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师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9-25
时间:2024-09-25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应用探讨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无论是文化内容,还是中国元素都异常丰富。如若将这种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到室内设计教学中,则势必会给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仅可以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其民族感和荣誉感得到最大化增强,而且还能提升高校室内设计教学教师的文化水平,使之可以全力为室内设计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所服务,更好地促进室内设计多样化的发展。因此,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合理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可行的。
1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1可以全力开拓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
在高校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资源,以便其在参考借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设计出具有强烈中国风的室内设计作品,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室内设计学生来说,是其产生设计灵感的最大原动力。所以,科学合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高校室内设计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高校室内设计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对于激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国家建筑设计领域培养出更多素质高超、技艺精湛的室内设计大师。
1.2可以有效丰富室内设计课程
要想保证高校室内设计课程的丰富性和实效性,关键任务就是要为其提供大量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元素,以便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艺术灵感。在进行室内设计教学时,相关教师不仅要正确引领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和相应的室内设计知识,而且还要融汇贯通,适宜地增加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元素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室内设计的兴趣,使其可以充分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而在提高自身审美意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树立民族感和荣誉感。同时,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还要大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通过创新的形式来将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有效地引入到室内设计课程中,这样才能发扬民族精神,促进新的室内设计作品的诞生。
1.3可以大大创新室内设计品牌
为了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精神,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室内设计品牌,前提条件就是要依托自身的传统文化。因为室内设计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要想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创立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设计品牌,而这种远大目标的实现只有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激发设计师的设计源泉,进而使其设计出具有强烈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设计作品。因此,对于我国室内设计品牌的创新和发展,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来进行,并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得以实现。
2我国高校室内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2.1缺乏先进的室内设计教学理念
尽管近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的状态,具体体现在很多高校室内设计教师,通常在授课过程中都将精力放在怎样提升学生室内设计技能上,相对而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就显得微乎其微,即使有的教师会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但对文化知识教育却是极为忽视。这种滞后的教学理念,不仅会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一定的阻碍,而且对室内设计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也是产生了很多不利因素。
2.2缺乏对室内设计的正确认知
由于室内设计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现阶段,在高校室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和学生对室内设计缺少正确认知的现象,甚至很多人认为室内设计等同于绘画教学,进而教师在进行室内设计课堂教学时,也常常将绘画作为教学的基础。这种不良认识,既混淆了绘画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使人们对两者的认知难以正确区分,又降低了高校室内设计教学效果,使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受到严重的困扰。
2.3缺乏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意识
随着教学改革制度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也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进而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室内设计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教师都会将精力集中在设计技能和专业知识点传授上,相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却是极为忽视。目前,很多设计师也在盲目崇拜西方设计理念,其在进行作品设计时,也多数会采用西方元素,认为这种元素的标准和风格才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不仅降低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应用效率,而且对于我国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1充分借鉴传统文化符号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很多丰富的文化符号,且每一种符号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如:图腾、动物、植物等。在室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文化符号有效地转化成教学内容,以便通过文化符号的独特效果,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意识,使其可以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广泛征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鼓励其将这些符号有效应用到室内设计作品的操作过程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意识,又可以促使其实践技能的有效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传承相关教学活动,如:剪纸、中国风平面设计比赛等,以便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拓展思维形象,进而科学合理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应用,全面提高学生室内设计的能力和综合水平。
3.2有效融合中国画元素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项专业知识丰富、结构复杂的学科,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专业课与其他学科进行充分的融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而对理论知识、设计技能、设计技巧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区分和总结,更好地对每个学科之间的审美特点进行综合性评估。同时,室内设计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还可以最大化提升室内设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其教学内容,例如中国水墨画,其无论是构图,还是构思都注重强调虚实相间、黑自对照的辩证性思想,这种思想与室内设计教学中所体现的审美观念、哲学特点、设计技巧等有着充分的共鸣,都是遵循烘托与对比、均衡与对称等构思设计原则来进行作品设计的。所以,我国高校室内设计教学,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相关教师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来大力激发学生自主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意识,使其可以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将这种民族精神完全展现在现代室内设计作品中,以便更好地突显我国室内设计教学模式的民族文化特征。
3.3注重中国古典文学的参考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古典文学是唯一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文化遗产,其对于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如:《醉翁亭记》《桃花源》等。因此,室内设计教学也可以借鉴这些古典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其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而对中国古典设计风格有着重新的认知。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刻的研读,使学生感受其中所体现的设计美感,不同文学作品中蕴含的诗情画意和设计格调都是不尽相同,所以,学生在感受这些元素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并将之所体现的构思与现代室内设计原则进行有效融合。其次,在室内设计作品操作过程中,学生要灵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技巧,能够最大化在作品中显现强烈的中国风,进而使文化氛围和民族特色得到相互的交融。最后,在进行室内设计进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照一些实际的古典建筑进行设计训练,并让学生诵读一些经典的古文学作品,以便可以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使其从中寻找到可以有效利用的文化元素,进而在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室内设计作品。
4结语
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有着近千年的历史,要想使其得到良好的传承,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室内设计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并将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有效引入到室内设计教学中,以便使学生应用民族文化的意识得到更大的提升,进而设计出最具中国风的设计作品,为我国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谭秋华.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5:10-12.
[2]吴颖.当代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应用模式初探[J].天津:天津大学,2016,11:22-23.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所谓一体化,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体化,即整合室内设计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将这两门课程的理论环节、设计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其二是指室内设计课程自身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即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教学方式。所谓多元化则是指室内设计课程自身教学内容与手段的多元化,包括题目选择、教学手段以及组织方式的多元化。
一、室内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整合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构建建筑--室内一体化教学体系。即通过一定方式将建筑设计课程与室内设计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授课中课程之间的严格"界限",将这两门课程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方式如下:
1.调整理论环节。以此前学生掌握的建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空间"概念,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理论联系。"空间"概念是联系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笔者在讲授"室内设计"理论课时,首先抓住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这两门课程共同且最重要的知识点--"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寻求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知识的融合。但是,室内设计毕竟不同于建筑设计,两者在空间的处理、尺度的把握、设计的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初始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此前积累的建筑基础知识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区别的理解,掌握室内基础知识。
以某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在二年级进行过别墅的建筑设计,已经积累了住宅设计的相关知识。以上述训练为基础,在讲授室内设计"方法"的理论之前,先进行住宅平面的室内布置练习:给定一个简单的矩形平面,限定功能为"住宅",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使用对象和人数,在课堂限定的2小时内进行室内布置。通过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使学生发现自身室内设计知识的不足,从而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短时间内的构思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2.改革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室内设计课程最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教师设定设计题目,学生实践来完成,包括住宅设计培训和公共建筑设计培训两部分内容。题目设定依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即从设计内容简单的、规模小的到设计内容复杂的、规模大的,小规模住宅室内设计是实践培训的起步。
第一,采用交叉循环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传统设计教学,包括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先讲授理论后进行实践环节。实施室内设计教改后,可把理论与实践环节打散,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循环教学模式。在10学时的基础理论课讲授完成之后,配合相应的实践环节,讲授室内立面设计、室内天花设计、室内灯光和色彩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环节之后开展讨论课,让学生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通过思考、发言与交流,产生思维互动,加深对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第二,强化设计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调整与改革,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体验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的全过程,强化二者之间设计环节的联系。公共建筑设计培训部分是以"空间"为主题的室内设计,把"空间"作为设计对象,教师可将几种类型公共建筑项目进行多元化设置,由学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选择。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际调研、课内辅导、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其建筑设计作品中的室内设计,让学生重点体会同一设计项目如何实现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继续及深化的过程。
二、室内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的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室内设计教学的多元化包括题目设定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
1.题目设定的多元化。教师根据学生室内设计学习的不同阶段,设定由易到难的设计题目;针对学生室内设计学习的同一阶段,提供丰富多样的设计题目。建筑学专业学生室内设计的实践培训可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在最初接触室内设计时,只给定一个简单矩形平面,让其自己定义使用对象及人数进行平面布置;随着学生对室内设计的进一步了解,理论课的讲授及相应的调研完成,题目的难度相应增加,进行住宅整套室内设计;在住宅设计训练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更为复杂的公共空间室内设计,题目锁定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学生可以在自己完成的建筑设计作品中自由选择"公共空间"部分进行设计。这一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参与设计的题目多样化,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除采用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及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的传统教学方法之外,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突出因材施教,大力加强研讨课的力度,形成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特别是重视研讨课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如,在布置室内设计题目之前以及题目设计的各个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随机安排研讨课,一般2-3周进行一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或自由组合进行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在课堂展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边讨论边观摩,交流调研心得以及设计构思,能够极大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师在研讨课中扮演总导演的角色,把握课堂研讨内容,对一些争论激烈的问题提出参考意见,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并对所讨论的内容作概括总结。
3.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在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独立设计与团队设计相结合等组织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如课堂作业---矩形住宅平面布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两种户型的住宅室内设计及以"空间"主题的公建室内设计中,则要求学生2人一组展开设计,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交流能力课外调研以4-6人为一组进行,便于学生在团队中学习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的诞生,往往要经过众多设计师智慧的浇灌与努力的付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设计师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应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出发,整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知识点,采用理论、实践、讨论的交叉循环教学方式,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与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居住空间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53-01
近年来,室内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室内设计师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由于我国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面对高速发展的行业,人才供应出现较大缺口,2007年,全国室内设计人才缺口达40万人。调查显示,目前,特别是从事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人员主要从艺术设计、平面设计等职业转行而来,大多数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有关设计的投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与此同时,专业学校则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向社会提供各种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笔者回想自己做学生时的经验,觉得设计课最容易上课,同时又最难学得好;现在想想自己做教师的经验,也觉得设计课最容易塞责,同时又最难教得好。但想来想去,这样难学难教的课程,恐怕不会有特别新颖而速成的捷径。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为主,并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实践课程也只是局限于校园内部的教学资源,单一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产生理想主义的作品,存在可操作性薄弱和对设计作品的材料、工艺及实施分析等问题的忽略。
面临这种现状,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创造性的成为一种艺术设计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但“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并不等同于“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承担社会真实项目为主,单个项目在工作环境中由几个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精英式的培养、辅导下完成。“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是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职业化、学习过程岗位化、教学评价社会化。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做中学,做中教;其教学目标是素质与能力协同推进。其教学组织结构为一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课程都要纳入其中实施;不同模块中的课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多元化探索;高等性与职业性兼顾。而其教学实施团队则要求双师型结构,主张校企合作,团队合作,责任明确,综合管理。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的工作室化教学方法的执行,仍然需要在一年级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的基础教育,以让一年级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之后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二年,主要培养学生建立职业认同感,渴望成为从业者。因而此时设立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下校企合作课程,具有明显的承前启后,内外结合,专兼并存,分层递进的特点,使学生全面进入准职业化状态。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讲授部分,对于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和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将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而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特别引导学生阅读实物和图片。学生在学习理论课要注意:自学与听课相结合;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接受与探索相结合。
第二阶段,由老师以准职业化课程“真题仿做”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联系,将已完成的项目或未完成的项目纳入课程教学中,由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担当课程以“真题假做”的方式进行。企业项目流程的各个主要环节,从项目的信息收集、初步设计、完善方案、施工协调、使用评估五个步骤的实践程序,融入到整个课程的阶段中,(具体的比如:进行的水电改造,可分小组带学生实地考察学习;后期配饰的选择,可分小组让学生深入建材市场,了解掌握其知识)。同时根据项目进程,让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分层递进的模式上升,教学过程中穿插校企合作的企业人员各类专业课题讲座,学生作业的各种展览,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成果的验收与评比等。学生在这个真题仿做阶段,需要注意:实践课前要复习好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课初期,宜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制出自己的实践训练方案或具体的实施计划;在实践课过程中,要独立完成各项技能训练工作;在实践过程中,要勤观察、多思考,学到实际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课过程中,一旦遇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既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又要不固执己见,吸收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观点;在实践课过程中,除了勤观察、会创新思维之外,还要把这种观察和思维落到实处;实践课后期,要重视撰写各种文字报告或总结,如调查报告、设计说明书、实习报告等。
在未来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工作室化教学方法的发展中,我们展望用真项目导入的工作室模式教学,利用之前的基础以及精英化教学,打造成真正的公司,从而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真正建立装饰设计公司,并且对外服务,可以由校外相关公司参股完成;从工作环境中真正营造公司文化和氛围,把工作室各种软硬件设施成达到公司标准;完善对外服务,使工作室能够在经济上独立承担发展的需求,所聘用的员工、教师、学生,都支付相应的报酬;让每届学生都能在工作室中工作自如,毕业时让社会上有一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感到压力;与其它工作室一起努力打造工作室品牌,争取在行业中做出示范。
面对目前日新月异的房地产和建筑市场,不仅要求其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且需要复合型知识的高端室内设计人才与此相适应,国家也提高了室内设计人员的职业“门槛”,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也必须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需要,能够培养出社会急需的环境设计与创作、教学、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师培训;实验室;设计;构建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3-0033-04
师范院校的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在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中,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的学识,因而使师范教育得到长远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手段也需要新的实验训练平台,来替代或者部分替代现有的实践平台。根据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各个教学环节特点,设计并初步建成了教师培训实验室,本实验室为职前的师范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为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使教师通过网络,得到专家指导、同行帮助。能减少城乡教师培训资源的不均衡现象,对快捷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教师培训实验室功能及意义
教师培训实验室是以现代教学理论、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设备,把教学实践内容转换为数字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和存储,把师范学生、教师、校长分组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教师远程培训、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制作等综合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实验系统。
微格教学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教师技能培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微格教学不会因为新的理论、模式和技术的出现而埋没,它的理论精华始终会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但是,微格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应随着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新的突破,特别是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呼唤有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设计建立了“教师培训实验室”。
教师培训实验室在培养专业人才素质、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和竞争实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培训实验室除包含了微格教学教室所有的功能外,比微格教学教室有明显的优势。
1.实践训练的范围更广泛。微格教学教室主要在于课堂教学技能的反复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而教师培训实验室从选教材、写教案、做课件、课堂教学、课后评价和教学交流等所有与教学技能相关的环节,都属于实验范围。
2.实践训练的内容更细致。微格教学教室主要在于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提高。教师培训实验室不仅在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上,还着重在语言、形态、观察、心理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实践。还通过远程教育功能,接受网上评论,接受的指导和点评更加细致。
3.观察的对象多元化。教师培训实验室在以教师主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还分别对学生、课件应用、板书等进行个体观察,从而使课堂教学训练更能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如,在实践课堂教学中,我们记录课件以及利用电子白板功能记录板书,除了记录教学者和学习者外,专门设置一路视频针对某一学生或者学生组,做个体研究。
4.应用范围更广。教师培训实验室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促进作用,对于其他许多专业也可以进行实践训练。如:语言类专业的发音训练,通过观察嘴型的不同来矫正发音。还有对于贸易类专业学生。进行模拟谈判等,来训练谈判技巧等等。
5.传播范围更大,接受的指导也更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培训实验室通过远程教育功能,直播或者点播实验内容,在网上接受专家、教师、同学的网络点评和学习,接受的指导和建议更加全面和实用。同时学习他人的成果也越多,选择更加灵活。
二、教师培训实验室的设计原则
教师培训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宣讲的过程,也是让知识得到创造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做到使教师得到理论知识的充实。更需要锻炼教师实际授课的水平。作为以训练教师实际上课能力为目的的教师培训实验室,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原则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要把技术应用带来的负担减轻到最低的程度,既要减少授课教师的授课及心理负担,又要不增加管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系统使用和管理一定要简单实用;其次在技术上,根据自动化的设计理念,利用自动跟踪技术、控制和切换技术,把数据采集工作从复杂的人工操作变为机器自动完成,以达到人力的解放。
2.系统性原则
实验室的建设要把教师培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整个系统的技术完善,要注重整体使用效果,真正体现先进性的意义;实验室的建设和扩展方便,管理要能够远程集中监控到各个实验室的视频、音频和计算机屏幕,能够整体把握系统的集成和扩展。
3.稳定性原则
系统要稳定可靠,容易维护,即使出现软硬件故障也能快速排除故障,不会耽搁实验室的正常使用。
4.拓展性原则
所有软硬件设计均应采用模块化,对外提供国际统一的标准接口,系统所有硬件设备、软件均应可以向上扩展、升级;不仅整体配套设备兼容性好,而且可以与任何外接设备兼容;系统的核心设备录播主机可以采用标准Intel架构主机,以利于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增加新的实验室单元时,只要在新的实验室单元增加设备,无需系统替换,完成在线扩展。支持跨区域网络管理。
5.实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从教师培训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出发,按照经济实用、成熟先进、持续稳定的原则,确定系统建设的规模和软硬件档次;系统软件操作界面简洁明了,使用简单,效果卓越;系统设计在建设上充分考虑实用、经济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可以有效做到分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无论用户使用平台、远程教学管理平台和客户端都要为用户提供友好简便的操作界面:在服务器平台方面提供了完备的维护管理系统。具有真正图形化界面,而且具有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客户端软件界面采用图形化设计,使用户能够通过简单操作而获取教学服务。
三、教师培训实验室的技术要求
教师培训实验室是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训练的实验场所。学生在选好拟授课教材后,进行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分组试讲、教学反馈等多个实践环节的反复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课件制作能力、教案设计等教学技能。因而本系统应该满足以下技术需求:
系统应该支持多个景别的摄像录制,分别用于教学现场教师、学生、师生互动、教师板书等景别的摄录。在录制教师授课画面和讲课内容的同时,还能支持录制授课中用于教学的视频展台、教师授课计算机以及其他媒体输出的声音和画面。
系统支持全自动的录播方式,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各场景之间的自动切换:同时也支持人工干预录制;系统的操作既可由教师在讲台上控制,也可由管理员在主控室控制。主控室通过网络可以对录播教室的主
机进行操作。也可以对各摄像机远程遥控。
在录制主景别摄像机采用全方位自动跟踪摄像系统,跟踪无盲区,无须摄像人员控制。教师能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摄像机自动连续跟踪拍摄,其跟踪拍摄的活动范围不局限于讲台,具有移动平稳性,确保教师图像被牢牢地锁定到图像中央而不会跑到画面之外。
学生景别用学生高速定位摄像系统。进行学生全景、分区特写、个别学生特写位之间的高速切换录制,具有抢答功能,由授课教师来控制学生抢答器的接通与否。
系统能够全自动录制,生成的课件支持SCORM标准的流媒体格式文件,适用于各种学习管理平台。在课堂结束后自动以文件形式保存。
计算机信号兼容性:系统能够支持任意格式电子文件和任何电脑软件。如DVD视频流文件、PDF、Office、各种图片、CAD、Flash等,在教师讲课时可同步录制。
录制好的课件。如果教师需要还可以在后台进行重新编辑,录制文件回放。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播放软件在网上即可通过IE浏览器点播收看。视频和计算机屏幕内容可同屏或分屏显示,可单独控制窗口大小和位置。
系统具有网络直播、点播功能,在授课过程录制的同时,实现教学直播和点播。
四、教师培训实验室的设计及系统构成
教师培训实验室要求教师授课的同时对多媒体教室内所有课堂发生的场景做全程录像。全面反映教师教学与学生情景调动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任何课件、板书内容等场景元素。因此需要对教师、学生、板书及全景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音视频切换,同时要求分教室和网络上用户能同时以流媒体的方式在网络中观看直播课堂,并能存储在服务器上供课后点播。进行在线学习。根据这些需求特点分类。系统设计构成如下:
首先,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组成。教师培训实验室由局域网内的示范教室、多媒体制作室、教学反馈室、分组实验教室和基于Internet网的虚拟网络教室组成。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是由微格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远程教育教学系统有机结合,并集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以及教学视频反馈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集成系统。
其次,根据教师培训实验室的使用要求,该系统主要有视频信号传输系统、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计算机屏幕采集系统、电子白板采集系统、远程教学系统以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几大子系统构成。
在教师录制主机上通过课件实时录制系统,实时接收前端摄像系统采集来的音视频信号和VGA信号。合成图文并茂的符合SCORM1.2标准的流媒体课件。并同时将数据转发至直播服务器提供给分教室、校园网和互联网用户的直播收看,合成并处理好的课件则通过流媒体点播服务器提供给网络用户点播观看。
第三。根据设备技术分类主要有多媒体教学视频系统、视频录播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其中视频录播系统为主要构成设备。它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录播中控系统集成化程度高,一键开,关系统,一键开始,停止录播,教师无需任何技术培训,即可授课;控制台提供传统的按键式操作,还提供了数字化触摸式操作,可以进行云台镜头控制、可以进行手动导播、可以进行鼠标点击跟踪等等。
智能音频系统主要实现教师授课时的语音信号和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或讨论的语音信号通过智能混音器全息地采集下来,并实时传送至课件录制系统完成课件实时录制。
课件实时录制系统,可以简单方便地把整个课堂情景实时录制下来,生成有音视频和电子文档的流媒体课件,并且压缩率高,能够实现动态的捕捉,自动生成文字索引等。
课堂直播系统通过IP网络,例如局域网、互联网、卫星网,将课堂内容直播出去,课堂内容包括音频、视频以及计算机屏幕内容,接收端通过IE浏览器即可收看直播课堂内容。
图像定位系统。图像定位系统分为教师跟踪系统和学生定位系统两个子系统。可以采用红外跟踪技术和图像分析定位跟踪系统。教师跟踪系统具有教师在上课时快速走动或板书时,系统均能准确无误地采用不同策略自动变焦跟踪拍摄,整个跟踪过程连续、稳定、平滑,画面输出稳定。采用无人值守的操作模式,上课的教师只需按照通常的上课模式进行正常教学活动即可,无需佩戴专用跟踪设备来完成跟踪拍摄,从而消除了教师的不适应感,使其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学生定位系统将自动调用学生摄像机对正在发言的学生进行定位并采用特写镜头拍摄,学生发言结束后,系统自动返回教师跟踪系统。
智能导播系统集传统自动录播系统的导播功能和特技切换台功能于一体,主要用于课程录制过程中多个场景及多路视频信号源、视、音频文件和计算机画面之间的自动切换。系统随教学活动的变化智能选择切换策略,并实现带特效功能的智能导播。
五、几点思考
我们在建设教师培训实验室过程中,从设计建设方案到开始实际建设,其中由于设备以及其他一些环境的变化,在建设时走了不少弯路,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在设备集成商的选取上,由于没有现成的建设案例。因而基本上设备集成商都是熟悉一部分而又不了解另一部分,所以一开始我们同时选择了两家不同的设备供应商,一家是做远程教育设备,一家是做多媒体录播系统的。在建设完成后,分别调试成功,但一合用,就出现了相互干扰情况。后来根据设备特点我们提出新的建设方案,由一家设备供应商全程负责,解决设备间干扰问题。
在设备选择上,为合理利用,避免浪费,我们采用相同设备统一标准,和统一信号接口,达到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在各种功能选择上,选择稳定而性价比高的设备,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实用性。如:跟踪系统采用图像分析跟踪系统。
在实验室用房选择上,我们突破传统的小教室格局,所有模拟训练的实验场所的建设全部按照实际教室的大小为标准,这不仅使实验训练真实化,而且在实验室空闲时全部可以用于其他多媒体教学及远程教育,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总之,教师培训实验室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满足教师培训的日常需求,也可以设计一些专业训练实验用于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培训,如外语的语音训练,营销专业的谈判情景模拟实验等,以提高教师培训实验室的利用率,发挥实验室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蒋福良.教师培训网络实验室设计构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0):7-9.
[关键词]毕业论文(设计)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H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9-0111-03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及平时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在毕业之前提交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仅能反映出本科生的专业水平和参与科研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无论在实验内容或格式规范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和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就在日本学习期间的经历和接触到的毕业论文(设计)做法,比较了日本与我校和兄弟院校理工科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做法,重点分析了日本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设置的一些特点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实验方法和经验,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定位、起始和完成时间
日本和我国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定位为学士学位论文,是本科生毕业之前提交的一份综合性答卷。在修完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同时,本科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才能获得本科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在日本,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首先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而后已经确定研究方向的学生直接去找指导教师,根据双向选择来确定本科生所属研究室及导师。本科生做毕业论文的时间为一年,从第七学期开始,本科生在修第七学期计划课程的同时就开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的工作。本科生在最初的几周或几个月里要了解情况、参与和熟识相关的研究工作、收集和了解相关的资料、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最后和导师协商,选定研究题目。而各研究室也为新生举办特别研讨(轮讲)会,在研讨会上,首先由研究室负责人介绍本研究室的总体情况、各成员的简历、研究课题及项目、年度活动计划(学术报告会、实习、参观、调查、旅游、聚会)等情况。接下来由几位学生(包括博士生、研究生、四年级学生等)报告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科研情况,最后还举行一个小型聚会,给新生创造另一个“近距离”相互了解的机会。而我校和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大多是在第七学期末时由教师出毕业论文题目给学生,学生只看题目和导师就选题,根本不了解该题目的研究内容。由于这时已经是学期末,学生正处于最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教师也处于出题改卷、计算考核成绩的最忙时期,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没有安排实际性的任务。第八学期开学后,学生才着手了解情况、查阅收集资料、制定实验计划,并购买相关药品材料,开始做实验。因布置时间过迟,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不能及早进入状态。加之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很多学生参加就业招聘会、研究生面试、考各种资格证和毕业补考的时间,诸多因素使得学生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这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造成了影响。
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提倡循序渐进
在日本,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后,导师不要求学生马上就开始做实验(设计)。他们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应、了解和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做法的条件,要求学生重复和了解前人的工作,选修有关的课程,收集资料,自学有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在研讨会上作简单的报告。总而言之,第七学期是学生适应、了解和掌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和初步进入正式制作毕业论文(设计)的阶段。在此阶段导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及自主意识,在已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内容。在第七学期末的某次研讨会上就专门作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报告,争取导师和研究室人员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各种条件准备就绪以后,再开始做实验。相比较而言,我们只有一个学期(实为14周,有些学校甚至只有半个学期)的时间做毕业论文(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没有创新性,连自主性也很难有了。
三、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注意培养独立自主的性格
在本科教学中,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离校前对其掌握理论知识程度及其实际应用能力的最后检验,是对其创新意识与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和升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向他们传授具体知识更重要,授人以渔胜于授人以鱼。在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和独立自主意识的重要环节。只有培养出学生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学生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日本,在实验课和制作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都要亲自动手,独立完成有关实验和仪器的操作。此外,学生必须亲自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拟定实验计划,订购仪器、药品,订做实验装置。从扫描仪、投影仪、复印机到大型复杂仪器设备的使用,导师一般是不会亲自去教的,他们要求学生自己看说明书解决问题,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实际问题也要求学生自行解决。
四、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自觉性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性教学,学生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因此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完成和质量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和综合素质。在日本,从家庭到学校以及全社会都非常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也很高。这个从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身上也可以体现出来。每个研究室和导师给学生提供电脑,每个实验室也都有电话,电话随时可打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但是利用网络进行聊天、玩游戏等娱乐性活动的学生很少,而将研究室的电话用在私事上的情况就更没有了。研究室的所有学生都配有钥匙,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各种贵重物品也放在桌子上,不锁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公用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24个小时开放,学生(提前预约)随时都可以使用。相比之下,我们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建设还需加强。另外,日本学生的穿着打扮也相当朴素,在实验室和校园内几乎看不到几个一起闲聊的学生。导师经常提醒学生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很多学生已养成了这种习惯或遵循这个规则,在实验室熬夜的大有人在。他们既朴素、勤奋又自觉的精神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印象。这点值得导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在学生面前反复提倡,更值得我们的学生学习。
五、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提倡环保意识
在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中,学生面临亲自配制各种溶液,处理各种废物等问题。这种问题的处理不仅影响室内环境和个人的健康,而且影响室外环境和他人的健康,如果处理不妥当会直接影响本人和他人的健康,从而间接地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在日本,每个研究室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包括管理水暖电、仪器药品、废品处理、学生行为规则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学生手册。导师也经常提醒并监督这方面的工作。在研究室锂电池、金属、玻璃、塑料、纸张、可燃物、不燃物等废弃物都分类装箱,化学废弃物也要分类存放。酸类、碱类、有机物、无机物都有专门的回收桶。而对于那些毒性很大的废弃物,研究室单独设立了回收桶。连纸盒的小钉子,玻璃瓶的金属盖子都分别存放。如有违规行为,环境监测部门就马上通知学校有关部门,调查肇事者,并对其进行处罚。可喜的是师生们已经把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少出事故。在寸土寸金的日本,学生做实验的场地很小,一般每个学生只有1-2米长的实验台,人员密集,但实验场地还是很干净、很整齐。在学校每位教师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书房和实验室,教师几乎每天从早上九点工作晚上七八点,甚至很晚都在那儿备课、从事研究和处理日常事务。学生也都有学习备课的房间。实验室与学习备课区是严格分离的。这样业余时间既可以把教师留在学校,也可以保护师生的身心健康。而我们很多学校不仅没有把垃圾分类存放的制度,就连有毒物品也不进行特殊处理和特殊存放。大部分教师在学校没有自己的书房,只有实验室,实验室和学习备课室也没有严格的区分。
六、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研讨会制度
日本大学里都有研讨会制度。[2]一般每周一至两次,每次2-3小时。研究室的所有人员包括导师(教授、助教、讲师)、博士生、研究生、三~四年级学生都参加。他们(每次几个人)轮流介绍自己的科研情况或国内外的科研动态,汇报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内所作的研究工作,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计划,并回答师生提出的问题。导师围绕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于有些问题导师会进行重点讲解。要投稿的论文也先在研讨会上宣读并征求意见,然后再进行修改。当科研上有所进展时,其摘要或全文会贴在走廊里,供师生参阅,这样既可传播和交换信息,也可炫耀自己的实力,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或项目,获得社会的支持和尊重。
这种研讨会制度有以下优点:1.由于每个学生,无论是博士生还是本科生都得每隔一段时间在众人面前作汇报,这就给学生增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其既要认真做准备,也要抓紧时间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2.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多种综合能力的机会。从查资料、拟定实验计划,订购药品,使用仪器到数据处理,归纳总结写成文稿,制作多媒体等都得学生亲自完成。3.导师、博士生、研究生及本科生都要参加讨论,这就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思想、集体合作、互相提高的机会。4.台上的学生得到锻炼,台下的学生受到启发,这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学习和研究的气氛。有时,某个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激励与启发作用比教师讲课的效果还好。在研讨会上学生敢思考,学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倪哲明,(日)增田慎治.日本大学化学教育的特点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0,(4):34-39.
[2]SatoshiNiibori.AssessmentMethodofMasterandDoctorThesis[M].Japanese:DobukanCo.Press,2002.6.
[3]陆玉梅,唐世学.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8(1):32-35.
[4]YoshimatuShibata.TheNewPrincipleofEducation[M].Japanese:YuhikakuCo.Press,2003.3.
[5]于青春,何江涛.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的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04,(2):90-92.
[6]郭长虹.值得借鉴的日本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做法[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5):96-96.
上一篇:室内设计发展论文(收集5篇)
下一篇:室内色彩设计论文(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