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7-06
时间:2024-07-06
(一)家长合作制在教师的实习阶段,采取家长合作制。职前教师通过跟家长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提高了职前教师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加强了对家长和学生的了解,为整合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和盼望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将家长的角色转换成教育过程的参与者,调动家长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学校一同建立了“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项目,使学生的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为了加深职前教师对家长和学生文化背景的了解,加强彼此信任,职前教师被安排到不同的家庭中学习和考察,与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家长密切合作,通过咨询、探讨、共同建立计划、实施计划等方式,使教师与家长共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健康发展。
(二)跨文化主题课程Lanfranch等诸多学者根据瑞士文化教育会议的60号文件提出的“跨文化教师教育的欧洲网络”开发了《跨文化教育课程标准》,为多元文化、多语言国家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在此次改革中,汉堡大学与汉堡市的中小学和教育组织机构在《跨文化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共同合作提出了汉堡大学教师教育的三个主题,分别为新媒体、处理文化和社会异质性、学校发展。汉堡教师教育委员会(HKL)将这三个主题确定为职前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伴随着职前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涵盖在教育科学、学科、学科教学法所有课程中。其中,新媒体主题主要包括媒体的使用和选择,媒体的设计、分布、展示,媒体影响的认识、媒体制作和发行条件的评价,解决问题科学方法的使用。处理文化和社会异质性主题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和了解语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异质,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需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掌握跨文化能力和处理异质的教学手段。学校发展主题中,职前教师要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学科、学科教学法、教育科学置于发展的视域下进行学习,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视为一种发展和进步。
(三)国外实践项目自2012年开始,汉堡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科学学院为推进跨文化教师教育的改革步伐,共同设立了国外核心实习项目,该项目具体由汉堡大学教师教育中心负责规划和指导。汉堡大学将该项目作为职前教师硕士培养和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两种培养模块。一种是职前教师在国外实习学期完成核心实习项目后,可以在国外学校直接毕业。另一种是将整个实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国外学校完成,另一部在汉堡市中小学完成。职前教师在国外实习期间要参加与个人专业相关的讨论课。在国外实习期间,每名职前教师都有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并对职前教师的表现给予系统及时的反馈,并提出建议。在整个实习期间,要定期撰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后的解决方案。在实习结束时职前教师要在国外参加实习模块考试,成绩合格后职前教师才能顺利毕业。国外实践项目的设立有助于培养教师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立主动从不同文化视角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世界观,逐渐在学习和交流中提高个人的跨文化能力。
二、德国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欧洲国家制定了大量有关于跨文化教育的改革政策和方案,同时跨文化教育也成为了德国职前教师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改革主题。德国将跨文化教育理念已经融入到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中,新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出处理异质性、能力导向性、开放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特点。改革前传统的教师教育没有考虑到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新文化的浪潮已经影响到德国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教育学界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对职前教师教育领域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
(一)处理异质性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德国各联邦州积极推进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进程。1996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报告提出,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处理社会异质化、文化异质化、种族异质化、语言异质化等问题将成为跨文化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核心任务。为了有效处理异质性,德国教师教育领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将语言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并采用将德语作为一门外语进行教学的方法;2.为教师提供改善处理语言异质能力的专项培训;3.在处理异质性的视域下,对学科、科学教学法、教育科学领域的课程进行重新思考和调整,将处理异质的理念纳入核心课程中;4.“区别和公平”与“文化与社会异质化”成为跨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核心词汇,如在很多大学的必修课教育学导论模块中设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结构”“公平的教育”“处理异质化”“文化与社会异质化”“教师对不同语言背景学生的研究”等课程。德国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与德国教师教育协会(KommissionLehrerbildung)均认为,专业地处理异质化是改变教师教育现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1]。处理社会异质化、文化异质化、种族异质化、语言异质化等问题对德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能力导向性2004年12月,各州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上,通过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StandardsfürdieLehrerbildung:Bildungswis-senschaften),为教师教育的改革确立了新的导向。《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提出将“处理异质化”“整合”“促进”作为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新课程的设立将以能力为导向,并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2]。跨文化教师教育的课程能力指标可以归纳为:1.了解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知识;2.正确评价和接受文化多样性的能力;3.支持学生形成价值意识和态度及培养学生形成自我决断的行为能力;4.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解决方法的能力;5.跨文化维度中教学设计能力;6.了解性别特殊性对教育的影响。鉴于职前教师教育所面临的多元文化带来的巨大挑战,2004年德国社会教育委员会(DGfE)提出了《德国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建议》(KerncurriculumfürdasHauptfachstudiumErz-iehungswissenschaft),确定了跨文化教育课程的核心课程地位,跨文化教育内容占所有课程内容比例的3/4[3]。《德国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建议》在《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的基础上,提出将课程设置成四个不同的能力专题,分别为专题一:教育,社会,教与学,教学,职业生涯培训;跨文化教育是学习的重点。专题二:社会、政治、教育条件;“区别与公平”“文化与社会异质”是学习的重点。专题三:教育研究、教育方法的研究;“跨文化教育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专题四:知识与能力,教师情感、态度、行为的研究;“跨文化知识能力”“树立兼容的价值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学习的重点[4]。2008年德国文化教育部部长常务会议(KMK)颁布了《学科专业决议》(LndergemeinsameinhaltlicheAnforderungenfürdieFachwissenschaftenundFachdidaktikeninderLehrerbildung),提出了在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中,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法课程要将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内容进行融合,新的课程不再以传统的学科为重心,而是以跨学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核心[4]。除此之外,还要在学科教学法中融入能力领域中的导向知识和元知识。随着新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跨文化能力不断形成,教师的跨学科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三)开放性跨文化教师教育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开放的内容,开放的形式,开放的方法。开放的内容指职前教师培养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可供选择性,教师不应该仅限于专业学科内容的学习,要适当补充各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活化”培养内容,让职前教师逐渐领悟到跨文化、跨学科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使职前教师有机会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挥。开放的形式指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将自主学习模式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自主安排学习,通过参与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深化对跨文化教师教育的理解。大学在职前教师自主学习模式中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并要求职前教师定期上交自学报告,将其作为职前教师考核的重要参考。开放的方法指通过培养职前教师开放的意识,观念,创新精神,使职前教师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找到个人教与学的方式,能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机会与挑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四)实践性德国跨文化教师教育领域非常重视职前教师的实践和亲身体验。为职前教师建立灵活有效的对外沟通机制,使职前教师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德国各州大学根据教师所承担的不同学科和未来所任教的不同学校类型,为职前教师教育的实践阶段培养补充了新的内容或者增设了新的项目。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开放的背景下,许多大学联合奖学金组织或者利用高校合作交流项目为职前教师提供出国跨文化实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国外实习增长职前教师的跨文化经验和能力。在国外见习阶段,培养内容强调在参与中学习,其中包括职前教师在研讨课中理解跨文化教师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使职前教师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充分认识、比较、体验、反思跨文化及跨文化行为;通过国外中小学课堂活动参与,获得和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经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跨文化的课堂进行观察,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和访谈,分析交流和观察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现象和跨文化冲突,培养职前教师的跨文化敏感性,在广泛的环境范围内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共融意识,从而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发。除此之外,各州大学与公益组织、地方团体、政府建立联系,共同创建各种学术访问、交流、研究等实践项目,促进跨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
(五)多元性德国的跨文化教师教育是一种新思维,职前教师教育的思想从传统的一元式转变到多元式。职前教师教育领域已经把多样性、差异性、创造性的教育思维贯彻在改革中,给教师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从国际化视角来看,它侧重培养教师“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能力,将培养内容和目标与全球教育背景相联系。立足于Klafki提出的“关键问题”,培养职前教师关注和思考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和平、不公平、不同文化等问题的能力。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它侧重培养职前教师用新的知识观念取代传统的知识观念,进一步拓展知识层面,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更新职前教师对跨文化教育的认识,将单独学科和与之相关的普通教育、跨文化、跨学科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在业务能力方面,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并将不同种教学方式融合成一个整体,灵活使用。从多文化视角来看,侧重培养职前教师多元文化观念和跨文化适应力和发展力,培养职前教师宽容、尊重和公平的品质,同时拓宽职前教师的多元视野,使职前教师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问题,消除在教学中习惯使用的、带有文化歧视和文化偏见的内容,以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尊重和共处。从推动发展视角来看,培养职前教师对改革的适应能力,根据外界的变化、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学习,立足于学校的现在,着眼于学校的未来,对学校的全局发展有通盘的思考和认识。
三、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提供参考在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师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领域将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职前教师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6]。德国在此次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中,为了促进教师的跨文化交流,将跨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纳入到实践阶段的培养体系中,使其成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职前教师跨文化能力和增长了职前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经验。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正处在探索和计划阶段,德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项目的设立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为我国职前教师深化对处理异质的认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借鉴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更新。在国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将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点。但到目前为止究竟如何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差异,发展学生潜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6]。德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发起了跨文化教师教育改革,并提出了将处理异质化作为新时期教师培养的核心。在教师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异质性,要充分考虑到当前教育所处的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背景对教学的影响,从而建立新的课程模块和培养结构,使教师深刻认识和理解处理语言、文化异质的真正含义,将处理异质的概念融合到学科、学科教学法、教育科学的学习中,从而在不断加深理解中获得跨文化能力,为我国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上个世纪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人类力量得到无限高扬的世纪。然而,在这个世纪中人类的道德却如同某种珍稀之物、某些濒临灭绝的物种那样让人感到它的弥足珍贵,让人为之而产生精神的饥渴。甚至在历来被认为是神圣的教育领地也出现了道德缺失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体现尤以学生的道德素质严重“滑坡”最为令人担忧。
二、目前德育实效比较差原因分析
2.1德育观念的落后我国素来崇尚教育,教育名目繁多,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不过国际教育潮流演变的大趋势似乎同我国的趋势正好相反:“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交往”之类“学”字当头的口号不胫而走,不少惯用的“教育”名目也逐渐为“学习”名目所取代。这并不意味着“终身教育”、“道德教育”之类概念已经过时,而是反映出从着眼于“教”的教育向着眼于“学”的教育演变的趋势。学生的行为及品德形成由于同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相关,因此走向“道德学习”更是大势所趋,这一观念的转变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2.2德育队伍的分化人们常常把道德的培养完全寄希望于道德教育,所以就有“加强德育工作”之说。所谓“加强德育工作”,通常是配备专门的德育教师,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开展专门的德育活动,把德育体制化、形式化。这种以分工为基础的专门化的做法,意味着德育是专门的德育教师的职责,是专门的德育活动、德育课程的任务。这就暗示或默许了其他教师是非德育教师,他们从事的是非德育工作。这样的“加强”使原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德育,变成专门的德育教师的德育,更加削弱了德育。
2.3德育影响的弱化现在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作息安排多是每周双休或每周单休。学生每周在校接受五天或六天的教育,但是这几天的教育往往在经过一到两天的休息之后变得无迹可寻。
这是我们一线的教师普遍会有的经历,孩子们在校的学习与生活都很符合老师的期望,行为习惯的养成、情感意志的锻炼较之以往都有明显提高。但是令人苦恼的是这些进步与提高总会经历几次反复,学校的正面道德教育受到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巨大冲击,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
2.4德育途径的泛化《教育科学研究》发表了《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现状调查研究》,此项调查要求调查对象(学生、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以排序的方式表示这些项目实际落实的情况和成效。
(1)关于德育途径,学生排在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教师排在前三位的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
(2)学生把思想品德课类课程排在第六位,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类课程排在末位。
(3)关于学生最喜欢的德育活动形式,小学生、中学生都表示最喜欢的是郊游野营;最不喜欢的是公益劳动。
从上述调查报告中可以得出结论,现在需要的是寻求引导学生自主成长的途径和自主参与活动的形式。
2.5德育管理的无序学校在智育方面有一套完整、具体的管理办法,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教学体系。相反,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管理考核却明显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表现在:
(1)德育过程没有充分明确,有德育而没有德育管理办法和措施;或者虽然建立了德育规范,制订了规章制度,但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考核也不能经常化,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道德修养,降低了德育的效果。
(2)是现行的德育类课程考核方法,如测验式、论文式存在共同的不足,即考试的卷面成绩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否相符,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和自觉运用这些理论,难以测度。
(3)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主要凭教师的主观印象,有的学校没有设立学生品德档案袋,教师只有定性描述,缺乏科学性。
三、教师专业化的普遍对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在教育史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关注
每一份教育改革方法和每一份学校改进计划都强调高水平的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活动越来越复杂,对教育人员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举措。但是教育人员中,承担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任的德育专业人才培养却成为一个被人忽视的“死角”。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普遍发展之下也应予以德育教师专业发展以相当的重视。
四、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4.1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历史依据德育教师必然专业化,归根结底是教育历史性发展的结果。从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古代教育尽管没有出现专门的“德育教师”的提法,但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说是德育教师。随着社会分工、学科分化的不断进行,教育系统中出现了专门的德育教师。从教育劳动的性质看,德育主要是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活动,是一项严肃、科学、专业属性很强的工作。这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肯定了这样一个命题:德育工作值得专门关注和研究,德育具有特殊性,德育教师的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需要专门知识、专门训练,需要专业化。
4.2德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要求学校教育过程中时时有德育、事事有德育,无时不需要德育教师的引领。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寓德于教,开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但“人人都是德育教师”的理想追求,在现实中常常变为人人都可以不必负责任的推脱借口。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受到整个社会职业的专业化浪潮的推动,也是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要求。德育工作具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一些发达国家,专业化辅导员已是一个固定职业。我国少先队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问题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4.3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实践中,已经开始对德育教师专业化进行理性的探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问题已有不少成功的探索;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方面也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广西、天津、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市区有关地区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表明,一些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更多、更集中地从事特定的德育工作是可行的,也符合当前世界德育发展的大趋势。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事实上已大量存在的这一部分人员的尽快专业化,更好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承担普遍德育责任。
五、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运行机制
5.1理解德育教师专业化的价值将德育教师专业化纳入教师专业化之中当前,教师的专业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多是局限于教师的学科教学和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的提升,在各级教师专业化培训中甚少有涉及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内容、制度建设、操作要领、运行机制等。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把德育教师专业化视作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专业化,将其纳入教师专业化之中。
5.2明确德育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和内在标准专业信念是专业结构的核心,是德育教师对专业性质的认定。德育教师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关怀者,是影响学生人格的重要他人。因此,关心、理解、尊重、信任等构成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在专业知识方面,德育教师要做好人的精神工作,必须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道德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主要有课堂管理的研究能力、与家长和课任教师沟通的能力、研究和指导个别学生的能力等。在专业发展的意识上,德育教师要有对专业的满腔热情,有不断进取的决心,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动力。
5.3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培养体系德育教师专业化是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德育教师的培养要做到职前职后的一体化。
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职前的教师教育中开设有关德育教师与德育工作的课程。
第二,要开展职后的校本培训。包括开展德育课堂观摩,进行德育工作的案例分析等。
第三,引导德育教师进行实践反思。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我们必须重视反思在德育教师专业化中的作用。
第四,开展道德教育和管理的行动研究。研究是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5.4制定和完善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学校以及社会对德育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要制定德育教师的选拔标准,力争把“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对学生充满爱心的优秀教师吸纳到德育教师行列中。
在培养过程中,要把德育教师的培养制度化、规范化,使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一个有序的、有组织的状态,而不是任其自然发展。尤其要注意德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动力和愿景。所以,可以借鉴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在德育教师中试行职级评聘制度。
六、德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6.1心理能量这里主要指德育教师必须心胸宽广,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人热忱、能尊重人、平等待人。首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雨果说的好,世上没有坏的“庄稼”,只有坏的“庄稼人”。如果一个德育教师的心理能量大,不仅对人对事热心真诚,并且还能宽容大度地对待那些暂时“不成器”的学生,才能在不良的“土地”上培育出良好的“庄稼”。这样的教师,无论是履行教育职能,还是履行教学职能,他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行为问题,并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征服学生的心。
6.2学识水平学,即学问,主要是指个人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识,即见识,主要指从社会实践、工作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学问和知识。如今,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德育是建筑人类灵魂的工程学,即“人学”。作为德育教师,深入学生生活的同时,还应随时留意学生的精神生活。经常关心学生的读书方向和读书兴趣,组织学生对各种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探讨、评价,把他们读书的兴趣引向正确的轨道。一个德育教师拥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人生的热情,能够促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来为德育工作服务。所以,德育教师的心理能量和学识水平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6.3情感施发这里主要指德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工作情感、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语言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一个德育教师即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具有了很高的学识水平和非常广博的知识,但如果在施教过程中不善于情感的施发,也将是劳而无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流淌,这样,我们才能触动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这就必须要求德育教师要有丰富的感情和充沛的热情去对待学生,征服他们的心。所以德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的情感施发能力,同时也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心理能量和增长自己的学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
6.4人格品质主要指德育教师的才能、品德、气质等方面构成的整体形象。在才能上,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又说教师有两种人格,即“经师”和“人师”。如今,我们所要求的德育教师正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在品德上,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性是教师的最高品质。这里所讲的“人性”,主要是体现教师爱心的一种行为品质。在气质上,要求仪态大方,气质高雅,具有较高的审美观和辨别美丑的能力。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就是自身能量、学识水平、情感态度、工作技巧方法的综合体现。
1.师德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知行难以合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这就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时应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体现时代特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师德提升的需要。有学者就提出:“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野下,教师职业道德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意识与精神应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二是协作态度与能力应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力支柱:三是自主观念与行为应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但正如前面提到的,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使用的大多是各类师范生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内容说教成分重,道德要求相对宏观,选用的案例也较陈旧,没有把时展和教师现实生活需要对师德的新要求纳入师德规范和师德教育的范畴。师德教育内容体系自建国以来基本保持不变,即: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这就导致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现实生活中的师德认识,对师德教育所提出的目标失去兴趣,这样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在认知层面学生体会不到师德的个体价值和意义,师德就不可能完成自律行为的转化。
2.师德教育方法单一,重知识灌输轻情感体验。完整的师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要“推进师范生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初步体验和发展”。这种体验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德育实践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体验,而不是一味地只强调对道德知识和规范的灌输和说教。虽然近几年来,很多高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从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受传统理念及教学环境、资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上,很少采取一些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由外向内的灌输教育,不可能带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主内化;另外,虽然每个高校都安排有实习环节,但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实习时间只有8周左右,并且基本都安排在大四学年,这样的时间仅仅只够学生完成对岗位职责的基本适应,但很难让学生在感受感动中实现师德品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当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时,因为临近毕业,可能已经没有时间去认真思考该如何提升和完善了,就算思考了,也需要到入职后才有机会去检验思考的成果。而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介入较早的话,完全有可能通过学校的系统指导更有效率地解决。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把师德职前培养的责任推给了职后培养。特别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今后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论在体力、生理、心理,或是价值上,都几乎无力改变或修正教师的行为,除非教师觉察并修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因此,我们才更需要在知识灌输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体验式的方式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形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幼儿的关爱和理解态度、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等情感特征。
3.师德教育观念偏差,重群体行为约束轻个体需求差异。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过分凸显集体主义,引导大众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种文化在师德教育中的影响体现在对师范生个体的教化采用的是规训与抑制的方式。我们以往的师德教育往往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等,明确地规定教师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过分突出未来的教师应该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精神上的完人,而在物质上却又要求他们必须是两袖清风才堪称师德典范。这些教育理念表明师德教育的目的更多强调的是社会需要的满足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却在根本上忽视了师德教育还应关注师范生个体的需求差异和个体价值实现,因而不能真正唤起学生在师德教育中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事实上,师德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实现师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道德要求的认识和领悟程度,其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之间有一个较长的过渡带。古语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虽然无私奉献与牺牲是师德的至高境界,在师德教育中需要倡导,但是不能作为普遍的行为要求。师德教育首先要让每个师范生达到师德的基本要求,成为“经师”,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成长为“人师”。如果只是笼统、抽象地确立过高的师德要求,或是一味地进行规训式的行为约束而不注重个体情感培养,便很容易让师德教育变得不“可亲”、不“可爱”,进而引起师范生的反感和抵触。特别是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幼儿教师普遍工作辛苦但薪酬很低,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时更要注意“接地气”,才可能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二、师范生职业情感低:师德教育的结果实效性不强
知“道”而后行“德”不仅是中国传统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代师范生解决职业角色认同的起始阶段。教师职业道德的职前培养主要是职业道德意识教育,判断这种教育的实效性主要依据是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认同和确定。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师德教育的结果并不容乐观。
1.师范生师德学习的意识不强。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很多师范生虽然有从事教师工作的意向,但普遍对于师德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认为只要通过师德课程的考试就算具备了一定的师德素质,但并没有去主动了解一些师德知识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内涵,也不能充分认识到师德素质在教师个体素质中的重要地位,更意识不到师德层次提升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具体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来说,由于他们对幼儿园教学一线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并不非常清楚作为幼儿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师德品质,也就不可能提前做好师德实践的准备。
国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比较模糊,师德固然重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条款也较为模糊,很难得到量化。教师职业道德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一般依靠教师的自我约束和个人道德水准,外部约束的作用很难得到体现。针对国内师德核心内容的模糊、粗放转化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进行量化的教师道德伦理的规范。教师职业规范制度的成功例子来源于教育和经济都高度发达的美国,在1968年,美国教育协会颁布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从“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一般态度”两个维度详尽规定了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所应当遵守的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上获得一致的好评和赞扬。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美国教师教育协会提出教育专业的知识要求[3],并于1986年,再次修订《教育职业伦理准则》,此次修订重点强调教师恪守职业伦理以及承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价值引导的责任与义务。
(二)教师师德的评价标准应与所属大学类型
相对应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不同类型的大学的培养人才的类型、目标各不相同。科研型大学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综合型大学则是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不同类型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学土壤,依托丰富的研究材料和科研人才,针对各自学校特点制定出更为细致、可操作、符合不同类型高校次教师、不同层次高校教师需求的职业道德标准,通过切合实际的教师师德规范和标准的量化执行,使得师德建设逐渐发展为教师群体的自觉、自律行为;具体做法可以在评价体系的权重上进行科学研究,科研型大学的师德量化标准中可对教师的科研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方面的量化权重可适当提高;针对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师德评价体系中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素养则适宜分配较高的权重。
(三)教师自尊的重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兴,系于教师。”大学教师队伍是学校活力的孕育者,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这股核心力量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不得不向现实弯下自己耿直的脊梁。现实生活中不乏诸如“某某名校教师放弃教师岗位,选择下海经商”等新闻报道。除了惊诧,我们不禁要思考,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撇开教师职业的光环,从社会经济学角度而言,教师的本质是一个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也就是说教师是劳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通常在中国式的大家庭中,教师还是家庭的经济顶梁柱,承担着家庭收入的大部分责任。教师弃教从商的根源是否与眼下社会不合理的教师经济地位有关系呢?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说,教师是以出售自己的脑力劳动产品的方式参与社会大生产,从而得到一定的报酬的。教师生产的产品难以用价格来衡量,然而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讲,人才却是无价的。教师弃教从商现象的本质原因是教师经济地位的滑坡,教师从众人敬仰的职业逐渐走向大众化和产业化。教师尊严的重塑势之路势必要经历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使教师成为民众眼中有前途的职业,让教师这一岗位在社会舆论中得到认可和应有的尊重。教师在解决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应爱岗敬业,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本分,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研究,以达到教学与科研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潜心教研。教师行业经济地位得到整体提高,才能吸引大批青年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为高等学府注入新的力量。[4]
(四)对学生评教体制进行改革
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管理体系
1、学校进行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这就要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到操作做到全方位联通,以达到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
2、学校经常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课改理论,召开教师民主生活会,派人外出取经等,尤其是通过每周的例会,间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活动,更进一步提高了德育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以严校长为首的校领导一班人,高瞻远瞩,把德育工作置于重中之重。他们认为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进行德育的群体力量,而班主任又是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因此,优化教师队伍,强化班主任培训又成为诸工作中的重头戏。
1、树立一种观念:树立了德育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学生自主认识、实现自我成长。
2、强化一种责任:我校每位教职员工做到“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充分体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抓好一条主线(班主任队伍):学校通过对班主任的培训、考核、评优等途径,提高全校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涌现出了舒官芝、李红英等模范班主任。在她们的带动下,我校掀起“学先进,争创优秀班级”的活动高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形成一种合力:树立了德育教育无小事,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使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能体现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美化环境,陶冶师生情操,营造德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因此我校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班教室后面的黑板和墙面都充分利用起来,如设立学习园地、图书角、光荣栏等,让它们也成为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文化阵地。
2、布置校园环境的美化。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如为迎接阳光锻炼计划,我校在运动场专门新刷的标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就能让学生在锻炼的同时,浸润文化的熏陶。
3、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和烟蒂痰迹,无球印脚印,无乱涂乱刻乱贴;近期恰逢我校修建综合楼工程,建筑材料等对校园环境的保洁有点冲突,但在领导的精心安排下,各种建材堆放、车辆停放规范整齐,井然有序,真看不出有多大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正潜移默化地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4、加强校园人文资源的挖掘。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力求让每位学生在高格调的浸润下,激发他们爱校、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此,学校专门把历届从子小毕业的优秀学生的资料整理归档,经常拿出来当典型宣讲,有时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就近找曾经毕业于子小,目前在事业上小有收获的成功人士来我校现身说法,用鲜活的事例感染学生。
5、开展多种形式文化宣传。“每期一小报”即在上面写些名言警句、生活常识等,“每月一大报”每个教研组和年级组织的活动,如板报、作业展、书画展、多种主题的画报等。此外,学校还要求老师们写些教学体会、随笔、论文等,挑选好的拿出来展览,择机向上推荐,并制定相应的考评方案,对写的好的发表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注重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培养文明学生
1、抓好常规管理。本学期制定了《子陵中心小学基础道德教育培养方案》。学期初,利用一周时间开展“文明礼仪”常规训练活动,深入落实《子陵中心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实施要点》,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实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主题活动。在道德教育培养过程中以“读有益书,做文明人”为主线,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①开展升旗仪式教育活动,讲话内容突出对学生进行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②开展一日行规评比活动。③捕捉时机,开展纪念日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五月举行以“感恩”为话题的讲孝道活动,六月庆祝“儿童节”文艺汇演,九月尊师重教活动,十月革命传统教育等。④观看“与平安同行,与自护相伴”消防演练。⑤开展“抗震救灾,献出一分爱”捐款、捐物活动。⑥参加子陵关工委组织的“童心迎奥运”演讲比赛。⑦开展“三热爱”普通话竞赛。⑧开展《我爱祖国语言美,走近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了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了统一,好习惯在他们心中生根开花。
3、整合各项活动。学校德育工作与创建行为规范示范校、素质教育、经典诵读、先进班级建设、文明教室评比、雏鹰争章活动、快乐中队创建等有机整合。如我校把素质教育活动中各中队队员遵守道德好习惯的表现、队员一日行规评比等纳入先进班集体考核项目之一,还与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如:自理章——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好朋友章——及时感谢别人帮助;家务章——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礼仪章——主动打招呼;规则章——按规则办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学校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午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杜绝不安全隐患。每次活动结束后,各班都要上交班会活动记录和教案,学校德育室予以存档。学校每期都要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交警人员刘平等到校举行安全教育讲座。届时,全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得集中到大操场听讲座,做笔记。此外还加强了教师课间、早、中、晚值日护导,确保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本学期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上一篇:教师节活动策划方案(收集5篇)
下一篇:旅游市场前景(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