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研究生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6-21

工商研究生论文篇1

【关键词】“课题+课堂”;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一、问题提出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实战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战性。但传统工商管理教育教学重课堂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轻学生实践实战能力培养;重真空环境下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的使用,轻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实践实战。

工商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市场需求分析。作为全世界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角斗场,北京市几十万家企业每天都在上演不见硝烟但却异常惨烈的商业战争。这就产生了对高质量咨询的需求,催生了商业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商业咨询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咨询师。作者所在单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每年有大量学生进入咨询行业,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管理咨询师就成为摆在工商管理专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以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实验班为依托,立足学院学科基础较好、教师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较多的实际,提出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为载体,在工商管理实验班中培养“厚基博实、明理善用”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

二、“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本质是利用教学促进科研,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目前,高校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体系,突出表现在在学校层面缺乏对科研反哺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和配套的激励措施,甚至教师在科研反哺教学工作中所付出的劳动还没能得到充分的认可与肯定等(刘咸卫,2008)。这种现状导致教师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相关保障制度,为科研反哺教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高校深入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2010)。

“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需要集聚一批优秀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这些研究人才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研究专长方面都具有特殊优势,同时这些人才往往组成团队,承担着多种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并且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例如,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于2010年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团队中的主系列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每个教师均负责至少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些人才资源优势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李昌祖,冯雯,2009)。

三、“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理念、思路与逻辑框架

本项目以作者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实验班为依托,立足学院学科基础较好、教师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较多的实际,提出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为载体,在工商管理实验班中培养“厚基博实、明理善用”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一)教育理念

课题进课堂,课堂促课题。立足工商管理学院良好的学科基础,教师承担众多纵向与横向课题,提出“教师研究课题进课堂”、“研究课题反哺教学”要求。同时,通过课题形式,吸引学生学习管理理论,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管理案例创作”、“咨询报告写作”以及“学术论文研究”的能力,协助教师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

(二)培养目标

基于研究基础的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具有“厚基重实、明理善用”素质,具有较强文字表述能力、实践实战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三)教学平台

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课堂理论讲授与课题调研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二者的协同创新。通过“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管理理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管理案例创作”、“咨询报告写作”以及“学术论文研究”的能力;同时,又为教师完成课题提供了保障。

四、“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过程

利用作者所在单位教师承担众多横向项目的有利条件与丰富资源,学院精心打造了一项“以教师实战项目带学生实战能力”的“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编写管理案例”、“撰写咨询报告”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致力于成为优秀管理咨询师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以教师承接的横向项目和案例编写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先后有253名学生深入同仁堂、蓝景丽家、中国木偶艺术剧场、燕京啤酒、兰格集团等36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际及管理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案例编写。学生先后参与编写了13个企业管理案例,使学生对企业的运作有了全景式、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实战能力。

五、“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效果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增强,其职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单位满意度较高。近几年作者所在单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一直保持较高就业率达到97%以上,就业单位包括国资委等国家机关,IBM、埃森哲等外资企业,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五矿集团等央企,平安证券、用友等多知名企业。同时,就业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评价较高,普遍认为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实战能力强、英语水平高。12家用用人单位发来感谢信充分肯定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同时,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普遍较为良好。学生就业后职业发展良好,能够较快走上领导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浅谈科研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4,101.

[2]李昌祖,冯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74.

[3]张宪立.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浅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辽宁高职学报,2007(9):46-47.

[4]刘咸卫.回归大学育人本真: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

29-31.

[5]解继胜,刘运广,庞广福.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35,52.

工商研究生论文篇2

关键词逆商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9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渐渐凸现。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生比较起来,存在主客观上的心理弱势,面临着叠加性挫折或持久性挫折。关于逆商视角下贫困生思想状况问题的已有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的整体思想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并未实现“精神脱贫”,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精准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精准,也要在思想政治建设和心理健康的培育上实现精准,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脱贫”。要让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能从容应付挫折,立于不败之地。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国外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逆商(AQ)译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为逆境商数,也被称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保罗・史托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概念,用以衡量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国外对于大学生耐挫能力及逆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领域,主要都围绕逆境的概念展开。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多拉德的理论“逆境一攻击理论”即“攻击行为往往是逆境的结果”;此外,巴克尔等著名的儿童侵犯行为实验也展现逆境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学者们关于逆境商的理论与原理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1.2国内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大学生逆商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在学校和社会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逆商能力,以及逆商能力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张定强,曹春艳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调查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并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反思;龚晓会等人在逆商教育研究中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使逆商教育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唐新华将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程学生的逆境商教育中,这是逆商教育在实践领域的一次突破;鲁楠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逆商的因素,并提出了逆商提高的建议;吕静提出了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开展逆商教育,是逆商教育实践中的又一创新。

1.3国内外对于贫困大学生逆商的研究综述

在CNKI中以“贫困大学生逆商教育”检索论文94篇。可见,目前对贫困与逆商之间关系的研究高度不够,在提高逆商措施等方面实践性不强。国内关于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政策、体制、以及多元视角层面上,如杜志丽研究发现,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或接触心理紧张和压力;雷生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曹旭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敏感、缺乏自信心的作用。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研究者们对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施教对策方面研究较少,因此一线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现实,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2主要研究内容

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但从全面的角度,跨学科的角度研究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必要,仍是个新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贫困生逆商视角下的思想状况做深入研究,进行保罗・史托兹编制的《逆境反应量表》(AdversityResponseProfile,ARP量表)测试,并编制《逆商视角下高校贫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从个体心理和情绪的角度考察高校贫困生的逆商水平,用以了解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要挫折源,以及挫折事件发生后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并研究其认知结构、归因模式、社会支持系统状况以及个体的挫折应对方式等。

参考文献

[1]薛峰,鲁武霞,余圣陶等.高校贫困大学生逆境商的培养.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121-123.

[2]Almeida,A.DevelopmentofaProgrammedforEnhancingtheAdversityQuotientofJuniorCollegeStudent[EB/OL].http://peak.2009(8).

[3]Zhou,H.J.AQandAcademicPerformanceamongCollegeStudent[EB/OL].http://peak.2009(5).

[4]袁满,汪金川.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逆商培养策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46-47.

[5]张定强,曹春艳.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

[6]唐新华.CDIO工程教育在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逆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

[7]龚晓会,,付斌.医学生的逆商及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6).

工商研究生论文篇3

毕业论文选题太大太难,自己短时间内不能完成是不行的,选题太小太简单,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不行。应从实际出发考虑选题是否切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是否可以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和信息。小编采编了工商管理博士论文题目给大家参考。

1.工商管理博士项目国际认证研究

2.法国尼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班(贵州)招生启动

3.从工商管理博士项目看AMBA认证的价值诉求、实施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4.工商管理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关键过程与要点

5.国企当自强——访华彩咨询集团董事、工商管理博士白万纲

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7.解析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8.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工商管理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国内外比较

10.基于动态过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1.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

12.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3.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4.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15.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1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7.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

18.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9.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

20.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1.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的ERP实验教学探讨

22.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作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分析

23.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4.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十一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较与分析

25.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26.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7.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28.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29.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

30.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

31.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2.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3.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34.关于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35.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36.国外工商管理教材浅析

37.工商管理情境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协同效应

38.对工商管理类重点大学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思考

39.论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0.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41.论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及现状的分析

42.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43.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44.以ERP模拟实验室平台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45.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6.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7.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8.浅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49.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50.Wiki环境下“工商管理模拟”教学的探索

51.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52.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53.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54.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广西高校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55.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计量分析

56.创新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57.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的知识来源与结构——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

58.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59.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基于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分析

60.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61.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问题的探讨

62.基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探析

63.谈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64.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

65.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

66.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67.浅析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68.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69.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与界定标准

70.论工商管理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71.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

72.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73.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

74.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75.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76.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77.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探讨——基于一项案例教学实践调查

78.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79.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内分流研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

80.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81.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82.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83.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

84.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85.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86.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87.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研究

88.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互动研究——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89.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90.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创新

91.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及培养模式研究——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大学城其他高校的研究启示

9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

93.论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研究

94.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95.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96.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97.走特色之路建设工商管理专业

98.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99.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以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例

100.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01.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02.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分析

10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宿迁学院为例

104.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105.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106.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规范化八个问题

107.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108.中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09.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110.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11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12.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113.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探析

114.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5.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

116.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17.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

118.工商管理培养系统思维创新:面和脸的辩证法

119.基于系统原理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0.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121.从工商管理教学改革机遇看应用型人才培养

122.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析

123.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

124.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

125.浅析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26.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

127.浅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28.论概念、人际与技术“三位一体”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工商研究生论文篇4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商业;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1.04.032

目前,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都在寻求熟知企业文化的雇员和研究人员。商界的变革、研究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则要求商业领域的教学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如今,诸如人类学之类的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分析方法,正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和青睐。人类学已在商业实践中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尚未有效地广泛渗透到商业教育中。

1何谓人类学

人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对环境所做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反应。尽管人类学经常被人们误解为“象牙塔”式的规则,但是它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研究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诸如城市生活问题、种族冲突问题和后现代主义问题。虽然人类学作为一种规则和分析方法最近才被正式应用于商业研究之中,但事实上学者们非正式地将人类学运用于商业领域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Www.133229.cOm古典的人类学研究方法(诸如实地研究、观察法、访谈法等),对商业领域研究的适用性也早已经在多方面得到证明。

近几年,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占据突出地位的“自然主义分析法”,显然受益于人类学的实地调查观察分析法。自然主义分析法的基本策略是通过参与式观察,研究和解释人们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的实际行为及其与行为发生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和价值等。这种分析法要求研究人员从参观者的角度解释调查对象的行为,而不是依照观察者的感觉或者主观想法得出结论。凭借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分析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加有效地感知消费者的行为动机及其影响他们行为反应的因素。这种定性分析方法使自然主义分析法获得了广泛赞誉,而人类学的实地参与分析法也在为belk,sherry和wallendorf所采用的自然主义分析技术中得以体现。

与此相关的是被hirschman(1986)称为“人文要素”的营销研究,与人类学的分析法一样,“人文要素”的营销研究也基于定性分析。因此,目前流行研究营销学和消费行为的人类学,可以被视为该领域中定性与人文要素研究过程的一个组成。在此背景下,实地研究实际上是一种以主观方式描述事物发展进程的一种方法,而这种主观意识来自于观察者对被调查者的感性认识。人类学家对于依据此种感受是否可以得到科学性较强的结论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在20世纪60年代,不同观点的分歧,导致人文要素研究的倡导者与追求严谨性的科学家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人类学同时还为分析特殊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harrisandmoran(1987)关注到这样一个事实: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自我认识,营造人们的归属感,构建人们的行为规则,并且根据目标的重要性将目标等级化等。根据人类学的理论,文化提供了一套能够矫正和激励人类行为而又可进行传播的知识体系。近些年来,拥有国际经验的学者们出版了众多介绍怎样在外国经营的指南性著作,以便帮助那些跨国企业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促使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为争取利润的最大化而进行更有效的经营实践。

人类学使用文化的概念来描述和分析人类的行为、价值观、选择、偏好、实践、利益和态度等。古典人类学理论认为,文化潜伏于各种社会形态和各类社会生活之中。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事实上,文化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合作成为一种可能,并使其富有意义。因此,文化概念对于努力探讨和理解消费行为的学者们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文化研究为宗旨的文化人类学家关注企业文化及其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产业和企业设置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所形成的人类关系学派,通过系列化的研究,构建了一套显示非正式文化模式、世代群体等如何影响企业组织的人类学理论体系。更多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显示,企业内部特殊的价值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人类学分析法对这方面的研究所做出的显著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目前,人类学分析法和人类学定性分析法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商业研究中,而以工商管理研究为方向的人类学家,应用参与式观察法这一传统模式,搜集和整理基层企业文化信息,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例如,施乐公司聘请了人类学家帮助公司设计针对技术服务人员的更为有效的培训项目。人类学家在接受了研究项目之后,要像技术人员一样接受培训,并且亲自接听并答复公司服务电话,以便掌握技术人员面对顾客时所发生的种种可能的情况。人类学家的研究揭示,教会人们如何使用复印机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因为大量的服务电话并不是来自具有较高机械操作和运用水平的客户。许多人往往不知道如何操作机器。此项源于第一手参与式观察的研究结论,促使施乐公司在培训技术员时更为强调与客户的关系。

2近期案例

根据研究,商业人类学分析法大约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正式开始应用,当时应用型人类学家suchman和orr调查分析人们如何与技术要素产生相互影响的问题。从那以后,大量的人类学家开始从事商业领域的研究,他们通常被授予不同的称呼,诸如“知识联络人”、“民族学者”、“评估员”等头衔。近年来,人类学家更多地涉入企业经营的战略性及操作性研究,包括对消费者的研究。人类学家在产品开始大量销售前,对产品性能及其使用者有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评估。

商业人类学研究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从营销策略到企业文化,从产品设计到商业发展的全部领域。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人类学家victorbarac博士,与当地一家互助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以更新该公司的广告策略,他还与加拿大电影公司合作一个项目,即蹲点剧院观察从购买小吃的模式到海报吸引人们注意的整个过程,并且就服务态度和环境体验方面的问题对顾客进行访谈调查。

人类学家baba与batteau和其他学者一起,在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的人类学课程中成功地将人类学与商业教育融合在一起。他们的研究显示,国际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企业不能理解和适应国外异文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瞬息万变的,决策者们必须熟知这些发展变化及其影响,才能有效捕捉商机。而充分发挥人类学家的才能,并且正确使用人类学分析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工商领袖人物来说,熟知国内企业的文化背景虽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理解国际文化背景。因为国际文化差异的程度远远大于国内企业的文化差异,而这种国际文化差异性往往会导致不恰当的行为或者错误的决策成倍增加。人类学家在研究国内和国外的社会背景时,擅长于发现和解释影响企业战略和操作的行为模式,事实证明,人类学家的这一特长,完全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改善企业经营的研究。

著名的工商人类学家jordan博士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在商业类学校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商业人类学地位的上升,使得在商业教育中对其做出更全面的介绍显得尤为必要,而人类学家在关于消费者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哈佛大学的saltman和mccracken教授,西北大学的sherry教授,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arnould教授,韦斯特伯里-纽约州立大学的olsen教授,犹他州立大学的costa教授等,都是对商业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类学家。另一方面,商业专业的教授,像hill和kaufman-scarborough博士等,他们在商学院的教学实践中,广泛采纳了人类学实地调查参与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他们的商业研究中。

3结构主义分析法和后结构主义分析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学分析法强调社会结构分析,认为文化是构成人们思维、态度和行为的特殊部分。社会化的过程促成了趋于隐蔽的模式化的思考方式,个体则被视为文化的一部分。此类观点在商业和消费者研究领域中十分普遍。因此,该方法设想出某种通常被理解为“民族特性”的模式,即社会中大部分人以相对无意识的方式形成自身的观点并对事物做出反应。无论何时,当人类学学者们谈论某个方面的问题时,例如,美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比较,他们便会应用各种各样的民族特性模型进行分析。在微观方面,人类学家们将此类研究方法应用于对各种组织,特别是对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方面。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社会结构主义分析法,显示了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分析范式似乎趋于落伍。walle博士(2002)认为有效的服务促成了现代结构模式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即使它们不如学者们所想象的那般强大或者普遍),即使这种方法没有复兴,但是却已经开始盛行。到了20世纪,哲学现象学分析法成为一种观察分析人类有意识的思考并如何将思想作用于行为、情绪和世界观的主要工具。结构主义分析法研究的是在社会化进程中,那些被固化为隐蔽的和无意识的思维模式。而现象学分析法研究的则是有意识的思维,关注的是个体而非群体。

哲学学派地位的提升导致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诞生,它排斥文化团体,用个体取代团体,因此在社会结构主义者中盛行。哲学学派用研究个体的模型来分析特定群体的反应,并把它和主流群体区分开来(假使这个主流群体存在)。研究差异群体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特定的目标市场),使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析法成为在营销研究者中很流行的方法。虽然社会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各类研究者的哲学基础存在差异,但是受益于人类学分析法,这些差异不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组织对人类学分析法的采纳与否。这些研究组织要通过科学理论来评估分析并寻找适合于研究人类的分析法。

4消费者行为与人类学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是影响营销和消费的关键力量。著名的工商人类学家jordan博士指出,“人类学家在文化、历史和全球背景下观察消费者行为”。richins(2000)认为对消费者的研究是一门社会科学,因为消费与个人的健康和福利相关,对经济行为影响很大;很多紧迫的社会问题与消费者行为相关(诸如吸烟、酗酒等会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不良影响)。richins(2000)同时指出,消费及其影响无处不在,并且有力地影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

著名的工商人类学家koprowski(1999)认为,无论是在线聊天室还是舒适的商店,对商业有利的亚文化群无处不在。现代商业人类学家会使用摄像机、录音机和寻呼机等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研究者追踪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帮助企业决策者改进文化敏感型的营销战略。robinson和他的同伴使用人类学分析法观察和定义消费过程,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他们没有向人们询问问题,而是观察人们的实际行动。通过此项调查,他们帮助一家制药企业开发了一种otc新感冒药,帮助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开发了新式站台货车,帮助箱式背包制造商jansport以全新的方式展示其在运动品商店的产品,还帮助frito-lay更好地细分市场。

根据mulroney(2002)的观点,人类学分析法应用最明显的领域是研究零售业中的消费者行为。商业人类学家newman(1993)验证了经济规律对人们消费模式、生活模式和家庭关系的影响。anthropologistpacounderhill(2000)在其撰写的《为何我们会购买:购物科学》中探讨了零售业中的消费者行为。他剖析了为什么消费者原本是为了购买某件商品而进入商店,但结果却购买了另外的商品,是因为商店的氛围对购物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mccracken(1990)在《文化与消费:分析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特征的新方法》中,说明了消费过程与文化是怎样产生共鸣的。mccracken把消费的定义扩大,认为消费是应该包含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的产生、被购买以及被使用的全过程。根据mccracken的观点,文化和消费在历史、理论和实践这3个大背景下神秘地交织在一起。

人类学家bierck(2001)认为,定性分析法和观察式研究可以帮助决策者提高洞察力,而这是定量分析法做不到的。同时,mcfarland(2001)观察到,当消费者对新产品作出反应时,他的同伴会为其作出定性分析,并对消费者的决定产生影响。人类学分析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此类市场研究中,研究影响消费者做出决定的文化趋势、态度和生活模式。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人类学家试图探求一件产品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适应的整个过程,而非简单地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whirlpool最近邀请一位专注于研究内部组织的人类学家做一次关于高档浴缸行业的研究。所采用的战略是人类学家所擅长的研究方式,即分析被调查者的真实感受,而非数据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将定性分析法和开放式采访相结合,观察了消费者实际使用产品的全过程。调查以来自4个不同市场的15个家庭作为样本,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入室采访和拍摄参与者沐浴的过程(沐浴时穿着沐浴服),对参与者询问诸如“何时考虑购买浴缸,对浴缸是什么印象”等开放式问题,并告知他们洗浴的照片将刊登在期刊或者杂志上。照片的主题便是“沐浴在浴缸中的消费者”。“此类倾向──情绪、文化、符号──很有感染力”。他们还更新了whirlpool关于高档浴缸的定义。调查组重点强调了参与者认为很重要的对浴缸的分类和感觉。由于该项调查是在参与者家中进行,因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参与者的真实反应。

根据mcfarland(2001)的观点,人类学分析法的真实力量体现于产品开发的前期阶段。消费者人类学家的分析方法是归纳而非演绎。正如一位人类学家所观察到的,“进入消费者家里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如何进行产品分类才是有意义的”。例如,牙膏营销往往关注的是牙膏的防蛀和美白效果。但是人类学分析法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牙膏关注的内容发生了改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牙龈和舌头──牙刷放入口腔中时的整体感受(他们不再仅仅关注牙膏的防蛀效果)。一些名牌牙膏,例如高露洁,声称“即使刷完牙也能继续发挥效用”,这种口号设计是为了迎合广义的牙齿护理理念。正如lacayo(2001)所称:“消费者人类学分析法花时间去理解消费者为何使用以及如何使用该产品。”

定性分析研究者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利用人类学分析法创新分析技法(如belk,sherry,wallendorf1989创造的自然主义分析法),目的是为了研究消费者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为何做出购买并消费该产品的决定。营销过程包括为产品设定目标客户并对其进行销售,因此人类学家除了要知道特定群体在关注某类产品和产品使用时的感受外,还有义务找出被购买、被定价和被消费的产品的特殊性。通过细致地观察产品对人们生活的适应性,人类学家得到大量无法在正式采访中取得的有用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被企业所雇用。

5商业教育的含义

目前人类学分析法正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商业和消费者研究中,营销学教师有必要将有关人类分析法适用性问题的讨论融入到他们的课堂中,以便将最新的观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毫无疑问,人类学家正将独特的和无价的方法应用于商业世界,尤其是营销领域。

随着人类学在商业领域中的快速成长,人类学应该被冠以更高的知名度。以往,商业教育被认为过多地应用了定量分析法,而人类学等定性分析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过去20年里,对消费者的研究主要是倡导应用自然主义研究方法。应用于商业教育的人类学分析法顺应了这些倡议,并且特别适合于消费者行为的课程。

就像人类学家们在哈佛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内布拉斯加大学,犹他大学等教授商业课程使用人类学分析法,这种应用于商业教育的人类学分析法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这种教育方法的复兴。同时,人类学系(如在韦恩州立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也正在教授商业人类学课程。人类学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商业人类学家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商业教育机构正在寻找有商业经验的人类学教授来帮助培训“实践性的人类学家”。

随着人类学在商业教育中的发展,商业教育者有必要将人类学讨论更充分地融入到他们的课程中。商业人类学课程被建议引进商业学校,更多的人类学内容被引入到具体的课程中,反映了商业世界不断变化的方法。在课堂中介绍人类学分析法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因为商业教育中的人类学分析法大部分包含了人类学的分析法。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商业教育者有必要对此进行适时调整。

与此同时,学生需要理解被商业研究者经常采用的简单方式,即使这些方式不会发生在更具有学术性的人类学分析中。这种精简研究方式如果确实可以为决策制定者提供有用的并具有经济效益的信息,那么是可以被接受的。所有的商业研究都会受到时间和资金的约束,但这些约束不会限制定性分析法的应用,如人类学分析法。

教师在学生被派出去参加参与式观察的项目前要对他们进行人类学分析法的培训,同时还包括进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告诉他们需要认真严谨地工作,多为顾客的利益考虑,同时强调他们有道德义务。反之,会使问题变得混乱从而产生冲突。美国人类学协会、人类学应用社团和国家人类学实践协会建立了一套如何避免不合适的行为和怎样以一致的方式行事的准则,教师和学生都会因为遵守道德守则而受益。

多种不同方法的使用为人类学启发式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类学分析法被用来检测诸如家庭、亲属关系、性别和友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还用来检测宽泛的文化模式对消费者的影响。学生们也意识到人类学分析法的独特贡献。人类学分析法通过研究消费行为(如消费者怎样看待产品、获取产品和消费产品),为研究象征性消费进程提供参考。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数据在没有进行合理分析前,不能成为帮助决策的有用信息,并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对于那些展示定性分析研究成果的学生尤其重要。因为他们总是不能与他们的定量分析一样被高估。学生要形成这样的认识:以经验观察为开端的人类学分析应该进行批评性分析。

目前,人类学在商业研究领域尤其是消费者研究领域有了很高的地位。人类学分析法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大学课程中,如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研究。定性分析法——人文的和定性的社会科学技术,也已经在商业教育中讲授,这种向人类学转移的态势将注定给这些分析工具以更高的知名度。同样,这种增长趋势导致进行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研究的教师们有必要越来越多地开设定性分析的课程,诸如人类学和民族学等课程。

6西方工商人类学的发展与崛起

虽然由于学派的不同,人类学家对自己学科结构的划分与分析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认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与语言人类学为传统的四大分支。人类学因为其研究方法的独特而成为西方20世纪发展比较快的一个学科,20世纪末,人类学的发展受到工业和科技文明的较大冲击而放缓了速度,近几年来又有了较大和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以施政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应用人类学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以至在美国许多人类学家将应用人类学列为人类学的第五个分支。其实应用人类学是一个泛称,包括所有以人类学的方法为手段进行施政和解决实际问题研究的领域,比如当我们应用人类学方法研究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时,我们就将这类研究统称为教育人类学。同理,当我们将人类学应用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研究时,我们就将其称为城市人类学(或都市人类学)。

人类学应用于工商管理领域已有较长一段历史,早在20世纪的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家便开始了对坐落于芝加哥的西电公司(westernelectric’shawthorneworks)雇员人际关系与劳动效益的研究。参与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eltonmayo和w.llyodwarner依据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应用参与观察等人类学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个影响工商管理研究长达数十年的结论,即雇员的劳动效益会随着管理层对他们的关注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该项研究成果被誉为人际关系学派的奠基石,标志着工商人类学(当时被称作工业人类学)的诞生。

此后,人类学家们便开始广泛进行应用方面的研究,从工商管理到妇幼保健,从军事行动到国际援助,从幼儿教育到通俗文化,等等,无所不及。1941年应用人类学学社在哈佛大学成立,1946年burleighgardner和w.llyodwarner等脱离了大学环境组建了社会研究合作公司(socialresearchincorporated),开创了人类学工商管理咨询业务的先河。社会研究合作公司的业务囊括了工商管理的各个领域和部门,成功地为数百家大中型工商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至今依然是美国非常活跃的工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公司之一。

20世纪50年代,著名人类学家edwardt.hall受雇于美国国务院主持一个培训项目,教育将被派往北美以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其著名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hall博士首次提出了非言语交流的特性及其重要性,并且指出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个很小的失误很可能导致一个工程项目或一个和平协议的彻底失败。他的理论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的工商企业主管所必须熟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后来,人类学家garyferraro博士等延续了edwardt.hall的研究,并逐步完善和形成了跨文化交流与国际经济贸易的规范模式。

到了60年代,随着美国军事势力在国际社会的不断扩张,美国国防部开始计划公开招募人类学家为其在拉丁美洲和越南的军事行动服务。此举无疑引起有正义感的人类学家们的批评和抵制,认为有违人类学家的职业道德底线。1968年美国人类学学会在其会刊上登载了美国国防部的广告,招募人类学家在其越南参谋部与心理学家合作研究越南文化与越南人行为模式,此举当时在全美国的人类学家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和抵制,美国人类学学会不得不撤除该则广告以平息持续不断的抗议。到了1970年,有可靠消息来源说,有个别人类学家曾秘密受雇于美国国防部,在泰国从事与军事行动有关的秘密研究项目。此消息的确认极大地震动了整个美国人类学界,大家普遍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学家,正面临着一场职业道德危机。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美国人类学学会于1971年表决通过了《职业责任守则》。该守则明确规定:人类学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签署秘密雇佣协议,任何人类学研究报告都不得仅交给研究委托方而不提供给普通大众。该《职业责任守则》无疑束缚了工商人类学家的手脚,因为工商人类学研究项目一般都涉及委托方的商业机密,而出资委托研究的厂商们,是绝对不情愿将研究报告公之于众的。由此,工商人类学便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冬眠状态,鲜有成果与进展。

时至80年代,由于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吸收力度有限,从事应用研究的人类学家日益增多,他们当中不乏受雇于工商企业的人类学家。而受雇于工商企业自然就要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这种现象再次引起了美国人类学界关于职业道德的争论,学会最终同意职业性研究,从而使得工商人类学有了法理依据,更多的人类学家开始了他们的工商管理咨询服务生涯。与此同时,“文化”这样一个人类学最常用的词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大众传播媒体和工商企业家们,也突然变得对人类学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极大的兴趣。促使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就是日本经济的崛起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成功。

根据工商人类学专家annjordan博士的研究,日本的经济崛起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而伴随着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美国、欧洲,甚至亚洲的其他国家,都对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的企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出于国际经济贸易的需要,学习研究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成为欧美许多工商企业管理层的首要工作。而人类学家对文化研究的特殊本能正好借此机会得以充分发挥。在此期间,许多以人类学研究为主的工商管理学术著作问世,比较著名的有richardpascale和anthonyanthos所著作的《日本管理之艺术》(theartofjapanesemanagement),terrencedeal和allankennedy所发表的《企业文化》(corporateculture),等等。

1987年,美国成立了学习研究研究所(theinstituteforresearchonlearning,irl),旨在研究学习的自然过程以及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虽然该研究所是一个综合研究机构,但其主要研究方法则是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及互动分析。irl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管理实践当中,以提高工人的学习能力为手段从而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商人类学家的贡献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高层所认可,成为工商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西方国家,许多跨国的大中型工商企业出于公司赢利的需要,正式雇佣人类学家为公司的管理提供可操作的研究。比如著名的电信设备公司摩托罗拉,著名的电器制造商整理公司,著名的金融跨国财团花旗银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等都正式雇佣了人类学家,有的甚至雇佣了一个人类学家团队,成为企业内部的长期正式从业职员,为公司的战略发展而从事人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为学术目的而开始参与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比如哈佛大学的jerryasltman和grantmccracken教授,西北大学的johnsherry教授等。此外,越来越多的商学院教授也开始采用人类学方法从事工商管理研究,比如儒特格斯大学(rutgersuniversity)商学院教授carolkaufman-scarborough博士等。澳大利亚沃隆贡大学(universityofwollongong)商学院的kathyrudlkin博士与hemantdeo博士应用人类学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在2005-2006年对当地数家银行分支机构进行了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研究,并得出结论:人类学的实地参与观察研究方法,对于银行业来说是最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应该大力推广。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大学的人类学系正式开设工商人类学课程,并开始培养工商人类学硕士或博士,比如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universityoforegon)、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universityofnorthtexas),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ofcopenhagen)。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布尔德分校(universityofcoloradoatboulder)更于最近开设了工商管理学与人类学双硕士学位,很受欢迎。而人类学对商学院教学大纲的影响力,根据annjordan博士的研究,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日益增大,特别是在组织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与管理、商业竞争情报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商学院的教师们在其教学实践中,已经大量引入人类学原理和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003年,annjordan博士发表了她的重要著作《工商人类学》(businessanthropology),标志着工商人类学分支学科的正式确立。工商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也开始在一些商学院系开设。目前在工商管理领域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研究中,对以下一些特定的方向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企业文化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消费行为、产品设计与开发、商业竞争情报、跨国经营管理等。根据某些学者的超前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许多公司都将不得不设立一个新的高层管理职位——首席人类学家,正如近年来新出现的首席信息分析师一样,首席人类学家将同公司的其他高级主管一道,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出谋划策,特别是要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和睦相处而尽心竭力,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效率。

工商研究生论文篇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周伯华为祝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创刊200期亲笔题词,副局长刘凡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秘书长于法昌主持会议。中央党校社会学系教授谢志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陈季修应邀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工商总局办公厅副司长级干部药建英,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工商总局纪检组监察局正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兰海,工商总局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兰士勇,工商总局办公厅调研处处长叶宝文,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原秘书长徐长浩。部分单位会员代表杨再学、李成树、李远兵、李永才、须和平、潘一新、纪连强、赵康民,以及优秀作者读者代表盛小伟、宋玉池、李文成等参加了会议。

周伯华局长的题词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工商改革发展”。

刘凡副局长说:《中国工商管理研究》自1992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今天,我们迎来了期刊创刊第200期。我代表主管部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主办单位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向《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的广大读者、作者,向为期刊付出过大量心血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

刘凡副局长深情地说:翻开《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清新的墨香扑鼻而来,她记录了工商人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孜孜求索,承载了工商事业理论探索的累累硕果,饱含了工商人对这份神圣职责的深情厚爱。17年来,在国家工商总局党组的支持和关怀下,《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总局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创新。致力于工商行政管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为社会主义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7年来,《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得到系统内外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喜爱与尊重,已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一个精神家园。

刘凡副局长指出:作为宣传理论政策、交流实践经验、弘扬工商文化、促进工商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一定要继续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适应新形势。按照思想坚定、眼光敏锐、报道深入、采编精细、服务上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办刊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展示新风采,为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他强调:

一要统一思想,把握机遇。要引导广大干部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既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又充分认识逆境中蕴含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

二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是肩负着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职责的工商部门的使命所系,不能有丝毫懈怠。我们一定要立足工商职能,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增加市场主体总量: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人手,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要站在新起点,为提升《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品质奋发前行。《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作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管的理论刊物,要积极探索,勇于进取,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要在“化危为机”的关口与拐点上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多作贡献。

最后,刘凡副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回顾200期办刊历程。我们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再过几个月,我们即将迎来伟大祖国的60华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形势催人,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希望《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升品质,再铸辉煌!

与会代表一致对《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创刊200期表示祝贺!一致认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自创刊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一是时代性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至今创刊200期,走过了17年光辉历程。经历了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七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职能的转变等重大历史时期。在每一时期,一直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积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已成为工商系统从事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业理论刊物,得到了工商系统和社会各界广大专家、作者、读者的厚爱和支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是理论性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是全国工商系统唯一的一份理论性、学术性权威刊物,代表了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17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围绕全党和总局的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理论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商理论作出了贡献,作为工商战线的重要理论阵地,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近年的“理论创新”栏目引领理论研究新思想,不断总结工商实践的新经验、新观点,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

三是实践性强。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注重选编来自工商一线的实践经验,对于整个工商战线起到了引导作用、窗口作用、研究作用、文献作用。近几年来,《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总局中心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研究工商理论、促进学术交流、指导执法实践、服务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商理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是针对性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办刊指导思想明确,注意突出工商特点。编辑部编刊思想敏锐,反应快。近年来,期刊坚持不断创新,刊物的版面、栏目都有改进,每年都有新内容、新亮点。注意及时把中央的精神和工商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近期的“热点研究”栏目及时反映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很有帮助。

五是指导性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站在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注重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基层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实践。《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已成为工商人的良师益友,基层工商单位的领导和干部都把她当作指导工作的宝典,作为理论学习的教材。

座谈中,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对进一步办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宝贵的建议。

一要坚持办刊宗旨,把握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舆论宣传阵地,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总局党组提出的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大力加强“四化建设”、积极推进“四个转变”、全面实现“四高目标”等一系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为主线,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证。

二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加强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对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开展有深度的理论分析和论证,这是理论性学术刊物所必须具有的特性。只有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和方法,

三要突出特色,突出风格,鼓励大胆探索,鼓励理论创新,努力打造品牌,形成亮点。要有明确的读者目标,准确的刊物定位,提倡理论争鸣。进行观点交流。通过选题策划、栏目设置、版式编排,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打造中国特色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学术品牌。

四要强化前瞻性。为工商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思路。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中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要紧扣形势和任务,用敏锐的视觉直面问题,揭示矛盾,提出对策,开展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五要强调实用性,内容要更丰富一些,形式更活一些,可读性更强一些。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开门办刊,开放办刊,弄清基本读者群,了解读者希望看什么文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多登一些调查报告,多登一些基层的经验,多登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稿件,少登一些领导讲话和官样文章,指导基层,破解难题。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