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范例(3篇)
时间:2024-12-28
时间:2024-12-28
学习《消防法》、熟知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任务、明确单位消防工作规定。消防安全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单位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主体。
2、消防工作的性质
消防工作实践证明,建立多种形式消防力量,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是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义务消防队由企业单位行政、保卫、安全组织领导。义务消防队是单位治安消防工作、预防火灾、自防自救的重要力量。
3、消防基本知识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2)燃烧的三要素:即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然物、着火源。
(3)常见的着火源:明火,电火花,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高热物质和高温表面,雷击,自燃。
(4)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磷、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粉尘。
4、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
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消防器材,具有轻便灵活灭火速度快等特点,主要扑救各类物质的初起火灾。由于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火灾扑救的最有利时机,所以正确使用灭火器扑救及时可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可能的人员伤亡。
5、火警处置程序
消防值班室接到报警信号后,指派消防巡查人员携带对讲机、插孔电话机到现场确认火情;根据火场反馈的情况,应用对讲机或手动控制按钮向中控室反馈火警信息,并调配消防器材、组织人员立即到现场及时扑救。
同时中控室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启动消防系统设备,启用消防广播组织疏散;启动部门消防应急预案,拨打119报警;火警处理完毕后,做好火警信息记录,恢复消防设备的备警运行状态,以预防下一次火灾出现;如果发现火警误报,查以报警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记录。
6、火灾扑救方法
(1)隔离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走,燃烧就会因失去可燃物而停止。
(2)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进燃烧区或用不燃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其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可燃物上以避免蔓延。
(4)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叁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使燃烧停止。
7、扑救火灾的处置程序和措施
(1)初起火警处置程序:一旦发现起火应冷静,在查看火情的同时及时报警;根据了解的情况和起火原因,采取切断电源、疏散人员等措施;人员密集场所先呼救、疏散人员;利用现场消防器材积极及时扑救。
(2)扑救火灾采取的措施:堵截火势防止蔓延;快攻施救控制火势;通气排烟减少损失;隔离分隔将火扑灭。
8、紧急疏散与逃生
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启动消防广播组织疏散,正确通报,组织人员疏导,防止人群混乱;按照火灾应急预案中制定的疏散方案组织疏散,注意自我保护,通过烟雾区应采取低头弯腰姿势;严格服从组织指挥,控制人员情绪,阻止人员返回火场,做好眼睛和呼吸道的防护。
9、灭火技能培训
论文摘要:面对德州市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小城镇发展扫建设实际,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改进意见。
1、前言
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小城镇消防安全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实施大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欠帐问题十分突出。我们通过对德州市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几点对策意见,供大家参考。
2、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消防规划不落实,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无章可循,存在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消防规划是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缺少消防规划,有的虽在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中提及有消防内容,但缺乏深度,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德州市126个小城镇中,只有6个城镇编制有专门的消防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形成了消防规划专篇的不足30%0消防规划不完善,导致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无序、混乱和欠帐。
2.2城镇消火栓建设缺口大、到位差
许多小城镇消火栓建设还没有起步,现有消火栓安装普遍存在安装数量不足,管网管径小,压力低等问题,加之,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差,完好率低。目前,德州市126个乡镇中,安装有消火栓的仅88个,占总数的69.8%,其中38个乡镇尚未安装消火栓,每个乡镇平均消火栓数只有2.2具,欠帐率80%。全市供水主管不到100mm的乡镇53个,相当一部份供水主管不到50mm,一半以上供水压力不足0.25mpa,其中还有近35%的不足0.1mpa。目前,大多乡镇白来水厂(站)通过改制已私有化,加之,政府专项维护经费不到位,城镇消火栓、消防供水管网日常维护保养不落实,许多消火栓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开启。
2.3灭火救灾的基本装备缺乏,城镇自我救灾能力十分薄弱
小城镇大都离公安消防队比较远,火灾时关键要立足自我救护。各地小城镇普遍存在重组织队伍建设,轻装备配备问题。目前,德州市90%以上的小城镇依托乡镇干部、基干民兵和志原者等组建有兼职的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大都空有一个组织,而没有配备消防手抬泵、水带、水枪、消火栓钥匙等基本的灭火救灾和其它抢险救灾装备。火灾时,主要靠的还是锅、碗、瓢、盆、桶等端水、递水灭火这种最原始和简陋的手段,一方面使小城镇现有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无法取用灭火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应急分队的组建缺乏真正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2.4自然、天然水源取水设施不完善,可借消防水源利用率低
各地小城镇大都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或天然水源,这是小城镇灭火救灾的重要储备力量。黄河流经本市62公里,年可引水25亿立方,目前,德州市126个乡镇中,89个在镇区500m范围内有江河、水塘、湖泊、水库等自然、天然水源达186处,但真正能直接作为消防给水之用的不足30%,普遍没有因地制宜建立供消防车取水用的码头、取水井或取水口,消防车无法直接取水灭火,白白浪费了本就紧张的小城镇消防水源,火灾时,往往只有望火兴叹,望水兴叹。
3、加强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意见
3.1搞好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做到有章可循
搞好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小城镇消防规划。各地政府应当按照《消防法》、《山东省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办法》等法规要求,将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和落实。小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必须与城镇总体规划相配套,与城镇发展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特别要结合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还不发达的现状,注重实用,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重点从城镇功能分区和安全布局、市政消火栓、消防通道、消防基本装备等几个方面人手,不宜面面俱到,宜粗不宜细。
3.2加强小城镇消火栓建设和消防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
消火栓是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是小城镇灭火救灾的基本武器。在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把消火栓建设作为重点,切实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对于新开发建设的区域,要按照城镇消防规划要求,坚持路修到哪里,消火栓就安装到哪里的原则,努力保证消火栓开始就建设到位。对于原有镇区消火栓欠帐问题,要认真制订计划,及时补充安装,尽快还清旧帐。另外,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环节多,任务重,要求高,必须从组织机构,责任制度,维护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要落实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的归口部门和责任单位,解决谁主管问题。要制定完备的消防设施检查、维护、修理、验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3加强灭火救灾基本装备配备,提高小城镇自我救灾能力
小城镇火灾自我救护能力的提高,除了加强组织机构和救灾队伍建设以外,更为重要和关键的还在于救灾装备建设,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强化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等多种形式救灾队伍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基木灭火救灾装备的配备。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手抬泵(轻便型)、消防水带、水枪等最基本的灭火救灾装备,对干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轻便消防车,组建专兼职多功能消防队伍,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救灾个人防护装备等。要加强灭火救灾基本装备管理,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应用性训练、演练,提高实战水平,保障火灾情况下能随时集结,快速出动,有效灭火。
3.4因地制宜,抓好自然、天然水源取水设施建设,提高后备消防水源灭火救灾利用率
从各地小城镇现有河流、湖泊、水塘、水库等自然、天然水源情况来看,其水质、水量大都可作为消防给水使用。要加强消防取水设施建设,保证火灾时消防车或消防泵能够及时、方便取水灭火。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自然、天然水源的情况,有计划地修建一定数量的消防车用取水码头,开辟供消防车或消防泵用的取水井、取水口。可根据城镇发展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在镇区主要建筑区域修建一定数量的景观水池,既美化城镇景观,又可作消防水源之用,一举两得。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方
法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
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示实验法.
教学用具:本课题中所有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用品、课件
教学思路:1、结合课本图7-1、7-2、7-3、组织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存和工农业
生产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通常情况下燃烧的三个条件.
3、根据学生各学习小组深入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实地调查后
搜集到的有关火灾事例及常用的灭火方法等材料,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
基础上教师演示课本P126活动与探究实验及[实验7-1],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
原理和方法.
4、对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师演示[实验7-2],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内容,展示燃烧和爆炸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识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5、课本p131页习题1、2、3、及课本讨论内容通过课堂讨论随堂解决。
课前准备:1、预习课本p124-130页,并完成下列预习题:
(1)什么叫燃烧?(2)燃烧应具备什么条件?
(3)灭火的原理及灭火的方法有哪些?(4)引起可燃物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2、利用星期日各学习小组,请到消防大队及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
方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有关火灾案例、常用的灭火方法、张贴的安全图标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
二、引入新课: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
为什么火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那么人们如何保留火种,今天让我们对火,即燃烧作一
个初步的科学的解释
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讨论]结合课本P124页图7-1、7-2、7-3和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
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提问]:既然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什么叫燃烧吗?
燃烧应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演示实验]:按照课本P124页活动与探究实验内容进行演示实验,为了减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盲目性,教师应进行指导.
[学生观察]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思考题]: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示下列思考题,请学生回答: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屏幕显示]燃烧条件示意图
[归纳并板书]一、燃烧概念及燃烧条件:
1、燃烧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说明]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条
。件下不变
[问题讨论]认识燃烧的条件后,请各个学习小组结合你实地调查所搜集到的常见灭火方法,
,讨论灭火的原理及措施有那些?
[学生交流]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实验7-1]及简易灭火器原理实验
[观察]学生观察上述实验现象
[屏幕显示]扑灭火灾示意图
[归纳并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学生阅读]课本P127表7-2,识记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及
应用范围。
[巩固练习]课本P126-127页讨论题;习题P131页.1、2、3。
[问题讨论]50年代,广东信宜县锯木场,一位工人点火吸烟的刹时发生突如其来的大爆炸,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和死亡,请问:油库、面粉加工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
加油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屏幕显示]加油站需严禁烟火图示
[学生交流]各学习小组结合自己的实际调查情况将上述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学生阅读]在上述交流基础上,学生阅读课本P128-130页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内容.
[演示实验7-2]粉尘爆炸实验
[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归纳]教师讲解可燃物爆炸的原因及易燃物和易爆物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
膨胀而引起爆炸
[屏幕显示]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让学生识记,
四、课堂小结:请你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五、课堂练习与检测:
上一篇:化学品存放量要求(6篇)
下一篇: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