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管理范例(3篇)

时间:2024-09-05

高校图书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

期刊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大学生素质教育及促进产业活动的重要文献类型,是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之一。图书馆中的期刊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速度,关系到校园人文素质的发展。因此,期刊部门的当务之急是优化期刊信息资源的管理,打开期刊工作的新局面,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笔者将结合实际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做好期刊的资源建设、有效利用和服务工作。

1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强化期刊意识

在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中,一些传统的做法尽管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但未被认真对待。从思想认识方面看,高校期刊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的工作性质认识不足。高校图书馆由于受“重书轻刊”“重藏轻用”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普遍缺乏主动开发期刊信息的意识。不少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者认为其工作只是“看摊守业”,不重视期刊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致使期刊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从工作技能方面看,期刊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人数不少,但受过系统的文献情报信息方面的专业教育的人员不多。

要适应新形势,就要不断冲破传统陈旧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掌握图书管理和期刊工作的专业知识,胜任期刊文献搜索、整理、翻译、检索文摘等工作;应掌握某一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期刊管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型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分散单干向资源共享转变,为读者做好咨询和导读工作。

期刊文献资料只有被利用时才能转化为情报,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包括参考价值、情报价值、学术价值),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期刊工作者要通过更新观念,在“用”字上下功夫,要提倡用,要探索使用期刊的多种途径,使期刊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期刊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把馆藏期刊文献转化为情报,通过用户的利用变成有用的知识和情报,从而转变为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强化期刊意识,不仅能使期刊工作的情报职能得到有益的发挥,而且能激励期刊工作人员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服务机制,对优化期刊管理,活化期刊信息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统筹兼顾,建立合理的馆藏期刊结构

期刊采购质量与期刊开发利用密不可分,一个丰富的、结构合理的馆藏期刊体系是保证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建立起一个适合本单位读者需要的良好信息源,形成本校的特色馆藏,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基础。高校图书馆馆藏期刊的构成要与本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生素质教育等相关。期刊采购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本校所设专业、科研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期刊采购原则,明确收集的范围与重点,使本馆的期刊符合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科研课题和师生的学习需求。

核心期刊的选订要偏重于学校特色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及重点课题,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读者对期刊的使用情况与要求,宏观上掌握用户对各种期刊的利用率,微观上掌握被利用期刊的深度与内在联系。应使学校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核心期刊文献,在种类和数量上得到基本保证,形成独特的期刊馆藏特色。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即引文分析法、文摘法、载文量法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馆藏核心期刊、相邻期刊、相关期刊的品种和范围。期刊选订既要保证重点,也要兼顾相关学科与边缘学科,还需符合以“读者为本”的思想。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以本馆的经费为基础,以本校的教学、科研、产业活动需要及馆藏期刊的利用情况为前提,合理地拟定期刊采集计划。为了满足一般性阅读的需要,适量订购一些如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文学艺术类、娱乐类等综合期刊,尽可能使馆藏期刊品种趋于合理。处理好一般学科与重点学科、中文刊与外文刊间的关系,并注重藏刊的剔旧工作,使馆藏期刊结构朝着准、精、全的方向发展,以便达到馆藏期刊结构与读者需要相互协调的目的。

一个理想的期刊信息源,是一个由不同种类、不同内容、不同学术层次等方面组成的结构框架。因此,在选订期刊时,应认真研究期刊资源的分布规律,从内容多样、品种繁多的期刊中选择和确保本馆所需情报涵盖量的期刊。

3创新服务,扩大期刊开放度,提高期刊利用率

专业期刊、科技期刊利用率不高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重藏轻用、连续性与完整性差、读者检索能力差、服务方式单一等。因此,图书馆应创新管理服务措施,提高期刊利用率。

(1)加强现刊和过刊的基础管理工作。

现刊、过刊实行全面开架阅览,是期刊文献充分发挥情报作用的较好形式,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对于现刊要做到“快”,要提高现刊“验收、登记、分类、盖章、上架”等环节工作的效率,尽量做到现刊到馆后当日验刊、上架与读者见面,满足读者的需求,充分发挥现刊的时效性,保证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于过刊要做好管理工作,要控制好丢刊、乱架、破损等情况,在日常管理中“丢刊”可以通过设置监测器来控制。“乱架”可以通过刊脊上注色标、类目指示牌、发放代刊牌等加强管理来解决。“破损”可采取期刊上架不要太满,留一定空隙,减少磨损,管理人员及时做好修补工作并保证质量,严格规章制度等措施来解决。

(2)延长开发时间,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现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开馆时间现为两班制上下班,对用户实行全天开放(每天早上八点至晚上十点),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利用期刊信息资源。

图书馆的阅览环境直接影响读者对期刊的利用率,所以期刊阅览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桌椅干净、窗户明亮,期刊排架正确、整齐,每种期刊都位置固定,方便读者阅览;第二,把新到期刊、专业期刊、交换期刊及外文期刊单列,或建立特种文献阅览室,供高层次读者的阅览;第三,在阅览室显著位置放置期刊目录、新刊导读等资料,并开架借阅;第四,配备较完善的文献情报系统、检索工具和必要的工具书,供读者检索、查询。

4活化期刊信息资源

一般说来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利用率只有30~40%,外文期刊利用率更低为15~20%。期刊文献资源只有经过有效的梳理和激活,才能真正发挥其特有的知识信息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激活方式及技巧,推动期刊文献的深层次开发和信息化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活化期刊信息资源显得更为重要。期刊工作人员应冲破传统的旧观念,从期刊的外表加工向文献的内容加工发展,对期刊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即从单一的期刊刊名、类目加工,转变为多角度的期刊的主题、关键词、文摘、提要等的加工,使期刊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有效的利用。

(1)加强期刊宣传、报导工作。期刊的宣传、报导是用户了解期刊,利用期刊的前提,是期刊信息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高校图书馆必须开展好馆藏期刊的宣传报道工作,宣传报导的内容包括教育信息、科技发展动向、新的科技成果、学术研究动态、新期刊内容介绍、馆藏期刊介绍等。可以用办期刊宣传栏、书本式新刊通报、复印张贴新刊目录、放映声像资料等其形式。通过宣传,用户将获得的知识、信息用于教学、科研与各项工作中,以实现期刊信息的价值。同时阅览室管理员要多写导读,引导读者选读好刊。另外,通过创办期刊宣传通讯、剪报、编制馆藏目录、咨询服务等形式,向读者宣传介绍期刊收藏情况、期刊分类法、目录体系等,使读者对馆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利用期刊。

(2)开展好咨询导读工作,积极开展定题服务。

导读工作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主要途径。期刊工作人员应熟悉本馆各种专业期刊的性质、类型、内容等,应针对学校重点学科、重点科研课题的相关内容,为科研人员提供广、快、精、准的信息服务;对新入学大学生做好阅览室期刊导读;针对毕业生做好毕业论文相关资料推荐;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多样化的咨询等。期刊工作人员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在了解用户的科研课题需求的基础上,主动地、有选择地将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最新情报资料、准确的有关数据,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用户。这为用户完成科研课题可起积极作用。

(3)健全和完善期刊检索体系。

健全和完善期刊检索体系,是充分开发利用期刊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期刊订购、编目、分类、排序、装订、检索等工作可直接在网上进行,读者通过网络系统,就可以了解期刊的订购情况、现刊到馆情况及馆藏情况。完善的检索工具,是用户利用期刊资源的先决条件。各高校图书馆根据期刊不同于其他类型文献的特点,即散、新、快、广等特点编制各种检索工具。

5加强期刊工作理论研究

期刊工作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体。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期刊管理工作只停留在埋头搞具体的业务(期刊采集、分编、登账、借阅、装订等)上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这要示期刊管理工作者要进行期刊工作规律的研究,不断探求期刊工作的最佳方式和手段,可根据期刊工作人员实际,有计划地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或分批离职进修等。在进行期刊工作研究中,可借鉴别国期刊工作的经验,吸收别国的期刊工作研究成果,立足本国实际,建立较完整的期刊工作理论体系与工作规范,指导期刊工作。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做好期刊的读者服务工作,就要从源头抓起,做好期刊的资源建设,形成本校合理的特色馆藏,创新管理服务新措施,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搞好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期刊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岱霞.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的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02,(08).

[2]祁靠成.论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的开发与利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04).

[3]孟齐霞.论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利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04).

高校图书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价值观和效益观,是在充分认识人的本性的基础上,把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有效的方法抑制人性的弱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性的优点,使人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和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完善人的个性。这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会得到各自的满足,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看到光明的未来,感受到做人的骄傲和自豪,按这样的管理方式进行的管理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管理。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就是在研究图书馆员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确立馆员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充分调动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推动馆员和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发展,并最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

一、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1.改变高校图书馆落后的管理现状需要人本管理

一直以来,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强调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管理要以馆员为中心,但在实践中却没有突出馆员的核心地位,管理也不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地开展,还是保持着很浓的传统管理习惯,缺乏创新,缺乏民主管理成分的融入,缺乏激励机制的引入,而是依然过分地强调制度管理,强调以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馆员,以冷酷的量化指标考评馆员,以森严的等级待遇压抑馆员。这种见物不见人的非人性的管理阻碍着馆员工作能动性的发挥,严重地违背了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观点。如果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不改变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高校图书馆员改善不良处境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需要人本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公益性极强、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的文化教育机构,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传统图书馆概念在人们头脑中影响深远,使高校图书馆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低下,甚至相当部分的人把高校图书馆工作看成是简单的借借还还、低层次的重复劳动,不尊重图书馆员的劳动,瞧不起图书馆员。加上在图书馆工作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内容单调乏味,久而久之会使图书馆员情绪低落,工作热情下降,产生失落感。然而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使图书馆员要经受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严峻考验和沉重负担。要改善图书馆员这种低劣处境和紧张工作压力,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本管理。

3.高校图书馆适应激烈竞争形势、提高竞争力需要人本管理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外信息服务机构的进入,高校图书馆还将面对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现代管理制度和雄厚资金的国外信息服务机构的挑战。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管理上创新,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来提高馆员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发挥馆员的积极能动性,使他们团结一致,努力去奋斗,并取得胜利。

4.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履行职能、实现为读者提供优良服务工作宗旨需要人本管理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工作宗旨,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服务功能是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功能,它具体体现在为读者、为用户服务上。而为读者、为用户服务又是由高校图书馆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如采购、编目、阅览、流通、系统管理等来完成。要完成好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任务,更好地履行职能,实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宗旨,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加上先进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人本管理就是这个最好的保障。

二、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施措施

1.吸收和寻求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首先,要把好进入关。对高校图书馆员的从业条件和任职资格要进行严格考查,不仅要考查其业务素质和能力,而且还要考查其思想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所要招聘的人员既要懂图书情报知识,具有图书情报工作技能,又要懂现代信息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不仅要招聘图书情报学科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要引进一批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领导者。

2.推行民主管理,尊重馆员权利

民主管理是有效实施人本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实行民主管理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馆领导。那种独断型和家长式的管理是与民主管理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的,只会挫伤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高校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推行民主管理,重馆员权利,对馆领导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建立激励机制,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

激励在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利于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满足自身的个人需求。高校图书馆采用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馆员的需求层次,针对不同馆员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从而有的放矢,实现有效的激励。

4.加强馆员培训,全面提高馆员素质和个人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将使图书馆整个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服务手段从简单型向现代化技术型转换。高校图书馆员面临着知识结构的调整和不断更新,特别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加强。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就要正确认识这个形势,充分考虑时代对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切实加强对馆员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的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从提高馆员素质着手,增强其就业能力,减少其上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参考文献:

[1]巴哈提.浅析新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以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4).

高校图书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具备的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为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传递文献信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技术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经济的繁荣、时代的进步、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图书馆。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图书馆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图书馆事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

1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创新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以创新促发展,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管理创新是增强图书馆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料,是知识的宝库,不仅是高校及社会公众学习文化知识、接受教育的最好场所,也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对现代生活和经济建设起着深远的影响力。充分认识这点。高校图书馆应大力提倡创新制度,提高创新意识,达到高校图书馆系统管理的科学化,尽力实现图书馆最大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3)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世易时移,而变法易矣”这句古语,同样适用于我们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必须对图书馆组织内部实行变革,建立一种具有相对连接和稳定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把各项专业管理及相应的管理方法与技术贯穿起来。如果高校图书馆不与时俱进、不创新探索,用老一套思维来进行管理,那么,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必将遭到淘汰。

2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至今为止,我国尚未颁发一部专门的图书馆法,至于中国图书馆一直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致使我国图书馆建设很不规范,管理机构不明确,图书馆的地位得不到保证,经费没有保障,更不要说依法建馆,这是管理的症结所在。

(2)部门设置过多、划分太细。对图书馆功能划分过细,这些细分有些是合理的,如采访、编目的划分;有些是不合理但可以改善的.如借、阅、参考部门是分开设立的,借、阅、参往往又加细分,如某图书馆阅览部下又按读者类型、学科、文种划分成17个阅览室。这样层层划分的结果既容易造成读者的不便,又容易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3)图书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校图书馆一直是安排教职工的地方,人员素质之低在高校范围内仅次于后勤系统,其低素质不仅表现在所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体现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与能力都较差,这与传统用人制度无法解决人员进出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4)服务意识还不到位,工作被动。中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还有待改进。中国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部有培训读者的任务,但在现场服务方面,他们更多的是为读者“捕鱼”,而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部则更注重给读者提供“鱼网”,让他们自己去“捕鱼”。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尚未从“以图书为中心”转变到“以读者为中心”。图书馆方面往往只考虑到自己的方便,忽略了自己的真正职能——服务读者,方便读者。

(5)管理机制落后而传统。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大多为宽松型和松散型,人事体制也仍然用传统的做法。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竞争和压力,陈旧的管理机制阻碍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中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内容和措施

3.1管理制度的创新

应制定一部图书馆法,这样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无论从经费还是从地位上,都将得到保障,管理职责也会进一步明确。精简部门设备。将现有的部门按职能划分,将不必要的损耗减少,借、阅、参的分类要趋向合理设置,这样,对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推进作用。由于传统的人事编制体制,导致了图书馆员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外语知识水平有限,计算机和网络技能水平较低,文化素质结构不平衡,这势必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当务之急,创新体制,大胆改革,实行竞争(招聘)制度,公开公正进行考核和选拔,实行激励和奖惩制度,也可以大胆地引进人才或者可以“租赁”人才,这样既改善了图书馆员的人员结构,也激发了馆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3.2服务方式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一般来说,传统的图书馆员只具备了广博的一般的文化科学知识、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就能为读者服务了。但在网络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鲜明、越来越个性,图书馆应根据个性化的要求,摒弃传统的服务观念,为读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创新服务,以迎合这种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图书馆作为知识集散地,提供优质服务责无旁贷。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始终贯穿于图书馆的一切活动中,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最大限度地向读者提供一切方便、读者第一、让读者满意等服务观念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光盘技术等在图书馆的综合运用,准确、快捷、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所需要信息,成为现代化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基本目标。发展个性化的特色服务。这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用户特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人员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服务方式也相应地发生新的变化。根据用户的特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需求,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图书馆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出富有特色的内容体系,体现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特色服务形式。

3.3人员素质的创新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