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6-29

历史学习论文篇1

关键词:“治史,模型,历史学习,运用

一、关于“治史的模型JohnFines在《历史教学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学生可以借鉴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见下图):图:“治史的模型(Amodelfor‘doinghistory’)①他认为学生应该以类似历史学家的方法进行学习,原因有三:1、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历史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就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组科学的断言,而这种科学的断言,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死记硬背的历史,只能符合测试者的利益,而在实践中,它是不能用的,因而也是无用的。2、好的学习永远都是积极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做工作。学习处理证据的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努力的,并是令人满足的;而且,它能帮助理解正在学习的知识。积极的学习导向是理解历史。3、使用原始资料、处理有关证据的问题,这些都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第二手资料所不能给予的。处理从某一时代来的证据,所提供给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许多方面的洞察力,并能帮助我们感知正在学习的主题。而第二手资料,则不能轻易激发我们的情感、想象力或我们的行为;相反,第一手原始资料,如果我们仔细处理的话,确实能给我们提供那种感觉会计毕业论文范文。①根据JohnFiles的观点教育教学论文,中学生应该、也有能力运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因为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尚处于培育阶段,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与历史学家相比,差距是明显的。但只要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勇于突破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充分运用“治史的模型来理解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可以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呢?二、“治史模型的阐述和运用1、理论阐述这个模型图可以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阐述。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历史客体再现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索取。主体(知识人)认识客体(历史事实),是通过中介质(史料)来认识的。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历史学家(认识主体)凭着自己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在拥有了第二手资料,如史学专著、论文等;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了难易、深浅等不同的问题;问题提出后,需要找原始资料来证实(历史资料);而面对原始资料,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有不同的看法,找出了证实问题的不同证据,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历史客体);而这些结论又当作第二手资料或问题重新提出,又经过不同的解释得出新的结论。由此可见,历史的结论是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原始资料,而这又取决于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所以说,历史的认识是相对的,它是历史主体经过史料中介达到对历史客体的本质的能动的反映。

主要责任;更有人从证据中得出李鸿章决不是卖国贼,而是一个爱国者。结论五花八门,如何能进一步理解呢?这涉及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史料的判断、取舍来认识历史;同时,还需要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应注意的问题中学生毕竟不能等同于历史学家,在应用此模型的时候应扬长避短。学生的起点较低,我们无法改变这种起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教学,使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得到扩展和提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循序渐进,理解历史,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治史模型来学习历史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的能力历史是指对过去的了解,学习历史是为了发展并提升我们对过去了解的能力,也就是历史的认知能力或历史思维的能力。利用此模型可以充分的运用历史原始资料,学生透过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增加对过去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的。《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对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一个要求,即“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就是这一方法的很好体现。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上利用此模型,既增加学生的投入感,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运用原始资料,可以将时空的距离拉近。历史是过去事实的记载,会使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史实不易理解,透过原始资料的一些文字描述如当时人的章程、见闻录及报纸等或图样的示意感受当时人强烈主观感情。所以即使历史是不得直接观察,学生头脑中也会再现出某一事物的过程。这种“再现教学使学生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几百年、几十年中外历史现象都能在想象中“看见了,学生一同感受当时人的看法和感情,无形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投入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3、有利于培养学生领悟历史和创新能力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很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较差,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模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客观的接触和运用史料。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第二手资料,思考提问,然后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参考文献

①模型译自A.K.Dickinson&P.J.Lee,HistoryTeachingandHistoricalUnderstanding.

TheApplianceoftheModelfor‘DoingHistory’inMiddleSchoolHistoryLearningYeHongfen(LuQiaoMiddleSchool,Taizhou318050,Zhejiang,China)Abstract:Afterintroducingthemodelfor‘doinghistory’,byanalyzingthetheoryoftheapplianceofthismodelinstudents’historylearning,andhowtoputthistheoryinhistoryteachingpracticewithcases,wecanconcludethatitismeaningfulforstudentstolearnfromthemodelfor‘doinghistory’ofhistoricalunderstanding.

历史学习论文篇2

关键词:语文;历史;结合;厚重

对于新课程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本科学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我深有感触。

常有好学的学生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啊?我总觉得难以回

答。因为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指出一条捷径,能轻轻松松学好、考好语文,我实在没有这方面的绝招。只能告诉他们,语文很复杂,涉及众多方面的知识,要把它学深、学精,最笨但也最有效的就是多读书、常练笔。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治学的要道,此话不假。当然,受种种条件限制,如,学生很难做到这种程度,但多读常写,广泛积累,勤奋练习,“厚积”然后“薄发”,是有可能做到的。只是学海无涯,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从哪里入手好呢?自然要优先考虑和语文关系最密切的,文学首当其冲,历史紧随其后。阅读文学作品对学习语文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无须多言,历史学习对语文学习的提升作用却常为广大学子所忽视。现在,我针对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古文,谈点看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示。也算是抛砖引玉吧,欢迎大家指正。

一、熟悉历史,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教材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文学和历史是归于一类的,比如,《左传》和《史记》,既是优秀的历史典籍,又是精彩的文学著作。直到梁代,萧统编了《文选》,才第一次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唐代之后,小说才发展成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像《长恨歌传》那样的传奇。但即便此时,小说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仍没有中止,整个文学和历史依然血肉相连,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更是被称为“诗史”。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三国志平话》《西游记》等也是古典小说继承史传文学传统的一个充分证据。

把握语文教材,虽然方法不拘一格,但都得从内容和形式上入手。接触和了解历史著作,可谓“曲径通幽”,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作品。比如,《公输》一文,来自诸子散文,如果了解历史,知道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就可以懂得,墨子反对楚和鲁班攻宋,是其政治主张“非攻”使然,而本篇偏重记写人物的语言,真实地表现了当时浓厚的“争鸣”风气。

熟悉乃至精通历史,可以使语文学习高屋建瓴,以更宽的视野,更深地体验审视和驾驭教材。遗憾的是,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捉襟见肘,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有个同学竟然把公输般当成墨家人物,这就不仅闹出“大水冲了龙王庙”的笑话,也让课文变得莫名其妙。虽然这样的例子是个别的,但类似分不清汉武帝和光武帝,错把欧阳修说成王安石的学生,这样的情况在学习实践中还是屡见不鲜的。凡此种种,既混乱了内容,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是必须预防的。因此,大家要重视学习历史,不但要阅读教材提供的内容,还要翻书、上网,扩大搜索面和积累数,从而在课堂上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女性师生和学理科的同学更应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二、语文课与历史课遥相呼应,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观和使命感

现在,不少人一味地标新立异,追星媚俗,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冷冷清清,对祖国的屈辱和灾难漠不关心。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否则就不能脱离低级趣味,不能成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精神从哪里来?很大一部分从历史和文化中来。而现在不少学生虽然读在文科,要考大学,却始终对所谓的“故纸堆”缺乏兴趣,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习。凭这种心理状态来学习和生活,不但成绩难以提高,人生的支柱也会变得虚弱。一旦生活的狂风暴雨来临,后果不堪设想。文以载道,语文课首当其冲,背负铸造学生健康灵魂的重要使命。大家要结合课文学习理解“道”,知道唐宗宋祖,明白血雨腥风;体会屈原的“离骚”,远离阿Q的麻木;崇敬李清照的“不肯过江东”,鄙夷的痛亲快仇;树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抛弃“借酒浇愁愁更愁”的生活……与纯粹的历史课不同,语文更有生动性、感染力,理所当然地能在悟“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语文阅读适当结合历史,能提高阅读品格,加深理解层次

现在的一些同学只喜欢娱乐类甚至于刺激性的书籍,头脑里

填塞了大量文化垃圾不说,阅读和鉴赏能力也呈现较为低下的水

平。比如,对诗词的分析就是相当多同学的死结。这种问题中考、高考差不多年年有,同学的回答要么驴唇不对马嘴,要么蜻蜓点水,低分零分比比皆是,怎么就这般犯难?读好书少,此其一也;不懂历史,此其二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如果对诗人,对其所处时代有所了解,又何至于此!2007年高考全国卷12题考苏轼的一首《望江南》,如果懂得作者在仕途和人生的遭遇,就不难理解他的思乡和无奈情绪。反之就不得要领,甚至会以为诗人赏花饮酒,豁达洒脱呢,这可就差之千里了!每年的高考题都有文言阅读,基本上都是考历史人物,比如2008年就是《后汉书·宋均传》,其实已经明示而不是暗示大家,学习语文必须结合历史;不读经典书籍,不通中国历史,肯定要吃大亏!许多同学畏惧古文,讨厌历史,却指望考试顺利,成绩优异,岂不是空想?这些道理大家务必明白、清楚,未雨绸缪,采取措施,提高阅读品格,增加历史学习的

投入。

四、考场作文胜出的法宝是良好的语文功底和足够的历史知识

高考作文十之六七写成了议论文、散文,然而,得高分的考生少,获满分的作文更少,为什么呢?好作文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夫,这是基本要求;还要会摆事实、讲道理,这是一般的要求;要事实充分,道理透彻,这是比较高的要求。多数同学虽能闯过前面两道关,却倒在第三个卡上,这就是不成功的原因。——没有厚积,哪能薄发?如果阅读广泛,立意深刻,就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纵观这些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其作者的满腹经纶固然给人留下了鲜明印象,但他们的历史知识之充实更令人刮目:2005年湖北满分作文《人生》,写的就是陶渊明的故事。作者以一般的语言,透视诗人超然物外的形象,体察他痛于乱世的心境;山东某考生的满分作文巧妙借助孔子、姜尚和郑和,论述了“双赢,一种人生的智慧之美”;全国卷满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更是如数家珍,将项羽、司马迁、李白和杜甫四大名人挥洒于笔下……这样的好文章,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写记叙文利用历史题材大做文章,出奇制胜的同样不乏其例。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2001年的《赤兔之死》了,考生以娴熟的古代白话,生动的三国故事,高远的立意征服了全体评卷老师,成为当年被大力热炒的名篇。众多学子惊羡之余,是否想到了历史与文学的渊源?学习和运用历史吧,它会使你的文章更有美感和力量。

五、语文课涉及历史,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有人仍会质疑,语文课上讲历史,不是喧宾夺主,至少也是旁逸斜出吧?前面已经说明,文史原本一家,过去文科生叫文史类考生,今天文科有“文综”科目;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这都是指明方向的事实,还有什么不放心呢?诚然,凡事要适可而止,语文毕竟有别于历史,提倡将语文教育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绝非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历史讲座,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语文真正教好、学好。如果能在突出语文形象生动之优点的同时,融入历史的厚重与严肃,就可以避害趋利,使语文的教与学更加完美。请试想一下,借助于文学的想象翅膀,飞跃遥远广袤的时空,去和古人对话,难道不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吗?比如,学《勾践灭吴》一课,熟读文章之后,我和学生仿佛回到了春秋时代,目睹吴越两国的此消彼长,耳闻两个政治人物或骄横或谦卑的言辞,从而明白了“宜将剩勇追穷寇”“苦心人,天不负”的道理,掌握了写人记事的一些技巧,这堂课气氛活跃,收获丰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我认为,随着新课程推广的深入,每一位正在为提高语文成绩而费尽心机的老师和同学,都应该更加重视对历史的

学习,做一个博古通今、厚积薄发的读书人。

参考文献:

[1]王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异步教学研究,2005(5).

历史学习论文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具体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较多涉及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高中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历史概括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包括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高一年级要将概括技能纳入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中,并向学生说明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意义。如,在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应当将概括技能目标作为前两个月能力培养的重点,引导学生由语句到篇章、从书本到史料,进行历史概括能力的训练。

2.在概括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当先从课本正文开始,再扩展到课本上或以外的各类材料。对于高中生来说,在掌握了基本的概括能力后,应当选择较长的材料让他们阅读、概括,采用精读的方法,仔细分析一下,对概括能力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应当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中学到的概括方法迁移到历史学习中,并与同期教学的语文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当布置针对性练习,及时发现概括能力较差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导致概括能力差的原因,是分类的问题,还是语句理解的问题等,帮助他们了解有关概括的程序性知识,针对问题再进行训练。

二、理清历史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培养迁移能力

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要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头脑中建构出历史主干知识网络结构图,这也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实现学习迁移。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清晰度、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越高,迁移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找出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贯穿起来,从而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三、历史学习中注意探究学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探究学习,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即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探究历史,就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理解历史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论从史出,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史论结合,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方法目标中也要求掌握这种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教师提供史料或学生自己搜寻资料,来印证或评价书本上的观点,不仅能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灌输了学习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历史学习论文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历史学本科专业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简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Ⅲ。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作为一种学科课程,但笔者认为,它更应该视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早在数千年前就初现端倪。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时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学生的“精神产婆”,二者可视为中外研究性学习最早的萌芽。至18世纪初,法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德国的福禄倍尔等人主张教育要顺从儿童的天性和潜能,让其主动地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做中学”等教育理念;20世纪中叶,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又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这些可视作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后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创新性人才日显重要,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高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再次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甚至有人把研究性学习视为2l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始于上海。1999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在经过数年试点实践和理论探索后,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一年后,教育部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增为必修课,并规定了相应的课时。随后在十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试点。2001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试行)》,对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和规范,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002年9月,教育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遂由十省市的试点转而遍行全国。

此后,全国各地的高中都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相关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成果也日益增多,研究性学习也逐渐突破了高中的范围,也摆脱了作为一门课程的限制,发展成为适用广泛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作为教学方法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后者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主动性、探究性、过程性、交互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方面,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具有更大的优势。在高校历史本科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史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1)是传统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大学历史课堂仍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这样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2)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历史专业人才的需要。传统的历史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史学理论的掌握,而对学生在史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则要求甚低。因此,若一名历史本科生具备了扎实的史学基础、能博闻强识,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历史知识库,就可被视为专业优秀的学生。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历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成为一个小的历史知识库还不够,还需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突出,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见长的。

(3)是提高历史学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需要。在现行高校教育制度之下,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四年学习过程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毕业论文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及获取学位。然而,从近年来地方性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论文质量普通较低。部分毕业生甚至对何为论文、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都不甚清楚,对如何搜集、整理、归纳史料,如何论证,如何提炼观点等也感到陌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学生平时缺乏史学研究及论文写作训练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又涉及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问题。至今“史学论文写作”课程尚未列入必修课,有些高校开设,有些则未开设。即便开设了该课程,多数教师也主要以讲授为主,对学生而言仍是纸上谈兵,很少进行实战训练。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每个学期进行一两次史学研究的实战训练。这对于将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可能性

(1)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具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条件。本科生是经过高考选的相对优秀的一个群体,经过一、两年的专业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足以支持其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外,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相对显更为轻松、自由,学生自主的课余时间也较多,学习的自主性也更强。这为大学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大学历史专业教师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师相比,高校历史专业教师一般具有更高的学历、更多的研究实践和经验、更强的研究能力和更高的学术水平。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完全有能力组织和指导本科生进行史学的研究性学习。

(3)大学里的丰富资源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里上百万册的藏书、数以万计的各种期刊杂志、没有边界的互联网资源、名目繁多的各种研究团体等等。这些资源为本科

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本科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

笔者认为,问题教学、课堂讨论、史迹考察、学年论文、课题研究等是高校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几种较为有效的形式。

1.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历史专业课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在备课时,将教学内容归结为若干个问题。在课堂教学时,首先将这些问题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其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或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参与程度高,既掌握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这种形式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也适用于几乎每一门专业课。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就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题。该论题最好是当前的学术前沿或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教师需向学生强调该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无定论。这样,论题及讨论将更具有开放性,学生在课堂讨论时也就没有顾虑,可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讨论形式(如分组讨论、自由讨论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课堂讨论也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的每一门专业课程。不过,由于课堂讨论一般费时较长,实行的次数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3.史迹考察

史迹考察,是指教师带领或组织学生对特定的历史遗迹进行考察的一种课堂之外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就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史迹考察无疑是研究性学习的好形式。史迹其实就是活着的历史,它比写在教科书上的历史更形象、更鲜活,也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史迹考察由于在野外举行,它显然要比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史迹考察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之前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考察的实践当中,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史迹考察还可学到不少书本之外的知识,增长见识。史迹考察对于培养学生的习史兴趣、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对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是指学生在一个学年当中完成一次的学术论文。本科学年论文的对象是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就历史专业而言,学年论文的工作通常由历史系统筹安排,分年级进行。学年论文的题目可由学生自选或由教师提供,一般在学年初期确定。然后系里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为每个学生确定指导教师或由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独立地进行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论文的写作。到学年末,系里要分年级按专题组织学年论文研讨活动,让学生们彼此分享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写作经验。系里还可以组织教师对学年论文进行评比,评选出部分优秀的论文加以奖励,从而达到鼓励的作用。学年论文由于历时较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且有指导教师的协助,因此对其质量要有较高要求。在形式上,要严格按照史学学术论文的标准进行写作,如摘要、关键词、引文、注释、参考文献、论文结构和格式等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在内容上,务必要有创新之处(观点、研究方法、材料解读等方面的创新)。学年论文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史学论文的写作,同时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将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之一。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一般操作程序是:确定课题、制订计划、实施研究、总结交流。就历史本科专业而言,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所上课程基本上是历史专业的基础课,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等,该阶段的学习任务也主要是打好专业基础,而不过于强调知识的运用及史学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更适合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课题研究的周期一般较长,所以每年实施的课题以1个为宜。另外,在确定历史课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中,范围较小而具体的问题。通过历史课题研究,学生一方面运用和巩固了已有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又能亲自获得新的历史知识,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还能够获得进行历史课题研究的亲身体验,懂得历史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历史研究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张华,仲建维.研究性学习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教育科学研究,2004(3).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07.

历史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意识;高中历史学习;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部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教材知识结构,要增加学习的批判性,避免将思维定势、盲从书本,通过现有的历史信息,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从而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意识。

1.历史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推理、判断、概念等形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认知,判断观点中的真实性、准确性。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就是不盲从,善于质疑问题,突破局限,大胆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历史学习和学习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意识主要体现在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及历史基本知识,发表对历史观点、规律、结论的观点,并形成新的观点。

1.1历史学科的内在需要

历史见证了过去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且无法改变,作为记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的资料,历史教材渗透了编撰者和研究学家的主体意识,虽然其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历史发展过程,但由于受到本身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在记述历史教材时,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认知程度会存有片面性、主观性[1]。因此,如何判断历史信息的真实性,选择有效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主客观矛盾,致使历史教材存有不确定性,但也为开展质疑批判提供了空间。

1.2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困扰

在目前的历史学习中,传统的课堂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大多数历史教师片面地去理解历史,习惯性地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再讲述本节课的内容。由于评价体系的压力,教师提炼出课本中具有事实性的东西,使学生不通过大脑思考就能回答,长久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被动地掌握、接受历史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高中生,如果不能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历史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

2.历史学习中批判性思维养成的途径

2.1开展立体式的历史学习

(1)撰写历史论文。撰写历史小论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撰写历史论文的过程中,应该将课本中的现有的历史材料收集起来,以此为基础查阅更多的史料,发提炼出自己的见解,批判性地吸收历史知识。例如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为题撰写论文,就需要对近代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与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并梳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各种战争、倾销、文化传播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得出自己的结论。(2)历史问题辩论。历史史实虽然不能更改,但是对于历史问题,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得出不同的见解。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分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资料、提炼观点,并开展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的双方都可以从对方的观点中获得启发,不断的批判和自省,完成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过程。

2.2创造积极的历史学习文化

(1)倡导合作、和谐的课堂风气。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使观点交流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就要倡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课堂讨论,在此过程中养成采纳别人不同观点的好习惯,并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相互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别人观点的习惯,吸收别人核心观点[3]。(2)利用批判范例,进行“学术争鸣”。新教材中引入了各种学术观点,没有明确的定论,就是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为特定的结论所干扰,不被思维定势所束缚,敢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随着信息媒体渠道的不断扩展,学生能接触了解到的历史信息也更加纷繁多样。但也需要学生善于利用各种史料及信息途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批判范例,鼓励学术争鸣。比如对教材中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结合背景材料,同学之间积极地探讨,通过自主地分析材料分析,将材料重点进行综合与评价,并结合教材中的观点、理论,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学生能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得到增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批判热情。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历史学习过于强调学生的知识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填鸭式学习,忽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批判性精神,也要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更是当前历史学习课程改革的趋势走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基础。

作者:商灵艳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参考文献:

[1]崔旭升.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浅析[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03).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