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收集5篇)
时间:2024-09-17
时间:2024-09-17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产学结合经济效益双赢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教育模式的转型期,而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面临着调整,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与企业密切的合作,而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也离不开拥有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的技术支持,为了共同的发展,校企双方有必要也必须相互合作,实现各自的目标经济和社会目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本文将结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现状,分析职业教育与产业双方在产学结合模式下的经济关系分析,提出以校企双赢为目标的产学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并不十分紧密。主要表现为大部分职业院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愿走出去,请进来,没有广泛开展与企业合作办学,不愿将培养人才所得利益与企业分享,虽然有的职校已意识到校企合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经济效益,但仍然仅仅把产学结合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并没有很好开展学生顶岗实习之外诸如科研服务等方面的产学结合研活动,因此校企合作范围小,仅局限于少数国有大中型国企和劳动密集型私企,大多数企业与职业院校联系甚少,没有参与校企合作,甚至也不愿意加入到合作中来,因而校企之间经济上的互动影响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和很浅的层次上。
二、产学结合下双方的经济关系分析
从本质上说,职业院校与企业各自具有内在需求,才会有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那么主导这个合作的结合点即是校企共有的经济利益,它涉及到企业、学校的一切活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研究,就要探究教育成本如何较好地与生产成本相结合,使二者均发挥出最大功效,为职业院校和产业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
1.合作双方相互促进对方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1)企业对学校的促进
产学结合中,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职院学生获得劳动报酬,学生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同时,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拓宽了求职道路,积累工作实践经验,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
企业对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的需求促进了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强了科研项目的转化力度,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了学校科研能力,提高了人力资源价值,强化职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以便职业院校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实现自我“造血”、“输血”的功能,教师从科技合作、成果转移中取得经济补偿,而学校在获得管理等费用的同时,获得科研成果和专利收入、转让费,通过企业稳定的资金支持,在服务地方经济,帮助企业发展中提升自身价值。
企业向学校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新工艺和资金支持,以满足学校对先进仪器设备需求,学校增加了办学资源,有效配置了智力和财力资源,也节约了设备投入,减少了教育成本支出,弥补了教学经费的不足,缓解学校因不断扩大建设而日益紧张的经费开支。
产学结合拓展职业院校办学思路,促使其自身开展生产活动,如原来没有校办企业的从无到有,自办企业服务社会,原来有校办企业的将企业做大做强,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些校办工厂产品自产自销,其经济收入不但满足日常人员经费和实践教学费用,还能实现设备购置和维修的自给自足,大大满足了职业院校财力需求。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通过自办实习工厂,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改革,研制、生产高新产品,设计、试制零器件,通过创收、为学校赢得资金收入,其收入用于改善实践教学设施增加学校经济收益。
职业院校是办学主体,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要素,通过为企业培训员工,获得经济报酬。
通过广泛与企业合作,拓展学校的社会资本,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后能更加有机会发展到社会较高层以上,逐步成为各大中型企业管理、技术中坚,这样的学校更易获得企业、民间、个人捐赠,从而分担教育成本,改善财务状况,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使学校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或将职工送往职业院校深造,企业接纳学生实习,优先获得高素质人才成本,所花成本低微,减少自己培训费用,获得较廉价劳动力和临时工作人员,提升了人力资源,使企业有能力生产出高质量产品,企业因此获得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源。
通过“合约”,企业或委托科研,或派出工程师、技术人员与职业院校教师合作开发新产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推进企业技术革新,节约出更多资金,企业优先获得学校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实现技术进步,移植创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将其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企业拥有企业新产品使用权、专利转化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获得产品利润收益,从市场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在合作科研活动中,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企业解决部分经营用地或用房,提高企业知名度,企业得到良好的社会资本。
如德国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常常将最先进设备、技术工艺无偿赠送给职校,通过职校培养出掌握高新技能的人才为企业所利用,创造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2.合作双方相互制约对方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产学结合是科研、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互动,是知识能量与产业化人才资本转化的交易活动,在遵循校企两经济主体各自经济利益基础上实现“双赢”和互动,如果校企合作中双方的经济利益不对等,致使一方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则双方合作的动力就会消弱,合作就不可能维持,双方的经济利益都将会受到损失。主要表现有:
(1)企业不愿对职校实习学生投入,制约了合作深度,减少了双方经济收益
我国大部分企业领导思想意识不到位,他们认为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付给学生劳动报酬,承担学生生产的残废品费用,这些大笔的培训费用加大了生产成本支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经济上不划算,在不能保证所培养学生毕业后能继续为本企业服务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会有较多的经济投入,对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更是如此,他们对高技能人才并不是十分渴求,他们认为高技能人才带来的经济增收与顶岗实习过程中付出的培养成本相比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许多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在产学结合中只是让顶岗实习的学生在生产线做简单重复劳动,企业在培养学生、提高技能上所花甚少,而从学生这个廉价劳动力身上所得甚多,学校因学生技能、培养质量得不到提高而影响了学校声誉和招生数量,进而引起学校经济收入的减少,于是减少或终止与企业合作培养关系,最终校企均失去经济增长的机会,两方“双输”。
(2)职校的科研能力限制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影响了双方经济增长
职业院校的设备相对陈旧,跟不上市场和企业对新设备、新工艺技术的要求,因此职校不敢走出去,承接新设备研制,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等研究项目,而企业则对与职校的科研能力有所顾虑,往往会造成企业对学校的科研投入无果而终,或者职业院校的科研转化力度不够,导致企业投入多产出少,致使企业成本――效益转化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也就阻碍了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
(3)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丧失经济利益上的“双赢”
校企双方对合作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对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因而联系不够紧密,信息交流不够通畅及时,往往造成职校获取科研课题机会减少,而企业急需的设备改造、技改项目又缺乏攻关力量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结果双方错失发展机会,损失应得的经济收益;另外,在科研开发合作中双方责任不清,权利不明,在研发成功后对利益分成,技术转让,专利权费等问题产生经济纠纷,最终造成合作双方不欢而散,失掉了共享利益、共同发展的“双赢”机会。
(4)企业缺乏大局观念,抑制学校和自身的经济增长
相对多的企业缺乏大局观念,常常局限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拿出最新技术和设备给学校以改进教学,企业担心技术外泄或学校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成为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致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总是滞后于社会需求,学校也就不能反向助推企业进步、为企业增添经济效益出力。
三、以双赢为目标的产学结合的措施
在产学结合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得量化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产学结合的经济价值。那么如何能够在产学结合模式下,优势互补,使校企双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技术、设备、市场、信息、人才等优势,为各自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产生出最优成本――效益呢?
1.立法为产学结合的长效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家通过政策制度,立法制定优惠的经费、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保证校企双方合作中的收入享受到国家法律的优惠政策,为确保产学结合的长效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通过对校企科研、生产过程中资金的投入,收入减免,保证校企合作及时将短平快、实用技术应用在生产、生活领域,扶持企业快速成长,使职业院校和企业得到迅速长足的发展壮大。例如参鉴德国模式,为参与职校教科研的企业提供减免税等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学校自办产业,接收学生实习和提供学生就业岗位的企业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扶持中小企业免费接收职校生实习就业,为职校服务产业所做的科研教学活动投入奖励基金等。
2.建立产学合作协调机构,为产学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建立产学合作协调机构,为产学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产学合作协调机构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与职业院校科研教学统筹机构,扮演好“经济红娘”,解决好职业院校和产业之间利益分配困境,确立好利益分配制度,构建“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互惠,长期共同发展。
3.加强政策舆论引导
加强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将产学结合模式作为提升工人技术等级、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振兴国家产业的战略任务,使校企树立产学合作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并促使双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4.建立产学结合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制度
建立产学结合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制度,使校企双方通过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使用,了解到校企合作对办学效益和生产效益的积极意义,认识到校企结合的科研模式为双方成本――效益的改善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通过产学结合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努力探索践行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力争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的教育发展,体育教育也是如此.本文提出情绪教学模式,旨在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探索一种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完整的、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有效调节素质教育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感召下,人们急切呼唤着情知互促的教学格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教学模式主要涉及好奇、兴趣,愉快、焦虑这四种情绪要素,主要探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发挥四种情绪要素对认知活动的积极作用,并避免或克服其消极作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心理调节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及其相互联系的行为进行调整和运作过程,也就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有具体情绪的调节,情绪动力特征的调节(如强度、范围和持续性),情绪调节可帮助人们发挥正情绪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一、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1.师生情绪了解。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三种相关情绪要素状况的了解,主要依据我们编制的兴趣、愉快、焦虑问卷。
2.制定情绪调节计划。依据课的性质与任务,结合师生双方实际,确定课堂四种相关情绪要素有效调节的策略。
3.教与学的实施。师生双方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进行自主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而体验到成功。
4.评价与反馈。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掌握性评价为主,充分运用情绪的强化功能塑造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非控制反馈的艺术使学生努力找到提高和进步点。
二、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
1.优化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绪调节的基石。学生喜欢公正、理解自己、热情、平易近人的教师。中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他们如果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注意、关怀和喜爱,就会感情愉快、充满信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对他的注意和关怀,就会感到自己不受教师重视而产生焦虑不满情绪。如果一个学生遭到教师斥责或嫌弃,就会产生自卑或对抗情绪。实践证明,中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如有的学生正是因为不喜欢某教师而对他所讲授的那门课程失去兴趣,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2.优化教学情境。中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不能健康发展。这使得许多学生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如学习负担过重,个性与兴趣爱好受到压制等等。这些消极情绪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导致认知加工水平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使美好的情境刺激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其大脑皮层上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学生每当受到这一类情境刺激时,就会自动去进行与此相关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乐之者”与“好之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的趣味性,预防或调节其消极情绪。
3.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传统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方法的取舍完全决定于教师,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的需要、兴趣、自主选择、创造性,以及个体差异性都被忽视了,也就谈不上学习热情的培养。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良好的情绪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要采取符合学生特征及课程性质的指导性教学方法。
4.优化教学考评。在情绪调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正负情绪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必须优化考评。为此,教师可按学生能力的高、中、低分组进行考评,增加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使成功者更加努力,失败者也不灰心。当然,教师还应偶尔为学生安排一些失败或较大的困难,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焦虑与紧张。同时,考评的内容也不应仅局限于体育学习方面,也应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开展考评,可以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考评,使学生善于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及不足,从而提高成就动机的水平。
三、情绪要素的有效调节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选择如下教学策略:
1.好奇策略: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设置矛盾;呈现新颖、奇特的刺激;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变换教学方式、角色交换等。
2.兴趣调节策略: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相一致,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教师的言语幽默,教学内容、教学事例从学生的切身性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3.愉快调节策略:教学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使学生体验成功;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榜样,激发求知欲;使用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4.焦虑调节策略:提高任务的难度,限定完成的时间,提高过低焦虑;降低任务的难度,放宽任务完成的时间,降低高焦虑;提供成绩信息,而非评价信息;承认错误是学习中的一部分,允许犯错误,支持改正错误,强调个别谈话减少公开批评;强调自我比较,减少社会比较;强调组间竞争,减少个人间的竞争;强调努力归因,减少能力归因。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市场机制
[作者简介]刘德秀(1966-),女,江苏建湖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医用化学教学和研究。(江苏苏州215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专业实训和创业教学基地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JD880022)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32-03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并由此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了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一、市场机制是实施校企合作的主方向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组织为了各自的组织目标,共同投入、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互惠行为或模式。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校企合作仍缺乏实效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面临新的情况,需要学校、企业会同政府创新符合地域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为了调查学校、企业和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起的作用,我们对参与校企合作的36名企业管理人员、50名职业院校教学及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88.87%的企业管理人员和90%的学校教职人员认为,政府需高度介入校企合作。结果显示:职业院校及企业都希望通过政府的介入来促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德国,其政府尽管主动介入校企合作,但政府对校企双方的介入程度并不高。德国校企合作之所以成功,其主要运行机制是基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机制,而非来自政府的激励或约束机制。虽然政府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刺激企业产生短期积极性,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甚至,部分企业为获得奖励或规避处罚而参与校企合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校企合作行为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
二、利益与义务均衡是市场机制下校企合作的动力
当前,校企合作需关注的问题是校企双方合作的动力不足。动力不足就会导致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下降,校企合作就难以实现。因此,增强校企合作动力,是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校企双方合作目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在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院校教学及管理人员就合作目标、内部条件、外部条件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1)职业院校最关心的核心合作目标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最关心的核心合作目标是合作带来的各种效益和发展。(2)为达到合作目标最需要的内部条件,职业院校认为是教学质量、教学资源、服务社会、学生就业,企业认为是产品质量、生产资源、技术创新、管理决策。(3)为达到合作目标需要的外部条件,职业院校关心政策法规、人才需求、社会育人环境、学生职业意识,企业关注法律法规、产品需求、社会责任、社会生存环境。
调查结果反映了如下情况:(1)职业院校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单位,核心合作目标产生于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需求,其关注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教学质量、教学资源、服务社会、学生就业等方面形成的结果,而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级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和学生对职业认同的职业意愿等,是构成职业院校关注的外部条件的主要点。(2)企业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最大程度地获取投资收益是其核心合作目标的主要形成因素,为了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企业关注其内部条件主要是产品质量、生产资源、技术创新和内部管理决策机制等方面,企业关注其外部条件主要有法律法规、产品需求、社会责任、社会生存环境等因素。(3)从核心合作目标—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三个相联系的关注层面可以看出,核心合作目标是校企各自需求、目标、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内部条件直接主导校企双方合作行动方向选择、资源利用程度、活动介入方式和期望成果效益等,是校企双方合作目标、动机、需求、意志的客观反映。外部条件是对校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起着规范、推动和作用,并通过内化为可执行的合作行动流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对校企合作各自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在校企合作共同发展过程中,寻求核心合作目标协同要素,创造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内部条件,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外部条件,向着合作目标,增强合作动力,减少过程磨耗,将有利于校企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
(二)利益和义务均衡型合作动力形成基础
合作动力形成主要由共同利益和义务为基础,并形成科学的业务流程确保合作的总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需要等外在动力相适应。校企合作利益和义务均衡如图所示,合作双方利益和义务两大变量之间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如图所示):(1)利义共同型。处于第Ⅰ、Ⅲ两象限时,校企双方是构成了利益和风险共同体,共同获得合作产生的效益,担当合作义务,此时的合作就会产生动力。当双方利益和义务无限趋近于第Ⅰ象限的“利义均衡线”时,合作动力趋近于阶段最大值,这是最理想的“利义共同体”。(2)利义失衡型。当处于第Ⅱ、Ⅳ两象限时,合作双方的利益和义务严重失衡,合作只对一方有利,这种合作是难以实现的,即使勉强所为,也不会长久。可见,利益和义务的协调是合作双方的动力源,虽然合作过程中会有与总方向不相协调的阻力存在,但只要动力大于阻力,校企合作就会始终朝预定方向前进。校企合作就是合作双方不断增强源动力,克服内部损耗和阻力,推动合作项目以较快速度和较高水平运行的过程。
(三)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增强合作动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表现形式,但这些形式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从最初的企业主导办教育到学校主导引企入校,再到校企双方主动全面合作,校企合作的价值取向也由利益偏倚企业或学校转到了校企双赢。这些过程均伴随着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建立在“利义均衡线”基础上的校企合作需主动适应,并探索适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1)从利益和义务偏倚一方到校企双赢。职业院校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时需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它们的需求,不能仅把企业作为人才培养过程的部分载体或辅助条件。否则,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积极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校企合作的效果不佳,进而推动学校不断去变换校企合作方式、重新探求合作方案,以提高合作效果。不论校企合作的方式如何,正确把握校企双方的利益和义务均衡双赢的价值取向,才能使校企合作的不同方式尽显其能。虽然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并没有量化的指标,但是无形的“利益和义务均衡线”时刻影响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双方的利益和义务,防止因偏倚一方造成合作的失衡,从根本上保证和维持校企合作的持久性和吸引力。(2)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关系是复杂而且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这要求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适时调整,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人才培养。(3)由局部合作向全方位合作。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正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由单环节向全方位过渡,其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往有所提高。
三、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教育部在启动100所骨干院校建设时特别强调要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双方认可并执行的各类事项运行流程。运行机制要确保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在执行过程中始终趋近于“利义均衡线”,其主要包括资源互补、岗位对接、行为互动、文化融合机制。
(一)资源互补机制
资源互补机制就是推动校企合作双方的教学资源与生产资源的互补。校企合作中资源互补投入是合作的基础,当一方拥有的资源能够被合作方共同使用时,就会产生共同管理的行动,实现共同利益。这种资源互补是以物质资源相互投入为起点,人力资源投入为保障,突破各自管理程序为动力,实现共同利益的双赢过程。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构建校企合作关系时,合作双方尤其职业院校应主动做好彼此发展目标分析、彼此资源的调研、彼此互补度论证,并推动学校和企业实现资源的双向流动,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源共享投入机制、风险共担安全策略、利益共享分配办法等,为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提供可靠保障。
(二)岗位对接机制
岗位对接就是学校所设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院校要培养出符合企业真实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认可某个职业的能力体系标准,遵守相同的职业资格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是校企合作双方各层合作关系的核心媒介,是校企合作的内在“接口”,有利于在各类不同层次的合作要素之间建立良好的对接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校学生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员工对接、学校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情境与生产环境对接、学习材料与实物产品对接、课程作业与生产产品对接、考核评价与质量检验对接等。岗位对接的目的之一就是创设“接口”,并通过这些“接口”连接校企双方不同层级的教学、生产和管理要素,“接口”的数量和层次反映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接口”并保持这些“接口”的畅通,有利于增强合作内涵,提升合作质量。
(三)行为互动机制
行为互动机制是校企合作双方保持合作行动但需要学校主动的行为指南。学校主动的原因是源于双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关注项目的不对称现状。校企合作双方资源互补是基础。从获利来看,校企合作与商品交换不同,学校能从其中取得所需要的设备、资金等立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可视资源,而企业从中获得的回报不是即时的,校企合作中的“订单培养”“合作研发”等项目周期都较长,受未知因素影响较多,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学校给企业的最大回馈——毕业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流动性。所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关注的是如何主动争取合作机会,企业关注的是如何降低合作风险,只有合作双方正视这类问题的处理,校企合作才会长久。实践证明,一个学校与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行为互动层次和类型越多,其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险能力就越强。
(四)文化融合机制
文化融合机制是校企双方寻找文化“接口”并努力实现共同提升软实力的合作机制。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分工不同,职业院校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存在差异,在校企合作中需减少两种文化的冲突。职业院校文化更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企业文化关注可量化考评。但职业院校和企业组织运行的一般规律、组织架构通常存在相通之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减少文化冲突、寻求文化互补、推动文化渗透、谋求文化融合。
四、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关键是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工作的难点,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要建立一种长效的保障机制,需要合作双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师资保障、实训基地保障。
(一)组织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机制包括多个层面:(1)学校层面。学校主动牵头成立董事会,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形成横向联合体,聘请政府主管领导、相关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和职业院校负责人等参加董事会,确保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本身具有发展性。(2)专业层面。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和企业负责人、行业一线专家和专业负责人为成员,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3)互补层面。企业与学校的各个层面相互渗透融合,设立校企合作办学执行机构,落实运行机制,以便与有关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形成定期会商机制,努力推动校企合作双方利益和义务均衡。
(二)师资保障机制
师资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关键要素,要积极倡导专业教师“双师型”和教学团队“双师结构型”。可以通过定期派送教师到行业一线,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提升实践能力并能结合企业和行业实际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增强综合素养,以期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从合作单位及相关行业聘用生产和管理一线的专家,建立一支优秀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实训基地保障机制
实训基地保障机制是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高水平的校内教学基地,并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职工培训、产学研合作等,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保证实训基地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校企合作双方需努力推动校企双方利益与义务有机融合。“利义均衡型”校企合作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的校企合作中不可能完全均衡,企业多是追逐短期利益的组织,学校需勇于放弃眼前的利益,可以根据“企业得近利、学校得远利、学生得大利”融合方式由简到难向纵深发展。校企合作伙伴的选择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政府不宜过多地干预,当校企合作各方认同通过合作能够提高自身效率、增强发展能力以及降低匹配成本的情况下,合作才能共生存。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自制调查量表在精神分裂症病因调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合理量化及数据处理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筛选出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因素共10个:X3(本人学历,OR=0.337)、X6(母亲学历,OR=0.232)、X18(家族史,OR=5.280)、X24(母亲孕龄,OR=0.278)、X39(出生体重,OR=0.303)、X42(非亲生父母抚养史,OR=9.352)、X53(婚姻状况,OR=5.475)、X55(工作学习压力,OR=2.334)、X59(本人脾性,OR=0.536)、X65(事件经历史,OR=2.793)。结论:上述10个因素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念,对今后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目前,精神分裂症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给社会、家庭、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与精神负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精神分裂症研究、诊断、治疗等方面,我国投入的卫生资源约站国民生产总值的0.01%。为了探索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可疑病因,并检验自制量表的适用性,特进行了本次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以在某市居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该市的4所精神病医院抽取131名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1﹕1配对方法,从该市的另外4所综合性医院(与以上4所医院级别相同,所处位置为最近者)同期入院的病人或病人家属中(不能同时被选取)选取131名非精神疾病患者作为对照,配对的原则为:性别相同,年龄相近(±2岁),家庭住址在同一县(区)。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采用1:1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分裂症危险因素调查量表,该表包括基本情况、家族情况、出生情况、生活史、事件经历史等部分,共由70个项目构成,因篇幅所限,量表不列出。调查方法为调查员直接采访调查,调查员为该市医学院心理学系本科大四实习生,他们均经过有关精神分裂症临床知识及调查知识的培训。
分析方法包括一般统计学描述、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AS8.0进行统计分析。
1.3数据的量化及处理
1.3.1变量的量化及赋值
首先对自变量及因变量进行进行合理的量化及赋值,其中,二分类变量按照是否发生或出现分别赋值为0与1,即“否”赋值为0,“是”赋值为1,多分类有序资料进行等距自然数编码,即按照发生或出现的程度分别赋值为0,1,2,3...。多分类无序资料设置哑变量。
1.3.2LogitP与各变量值之间线性关系判断
当自变量为连续性或多分类资料时,需要绘制散点图观察自变量与LogitP的是否存在线性关系[1]。本研究中不呈线性关系的,分别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将非二分类变量改为二分类,二是按照多分类无序资料设置哑变量;三是合并某些类别。本次研究未采用变量变换[1],考虑到变换后变量的意义不好解释。
2结果
2.1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检验[2]
首先运用Chronbach'α系数对调查量表进行信度检验,Chronbach'α系数=0.715>0.7,表明调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量表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2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为95.3%。剔除其中填写不完整或回答矛盾的问卷24份,共得到合格问卷262份,合格率为91.6%。
本次共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131人,非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131人,其中两组男性各71人,女性各60人,病例组年龄为37.2±2.3岁,对照组年龄为39.4±2.8岁,经过t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首先对所有自变量按照a=0.10的水准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29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可能影响因素,见表1。表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2.4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共线性诊断、Logistic回归诊断之后,分别选择不同的sle(筛选变量时进入模型的显著性水平)和sls(筛选变量时剔除模型的显著性水平),对29个变量进行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依次选择不同水平的引入、剔除标准为sle=0.20,sls=0.20;sle=0.10,sls=0.10;sle=0.05,sls=0.05筛选变量,最终经过专业上分析确定表2的结果为进入"最优"回归方程的变量,经分析变量间无交互作用。表2多元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略)
3精神分裂症影响因素讨论
3.1遗传与精神分裂症
遗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密切的联系,OR值为5.280,遗传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的概率越大。按照新的医学模式思维,遗传因素属于生物方面的因素。以往的研究中也证实了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3]。应广泛开展高危人群的监测及筛检和遗传咨询,采取有效的健康保护措施,避免高危人群发病;杜绝近亲结婚、减少高危人群互婚、降低人群中有害基因的频率、减少传递机会,降低发病率。
3.2孕龄低及出生体重低与精神分裂症
母亲孕龄与出生体重也应该从新的医学模式中的生物学因素方面来分析。孕龄越低、出生体重越低则发病的可能性越大。以往的调查中也有类似的结果[4]。这可能是因为孕龄低及出生体重低者的脑容量较小[5]、大脑发育障碍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积极在全社会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和避免低孕龄和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
3.3心理素质、性格气质与精神分裂症
此类因素主要从新的医学模式中的心理因素方面来分析。外向型性格不易发病,其原因为性格外向者更易与外界沟通,人际适应支配性高,自我接受能力强,因此心理障碍不易形成;性格内向者则可能对外界缺乏共鸣、缺乏信任感,因此适应功能差,一旦遭遇不良刺激时,更易发病。国外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6]。因此,对于性格内向、心理素质欠佳的个体,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广泛社交、多参加文体活动等方式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对于那些性格特别孤僻、心理素质极差的个体应尽早地进行心理治疗。
3.4社会地位、文化背景与精神分裂症
根据新的医学模式的观点,该类因素属于社会因素方面,社会因素实际上属于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
3.4.1本人学历与精神分裂症
随着个人学历的增高,发病的相对风险降低。其原因可能为:①低学历个体的职业满意度低,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陈昌惠等人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以无职业或技术性低的职业人群患病率最高[7],这是一致的。②学历较高的个体在遇有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医生或通过其它途径疏通心理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大力的发展教育事业,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素质,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针对高危个体,重点开展心理及精神卫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治疗。
3.4.2母亲学历与精神分裂症
随着母亲学历的增高,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相对风险降低,以往的资料中未见有类似报道。母亲学历高能反映孕妇的优生意识;高学历的母亲对婴幼儿饮食、护理方面会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学历高的母亲更倾向于采用较健康、民主的方式教育孩子。因此积极开展母亲孕产期、哺乳期健康教育,使之具备完善的优生意识和育儿意识;提倡素质教育。
3.5心理与情感压力与精神分裂症
按照新的医学模式的观点,此类因素融合心理与社会因素。
3.5.1婚姻状况与精神分裂症
本次调查显示个体婚姻状况与精神分裂症有较密切的联系(OR=5.475)。分析原因如下:婚姻状况首先说明个体的情绪成熟程度;其次,在稳定的婚姻中,已婚者感到更幸福,情感痛苦更少[8],而离婚或未婚者则在躯体和情感上要经历更多的痛苦[9]。因此健康的婚姻生活不但是个体情感成熟的表现,而且更有利于生活负担的减轻及情感的宣泄。因此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鼓励健康、美满、稳定的婚姻;夫妻之间在对方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相互理解、支持和鼓励;在夫妻之间出现矛盾时,能够寻找自我解脱或相互解脱的途径。
3.5.2重大负性事件经历史与精神分裂症
本次调查证实重大负性事件是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重要因素,许多资料也证实了生活事件频度和严重度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是有关系的[10]。重大负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刺激性等特点,而精神分裂症高危个体通常具有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11]和易感心理素质,在重大负性事件面前,其脆弱的心理素质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刺激而使精神分裂症诱发。因此,虽然重大负性事件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负性事件,能够通过自我心理安慰或他人的安慰调节心理的平衡,较快的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3.5.3非双亲抚养史与精神分裂症
在本次调查中显示非双亲抚养史与精神分裂症相关(OR=9.352)。首先,非双亲抚养史有可能表明个体曾经遭遇过像父母离婚、父母早亡等重大的负性事件;其次,非双亲抚养个体缺乏双亲的关爱和呵护,其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必然受到影响;第三,非双亲可能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或教养方式不当,孩子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受到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不正当的教养方式与精神疾病有密切关系[12]。因此,干预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治疗降低非双亲抚养个体的易感性,使他们的人格和心理能够健康的成长,当然也应通过宣传和教育,使非双亲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那样去教育和呵护失去双亲孩子。
3.5.4学习或工作压力与精神分裂症
本次调查显示学习或工作压力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根据以往研究[13],压力大可能是一危险因素,原因如下:可能是生活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心情得不到放松,长此以往,可产生不良心理的影响如紧张、焦虑、失眠的发生及降低患者心理承受力,极易造成心理障碍。因此深入贯彻《劳动法》,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总体上减轻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适时地缓解压力,如体育锻炼,旅游,参加多种活动等;三是压力极大时及时地休息或进行身心治疗。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生物学因素为主,又与社会文化、经济、心理及遗传因素有着较密切关联的疾病,在今后的预防控制工作中,应按照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的思维来制定策略与措施,应坚持双向策略,认真落实三级预防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王济川,主编.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郭秀花,罗艳霞,周诗国,等.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实例应用.中国卫生统计,2003,20(4):233~234.
3McGuffin,OwenMJ,FarmerAE.Geneticbasisofschizophrenia.TheLancet,1995,346:678~683.
4周正猷.精神分裂症病因新探,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8~69.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既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当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运用高等教育理论,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通过对西安翻译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在校生146人进行实证调查,找出学生对目前该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满意之处,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成果,结合实际,构建了西安翻译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综合素质体系,构建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平台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一定要“高度关注教育的质量问题”、“多元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的要求。高校中“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鼓励高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因此,本文将从教学模式的视角,对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问题做初步探讨和分析。
一、研究的问题———人才培养不适应
总理在2009年指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1]。《纲要》的“序言”部分也尖锐指出:“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2]。“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不适应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就是指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实质就是人才培养不适应,其中一个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适应。为了进一步落实“两个不适应”的难题,迎接西安翻译学院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今天我们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切入点进行展开调查。
二、研究方法—实证调研
(一)抽样。本研究抽取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146名,其中二年级36人,三年级55人,四年级55人;男生18人,女生118人。
(二)工具。根据课程设置大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了《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问卷调查》,随机抽选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146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
(三)数据分析。采用了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写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数据分析,目的是探索汉语国际教育学生对该专业的期望值及需求,进一步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研究现状———西安翻译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应用型人才特征是按照一线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以掌握技术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为主,其专业行业设置,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使其受教育者具有必要的本科底蕴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目前,西安翻译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西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功底和外语基础,较全面了解中西文化,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在国内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语言学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也已经在校外建立了5所实践基地,但可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偏理论少实践,培养出的人才与今天所要创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四、研究结果
我们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在校生14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满意度、专业侧重点、具体课程设置分配等等,结果如下:
(一)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调查结果:47.5%的学生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17.5%的学生是出于听说该专业好,待遇高;25%的学生是出于这专业新颖,没听说过;6.5%的学生是出于别人帮忙选择的;3.5%的学生是出于服从志愿调剂过来的。
(二)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否满意?调查结果:22.38%的学生是比较满意;52.45%的学生是一般满意的;25.17%的学生是比较不满意。
(三)您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侧重重点在于?调查结果:6.2%的学生倾向于英文水平;42.9%的学生倾向于中文水平;50.9%的学生倾向于教学水平。
(四)在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英语写作、听说课、笔译课的安排比例上,你觉得哪一门课程是可以减少的?调查结果:37.8%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基础英语;17.5%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英语写作;9.8%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听说课;35%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笔译课。
(五)在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英语写作、听说课、笔译课的安排比例上,你觉得哪一门课程是可以增加的?调查结果:75%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听说课。
(六)您认为选修课应该开设哪些课程?调查结果:60.76%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如茶道、剪纸等;35.7%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4.4%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教”和“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因此,必须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围绕“改革什么”和“创新什么”两个本质与核心问题,集中解决“教”和“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五、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学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支撑体系学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对学生的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应用能力弱。近两年,实践教学引起重视,但教学内容并未及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课程进行适时的调整,实践性课程少且广泛性不强,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名分实不分,成为学生拼凑学分的工具,应用型人才培养严重缺乏体系支撑。
(二)教学内容体系没有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面对科学技术和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能做出适时调整,应变机制和应变能力差,未能及时适时地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的对接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讲的时间过多,学生自主的支配的时间太少,理论性知识太多,实践环节太少。课程类型单一,讲座式与实践性课程太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新兴专业但其课程与教学体系却沿用的是传统模式,不能适应专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当前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最大的意见就是实践能力偏弱。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这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足却很突出,其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平台的构建很不平衡。
(四)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特色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选修课没有做到名副其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上,更要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专业特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特点为着眼,培养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突出实践能力与理论修养并重的学科特色,努力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应用能力较强,最终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六、提出创新
(一)借鉴国外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欧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成功而丰富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如美国本科教育层次将技师培养纳入教学计划,注重应用实验课程,注重教学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并且允许和鼓励教师外出谋职,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并重,且突出实践能力的教学,加强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再如德国,在国家政策下建立FH院校,即应用科技大学,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企业实际需要,依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制定培养目标[4]。
(二)科学竞赛普及化,学习评价多样化积极鼓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在教学检查与考核中,注重实践考核,并将科学竞赛的活动也纳入考核体系,以实现对学生评价的多样化。
(三)加强校企共建校内实践基地,申请建设地点,申报教学设备,配备以实践为主的教师,按人才培养方案一一落实1.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创造真实(或仿真)的教学工作环境,以生动鲜活真实的实际教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增强学生的实践素养,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去。2.试图创建校内e-chinese工作坊,建立初期目标是以项目养项目,中期目标为学校创收,终极目标实现MOOK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新时代。3.聘请部分业内专家教授实践课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要采取多样的措施,邀请相关业内专家进行实践授课,让学生了解到一线的实践信息和知识,这事很重要的。4.与西安市名牌大学的汉语国际学院建立关系,争取让我院汉语国际专业的学生都能有机会指导大学留学生,同时配备我院专业的教师做指导。
(四)课程设置的建议1.加大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比重语言学知识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基础和依托,是语言要素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前提。因此我们建议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汉语写作基础》等课程,目的强调学生对现代汉语书面语特征的掌握与运用,同时注重选文所含的丰富的文史底蕴。其次,针对近年来学术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所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完全不了解学术论文的结构体例及文献搜索等,建议在第六学期增设一门《研究方法及学术论文写作》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在第七学期要进行的学位论文开题和写作打基础。2.减少英语课程的设置目前该专业开设了《英语听说Ⅰ》、《英语听说Ⅱ》、《英语听说Ⅲ》、《英语听说Ⅳ》、《基础英语Ⅰ》、《基础英语Ⅱ》、《基础英语Ⅲ》、《基础英语Ⅳ》、《英汉翻译Ⅰ》、《英汉翻译Ⅱ》、《基础写作Ⅰ》、《基础写作Ⅱ》总学分共计40学分,应该减少英语课程的设置,以英语四级考试为导向,培养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外语水平,因此仅设置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自编教师课堂用语教材)、基础英语(以英语四级考试大纲为指导)、英汉直译原理及实践等,总学分不低于28不超过32为宜。3.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性课程,并根据这个新兴专业的特点适时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和现实的需要。因此,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与“学”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开展《教学设计与管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包含《汉语语音及其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国书法》、《中国舞蹈》、《中国武术》、《中国礼仪》等课程。4.删减部分课程鉴于该专业的毕业生所教授学生的汉语水平偏向于初级和中级,建议删减以下三门课程:《荷马史诗与东西方古文化》、《国学经典选读》、《史记研究》。
七、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1.加大政策倾斜与扶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学校出台相关的改革措施,更需要政府出台更加明确、具体和完善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学校和政府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力度,以推动这个新型特色专业的深入化、国际化发展。
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确保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保证。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具有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懂理论、通实践”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具体来讲,一要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基地;二要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制度;三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及校校合作制度,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双师队伍建设创建更有利的平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3.建立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大保证,也是沟通市场和社会的重要运行机制。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要大力建设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公开征求意见稿)[N].人民日报,2010—03—01(5).
[3]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上一篇:双减语文教学案例(收集5篇)
下一篇:自驾游旅游市场分析(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