显然是
下一篇:五年级学生暑假计划(整理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