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管理(收集5篇)

时间:2024-07-06

乡镇企业管理篇1

1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1.1乡镇企业规模小,人员不固定我们在实施卫生监督检查过程中,调查统计了镇江新区丁岗、姚桥、大路3个乡镇的共85家乡镇企业,其中用工人数在百人以上的企业仅为3家,约占3.5%,职工总数少的仅为几人,企业多为家庭式“作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基本上是农民工,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由于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经常更换用人单位,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对工作场所存在的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知之甚少,进而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1.2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多数乡镇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淘汰下来的旧工艺,老设备。新区被调查的乡镇企业中80%以上是使用陈旧落后的老设备,加上管理不到位,存在的职业卫生安全隐患较多。此外,城市某些大型企业将有毒有害的原料生产转嫁给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问题。

1.3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差,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大部分乡镇企业厂房设计没按照卫生标准和要求,很多为简易或临时厂房,车间厂房低矮,采光通风条件差,没有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在此次调查统计的企业中,仅有9家企业配备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约占10.6%;仅有约15.3%的企业为职工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1.4乡镇企业领导不重视职业卫生工作,法制观念淡薄乡镇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企业领导只重视利润、效益,忽略职业卫生工作,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法制观念谈薄。2002年5月1日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一部劳动者健康权益的保护法,也是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新起点和里程碑。一些乡镇企业负责人不知道这部法律,更不知晓《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对企业的具体要求,致使乡镇企业职业卫生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1.5乡镇企业职工素质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乡镇企业中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文化素质偏低,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情况不清楚,加之企业很少对工人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很难使他们有自我保护意识。因就业和再就业困难,担忧被查出职业病或向业主提出劳动保护会丢掉饭碗,而不敢与业主争取正当的职业卫生健康保护。

1.6乡镇企业监测率低,健康监护情况差目前,各地卫生监督机构多数存在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少,执法任务重的矛盾。乡镇企业位置一般又比较偏远,加上企业领导对职业卫生工作的不重视以及职工本人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足,致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低,职工很少得到应有的职业健康监护。

2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对策

2.1严格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制度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危害事故发生,须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9号令)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工作。

2.2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的宏观控制充分开发领导层,提高各级领导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乡镇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乡镇主管领导任期目标中,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使职业卫生工作纳入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中。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探索适合本地区乡镇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的办法,促使企业积极主动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健康,这样才能保证乡镇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2.3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特别是乡镇企业业主的自觉守法意识和广大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营造一个自觉抵制、投诉举报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2.4加强企业干部职工职业卫生自我保护意识要想保证企业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身体健康,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上,只有加强了健康教育,提高了干部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

乡镇企业管理篇2

一、乡镇企业必须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

乡镇企业要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必须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要认真分析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挖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提供的机遇,培植自己的强项。因为乡镇企业走向国际经济大循环已经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迫到临头的现实。据有关方面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已有230多家,乡镇企业面对的现实是,在国内市场要与国有企业,国际强者竞争,在国际市场更要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所以乡镇企业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如自己要进入或退出哪一市场,如何设定市场占有目标。主攻的市场区域是国内还是国际,是收缩战线壮大主业,还是战略扩张,多角经营;如何选择技术发展方向,如何确定新产品开发方案,是靠投资建设实现扩展,还是走兼并联合与协作之路,如何选择适宜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体制,如何设定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主要融资方式是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为一个决策者和经营者,如此等等众多的问题,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过程中,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不能到时再说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同情弱者,如果到时候再说,以不变应万变,必然坐失商机,什么都晚了。

二、乡镇企业必须确立人才、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

在短缺经济下,买方求卖主,市场营销没有作用;在供不应求情况下,产品可以几十年一贯制,技术开发和人才没有地位,在市场约束增强,企业竞争加剧之后。过去的一切全然变了。一些拥有巨型生产能力的企业竟出现亏损,一些曾填补过我国“空白”的企业也陷入困境。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幼稚企业”却如一匹匹黑马,频频争标夺魁。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条件下证明企业实力的是生产能力,而转向供需平衡之后,决定企业兴衰的则是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的大幅缩短,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技术实力的竞争;用户越来越充分的选择性,使得企业营销能力,经营策略,服务水平已直接影响经营业绩,而决定这两者水平的是人才。

才的作用不可低估。今后若干年,人才的争夺战将会越来越激烈。乡镇企业先天人才不足,但是一些有远见的经营者却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上不惜花血本,下大功夫吸引到自己的企业,国内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发展深深地证明了这一点。广东省超亿元的乡镇企业已达437个,以1995年博士后落户佛山乡镇企业为标志。广东乡镇企业在技术最高领域开始了更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连技术带人才一起“抢”,使更多的人才汇集到乡镇企业旗下,成为广东省乡镇企业从人海战术到人才战略转型的标志。以科龙集团为例,1983年,靠9万元试制费起家,到1997年已成为世界冰箱十强之一,总部搬到了香港,还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家电研究机构。还有1997年之后的美的集团,平均每五天就有一项专利申请这种让人佩服的发展举措,无不显示了各种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聪明才智。我市乡镇企业中的有些企业也是人才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南高营集团拥有一个高级工程师组成的智囊团,专门为南高营的企业出谋划策,使企业及时抓住机遇,避免了走弯路和负出不必要的学费。东郊链轮总厂有一百多名大学本科生在厂里的各个关键岗位上。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市场。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乡镇企业必须把发展的基点落实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上来,必须对自己可控制的资源(人、财、物)重新作出安排,着力壮大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实力。

三、乡镇企业必须搞好结构调整,用自己的“拳头”产品,敲响两个市场的大门

在全球化经济中,乡镇企业靠什么来跻身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只能靠自己的产品。一般的产品是不行的,必须用自己的“拳头”产品。所谓的“拳头”产品,包括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别人没有我有的产品等。拳头产品的诞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要求乡镇企业根据两个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本着“名、优、新、特”的原则,确定自己主攻产品的方向,找好自己的市场定位。

一个企业实力的强弱,最终反映在产品上,大多数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出自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开发拳头产品的主要载体,也是构成优势产业的基本单元,最终发挥着结构调整的导向和带头作用。从现实经济生活中看,优势产业,拳头产品,骨干企业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只有精心培育优势产业,才能诞生“拳头”产品。这首先要搞好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当前颇受关注并正在严格实施的一项政策,这中间许多调整的政策涉及乡镇企业,特别是关闭“五小”或“十五小”企业,直接针对乡村中的中小企业,成为造成有些地方的乡镇企业增长下滑,投资出现负增长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总体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中央决定进行结构调整,无论在近期还是将来对整个经济的健康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这也给乡镇企业今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乡镇企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既得利益,更不能吃子孙饭,短子孙路。乡镇企业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计划和项目布局必须法律化,产业结构要不断的高级化,要树立规划先行的意识,只有规划合理,规划科学,才能确保开发建设建立在“高智能,高水准,高品位”的平台上。就我市乡镇企业而言。我们对乡镇企业的未来规划发展应有一个科学的、可行的总体思路。就是说,全市乡镇企业应该按规划发展,不能盲目,随意性地发展,才能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乡镇企业今后投资上项目也好,扩大企业规模也好,都不能是自发的,纯经验式的,而应是体现创新精神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理智行动。而现实是,有的决策者还在盲目的上一些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违背的项目。他们的出发点是,赚钱就干,赚一天是一天。地方保护主义也为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这也成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之一。

乡镇企业管理篇3

一、我国乡镇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通常一个好的企业往往都有一个科学化的管理体制,而要管理好乡镇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它也需要一个科学化的管理体制。然而目前的乡镇中小企业大多都缺乏专业的、科学化的管理体制。乡镇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乡镇政府大多都是资金不足,权利有限,根本无法控制乡镇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与运作。二是对于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往往都是县级以上的政府对其进行干预指导,导致乡镇政府不能够独立地完成乡镇中小企业的运作和发展。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

2.乡镇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得不到提高

信用是影响乡镇中小企业的关键因素,然而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由于诸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例如,乡镇中小企业的信用基础薄弱,目前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投资比较单一,并且投资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导致经济效益不高,因此信用基础比较薄弱。除此之外,乡镇中小企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也是乡镇中小企业信用度提高不上去的重要原因,乡镇中小企业工作人员有的道德素质低,有的业务素质低,他们大多私心过重,这都影响了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

3.乡镇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大多都是农产品,但是乡镇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生产设备都比较陈旧,并且大多数的农产品自然抗灾能力低下。二是大多数的农业生产是以户为单位,生产规模比较小,而且不利于管理,很难形成整体的集合式的农业生产模式。三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不注重对科学技术以及现代机械的使用,使得农业生产成本过高。除此之外,大多数乡镇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发展明显不平衡。

二、乡镇中小企业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途径

1.建立长久发展的战略目标

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水平等原因,在企业的整体规划方面还不是很完善。科学的战略目标是乡镇中小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关系着企业的未来。乡镇中小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实际的、有效的战略目标,才能够确保企业健康的发展。

2.融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目前乡镇中小企业的经济通常比较传统,缺乏科学的技术措施,并且现在的乡镇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清晰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现代化技术的融入。总而言之,在今后的乡镇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依据自身的特点,建立明细的乡镇中小企业管理组织,并且大力引进现代化技术,以促进乡镇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

乡镇中小企业在向着科学化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专业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乡镇中小企业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大多不高,面对着信息化以及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乡镇中小企业若不及时地引入现代技术,将会逐渐被淘汰。因此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也将会是我国乡镇中小企业今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对乡镇中小企业在职的工作人员也要定期进行培训,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进行自觉学习,以促进乡镇中小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4.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

乡镇中小企业竞争的主力军就是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产品竞争力很强,乡镇中小企业只有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够确保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但是现在的乡镇中小企业在产品的投资方面,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火花八门,选取的时候大多数乡镇中小企业通常不会进行科学的选取。除此之外,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都是投资一些生活民用产品、大型公司的配套产品以及军用工业产品,它们大多不是知名品牌。因此在今后的乡镇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把乡镇中小企业投资的产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生产,并且在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融入现代化的技术,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确保乡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

乡镇企业管理篇4

关键词:乡镇企业;统计制度;管理水平;改革;提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34-01

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是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颁布以后,在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乡镇企业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1当前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虚假性数字。近几年来在乡镇统计工作实践中发现乡镇企业统计虚假成分比较高,造成这种想象的原因主要有:

①统计得不到领导重视,企业没有规范的统计制度,甚至没有统计岗位,统计由会计兼任。一些统计指标难以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填报。②乡镇企业统计法律意识薄弱,对统计的作用认识模糊,认为统计只为政府上级部门服务,只为了完成任务,对企业经营决策没有多大意义,抱着这样的想法,有时为了应付统计行政部门数据上报要求,部分企业采取虚假数字。③乡镇企业由于不懂统计法,生怕统计泄密,瞒报,漏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④部分领导对统计不够重视,对统计数字审核不严,把不好关。

(2)统计台账和原始资料不健全。许多企业抱有侥幸心理,所以对上级要求的必须建立统计台账制度不认真执行,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

(3)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

(4)统计数字只停留着初级阶段,缺乏必要的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服务作用弱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必要让我们认识做好乡镇统计工作的意义。

乡镇企业是农民就业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而乡镇企业统计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业务,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做好乡镇统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统计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企业统计是从数量上研究企业总体运行情况,它涉及到产、供、销、人、财、物、生产、经营、销售等多环节多领域,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发展的全貌,预测企业发展的未来。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它能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推动生产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建立有效的统计制度

统计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势必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统计工作的改革,那么,怎么样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效地统计制度呢?统计制度只有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才能具有活力,才能更好反映客观实际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完成统计的服务、咨询、监督的职能。

2.1要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乡镇企业知法懂法认真贯彻统计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在1983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以后又在1996年5月15日第八次代表大会修订。法律的出台,为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及时提依法统计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要认真组织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进一步营造依法统计氛围,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切实保障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职权;同时也要规范统计岗位,加强专业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使统计人员能按照统计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填报统计资料。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质量,要通过短期培训、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使统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熟悉业务,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的要求;要求主管统计的领导严格把关统计数据。通过以上途径确实保证统计数字的真实性。

认真学习法律业务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统计法的施行中存在种种原因,使统计法成为软法,所以我们又必要把修订统计法提到议事议程,通过修订统计法,使统计的真实性在法律上切实得到保证。

2.2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规范企业统计台账制度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一方面规范统计行政人员的行为,加大对统计行政人员的查处力度,防止统计工作的,泄漏统计资料,商业秘密的行为,为企业安心如实上报资消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执法检查规范统计台账制度。只有乡镇企业建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才能规范化管理企业,才能提高基层单位填报数据的准确性。

2.3健全统计方法制度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自己特色的统计资料,完善自己的统计方法。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实现有效地信息交换与共享进一步拓宽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和程度。在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可以考虑实现统计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实现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使统计部门生产的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

2.4要对搜集到的更重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分析,使统计真正为企业服务

统计部门要根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对集中起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新的有用的信息,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发挥统计的参谋作用,促进乡镇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乡镇企业管理篇5

关键词:新型乡镇企业;质量管理;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071-02

新型乡镇企业,是一种在农村经济社区内形成的家庭联户工业分散经营与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由新的投资方式、新的组织方式和新的机制组成的区别于传统乡镇企业的一种新的经营组织形式[1]9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乡镇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新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而且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新型乡镇企业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所谓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所进行的系列工作的总称,是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进行设计、生产和服务,以生产出为社会和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的手段体系,包括对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调查、计划、检验、控制和信息反馈等[2]8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新型乡镇企业的发展尤为突出。然而,虽然新型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大批新型乡镇企业日益暴露出质量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完善、员工素质低下和质量管理方法滞后等问题。

(一)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质量第一”是企业管理者的追求目标,然而大多数管理者只是口头上主张对产品严格把关,未能落实到行动中,质量管理意识相当薄弱。如当规定期限临近,产品无法按时完成,管理者为了追求利润,即使先前一直强调把质量放在首位,此时也不得不违背初衷,忽略质量而去追求速度,产品质量得不到真正管理。

(二)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新型乡镇企业取得了蓬勃发展。然而部分企业仍坚持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陈旧,对发展不起任何作用;有的企业质量管理过于形式化,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低下;有些企业一味搞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而内审工作则落实不到位,即使通过认证也不能有效运行,认证体系形同虚设。

(三)员工素质低下

员工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新型乡镇企业普遍存在临时工多、正式员工少、员工文化程度不一等问题。此外,受企业内部资金的限制,新型乡镇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也非常有限,导致员工素质低下,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四)质量管理方法滞后

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企业管理者过多地把管理重心放在理论知识上,缺乏实际性操作,以致企业出现“质量管理实践落后于理论研究”的情况。当前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质量管理初始阶段,有的处于游离失控状态,管理工作大大落后于其他国有企业[3]7。

二、新型乡镇企业质量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从政府角度看,一方面,我国的政府评估多半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相应的政策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各级政府对质量管理的保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新型乡镇企业起步晚,对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不足,使得政府对其缺乏科学的规范和标准。

从企业所有权看,新型乡镇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强,对市场压力的敏感度则比较迟钝,难以产生提高质量的动力,加上许多企业热衷于扩大外延式的投资,对质量投资和质量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热情和相应的支持,这都成为其质量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从企业现状看,部分新型乡镇企业的检测设备不齐全,负责产品检测的工作人员操作技能不强,检测记录不规范,甚至还有部分企业几乎无产品出产检验,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这些情况都影响了新型乡镇企业的质量管理。

三、完善新型乡镇企业的质量管理

新型乡镇企业不同于其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管理乃至经营机制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对于新型乡镇企业来说,“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企业就无法生存”。鉴于这个认识,新型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措施致力于产品的质量管理,从而促进新型乡镇企业的发展。

(一)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

1.政府严守质量把关

提高质量意识,首先要提高政府的质量意识,端正企业发展的思想,把提高产品的质量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来,贯彻和实施《质量振兴纲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抛弃企业短期行为,为振兴质量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

2.企业狠抓产品质量

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必须对产品生产过程作出适当调整。把狠抓产品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各大媒介对员工灌输质量管理教育,使员工把“质量第一、质量取胜、用户满意”作为最终目标,教育员工不能削弱质量意识,而要以新的观念促进企业整体运行。

3.员工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要保证产品质量,员工必须增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自己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主动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积极提出个人对企业发展的建议,例如如何解决产品生产出现的问题,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如何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等,不断致力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作贡献。

(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加强现代化科学管理

1.加大科技投入,走特色管理之路

虽然新型乡镇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管理水平和方式依旧落后。相反,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发展,管理方法和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加强企业产品的基础管理、专业管理和现场管理,实现产品现代化质量控制。

2.注重开发新产品,加快设备、技术更新

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不仅要毫不犹豫地淘汰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生产的旧技术、旧设备,还要禁止使用已被淘汰的落后技术及设备,做到真正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强与相关科研部门的联系,不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新产品,做到“精益求精”。

(三)多管齐下,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1.完善用人机制

人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兴衰成败,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人。企业选人得当则事业兴,选人不当则事业衰。合理选人、用人、因人施用对于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挑选正确的人,再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保障企业顺利运行。

2.改善员工待遇

牢固树立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员工。首先要深入员工群体,关心员工,如定期家访、定期谈心、定期举办晚会、组织外出旅游。其次要注重改善员工的各项待遇,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养老保险、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引导员工成为质量管理的主宰者。

3.加强员工培训

一个成功企业,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员工的素质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因此,企业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对员工的培训势在必行。企业要适时更新对员工的培训,如开展岗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产品营销培训、财务会计培训等专业技能培训,使员工不仅掌握专业技能,而且扩展知识面,做到名副其实的“以人为本”。

(四)建立健全质量信息反馈监督机制

1.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1)建立顾客反馈机制

企业应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科学方法,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建立综合顾客信息库,将顾客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汇总,再将结果反馈给总负责人,总负责人再根据情况召集相应部门经理对问题进行解决,形成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增强顾客满意度。

(2)建立员工反馈机制

“以人为本”,不该局限于顾客,而应深入到企业的每位员工。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员工工作反馈机制,便于员工及时总结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以最直接的方式解决员工出现的问题,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员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其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2.建立质量监督机制

(1)建立环环相扣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建立环环相扣的质量监督机制,第一,要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控制;第二,各部门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共同对产品质量负责;第三,要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名员工。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企业要保证每件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各道工序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各道检测环节都顺利进行。

(2)完善和健全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

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工作就会失去标准。新型乡镇企业之所以能成功经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内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新型乡镇企业应根据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形势,建立和健全质量监督法律法规,形成一整套质量监督法律法规,致力于新型乡镇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为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新型乡镇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也在2001年了关于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的文件,对实施卓越质量管理,并在质量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重大奖励[5]760。因此要搞好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促进新型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促进新型乡镇企业的发展,必将致力于质量管理。由此看来,加强新型乡镇企业的质量管理在未来的几千年里仍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陶盛爱.对浙江新型乡镇企业的调查[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2,(5):98.

[2]姜永涛,宗锦耀,卢永军,等.乡镇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80.

[3]陈存真.乡镇企业的质量管理与员工素质[J].电子质量,1996,(2):7.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