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6篇)
时间:2024-09-07
时间:2024-09-07
《中国共产党》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员必须履行以下义务:‘(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以上规定言简意丰地谆谆告诫每一位共产党员:应时刻注意树立牢固的主人翁意识和宗旨观念,牢记党的伟大宗旨、学习宣传党的宗旨和主张,无私忘我,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勇当典范,为党树形象、为大众做先锋。在当前全党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自然更应如此。
所以,共产党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取得实效,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带头深入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勤学善思自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勤加思索,对于教材中的闪光点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深度把握提炼,更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实践。
2、融入群众实践。《》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句话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应永远牢记自己是群众的一员,时刻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甘为人梯、甘做公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除了加强自身学习外,还应勇立潮头,带动众人,共同进步。须知“闭门求学、其学无用”,只有善于学习、融入实践,提纲挈领,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快乐的事情,而不是死记马列主义的文献和教条。今天学得了一句真理并切身实践了,带动许多人实践了,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了,就是许多条真理;今天死记硬背了一百条真理,一条也未经实践,也未带动众人实践,学习的结果还是零。所以今天我们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如何发动群众、广泛实践,使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与内涵不断经过实践检验,获得物质运动的再提升,上升为众人的真理。因为“实践”不是空泛单一的个人行为,而是集体概念,是群体共同朝着共同的伟大目标运动、互动的结果,而只有群众,才是实践的永恒载体。这同时也是物质与精神转化的永恒定律。
3、躬身服务细节。“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择土壤,方可成其高”,就是细节的威力。今天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应以服务的心态从细节入手,从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环节着手,从施工一线最薄弱的环节着手,真正将不符合、不匹配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节完善起来;将还不完全合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部分强化、优化起来;将背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节改造过来。绳子总是从最细的地方先断开的,细节往往是大局的关键;在当前危机蔓延、发展速度放缓的非常时期,制约发展的因素会更多,细节管理自然更为凸现、关键。
4、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细节的同时还应注意取舍、分清主次,才能举一反三,各个击破。我以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列主义的矛盾观点去学习最能事半功倍,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列主义的矛盾观点的具体体现。正因为有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制约科学发展、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和行为,才将科学发展观提到了议事日程,推向了当代中国马列主义的颠峰。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认真领会其哲学层面的深厚内涵: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发展与制约发展的矛盾之中,并为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南,并将不断在我党带领全中国人民不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5、永远与时俱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弘扬与时俱进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而且对什么是与时俱进、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作出了精辟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既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角度体现了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发展,又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获得了本质的规定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本质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变迁;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86-02
唯物主义的历史变迁是时代的变换和人类理性觉解的结果,然而无论经过何种变迁,以“物”的第一性和合法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一直是一条不变的定律。从唯物主义理论产生至今,其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历史变迁,即古代形态的独断论的唯物主义、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和现代形态的实践论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中的“物”却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渐渐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不同阶段的“物”的反思,是对新旧唯物主义整体发生历史变迁的缘由探析的最好路径;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主体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的反思,是追寻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变迁的直接方式。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及“物”的理论内涵的历史变迁
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将世界的本原解释为不变的实体,即具有空间特征的有形可感之物。即从以泰勒斯“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为标志,直至“气”和“火”本原学说相继被提出,再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说。这一时期有关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主要是产生于对原始宗教的斗争,力图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这种素朴的直接性态度,是独断论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由于这一时期的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主客还在一种直观的同意之中,并不存在对立面的分化。这些主体在这里仍旧是一般的实体,并不是通过深刻的理性反思而确立的,只是对世界的直接性的把握,因而是一种未经反省的哲学思考,是一种直接设定的有关解释世界的原则。这种具有不经反思的自明性的哲学理论本身就是自发的,因而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独断论唯物主义。
近代形态的唯物主义萌芽于14至16世纪,形成于16至17世纪,并在18世纪达到顶峰,而近代自然科学与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时期的实证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也是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由于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着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体现出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和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因而追求精确性和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成为其主要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哲学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也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逐渐分化出两大阵营,即“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理论可以追溯至“经验论”这一派别,因而对“物”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倾向。然而与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相比,这一时期的人是站在现实的自我意识的立场,是随着人们对自在存在的反思出现的,并不是主观的质朴思维,而是已经面临了思维与自然的直接对立。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培根、霍布斯和费尔巴哈等人,此时的自我意识与实体相对立,人们也渐渐开始探究知识的可靠性,但是也使人们陷入了一种单纯的感性直观的局限中去,认为只有有形的、原则上可感知的事物才能作用于人的直观,也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客观知识的来源,思维是以感性经验为中介而统一于外部的存在的。因而,这是一种结合了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是不彻底的经验论唯物主义。
由于经验论最终的走向是不可知论,因而是倾向于唯理智主义,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现代唯物主义开始直接关注人类生存的物质实践活动。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在现阶段一般直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其缘起于《反杜林论》中马恩二人首次提出的“现代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进而提出具有实践本性的新唯物主义理论。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对“物”的理解是站在不同角度上的,因而是有本质区别的。实践论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将“物”解释为具有直观形象的实体,而是以一切实体和实存的关系作为其新的理论出发点,是一种彻底的实践论唯物主义。
二、人类自我意识本身的阶段性裂变
由于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的划分是以时间为界限的,因而这三种形态的历史变迁也与不同时期的人的自我意识的觉解程度息息相关,是人本身理解的深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古代形态的独断论唯物主义到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二者的递进是发生在人类自我意识外部的,即从自我意识的表面向内涵的转变。而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科学的启蒙和人类理性的发展。人类在经历了理智的蒙昧状态之后,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实证研究的大幅刺激,促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和方式逐渐倾向于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人类的思维发展也逐渐分化出主客二元对立的状态,即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的对立。虽然近代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在感性直观的领域即历史观上仍旧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倾向,从混沌状态向对立状态的转变,就是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的主要表现,这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外部向自我意识内部前进的一次巨大的进步。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关于“物”的理解仍旧是直观的实体性的,是形而上的。本原问题根源于人的产生和人的认识,追求本原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区分现象和本质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从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向现代形态的实践论唯物主义的转变则是发生在自我意识内部的一次裂变,这是一次有关人的立场的根本性的转换。正如恩格斯所言,“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一切思维内容都来源于经验这一命题以某种凡事加以扩展,以致把这个命题的旧的形而上学的界限和表达完全抛弃了”[1],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基本进入全面的自然科学主宰的时代,对于一切未知的自然问题都能够得到解答,在自在层面的对世界的认识已经不再具有争议性,即自明性的物质世界为物质本原与物质第一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此时的人不再是抽象的理智的人,而是其全部的人类活动,人就是他的生活。而关于“物”的理解已经不单单是可触可感的实体,其中更包含了能动的人的全部生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这种观点已经不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思维,而是一种辩证的浑圆的思维方式,即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三、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变化的深层原因分析
独断论唯物主义、经验论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唯物主义的共性和区别集中体现在一点,即对“物”内涵的异质性分析。三者均是以可感的、空间性的物质存在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然而解决这一理论内涵变化的深层原因这一问题,还需要追溯至其根源层面上,即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就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关于“物”的本质理解的方式来看,可将三者分为新旧唯物主义两种阵营,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形态的独断论唯物主义和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即直指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即实践论唯物主义。前者是典型的西方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后者是改变世界的现代哲学的破除两极对立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不同思维方式支配下,使人对世界和对人本身的认识不同。
旧唯物主义持有的是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感观所达到的经验对象并非是真正的实在,他们背后的本质或本体才是决定他们的表现的直接原因,因此,只有去追寻现象背后的真实的实体才是对世界的有效把握方式。依据这样一种尺度,所形成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被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认识论、历史观等等,进而也便形成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强调的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哲学的称呼。这个名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同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同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当然更不同于形形的唯心主义哲学,而是对以往全部旧哲学的根本变革,是在吸收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植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文化土壤中的、反映时代精神精华的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2]。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批判旧哲学和开辟新世界的任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马克思的哲学开启了哲学史的伟大变革,实践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手段,它的诞生和运用是人类思维史上的伟大革命。实践思维方式的最终形成使人的认识活动不断全面具体化并使人的生存活动的不断自觉化,推动了整个哲学观和世界观的变革。实践思维方式揭示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并不是人与世界的外在的对立,而是人的认识活动与所要认识的对象之间的对立,在理论上具有革命性意义。马克思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展开的整个哲学革命,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在实践思维方式中不断确证自身,为现实的人提供了成为自身的可能性。人自觉地运用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造成了整个世界自觉向前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赵家祥.要全面历史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兼谈坚持互补性思维方式,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J].哲学动态,1999,(4).
[3]吴晓明.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俞吾金.马克思对黑格尔方法论的改造及其启示[J].复旦学报,2011,(1).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意义极其重大。目前,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在活动中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了就要会用,学了就要实践,学了就要调研,学了就要解决突出问题,学了就要整改。学习结束时,还有两个通得过:一是上级部门检查验收通得过,二是向人民群众问卷能够满意通得过。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学习。重点是抓好学习培训、深入调查研究、解放思想讨论3个环节,主要任务就是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各部门各单位,要集中精力,保证时间,把学习组织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深学透学精,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学习,进一步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使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成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使各级领导班子都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坚强核心。9月19日,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总书记的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深刻阐明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任务明确,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是指引全党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纲领性文件。
搞好学习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学习方式,务求实效。要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专家辅导讲座、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研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要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并通过举办读书班或开展集中学习周活动等方式,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在认认真真学透原文的基础上,对照科学发展观深入思考如何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对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思考如何完善科学发展举措,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对照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要求,思考如何提高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对照群众期盼,思考如何转变作风,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照改善本地本单位发展环境要求,思考如何完善体制机制,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服务措施。认真查找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改进。最终需要体现在实践上,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首先,战略学以新的全面视野和内涵反映了人类实践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发展是20世纪以来世界的大趋势,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某种历史必然性。
当代战略,不论是国际战略、国家战略还是区域战略、企业战略,都以全球化视野为前提。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社会组织全球化、环境保护全球化反映了当代人类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彰显了人类发展实践的新格局。
这种新格局的另一表现是战略的活动范围从军事、政治领域向更为广泛领域的扩展。战略的活动领域不再限于军事战略,它逐步从一个军事范畴演变为全面性的实践范畴。20世纪以来战略视野向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扩展,反映了战略不是某一个领域特有的现象,而是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人类所有实践领域的普遍现象。战略作为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被扩展为对所有全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战略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从特定角度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全面扩展的历史趋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命题,是对这种趋势的概括和把握,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某种必然性。
其次,战略学研究中发展战略的主导定位,发展规律的基础作用和发展主体的能动结构,从研究重心、内容和主体性等方面反映了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点。发展是第一要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律性变化。
发展战略被确认为国家战略的根本内容,是一般情况下其他战略应当服从的最高战略。以中国的情况为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建设,体现了发展战略的主导地位,从国家战略的内在结构方面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义,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共17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些都是在战略层面上确认了发展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当代战略学对发展规律的重视也反映了这一趋势。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规律作为战略研究的重要基础,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等学科在战略研究中的迅速应用,实际是从特定角度对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强调和说明。当代战略设计中对非零和博弈的重视,当代战略模式的新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作为目的的影响。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要求,与发展是第一要义密切关联。
当代战略学对发展主体研究的重视也从特定方面反映了这一趋势。人作为发展主体在战略实践中展开为目标与手段、全局与局部、现在与未来维度下的三维结构。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关系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实践有效性的重视和人对实践的一定可控性。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反映了战略主体的特殊定位,体现了战略活动的基本特点。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与发展性的结构,从时间维度上展开了发展主体的能动性。战略学所研究的三维结构体现了发展主体的能动性特点,说明了发展是第一要义具有其主体性基础。
第三,战略学的目标定位方法是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新特征的方法论依据,对这一方法的研究推进和科学运用,成为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一命题科学内涵的直接来源。
战略学以战略思维的研究为基础深化了目标定位方法的研究。目标定位致力于确定战略目标的合理性,包含目标的价值依据、所处领域的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目标定位既考虑合理性的全面内涵,又侧重分析战略主体的时空背景,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相互结合是其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中共17大报告运用目标定位方法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依据,认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又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以此为基础强调了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目标定位方法所要求的对中国发展进程的定性定量分析,对于提出发展是第一要义等重要战略思想具有特殊重要性。随着这一方法的不断深化和运用,中国的发展战略也不断与时俱进。中共12大提出到20世纪末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已经将现代化通过经济指标予以体现。13大所论述的“三步走”战略,既包含了战略阶段的划分,也蕴含了“小康水平”的指标体系。中共14大以后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使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能够纳入过程控制。在2000年“小康水平”16项指标有13项指标按时完成的基础上,原则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战略。之后,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定位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显而易见,战略学的目标定位分析直接导向发展是第一要义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命题。:
第四,战略学对协调与创新的强调和推进反映了当展实践的新要求,反映了与科学发展战略思想的内在相关性,也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阶段的新内涵。
[关键词]健康体质社会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6―28―04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前的一些观念及理论势必会有些不合当前的适宜。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健康的定义,其内涵过严,外延过窄,缺乏普遍实践意义和价值。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笔者较详尽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学习和分析,提出新见解。
2结果与分析讨论
2.1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质疑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首次提出了多维健康观。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研究后,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定义,认为健康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而赋予了健康概念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健康的内涵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多维健康观得到了确定,并有所发展。王广虎和喻坚先生对此依据国情也进行了一些增补,颇具代表性。但是仍可看出世界卫生组织权威定义的影响依然存在。可人类社会正朝着文明的大方向继续进步和发展,普遍认为:“健康难以获得”。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世卫组织对健康的上述界定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性?因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实事求是地开拓新思路。
实践和科学证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的,因受内外环境、心理、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人人都有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绝大多数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角色,都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笔者从微观、从社会发展、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等层面来阐释人民大众心目中对“健康”的理解,以提炼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属性(内涵)和外延,以飨读者。
我们认为世卫组织等的定义已把健康概念内涵的认识拔到了绝顶,把外延缩到了极限。在体质实践中,真正达到符合上述健康定义要求的社会人极为罕见,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过抱怨,人吃五谷杂粮,也不是生活在真空,哪有一点小病也不得的,哪有一点也不残的!世卫组织界定的健康,人们可望不可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依据辞海对病、残等的定义,一个小小的毛囊炎是病,一块皮肤割裂形成的疤痕是残,适应方面的完好又有谁能做得到……如果将上述多维内容再优化组合到一起,所能达到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就是宇航员的健康也未必能符合上述要求。健康概念是不是被人为地虚化了呢?世界上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绝对化了的东西是没有实践性的。就连选拔非常严格寥寥无几的宇航员都难以达到上述的健康要求,更何况平民百姓呢。按道理讲,宇航员是应该符合上述要求的,他们的健康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是多维健康的真正实践者和拥有者,他们可谓世卫组织所界定的健康代表。对健康定义内涵与外延认识的正确与否,不能仅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上来作评价,必须把它拿到实践当中去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难道宇航员的健康就符合上述要求吗?仅从宏观指标上来看,健康质的指标量,是规范适度的,符合宏观观察要求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从微观上讲,生物学医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基因中都含有数百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它们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就会在子代出现遗传病。从这一点讲,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健康的,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人类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化着,基因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便有可能会产生突变,形成新的遗传病基因的潜在,遗传病的根基来自亲代的病态基因,随时间的推进病态基因只能增加,不会下降,更不会恢复到正常。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身的免疫机制不知已消灭了多少种传染病,但这都是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完成的。而今天,人体也还对多种传染病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一旦某种无自身免疫机制的传染病肆虐,便无法抵御,只得束手就擒,好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已研究出了多种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方法,使人类摆脱了某些传染病的侵害。因时间短,人体内仍然对多种传染性疾病还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新的不明有害物质又接连产生,侵犯袭扰人类,就更无法抵御了,就是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研究出有效的具有特异性的对抗机制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自身免疫机制的形成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2002年的非典爆发,近年的艾滋病的流行,都证明人类体内存在着好多缺陷,这就更不能说我们的体质是绝对健康了。回想上述定义:“……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谁能有这种潜在的功能和心理呢?说明上述定义对内涵的要求过于严格,自然外延也就狭窄了,狭窄到几乎要脱离实践的地步。有人说这个定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我们则认为时间长了,人们经过再三努力还达不到上述要求,其所谓的积极性与作用也会自消自灭的。所以,其实践价值并不大。那么,人类究竟拥不拥有健康呢?我们认为:肯定是有的。那么,人类的健康存在于哪个层面,又如何表现的呢?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又如何予以新的界定呢?
对此,我们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来寻找正确答案。
2.2对健康内涵与外延的再思考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非健康人一代一代地离去,与此相应的是新的健康生命一代一代地涌现崛起,如此不停循环往复,才使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永续不断。因为人从出生经过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也就是说从出生到死亡,在这一生的生存期中,婴儿到壮年这一阶段,相对来说健康占据着较长的时间(病、残、弱、死的机遇相对只占少数与时间),这一现象无以雄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何以能够得到
进步和发展,文明又何以能够永续。健康与病、残、弱等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总之,于健康之所求,人概莫能外,有残奋斗,有病治疗,垂死也要挣扎,这才是真正生命意义上的第一需要。联合国称其为人权,可见健康在人的生命、生存中的价值和地位。细分析起来,人类就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依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从事着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追求着健康效益最大化。换言之,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又都是在为自身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的保障而去实践的。因此,发展的目的就是令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命、生存的质量,以谋求最大的健康效益。反之,健康的人们又去促进和发展社会和经济,因而健康也就自然成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生产力,并构成社会。试想,人类如果没有健康,不去追求健康,科学发展观也就随之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发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健康是基石。其中自然属性的健康是物质基础,行为和心灵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诸项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与定位。这足以说明,人类社会是健康人的社会,发展是健康人推动的,所以,从这一角度看,历史就是人类健康的发展史。一个种族,一个民族,其体质都各具自己的特征,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可也在动态发展,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体质的指标健康量都有相应定位和量的适度规范及优化组合。常人都拥有过或正拥有着健康。从个人的发展角度看,健康在不同时空中所表现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再从整个社会层面看,健康人始终占据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所谓生产力主要指的就是他们。
健康是什么?健康又是怎样展示在社会发展层面的?通过上述分析也就一目了然了。
健康具有多维性,是个多层次的大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遗传病基因,人人都有,但遗传的几率很低,社会存在、发展并不受其干扰,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能根治的水平,这是我们不将其纳入健康的原因,这是其一;前面也谈到了免疫缺陷的问题,人们在某些劣性传染病面前,只能束手就擒,相对来讲这种缺陷也是变相的病态或缺陷。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们可对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做到人工免疫,即使对个别传染病没有特异性免疫方法,也可利用已获得的医药卫生科技手段遏制其传播,将其缩小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直至暂时消灭,在现代条件下成不了大气候。更何况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得以深化与完善创新。但有一点不能不指出,由于长期进行人工免疫的结果,自身免疫机制则会难以形成,甚至退化,有可能人类永远会失去自身相应免疫机制形成的机会和功能,造成依赖人工免疫方法来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又随时都可能遇到不明新有毒物质对人类袭击的不测,然而,科技的发展总会倾向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同样,也影响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身免疫机制的缺陷态也暂不予纳入健康内涵,这是其二。
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不良的环境可以致病,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地区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大骨节病、放射性污染的环境可造成癌症、白血病等等。非洲的某些国家社会落后与贫穷,使那里的人民骨瘦如柴,疾病盛行。所以环境的健康理应纳入到健康内涵。天人应该合一,健康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上述分析,健康概念具有社会性、普遍性,健康人占社会的绝大多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动力。
3健康概念的新界定
健康既属于个体,也属于人类社会,因而也就有了个体健康和群体(含人类)健康之分。
健康既有航天员健康、飞行员健康、潜水员健康,又有普通大众健康……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不同档次。
健康是动态的,成熟期前(含成熟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成熟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我们从社会及社会发展层面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出发,对其作如下定义:健康指人的属性及其相应的生活环境,在常态质量的基础上(含常态)出现变化后,不影响个体和群体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状态时的体质状态。
此定义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群体、种族乃至人类。这就将健康还给了社会,恢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本来面貌。通过健康素质教育并予以实践,是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坚持不懈都能获益。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具有自己鲜明特征的有机统一整体,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进行研究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阐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种体现,并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说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分析
1、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是其拥有的整体性,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意义。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定义。
1.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回答这一个问题,首先必须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个本质的问题。但是当前在这一个问题的探讨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等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进行定义时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确定从哪一个层面来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广义还是从狭义;二是必须要立足整体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三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层面和精神内涵,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只有做到这三者的统一,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与本质
在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如何来定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主要从理解的态度、主旨层面、层次和结构上进行分析:
其一,从理解的态度上而言,主要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实质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首先态度决定一切,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需要有一个科学严谨的态度。整体性是一个有机整体中的重要属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性更是其根本的属性和内在的本质,所以以一个怎么样的态度去理解和把握整体性是第一性的问题;
其二,从主旨层面上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整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宗旨和灵魂,我们都说它是解放人类的科学。我们都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序组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它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序组合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立足核心来更好地研究,把每一部分都看做是马克思主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三,从层次上而言,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各个部分的有机统一,是有一定的层次的,整体性也是通过这些层次来把握的。马克思主义的层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整体性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理解,把握好各个层次才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
其四,从结构上而言,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主要是指其内在结构的整体性,所以如何把握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根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以及具体论断上去把握,不仅要理解其理论,更要立足实际,从实际的国情出发来更好地把握。
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体现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源起于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出发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工具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也是根据新问题不断创新,来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要,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却是一直是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源与流的整体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创新,出现多样化的发展。但是无论发展如何,归根到底都是在马恩研究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立足本国国情,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创新的成果,它是“一源多流”。其中,“一源”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作为指导意义的存在,而“多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比如中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得到了更好地传承。
2.2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
理论和实践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理论的整体性是由实践的整体性所决定的。首先,马克思理论的出现有其相关的社会背景,但是也是马恩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来更好地把握而得出来的经验结论。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反过来指导着实践,同时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完善理论的发展,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理论和实践之间具有非常强的整体性。
2.3学科间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并不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而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整体性基础。因此,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的特征。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间的整体性关系到整一个学科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
2.4文本与思想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知识,它的知识面十分的丰富,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和谐的统一,它们都是贯穿于整一个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知识。从整体性而言,《共产党宣言》是整一个知识大厦,其中有着多方面的知识,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但是含有其他的文本对于某一个问题有着详细地介绍,比如《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等,都是对于现实问题的详细介绍,其中就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文本和思想的上能够形成统一,从而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体系。
2.5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的整体性
在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需要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关于马克思学习的四门政治思想课程中,每一个部分都是和谐统一的,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只有把握好课程的整体性,才能把握整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整体性能够让我们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整体性。
3、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意义
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3.1理论意义
首先,从理论的层面而言,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意义:
其一,回应马克思主义中的马恩对立论,在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是合作关系,不存在对立,他们一直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一直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把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交给自己最信任的战友,而恩格斯也把这一项事业当做自己的生命却完成,是两人共同的结晶才有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其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规范式转型,规范式转型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热点。只有从整体性的角度深入把握,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才能研究更加地科学合理。
3.2实践意义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进行充分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能够更加深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从整体性发出,给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结语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更好的发展,开拓出新的境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生命力,符合时展的要求。(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阎孟伟.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国外马克思主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上一篇:生物的本质范例(3篇)
下一篇:个人原因辞职报告(整理11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