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绩效考核方案(收集5篇)
时间:2024-09-27
时间:2024-09-27
摘要本文介绍舟山市普陀区作为浙江省医改试点县区结合海岛实际,在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绩效考核管理、着重抓好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切实加强资金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财政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改革
舟山市普陀区作为浙江省医改试点县区,从2010年2月起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我们结合海岛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坚持规划引领、完善财政保障、强化监督管理,全力助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紧紧围绕标准化、规范化目标,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针对我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及人口集聚的现状,我们坚持规划先领,按照15—20分钟医疗服务圈要求,制定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全区共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6家、村卫生室53家。
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投入4.5亿元新建了区人民医院东港院区。按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投入5500万元实施了区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工程。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大楼。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8家、村卫生室4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用房面积从原来不足10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50平方米左右,村卫生室平均用房面积达到60平方米,城乡15-20分钟医疗圈全面建成。
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标准化配备。从2010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设备经费150万元,乡镇(街道)按同比例配套,专项补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标准化配置。截止2012年底,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完成基本装备的标准化配置,其中服务人口万人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CR(计算机X光成像系统)、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诊疗设备。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按标准要求配备了常用的医疗诊治设备。
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通过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健全制度、提升内涵等措施,全面推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建成农村中心集镇示范卫生院5家,省级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10家,市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46家。
二、紧紧围绕公益性、一体化目标,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性质核定人员编制。2010年区编制办出台了《关于核定普陀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编制的通知》文件,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核定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编制703人,并按照“一次核定、分步到位”原则逐步落实人员。
建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保障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补助政策,明确了财政补助标准和区乡两级财政分担机制,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编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参照公务员标准核定,编外人员(含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工资报酬实行财政全额补助,并建立与在编人员收入同比例增长机制。
全面推进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采取紧密型、基本型二种模式,实施以人员统一聘用、机构统一建设、业务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核算、药械统一采购、绩效统一考核等“六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全区已有10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管理率达92.66%。
妥善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2010年,通过财政补助一部分、卫生局统筹一部分、单位自筹一部分的办法,妥善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近200万元的历史债务,确保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轻装上阵、正常运行。
创新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责任统筹基金。2011年起,采取财政补助为主、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的筹资办法,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责任统筹基金,有效化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发生医疗纠纷后赔偿经费承担风险。
三、紧紧围绕共享性、实用性目标,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国家医改信息化建设试点和“国家数字卫生项目样板示范区”建设项目。近三年来,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建成了区级卫生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和全区卫生信息服务网络,基本完成了区域心电诊断、区域影像诊断、远程医学会诊、远程医学教育、预约转诊服务等五大平台,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适应新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推广应用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健康体检系统、移动输液室管理系统、责任医生移动随访、健康面对面IP可视电话,电子报告卡系统、药物监控系统等实用性软件,卫生信息化助推医改的成效得到初步显现。
四、紧紧围绕正规化、优质化目标,不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工程。从2009年开始,委托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从舟山户籍的应届高考毕业生中定向培养全日制临床医学大专层次学生80名。财政按每生三年共2.6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素质提升工程。2009年起,每年安排近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科医生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在职岗位培训等,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得到显著增强。
建立优秀基层医务人员奖励基金。2008年起,财政每年安排40万元,专项用于优秀专业人才的奖励,每年每人奖励0.5-2万元,激励医务人员创先争优。
完善乡村医生社会保障机制。医改实施后,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实行聘用制管理,安排专项经费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解决了后顾之忧,有效地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
五、紧紧围绕积极性、创新性目标,建立完善绩效考核管理
全面落实绩效工资制度。2009年10月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参照公务员标准核定绩效工资总额,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占60%、奖励性绩效工资占40%。区卫生局提取奖励性绩效工资的30%,作为区级奖励性绩效工资统筹部分,实行全区统筹调剂,主要包括机构考核奖、领导班子考核奖、海岛地区津贴和工作创新与特殊贡献奖等。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统筹部分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70%,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后发放。非在编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参照在编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单位统筹部分考核分配方案执行。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建立了“坚持两项目标、实行三级考核、突出四块内容、实现五个衔接”的绩效考核体系。坚持两项目标即坚持体现机构的公益性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实行三级考核即区卫生局联合区财政局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领导班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机构对职工的三级考核模式;突出四块内容即突出机构管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四块内容;实现五个衔接即与机构综合目标、领导班子实绩、职工的年终绩效奖金分配、职工职称评聘争先评优、人事制度改革等挂钩。
实施新型工分制绩效考核办法。近年来,普陀区积极探索“新型工分制”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模式,通过定、记、评、奖、兑工分等方式,达到了“出工出力、出效争优”的目标,具有较强示范意义,受到国务院医改办和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六、紧紧围绕公平性、均等化目标,着重抓好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全部实行市级统筹,人群覆盖率均达95%以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基本全覆盖。新农合2012年筹资标准为460元,各级政府补助325元,参保率为98.9%,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达到70%以上。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起,在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时积极探索了以“花钱购买服务”的形式在民办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全区共有1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基本药物制度覆盖了全区所有乡镇(街道)、社区(村)。实施三年来,累计减少群众医药费用6000多万元。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落实国家、省定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基础上我区增加了社区健康报告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三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省率先出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流动人口八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1年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综合达标率为95.5%。
建立悬水小岛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机制。针对我区区域分散、岛屿众多、人户分离等区情,为确保悬水小岛及偏远村庄群众公平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区实施了以落实一名保健员、开通一条健康咨询热线、设置一只安全药箱、聘用一名责任医生、开展一次巡回医疗等“五个一”为内容的悬水小岛及偏远村庄分层医疗卫生保障工作。2009年以来,我区累计投入160余万元专项资金,较好地解决了悬水小岛和偏远村庄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
七、紧紧围绕安全性、精细化目标,切实加强资金资产监管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制度。为适应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先后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用经费管理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产管理办法》,重点加强了对药品采购、招待费使用、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奖金发放等资金管理,强化了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关键词]绩效考核社区医疗卫生
一、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1、绩效与社区医疗卫生绩效的含义
从广义上看,绩效指所有在岗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度或者业务完成的情况;而从狭义上理解,绩效就是工作的效益、效率和满意度综合衡量的情况。以绩效的定义为基础,据国家卫生部和UHPP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与人员分配指导方案课题研究所知,可以将社区医疗卫生绩效定义为――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在追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获得医疗服务的最大化。
2、绩效考核的目的
绩效考核的直接目的是激励员工。通过绩效考核,管理者能评价员工工作的好坏,调整员工的薪资和绩效奖金,决定员工晋升、降级或终止聘任。同时,通过员工定期与上级进行沟通,管理者能发现员工的优缺点,做到知人善任。而这些的目的就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能够主动地改进工作表现进而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组织目标。绩效考核体系是根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制定的,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又是以组织战略为基准分配的,所以绩效考核实际是检验组织目标是否完成,以便组织根据绩效考核的反馈信息及时修改未来的发展计划,确保本组织长期发展的一个过程。
3、绩效考核的步骤
按照PDCA流程,绩效考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界定工作本身要求,制定考核计划。即分析考核的工作是用哪些因素来衡量其好坏,然后根据分析得出的报告,制定者与被考核就报告进行沟通,从而确定制定考核计划。
(2)考核实施。包括确定和审核考核指标及其标准、选择考核方法,填写考核表格,划定考核等级等。
(3)评估考核结果。对考核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每位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
(4)结果反馈。即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评估结果进行沟通,使被考评者了解其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下一轮的绩效改进方向。
二、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1、社区医疗卫生的服务特点
社区卫生机构是由政府和医疗机构联合举办,以保证社区人民健康生活的机构。它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预防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其中医疗服务就是在医院开展门诊和住院服务,同时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开展家庭治疗、家庭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鉴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社区医疗卫生有以下特点:一是服务内容难以量化。社区医疗卫生不仅包括门诊,还有家庭治疗和康复,服务的多样性使得服务质量的好坏难以衡量;二是服务对象的能动性导致服务过程的复杂性,社区医疗服务的对象包括患者、即将康复者、健康老年人等,他们对服务的感知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而影响身体和心理因素很多,这导致了社区医疗过程的复杂性。
2、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的影响因素
据现代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有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工作因素。据此,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1)个人因素。包括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的能力因素、态度因素和性格因素等。医生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看诊能力、护理人员的能力包括护理知识的掌握和护理能力;态度上,医生的出诊时间、对病人的态度,护理人员的太多都是态度因素;性格上,医疗机构必须挑选有耐心、有爱心、细心的人作为工作人员。
(2)组织因素。包括社区卫生机构环境和社区建设的影响。社区卫生机构的硬件建设、管理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区医疗卫生。
(3)工作因素。包括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社区文化、社区的硬件建设、社区居民素质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等会影响社区医疗卫生。
3、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现状
没有一套科学、严密、全面且便于操作的绩效考核系统,社区医疗卫生没有严格的检验标准,其筹资活动和建设将难以进行。目前社区医疗卫生绩效的考核一般分为两层,一层是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考核,另一层是社区对医疗人员的绩效考核。多数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社区居民满意度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服务数量多以门诊次数、健康体检人次数、签约家庭户等作为考核指标,而服务质量多以门诊基本药物使用百分比、门诊处方开单合格率等作为考核指标。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社区医疗考核存在以下问题:比如指标选择不合适,很多考核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考核结果没有公开和及时反馈等。
三、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1、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绩效考核应遵循的系统性、层次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等原则,以社区医疗卫生相关者为考虑因素,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下:
2、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标准和评估主体的确定
在制定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标准时,可以参考社区医疗卫生标杆,结合自身实际定位。总之,在制定标准时,一要注意定量要准确,即标准能用数量表示时尽可能使用数量表示,比如对于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分成三档,用“95%以上为合格得1分,98%以上为良好得3分,用100%为优秀得5分”的标准比“很高、较高、较差”的衡量标准要好;二要注意不同岗位标准不同。比如:对于医疗人员的服务质量的要求就要高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从社区医疗卫生相关者出发,其绩效考核评估主体分为两部分――政府(卫生行政机构)和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居民,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同时社区可以设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对于卫生行政机构,其可以向社区卫生机构管理者调取资料,而社区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对医疗人员的考核获取相关结果。
3、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的实施
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由六个主要环节构成――设立考核组织、明确考核对象、确定考评指标和内容、制定考核标准、选择考核方式、评估考核结果并反馈。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核不仅仅是人事部的工作。在考核实施过程中,医疗机构的领导必须和人事部一起制定相关计划并实施,同时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2)考核就是调工资和发奖金。一些医疗机构在进行绩效考核设计时,主要出发点常常是拉开工作人员的薪资,而不是通过考核发现问题。不可否认,拉开薪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在考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反馈信息的运用,以便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3)尽量避免考核误差。在考核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因考评主体的私人原因而造成考核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同时要避免社区医疗人员为了提高考核绩效而贿赂卫生行政人员的现象发生。
四、案例分析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社区卫生的投入,尽管社区卫生机构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但还是有部分机构做得不错。下面就以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说明如何实施社区医疗卫生绩效考核。
该社区实施的是两级考核、两级分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群众满意度、资源利用度、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等四部分。具体而言,工作数量根据工作的风险、工作强度、责任大小和单位时间设定不同的系数,然后将工作系数乘以工作时间得出工作数量的分数,奖金额由分数确定。奖金额乘以工作质量得分、满意度得分和资源利用率得分然后得到绩效工资的总额。
通过绩效考核的实施,该中心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门诊量上升了24%,平均处方额、门诊次均费都有所下降,并在2008年北京市绩效考核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对于处在改革发展阶段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借鉴此社区的考核办法。
参考文献:
[1]姚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考核方案初探》,医院教育,2009.6
[2]李瑶,《社区卫生绩效考核,说易难行》,医药经济报,2009.5
[3]王真袖,《医院绩效考核避入四大误区》,科技创新导报,2009.08
[4]徐安娜,《医院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研究》,经济师,2007.8
关键词:新形势;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杠杆作用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整体是好的,随着社保医疗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推行,“看病贵,看不起病”及“因病致贫”的突出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笔者认为,当前公立医院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管理问题,如何让国家的投入和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提出笔者的拙见。
一、绩效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从语言学上说,是成绩和效益的集合;从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上讲,是指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结果和成效。在改革探索的新形势下,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并存,把绩效管理的法则引入到医院管理中加以探索,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一)医院的组织绩效管理和个人绩效管理
公立医院引入绩效管理,极大的推动了医院的发展,虽然地方政府还没有完全依照“绩效管理”的法则考量公立医院,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法则,现已在公立医院引起积极的探索。当前,公立医院实施的绩效管理,就是按照组织绩效管理原则制定管理考核方案,医院的科室管理者又依照医院绩效管理考核方案,进行目标分解,制定个人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只要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制定的科学合理,其成效是肯定的。
(二)绩效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位置
绩效管理在不同的行业其侧重点和主导思想不同,在公司和企业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相反,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是首先要解决的主导思想问题,否则就将引发许多问题和社会矛盾。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围绕医院一年诊治的病人数,治愈的病人数,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社会效益来制定考核目标。
(三)公立医院组织绩效管理的原则
要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原则;坚持公立医院以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为主的考量原则;坚持公立医院以绩效管理考核成绩决定奖惩并兼顾公平的原则。
(四)公立医院个人绩效管理原则
坚持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的原则;坚持热情服务、廉洁自律的原则;坚持多劳多得为主并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绩效管理的杠杆作用
(一)一定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确定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是正确把握拟定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的主导思想,是发挥绩效管理杠杆作用之所在。才能较好促进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二)要把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想深做细
一定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三原则,根据医院的人力资源以及医疗条件、医院功能定位,拟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绩效管理杠杆作用的发挥,如:药占比,转院率,辅助检查的阳性率等等,都在实施方案目标中予以科学要求,在月、季、年的督导考核中给与辅导,这样,才能发挥绩效管理在公立医院四两拨千斤的积极作用。
(三)巧用杠杆之力
解决好、发挥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杠杆作用是今后探讨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降低药占比,降低医疗成本,提高门诊就诊人次,提高治愈率,只要在医院绩效管理考核目标中科学要求,考核中加以指导,就能顺利实现,此为杠杆之力。
三、绩效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的必然选择
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问题,把公立医院推向市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以及取消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的计划性都是需要商权和讨论的议题。
(一)绩效管理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是科学管理的基本框架,而且已被大量实践验证为有效的管理体系,在全国的各省区,无论各级医院或卫生院,可根据各自的不同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考核内容,用于医院的全面管理,都是较为科学和有效的。
(二)解决好政府补贴和政府买服务的基础工作之后,绩效管理起决定因素
公立医院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突出社会效益最大化,是政府一直探索的目标,有专家和学者呼吁,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补贴,政府正在努力探索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尝试,那么做为公立医院本身,一定要解决好医院的管理问题,绩效管理在发挥公立医院社会效益最大化上,将起到决定作用。
(三)解决好公立医院职工的报酬与工作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的发挥
公立医院职工的报酬极大的影响队伍的稳定,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稳定十分重要,队伍稳定一靠报酬,二是“希望”,如果两者不能得其一,医院的职工队伍就不会相对稳定,这样虽然选用了绩效管理的管理方法,也无法发挥公立医院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作用,所以,要让职工获得合理的报酬或自身发展存在的希望,营造相对稳定的职工队伍不能忽视。总之,坚持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质是基础和导向,坚持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是科学无二的选择,坚持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质不但能解决好现有的医患矛盾,也能缓解一些相关的潜在矛盾;应该把公立医院的管理引导到绩效管理的正确轨道上来,少走弯路,实现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贾玉梅单位:霍城县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毛书伟.浅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医保管理工作[J].中国经贸,2015;03
[2]仲卫东.浅谈我国中医院成本核算实施现状[J].中国经贸,2015;03
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本性转变,加快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性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实现医改的阶段目标。
二、目标任务
(一)加快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推动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160号)精神,组织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步骤,列出详细的时间节点和线路图,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全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的制度。今年9月底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核定的人员编制和下达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完成岗位设置;10月底前完成竞聘上岗和全员聘用工作;12月底前完成未聘用人员的分流安置、清退工作。全面实行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任、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牵头单位:市委编办、市公务员局、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二)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分配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政办〔〕181号)要求,抓紧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政策,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
1、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核定工作。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规定,以定员定额的方式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公务员局、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核定工作。在确定本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绩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水平,准确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保证基层卫技人员工资不低于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平均水平。同时,建立并完善“双考核双挂钩”为核心的激励性分配机制。各县(市、区)要制定具体的内部分配方案和绩效考核办法,年度工作任务完成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考核,基层医疗机构要对职工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要确定好二个分配系数(即确定不同岗位的岗位系数和考核系数),明确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项目和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增量部分提取比例等。注意明确对于实施绩效工资前原有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部分应予保留,并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对于年度绩效考核合格并超额完成医疗服务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从超收部分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增量进行分配。(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公务员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建立农村卫技人员奖励制度。省里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政〔〕1号)文件下拨的乡镇卫生院农村卫技人员专项补助不纳入绩效工资管理,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增量部分,不得冲抵绩效工资总量。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农村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奖励资金,鼓励和引导卫技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各县(市、区)对年度考核合格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要如期并按原标准发放省上农村卫技人员专项补助款。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本项工作。(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公务员局、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采购供应改革
1、统一采购配备使用基本药物。9月底前,各县(市、区)要组织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不得再购进基层用药目录以外的药品,库存的基层用药目录外的药品原则上应在3个月内使用完毕。坚决杜绝网下采购行为。12月底前,全市村卫生所全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在村卫生所执业的乡村医生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纳入全省统一采购,由乡镇卫生院按采购价负责供应。同时,做好即将启动的第九批药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物价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
2、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货款结算制度。按规定及时上缴基本药物货款,确保基本药物足额供应。(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构建可靠、可控、可查、畅通的药品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开展药品配送情况及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确保药品及时配送到位。(牵头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乡镇卫生院要定期开展村卫生所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和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指导,指导村卫生所建立明细账目,规范药品的进销管理;建立督查制度,进行全面跟踪督查。(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健全稳定长效的补偿机制
1、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意见的通知》(政办〔〕26号)要求,加大落实力度,抓紧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后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综合改革的助推作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经费由政府足额安排,各项专项经费和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补助的政策。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任务、财务收支的核定工作,人员经费补助要同核定编制数挂钩,同实有人数脱钩,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员增效的积极性。(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根据省物价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卫生厅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价医〔〕323号)要求,并结合我市基层卫生工作实际,出台一般诊疗费相关实施细则,我市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按每人次9元以内核定,其中个人支付部分每人次1.5元,医保基金支付部分每人次不得低于4元,最高不超过7.5元。各县(市、区)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以及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和普通门诊费用控制。本项工作于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实施。(牵头单位:市物价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做好清理化解历史债务工作
本次化债工作的原则是“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各县(市、区)对已经锁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主要包括发生于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置等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要摸清、摸准每一笔债务,要完成长期负债造册登记,建立详细台账和数据库,对每一笔长期债务形成的相关佐证材料都要复印清楚并标注原始凭证号,以便提供财政、发改、卫生、审计、监察等部门逐项、逐笔清理核实。今年9月底前完成债务核实锁定工作,并建立债务台帐;12月底前将认定的债务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剥离给当地政府。各县(市、区)要建立化债资金专户,用一年半时间化解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长期债务;要注意时间节点,落实人员和工作进度,确保这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审计局、市监察局)
(六)培养和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加大力度培养和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意见的通知》(政办〔〕111号)要求,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四个一批”计划。
1、落实招聘一批特岗执业医师。今年完成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120名特岗执业医师的工作方案公布与报名时间由9月延长到12月31日。(牵头单位:市公务员局、市卫生局;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落实委托培养一批定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年起,连续三年委托医科大学为我市培养定向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五年制)50名,委托培养的定向医学生每人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补助由委培生所在县(市、区)财政负责。不能正常毕业的定向医学生,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补助费用;毕业后未按协议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补助费用并缴纳五倍违约金。补助金由市财政先行垫付,年底由市、县(市、区)财政进行结算。(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公务员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一批退休医生。返聘退休医生产生的收支纳入人员费用总额中安排。(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公务员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和学历提升,满足现阶段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要。继续落实《省-2012年全科医师能力提升计划》,做好全科医师培训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和报名工作。今年完成省上要求112名全科医师岗位培训、28名全科医师骨干培训、9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8名转岗培训任务。培训期间要跟踪督促本辖区报名学员按时参加培训,确保明年底实现城市社区每万服务人口拥有3名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4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同时,各县(市、区)还要做好全科医师临床、社区培训基地的建设的督导,对各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要给予必要的投入,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和条件;组织做好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工作,做好乡村医生“中专升大专”成人学历教育和本辖区乡村医生技能训练,乡医培训从8月30日至11月6日分六期对3600余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公务员局)
(七)全面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指在不改变乡村医生现有身份和本卫生所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实行“五统一”为基本内容的规范管理。各县(市、区)可学习借鉴松溪县设立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点实现乡村一体化服务管理的做法推进本地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
1、开展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试点工作。选择20%左右的行政村卫生所开展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试点,将试点工作与建立补偿机制相结合,村卫生所按照购进价格销售药品,不得另行加价,其药品零差率销售财政差额补助由所在县级财政负责落实补偿到位。(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市监察局)
2、实现新农合门诊统筹村级覆盖。今年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试点的20%左右的行政村卫生所首先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实施门诊总额预付,按照不低于乡镇卫生院的支付比例结算医疗费用。(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发展改革委)
3、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0%左右的工作量下移给村卫生所承担,同时将相应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明确村卫生所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合理核定任务量并加强监督考核。(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及时发放养老金。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对乡村医生个人缴费部分的补助方案,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待遇,妥善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问题。(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人员培训,尽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应用工作。9月底前,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各项卫生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应用;12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健康档案电子化和病历电子化。卫生信息网络要进一步延伸,终端逐步覆盖村卫生所,实现新农合村卫生所门诊结报以及健康档案基础资料、公共卫生基本信息采集等业务。继续加快“社保卡”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全覆盖工作,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牵头单位: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数字办、中国电信分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九)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制
根据《省医改办关于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包保责任制的通知》(医改办〔〕29号)的要求,与各县(市、区)政府实行挂钩的市医改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要确定一名负责人作为包保责任人。成员单位分别对应包干的县(市、区)为:市发改委对应市,市卫生局对应邵武市,市委编办对应建阳市,市财政局对应延平区,市人力资源和社局保障对应顺昌县,市药监局对应光泽县,市物价局对应政和县,市民政局对应松溪县,市公务员局对应浦城县,市计生委对应建瓯市。市医改领导小组确定包保责任单位和具体人员名单将另行通知。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医改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所辖县(市、区)按时完成本项改革任务。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确保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各项任务。
2、强化财力保障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长效机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所需政府投入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落实到位。要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同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切实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3、强化评估督导
市医改办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进展情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建立定期督导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市范围内的督导检查。
针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服务质量和效率亟待改善的客观现状,会宁县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积极实施卫生服务质量改进,并与新农合病历审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完善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办法县卫生局制定了“会宁县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办法”和“会宁县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应用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全面、系统地涵盖了涉及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两个方面,从诊疗质量、护理质量、质量警示、满意度、基础条件、服务能力和效率、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及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制定了考核指标和标准,乡镇卫生院每月进行自评,县卫生局每半年组织专家进行外评。通过“细则”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卫生服务质量,发现质量问题,查找问题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建立“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制度全县县、乡卫生机构每月1~5日召开“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议”,会议由各机构质量主要负责人员、管理人员和各学科负责人参加,开展讨论式评议,充分揭示医疗卫生质量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计划,落实责任科室及人员,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培训,每月选择主要问题实施质量改进。开展处方病历点评工作根据“会宁县医疗机构实施质量内部评价开展处方、病历点评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医疗机构每月开展处方、病历点评工作,县合管办将各机构病历点评及结果作为审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与经费拨付挂钩,县卫生局组织专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点评并与绩效考核相衔接,乡镇卫生院每月的甲级病历率应该大于80%,处方合格率大于90%,低于此值按本月审核拨付总经费的10%予以扣减,从而提高了处方病历的书写质量,促使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推行“排队”制度在县、乡卫生机构推行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医师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患者自费药使用量及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和医疗机构的“八个排队”(医疗机构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单次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和患者满意率的排队)制度,每月将“排队”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作为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重要的考核依据。开展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县卫生局组织省、县两级专家及相关人员,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卫生服务质量外部评价和处方、病历点评。医疗机构也开展了质量自评,科学评价质量现状,及时改进。在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时,进行处方、病历点评不仅能发现病历书写质量的问题,还可发现诊疗错误、不合理诊疗、过度服务等影响深远的实质问题。
开展绩效考核,推动一体化管理工作落实
以推行乡村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为突破口,对全县所有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施定期的绩效考核,!和质量评价,将考核和评价的结果应用于随后的管理过程中,有效地改善了乡村卫生机构的绩效控制方式。制订考核实施方案,控制考核的规范性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会宁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会宁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会宁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和“会宁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将每一项考核的具体内容、标准要求、方法步骤、数据来源、考核细则、得分、扣分依据和标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和细化。设计测量工具,控制考核的科学性确定了院内管理与建设、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和群众评价与监督等5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设计了乡镇卫生院考核和村卫生室考核2套指标体系,每套指标体系均由三级指标构成。将人员按专职岗位和兼职岗位,划分为18个岗位作为人员考核指标。设定统计分值,控制考核的公正性三级指标均按权重确定和分配分值。考核采取查阅资料、财务审计、现场检查、走访调查、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法。重视结果应用,控制考核的有效性一是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财政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经费的70%按月拨付,预留30%,依据绩效考核资金拨付方案拨付。二是奖先惩后,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免去负责人职务。建立长效机制,控制考核的导向性县政府下发“会宁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县卫生局成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别于每年的6月中旬和12月中旬,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2次集中考核,乡镇卫生院负责于每年6月上旬、12月上旬完成辖区内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工作。县里成立了由纪检、人事、财政和卫生等部门组成的绩效考核监督小组。
会宁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绩
1年多来,我县通过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六有”、“八统一”的管理模式,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运行机制、质量效率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10年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9.54%,住院分娩率达到93.90%。出入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0.00%以上,处方书写合格率达到92.00%,病历书写甲级率达到90.00%以上,两种及以上抗生素处方从23.00%降低到了16.00%。截至2011年3月底,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2207户,建档172062人,建档率为29.78%。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患者及时就诊率达到95.00%,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91.00%。行政管理得到加强各乡镇卫生院聘用村医334名,100%实现目标责任管理,乡村医疗机构和人员绩效考核覆盖率100%,10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标准,7所达到一级乙等标准。队伍素质得到提升2010年全县培训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新农合门诊统筹、财务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卫生监督执法及合理用药等专业知识培训3500多人次,省、市、县进修173人次。地产中药材治疗10种常见病在284个村卫生室全面开展,一些中医适宜技术在乡镇卫生院和60%的村得到推广应用。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行,降低了药品价格从2010年6月开始,全县30所乡镇卫生院和284所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11%。截至目前,零差率销售共为群众减轻药品费用320多万元。
上一篇:工商管理实践简述(收集5篇)
下一篇:固体废物污染(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