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专科护士个人总结(6篇)
时间:2024-11-11
时间:2024-11-11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2年妇产科护士年度总结范文
一、各项工作指标:__年住院分娩产妇数___人,新生儿活产数___人,孕产妇死亡___人,新生儿死亡___人。
二、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市卫生局的支持和__区政府的重视指导下,我科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以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规范、强化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为措施,加强执法监督检查,逐步规范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市场,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特别是__年__月市局对我院的产科质量督查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进一步规范
为了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全科工作人员执业行为,对全科人员进行母婴保健法规及政策的定期培训及考核。我们按照《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基本标准》要求,对科室设置、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自查与考核,对全科人员进行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我科工作人员母婴保健技术水平。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了科内调查、考核。举办母婴保健技术规范、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妇产科医疗安全等科内讲课。
重视继续教育,今年送我科___名医生、___名护士参加__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资格考试,均取得《___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书》。每年均派遣___名医生到三级甲等医院(__市人民医院)进修妇产科。对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和出生缺陷安排专人负责登记、上报工作。为了控制男女性别比例失调,我科严格执行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规定。并张贴醒目标志,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二)《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与管理得到加强
根据___部《关于法律证件管理与使用___》,《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__区卫生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统一使用___》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工作。对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及时办理,办理时严格进行核对,控制错发、重发等问题的出现,必要时与当地户籍派出所进行沟通,取证。对补办《出生医学证明》进行了严格、规范管理,经调查取证等相关程序后,符合的给与出具相关证明送__市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__市妇幼保健院)办理,对不符合坚决不予办理。
(三)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和功能逐步完善
在__年全区妇幼卫生工作会议后,我市召开了由各县区卫生局长、妇幼保健院(站)长,市直各相关医疗保健机构主要领导、科主任、保健科长参加的全市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下发了《__市基层妇幼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方案》、《__市基层妇幼卫生信息资料汇编》,各县区卫生局和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通过检查发现,大部分县区建立了孕产妇死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统计上报、评审、反馈制度,成立了孕产妇死亡评审委员会,市上每年___一次死亡评审,各县区每半年___一次死亡评审,找出影响当地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按期召开例会、降消项目工作得到重视,基层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建设成效显著。__、__县在起步晚、基础差的情况下,在基层网络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__县率先开展了孕产妇定点分娩,__/__/__县实行了合作医疗,有效地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率。
(四)产科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产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妇幼卫生工作重点,它不仅关系到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新生命的降生,关系到新生命的质量和未来,加强产科建设和质量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__年__月__市开展柳州市区降消工作以来,随着住院分娩费用的减少。孕妇住院分娩人数的增加,我科更加注重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水平。
妇产科护理工作总结
人性化服务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我科室一贯秉承人性化服务,与产妇心贴心,为她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分娩环境。
一、人性化服务:
我们所从事的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并以特殊人群为服务对象的工作。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病人的教育者、___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而且孕产妇、病人家属、医生和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提出了高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
二、与产妇心贴心:
当产妇走进病区,我们护理人员要以最甜美的笑容、最关爱的眼神、最体贴的语言面对,给她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体会到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同时,全面推行一对一陪伴分娩。在分娩过程中由一个有助产经验的助产人员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特别是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物质上的支持,大_大减少产妇心理及生理负担,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无痛、舒适、安全,减轻恐惧和疼痛对产妇身心的伤害。
将人性化、心贴心的服务运用到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使产妇感到人性关怀的温暖,并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我科自开展人性化服务以来,由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产妇的广泛好评。新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不断改善人性化服务的服务方式,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妇产科护士工作心得范文
医院对__年新招聘员工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教育,通过这次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确实受益良多。
首先,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对医院的现状、制度有了系统了解。同时也学习了院内感染等有关知识,收获丰富。其次,我进一步认识医疗岗位的特殊性。尤其李院长的讲话,对自己的任务和肩负的责任有更深刻的理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要想在护理事业上有所成就,要想在护理工作中立足和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掌握自己的工作职责,安心工作,端正思想,遵守院纪院规,踏实工作,互学互尊,不耻下问;时刻为病人着想,对病人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摆正自身位置。虽然护理工作者是一个非常的岗位,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也是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工作。
2、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兢兢业业工作,刻苦勤奋学习,严格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求自己,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一个人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须不断付出努力。只有认真工作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刻苦钻研工作技能,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实现理想。
3、要有团队协助精神,在抢救病人时,大家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抢救生命。
4、提高整体思想素质,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还要崇尚学习,加强思想政治收养。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我受到的启迪和教育将对我以后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我会将此次培训所得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争取为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摘要】:母婴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不可预见性的不安全因素多,如何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就成了护理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新生儿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新生儿;安全问题;对策
母婴同室作为一种新的医院管理制度在我国已广泛开展[1],其可增进母子感情,为以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奠定基础。但由于新生儿的调节中枢及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差、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导致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存在着一些医疗安全隐患。对此,我院制订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大大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现总结如下:
1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潜在的安全问题
1.1院内感染母婴同室区内空气、物品、工作人员的手消毒不严格;新生儿使用的物品未做到一人一用;终末消毒不合理;新生儿使用的衣物、被褥、毛巾未经消毒;母婴同室区内通风不好,造成空气不新鲜;床单清洁、消毒不严格;新生儿易发生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医院内感染疾病。
1.2护理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观察不仔细;专科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产妇进行指导的能力;新生儿出现异常表现不能准确判断及给予相应措施;因责任心不强,操作手法不规范,动作粗暴,不细心造成新生儿抱错、坠床、窒息、烫伤、冻伤等现象。
1.3管理制度缺陷护理人员人力安排不合理,排班公式化,出现人力不足的薄弱时间段,护理工作偏重于治疗,忽略健康教育,减少了对病房的巡视和对新生儿的观察。
1.4新生儿新项目新技术开展新生儿抚触及新生儿游泳是近几年来产科普遍开展的护理新项目。如果没有经过规范化培训,没有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也容易导致一些意外出现。
1.5社会因素由于利益驱使有违法犯罪人在病区内偷盗新生儿的恶性事件,成为新生儿不安全的潜在危险。
2对策
2.1加强母婴同室区的感染管理①卫生洗手: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手是医院内细菌的主要传播媒介[2]。张贴正确的洗手程序及认真执行洗手规范的提示语,使护士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并成为其自觉行为。在接触新生儿时做到一接触一洗手。每张婴儿床备快速手消毒剂,利于护士洗手依从性。②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③婴儿床单位用品一旦污染立即更换,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④病房每天湿拖地两次,通风换气两次,每次30分钟。每天臭氧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每月对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院感监测。
2.2不断完善母婴同室区护理管理制度①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婴儿喂养指引等。②定期检查母婴同室的设施是否齐全,有无破损。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④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要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合理地调配人力。有学者提出8O%的安全问题属于系统问题,从长远看,“改进系统”应比“教育员工”效果更好[3]。所以应实行弹性排班,夜间也要保证2人上班,并且高低年资护士搭配,以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2.3加强学习新生儿新项目新技术的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从不同角度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严格掌握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培养慎独精神,教育护士们在无外在监督的情况下,更加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更加耐心细致的护理新生儿,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如吐羊水或溢奶时,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防止窒息。沐浴时,先试水温,以防烫伤和凉水刺激,注意洗澡的手法正确。
游泳时注意游泳圈的大小和充气量等等。
2.4加强产妇健康教育及家属安全知识的指导,从产妇人院至产后回到病房进行全程的有序的健康教育①对产妇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②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以免发生意外。③教会产妇及家属防范新生儿坠床、窒息、烫伤等情况的护理方法,让产妇及家属与护士共同承担起新生儿安全管理任务,能有效减少和防止新生儿意外伤害发生。
2.5加强病区门卫管理①设专人值班,夜间加锁。②病区限制探视时间和人数,每次限探视人员2名,探视5分钟,12:00——14:30及20:3O后禁止探视。③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新生儿交接制度进行交接,各种治疗护理时仔细查对新生儿胸牌和2个脚踝带,新生儿离开病区时,认真查对无误才放行。
2.6使用安全警示标识。全院有统一的新生儿安全警示标识,如“抱我前核对妈妈的姓名了吗?”,“抱我前洗手了吗?”,“环抱新生儿请勿站立门后”等,警示牌醒目、清晰、规范、易懂。
3小结
通过加强对母婴同室区护理安全管理,以新生儿为中心,把新生儿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增强护理安全意识,预防为主,降低护理安全风险[4],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自采取预防对策以来,由于我们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中新生儿的护理,杜绝了新生儿在母婴同室中的安全隐患,无1例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死亡,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使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顾玉琴.母婴同室管理模式的利弊与改进方法[J].护理研究,2005,19(8A):1482—1483.
[2]牟玉英,王新.不同病区医护手监测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40—44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3-0093-02
【关键词】HIV阳性孕妇分娩护理体会
我省作为中国HIV感染的高发地区,而HIV感染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孕产妇的感染也呈上升趋势,而感染HIV阳性的孕妇又可通过孕期、分娩、哺乳等途径将HIV病毒传播给新生儿,新生儿感染HIV病毒后易导致早亡。通过母婴阻断的干预,可防止新生儿免受感染。我科自2005~2007年共收治了10例HIV阳性孕妇,并实施母婴阻断,10例HIV阳性孕妇均母婴安康出院。通过治疗和护理,护士对HIV感染者的护理从恐惧变成现在的镇定自若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分娩前的护理
1.1医护人员方面
1.1.1医护人员的培训经常培训医护人员,使其掌握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护知识:如流行学、病毒学、传播途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母婴传播与阻断、职业暴露的防护等。
1.1.2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消除对HIV感染者的恐惧心理,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1.3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切忌歧视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无权向他人透露病情,对患者有接纳的态度,语言亲切,切忌批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1.2患者方面
1.2.1病房的选择选择相对独立、远离其他病人、利于保密的专用病房,病房设施完善:有卫生间、呼叫系统、管道化氧气装置等。病房内有专用的体温计、血压表、听筒及其他护理治疗用品,并提供一次性清洁卫生用品。
1.2.2做好产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首先不能歧视患者,应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多与其谈心,倾听患者的心声,让患者明白,所有医护人员都会为其隐私保密,只有消除了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心中所想及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在分娩期能得到亲人的照顾,给予患者精神和心理安慰,鼓励患者敢于面对现实,树立生活的信心,稳定患者的情绪,并严密观察胎心音、监测胎动,做好专科护理。向孕妇及家属讲解HIV感染者的隔离知识、方法、手术有关基本知识,针对性讲解孕妇及家属非常想要了解的知识,如:婴儿最佳服药时间、剂量、方法,婴儿的喂养,HIV病毒检查、诊断、时间等。督促孕妇服抗病毒药的持续性,让孕妇及家属表示理解并接受。
1.2.3孕妇及家属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在临产前或胎膜早破前进行择期剖宫产的优点,择期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相比,新生儿HIV感染率可降低55%~80%。
2分娩时的护理
2.1剖宫产向患者讲解择期剖宫产的优点,手术过程使孕妇及家属顺利接受,能较好的配合手术。术中手术人员、麻醉师动作熟练、语言严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及防护原则,不能岐视患者,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使手术顺利结束。
2.2阴道产由于我县HIV感染者大多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由于文化知识的落后,80%的孕妇出现临产或胎膜早破后才来住院,故阴道产较多。
2.2.1抗病毒药物的服用产程过程中护士督促孕妇每3h口服AZT300至分娩结束,并在分娩前2h服用NVP200。
2.2.2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接产护士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产妇讲解产程的过程,缩短产程可使HIV感染率降低等知识。产程中进食高热量的饮食以助体力消耗,较好配合接产护士,树立顺利结束分娩的信心。产程过程中严密监测胎心音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2.3接产前的准备
2.2.3.1阴道的准备用抗病毒溶液或抗生素溶液冲洗阴道,以降低感染率。用0.5%碘伏消毒会阴。
2.2.3.2医护人员的准备接产护士戴口罩、护目镜、穿上鞋套及深筒雨鞋、戴上围裙及双层手套,穿上2件一次性手术衣。
2.2.4接产接产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原则及防护原则,避免恐惧心理,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保持沉着、冷静,光线充足,避免侧切、人工破膜、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保护好会阴,教会产妇正确使用腹压,使产妇顺利结束分娩。接产中避免羊水、血液溅污操作者,使用羊水吸引器吸净新生儿口、鼻、胃内羊水,尽量使会阴完整,以避免侵袭性操作。新生儿娩出后交给助手,保护好脐带,防止脐带受潮,即刻沐浴,洗净身上羊水、血迹,然后做保暖处理。接产结束后,将所使用的污物、一次性手术衣、手套、一次性产包、胎盘等放入双层医用垃圾袋作焚烧处理。接产用过的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清洗―高压灭菌。产床用0.5%优氯净擦洗,产床使用独立产床。
3分娩后护理
3.1婴儿
3.1.1婴儿抗病毒药物的服用新生儿娩出后72h内一次性顿服NVP2/,最大剂量不超过6,AZT2/.q6h.最大剂量不超过6,如果母亲服用抗病毒药满4W,婴儿只须服1W,如果母亲服用抗病毒药不满4W,婴儿须服6W。护士要定时配好药液给婴儿服下,并观察婴儿服药后反应,若婴儿服药后发生呕吐,应重复服用。
3.1.2人工喂养及时发放奶粉给患者,让其家属人工喂养,并讲解人工喂养的重要性,并教会家属人工喂养方法,必要时护士亲自喂。
3.1.3新生儿护理用专用盆给新生儿沐浴,每日进行脐护、眼护、臀部护理等、监测生命体征,避免感染。
3.2产妇方面
3.2.1生命体征的监测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应观察子宫复旧、伤口、阴道流血等情况,观察回奶药副反应。
3.2.2基础护理做好皮肤、口腔护理,会阴冲洗,保持会阴清洁,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被服,使患者舒适,协助生活护理,减少体力消耗。
3.2.3护理操作时光线充足,尽量集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感染,用过的锐器放入利器盒集中处理。
3.2.4病房内垃圾箩套上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垃圾、带血迹的纸放入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作焚烧处理。
关键词:美国护士―家庭合作项目早期教育启示
护士―家访项目(Nurse―HomeVisitation)始于1977年,2003年改为护士―家庭合作项目(Nurse―FamilyPartnershipProgram,简称NFP),是心理学博士戴维・奥尔兹(David・Olds)的心血结晶。到今天,该项目服务了全美29个州,并且每年为超过11万个家庭提供相关服务[1]。
一、护士―家庭合作项目的实施
护士―家庭合作项目(NFP)是美国联邦政府承认并给予大力资助的有效项目之一,旨在对贫困p高危家庭首次怀孕的妇女提供帮助。项目使用个人―过程―背景模式帮助妇女改善孕产期的生活,从而改善怀孕结果,并改善儿童的健康与发展[2]。
(一)护士―家庭合作项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发育始于孕期12周,而人类一生中大多数脑细胞的形成发生在怀孕四个月到七个月期间,一旦这些脑细胞形成,它们将会在之后的时间内迁移到语言、视觉及二者链接所需的位置[3]。所以美国很珍视婴儿,并且重视对婴儿进行早期干预。护士―家庭合作项目(NFP)就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
由于受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美国不仅有大量的贫困家庭怀孕妇女,而且未婚怀孕、青少年怀孕更是不在少数。护士―家庭合作项目(NFP)旨在为那些低收入、首次怀孕的妇女和高危家庭提供帮助,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福利政策。项目通过专业的家访护士从妇女怀孕开始,服务到儿童两周岁甚至两周岁以上,实行一对一的家访服务,即一个护士服务一个家庭。而项目中的每一个全职护士都有25个家庭个案,他们在拜访每个家庭的时候都会有一套结构化的访问指南,且会根据个别家庭的特殊需求,做出相应改变和调整[4]。项目的服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家访护士从母亲怀孕开始,实行定期家访,与怀孕母亲和家庭建立和谐关系,为怀孕母亲进行定期体检,并向母亲传授产前健康相关行为,家访护士还为那些年轻、高危、贫困的母亲在行为改变方面设置小的、能够实现的目标,来增加她们处理问题的信心,利用社区服务,帮助怀孕母亲从家人、朋友处获得支持等[5]。第二,在婴儿出生后,家访护士不仅要对产妇做心理指导,预防产妇产后抑郁,而且定期为新生儿做健康检查,同时为新生儿母亲和家庭提供育儿指导,帮助母亲和婴儿之间建立亲密依恋关系[6]。项目通过医教联盟的方式为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及个体发展提供专业性的帮助和指导。
(二)护士―家庭合作项目的服务人员和服务时间
护士―家庭合作项目(NFP)对服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服务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对服务人员即家访护士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家访护士必须是获得注册护士证的专业人员[7]。在美国,注册护士是至少完成一个副学位或医院护理文凭项目的临床医生,且已成功完成首次注册护士考试[8]。此外,注册护士必须完成最低标准的实习时间要求,并定期接受继续教育,以维持其注册护士资格,同时注册护士必须无刑事犯罪记录[9]。因其服务的家庭的特殊性,家访护士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还需具备一定处理事情的能力,要能够做到以变应变。因此,家访护士除了必须取得专业资质,同时需定期接受继续教育,以保证其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该项目的实施成效提供了|量保障。
服务时间方面,一般而言,家访护士在首次怀孕的妇女孕期第一个月内每周进行一次访问,以便与孕妇和其家庭建立亲密信任关系,然后在接下来的怀孕期间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访问,在婴儿诞生六周内平均每周访问一次,之后每隔一周访问一次,一般而言,为了便于终止关系,减少孕产妇及婴儿对家访护士的依恋,在婴儿两岁那年,家访护士平均每月访问一次[10]。一般说来,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家访护士会在他们的访问对象怀孕期间进行14次访问,婴儿期间进行28次访问,学步儿期进行22次访问,按照项目强度所要求的量,一共访问64次[11]。
(三)护士―家庭合作项目的经费来源
护士―家庭合作项目(NFP)从一开始,便通过美国联邦机构包括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健康与人类服务部等机构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还获得了来自罗伯特・伍德・约翰逊等基金会对项目研究的资助[12]。随着该项目的成熟和发展,美国政府和民众开始认识到项目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纷纷对其进行资助。个人捐赠、公司捐赠、基金会捐赠及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项目的资金投入构成了该项目的主要经费来源[13]。而奥巴马总统也在2016年财政年度预算中提出了在未来十年对该项目增加15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14]。在2014年护士―家庭合作项目的财政年度报告中,该项目获得了来自基金会捐赠的645,055美元、联邦和州政府投入524,874美元、个人捐赠329,600美元、实物捐赠298,868美元及其他该项目的投资收益共计9,186,877美元的经费来源[15]。
二、护士―家庭合作项目实施成效及对我国早期教育的启示
(一)实施成效
1.对母亲和孩子各方面都有短期和长期影响。美国护士―家庭合作项目(NFP)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康纳尔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曾指出:“护士―家庭合作项目平均为每个儿童花费7,000美元,可得到41,000美元的回报[16]。由此可见该项目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另外,根据奥尔兹及其团队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同样是高危家庭首次怀孕的母亲,获得护士访问的母亲与未被访问的母亲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成效:产前健康得到显著改善;下一次怀孕时间推迟;就业状况得到改善;相应地,她们的孩子也在下列方面改善显著:在儿童期较少受到忽视和虐待;有更高的智商分数和语言得分;须接受临床治疗或濒临就医状况的行为问题较少;在学业和行为方面有了更好的入学准备[17]。而在美国埃尔米拉地区,这个项目早已经得到充分肯定。因为该地区通过对参加项目的第一批儿童进行了一项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同时发现,这些儿童中酗酒、吸毒和犯罪的现象都比较少,参加项目的这些儿童与家庭背景相似但妈妈没有接受项目培训的儿童相比,在被逮捕人数方面低59%[18]。
2.ζ独Ц呶<彝プ钣幸妗;な俊家庭合作项目(NFP)是美国政府实施的一项福利政策,旨在为贫困家庭、首次怀孕的母亲提供孕产期的专门护理与指导,从而改善怀孕结果,改善贫困儿童的早期保育和教育。相对于中产家庭和富裕家庭而言,护士―家庭合作项目的功能和经济利益都不太明显,而对处境高危家庭来说其作用和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因为该项目最大的功能就是急之所急,供之所需。相对于富裕和中产家庭而言,贫困家庭则更需要得到专业的相关帮助,而且越是高危家庭,所取得的成效和经济利益则越大。
(二)对我国早期教育的启示
1.对儿童的早期干预应越早越好。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大脑在母体便已开始发育并快速发展。因此,研究者们认为,在母亲怀孕期间便需要对胎儿进行专业的早期干预计划,这样有助于改善怀孕结果,改善婴幼儿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情况。护士―家庭合作项目通过由专业的家访护士为母亲和两岁以内的婴幼儿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母婴互动教育指导,改善了婴幼儿的出生结果,减少了母亲忽视和虐待儿童的概率,使儿童得到健康发展。
2.要关注和支持弱势群体的教育。美国护士―家庭合作项目是一项针对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主要为贫困家庭、首次怀孕的母亲及未婚怀孕、青少年怀孕等特殊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性的援助。该项目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针对处境最高危的家庭,其所实施的功能和获得的经济利益才是最大的。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存在着大量贫困家庭及留守儿童,未婚怀孕、青少年怀孕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急需政府和社会给予大力帮助,从而改善贫困和怀孕带来的恶性循环,改善怀孕结果,打破贫困代际传递怪圈,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3.要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护士―家庭合作项目不仅要求家访护士对孕产妇及婴幼儿实施专业的护理和养护,还需要根据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做相应调整服务,这就要求项目服务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标准。美国对该项目的服务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和筛选,并定期为其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早期教育得到了一些启示,即要重视早期教育专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保障我国早期保育和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12][16]Young,low-incomemothersandtheirchildrenleadhealthier,moreprosperouslives.Nurse-FamilyPartnership:SuccessBasedonScience.HumanEcology・CornellUniversity,Volume38,Number1.
[2][3][11][17]苏珊・纽曼(SusanB.Neuman),著.李敏谊,霍力岩,主译.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CathrineFowler,ChrisRossiter,MargaretBigsby,NickHopwood,AlisonLeeandRogerDunston.Workinginpartnershipwithparents:theexperienceandchallengeofpracticeinnovationinchildandfamilyhealthnursing.BlackwellPublishingLtd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2,21:3306-3314.
[5][6]DAVIDL.OLDSUniversityofColorado,Aurora,Colorado,USA.PreventingChildMaltreatmentandCrimewithPrenatalandInfancySupportofParents:TheNurse-FamilyPartnership.JournalofScandinavianStudiesinCriminologyandCrimePreventionISSN1404-3858Vol9,pp2-24,2008.
[7][8][9]RegisterednurseFromWikipedia,thefreeencyclopedia,https:///wiki/Registered_nurse.2016,05.
[10]RitaJ.Beam,RuthA.O’Brien,andMichelleNeal.ReflectivePracticeEnhancesPublicHealthNurseImplementationofNurse-FamilyPartnership.PublicHealthNursingVol.27No.2,pp.131-1390737-1209/r2010WileyPeriodicals,Inc.doi:10.1111/j.1525-1446.2010.00836.x.
[13]Nurse-FamilyPartnershipFromWikipedia,thefreeencyclopedia.https:///wiki/Nurse-Family_Partnership.2016,05.
[14]http:///assets/PDF/Policy/2015-Public-Policy-Update-President-s-FY16-Budget.aspx.
【关键词】产后饮食指导;母乳喂养;泌乳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6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76-0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新生儿在出生后4-6个月应给予纯母乳喂养。自我国开展促进母乳喂养的新模式,提倡爱婴活动以来相继实施了母婴同室、早开奶、早吸允以及按需哺乳等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但至今我国各地区出现的普遍现象: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仍低于60%,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率低于30%,导致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无法控制在最低范围内[1],关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报道文献很多,系统的分析家庭和和社会的支持、文化程度、是否接受健康教育等对持续继续呢母乳喂养的影响,但对于产妇是否保证足够的摄入量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为了再次探讨母乳喂养成功率的问题,我们采取临床对照的方法,进行标准的时间、规定的方法及次数对产妇产后实施有效的饮食指导,分析饮食指导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科分娩的68例产妇进行分析,其中年龄在21-31岁,平均年龄25.9岁。均为足月单胎正常孕周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产妇实施有效的饮食指导为观察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体质、产后情况以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饮食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1对照组产妇未给予饮食指导只给与常规的护理措施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产后早开奶,母婴皮肤接触,吸允,并对产妇的喂哺姿势进行指导。
1.2.2饮食指导的方法观察组的产妇在实施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外,又实施饮食指导,对于产妇及其家属有专门的护士发放关于饮食指导的资料,并对于产妇进行产后饮食的相关知识讲解,此活动在医院在产妇住院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在产妇入院后,对于入院的孕妇及其家属发放饮食指导的资料并向孕妇及家属讲解产后合理的食物种类与正确的进食方法,第一次对孕妇进行指导的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住院期间第二次饮食指导是在产后第2天进行,有责任护士密切观察产妇产后第1天的食欲情况、进食情况以及食物的种类,并与产妇及家属密切沟通,回答所提出的各项问题,并真确的给予饮食指导。这次饮食指导有针对性,相对比较灵活。
1.2.3资料收集的方法为确保收集的资料标准和统一,并对收集资料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对于参与收集资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关于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讲座式分析。主要是对两组产妇在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并记录产后1-4天的泌乳量。
1.2.4判断乳汁充足的指标是指哺乳时能够听到婴儿吞咽声;婴儿每天拍软质大便1次以及6-10次的排尿(总尿量大概湿透块6块尿布);新生儿一般生理体重下降低于10%,婴儿睡眠好,反应灵敏,母亲哺乳时有下奶感,有胀满感。每次哺乳后不需添加任何代乳品,产妇具有以上条件表明母乳充足;每次哺乳后需添加代乳品则表明母乳不充足[3]。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乳动时间比较见表1。
2.2两组产妇母乳量比较见表2。
3讨论
此组研究证明,良好的饮食指导能够使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产后拥有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保证,产后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产后的乳量不足[4]。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的主要措施,对于健康指导中饮食指导是最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产妇的摄入量产妇充足,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前提条件。产妇在产褥期的合理营养对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足够的食物需要,有助于产妇保持健壮,并能有足够的精力及体力坚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在哺乳期每日膳食的标准为:主粮450g,牛奶250-500mI;动物脂类产品400g,豆制品50-l00g,蛋类l50g,水果l00g,蔬菜450g,使用的植物油20-30g。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多次强化的饮食方面的指导,使产妇在哺乳期能够合理地营养进食,产后的乳汁分泌充足明显的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母乳喂养宣教后的产妇泌乳l0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l1):61.
[2]刘筱娴.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l):2l.
今年的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为“母乳喂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国家《关于开展20xx年世界母乳喂养活动周宣传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槐荫区积极组织各相关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开展了母乳喂养宣传活动,营造保护、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的社会氛围。
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向驻区医疗机构、社区等有关单位转发了上级文件,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尤其是爱婴医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关注儿童营养的社会氛围。驻区各单位在活动期间,利用多媒体宣传,主题专栏、健康教育讲堂、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为众多准妈妈、新妈妈及家属们普及了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对妈妈们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全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31场,义诊服务17次,开展宣传活动16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计7011份,使年轻的家长们获得了更多的、全面的科学喂养知识,提高了社会对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的知晓率。
【母乳喂养周活动总结2】
8月1~7日为第xx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主题是“母乳喂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相继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8月1日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候诊大厅及孕妇学校举行了孕期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教,现场气氛热烈,孕妈妈和家属积极参与,在产科门诊护士长赵艺敏带领下,进一步巩固了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使他们进一步树立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8月3日上午在孕妇学校特邀请了中医理疗科的xxx老师给准妈妈们讲解了有关产前乳房保健及护理,产后催乳、挤奶等方面的知识,从中医的角度告诉大家如何增加乳汁量的方法。
8月4日院母乳喂养咨询师走进了早教妈妈群,针对新妈妈在哺乳期比较关心的夜间哺乳、奶水不足以及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对新妈妈进行一对一指导,纠正了母乳喂养过程中误区。
【母乳喂养周活动总结3】
20xx年8月1日-7日为第25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xxx”,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创造一种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
8月3日下午,xxx人民医院结合爱婴医院复核标准举办了爱婴医院与母乳喂养知识复训专题讲座,175人参加本次讲座。
上一篇:循证医学的利弊范例(3篇)
下一篇:大一学生自我鉴定6(整理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