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科普知识大全范例(3篇)
时间:2025-10-09
时间:2025-10-09
关键词:骨科护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39-02
1前言
现代社会经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等各领域均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因此,骨科创伤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骨科病的种类日益复杂,病情严重,骨科创伤患者年龄跨度比较大,生活自理较为困难,康复时间相对较长。骨科创伤通常具有突发性及复杂性等特点,同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受损以及器官伤害。骨科治疗中,近几年增加了不少新技术与新项目,业务量激增,加之护理工作者未及时学习以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等原因,护理工作难免存在不足,这些复杂的因素均为现代骨科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挑战,也对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对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处理,而消除护理缺陷、避免护理差错,是安全护理的基础[1]。根据目前我国骨科护理情况而言,绝大部分医院的骨科护理制度欠完善,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与安全隐患。笔者对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2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欠完善:骨科护理的相关制度欠完善是导致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直接原因,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存在漏洞,部分护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低下、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骨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对骨科疾病患者缺乏责任心,在病发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护理问题时常发生。
2.2医院管理不到位:医院在日常管理工作及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诸多缺陷,医护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自我约束力,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若再无有效的管理监督措施,极易出现医院护理工作效果不佳、护理人员编配欠妥等系列问题,给骨科护理带来安全隐患。
2.3硬件设施缺陷:硬件设施存在缺陷,如病房中的各种设备存在问题(床栏不够牢固或者没有床栏、地板无防滑标志及措施、触电漏电或设备使用不当等)也是护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骨科患者自身活动不便,身体虚弱更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2.4护理人员自身缺陷:护理人员是所有护理工作的执行者,因此他们护理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者。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2.4.1技术生疏:由于大多护理工作人员参加护理工作时间较短,通常只具备一般的业务技术与能力,对基础护理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是专业骨科护理技术不足,临床经验缺乏,对事物的综合判断能力较低,因此,在面对突况时容易慌张而未能及时采取相关救治措施,或者出现违反操作规定的情况,导致护理缺陷。
2.4.2缺乏专业知识:护龄较短的年轻护士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平时又未及时充电学习,做事盲目,因此不能对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2.4.3缺乏责任心:骨科护理工作绝大部分由护士完成,繁忙的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许多护士经常处于繁忙状态,加之大量的夜班工作,使得许多护士身心俱疲,情绪波动比较大,对病人缺乏耐心,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则更易引起骨科护理问题,产生护患纠纷。
2.4.4缺乏法律意识:在以往的传统护理工作中,护士在医疗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通常考虑的是如何解决相关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问题,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大多忽略掉其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缺乏证据收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注意证据的管理,一旦出现护患纠纷拿不出有力证据。
2.4.5患者自身原因:骨科创伤患者发病具有突然性特点,心理反应较为强烈、情绪波动大,对自己身体状况过于焦虑,会出现恐惧焦虑、痛苦悲观等许多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其次,骨科患者缺乏对骨科创伤的正确认识,随着骨科创伤中高龄患者人数日益增多,骨折后行动不便需长期卧床治疗,加之出现并发症,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极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失去信心,不信任医护人员、拒绝配合治疗等,也会导致出现不良后果[2]。
3相关解决措施
3.1完善健全护理制度: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管理,而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评价则是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定,如《护患沟通规定》、《护理人员职责》、《骨科护理安全措施》、《骨科患者病历书写规范》等。制定上述规章制度,能够规范约束骨科护理工作程序,有效把关骨科护理工作质量。在骨科科室内部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负其责;各组组长需每天坚持检查该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护理质量的监控重点应均匀分布在各项操作中,如输液输血、手术前的准备以及急救措施等;护理工作管理者应不定期抽检,每周开展质量评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极个别问题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每月举行的质量分析讲评中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如在检查中发现违纪违规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以告诫其他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护理安全引起重视[3]。
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6例,男24例,女2例;年龄20~55岁,平均3817岁。有明确吸毒史20例。全部患者均在我院初筛阳性后经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其中胸椎结核2例,腰椎结核6例,腰椎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2例,骨盆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颈椎病2例。全部患者均予消毒隔离和对症处理。
2护理2.1重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本组病人均为入院后确诊,先由主管医生慎重向病人解释病情,征得同意后方能告诉家属病情。由于艾滋病感染方式的特殊性、疾病的不可治愈性及社会上对艾滋病的过分恐惧,一般人包括亲人、朋友不会轻易接受这类病人,所以病人或家属常表现出警惕、忧郁、孤独、焦虑和恐惧。我们护理人员通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增强信心,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歧视,共同营造相互理解、信任的气氛。指导家属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消毒隔离技术和预防措施,配合医务人员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照顾。
2.2消毒隔离(1)病房管理。病人确诊后安置在独立病房,光线充足,安静舒适。物体表面及地面每天用2%含氯消毒剂擦拭,抹巾和拖把专用专管。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使用过的被服用双层黄色塑料袋装好,并作明显标记送洗衣房处理;枕芯、棉絮、褥垫等被血液、体液污染后按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加强品管理,严格交接班。吸毒者要有家属陪伴,告知病区内禁止吸毒。采集标本时避免容器和化验单被污染,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防漏和加盖,血液标本用试管架专人单独运送。
(2)伤口换药器械和用后物品的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本组病人中17例须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需要换药。换药时戴好手套,使用过的换药物品如弯盘、镊子单独放入2%含氯消毒剂中浸泡1h,清洗后做好标记送供应室进一步处理;棉签、敷料、棉球、手套等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胶袋后,贴上标签,焚烧处理;治疗车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中图分类号】R47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52-01
随着意外性骨折以及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的逐年增加,有效的骨科护理意义重大。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在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将病人病情分为重症、急症和普通三种类型,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护理和治疗方案如先护理急症,然后重症,最后护理普通骨折,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最需要护理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减轻病人住院不良情绪,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为17~77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56例,颈椎病50例,脊柱骨折34,四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32例。两组患者在遗传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骨折护理。
实验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入院护理
患者入住医院后,护士接诊,根据病情制定适宜的护理性措施:①对患者病情表现进行评估,观察面色是否苍白、烦躁不安、出汗等休克现象,如果有需要进行氧气输送或建立静脉通路,较为严重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②记录患者病情及治疗措施,以便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术前护理
根据具体手术要求制定不同术前准备,如有些需术前禁食的告知患者禁食禁水,为手术做好准备。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的患者做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耐心的与患者沟通,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向其介绍治疗康复以及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树立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患者积极参与手术。
1.2.3患者安全隐患评估
对于一些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病人如幼小的儿童和年龄大的老人给予特殊看护,在其病床上加床栏,以防止其坠床和跌倒,并取得患者家人的积极配合不能私自将其取下。在患者床头张贴一些警示性标志如防坠床、防跌倒等,给患者讲解一些跌倒、坠床的案例,发一些手册,提供坠床案例以及正确的卧床体位文字及图片的描述,加强其警惕性心里。鼓励患者不要长时间卧床,适当的下床活动,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下床勿过快、过猛。
1.2.4并发症护理
术后主要从皮肤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静脉血栓这几个方面进行。
皮肤护理:骨科病患者大多长期卧床,易造成压疮。①接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告知其正确的卧床体位、适宜的卧床时间,让患者做好一定的心里准备;②术后为患者记录翻身时间、卧床体位,并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③保持好室内环境,室内要整洁、通风透气,患者被褥要经常换洗、杀菌消毒;④如有需要,可使用悬浮床垫,减轻局部压迫,并适当为病人进行按摩;⑤给病人制定合理饮食结构,鼓励病人多锻炼、心态良好,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早日康复[2]。
预防肺部并发症:对于有烟史的患者要让其禁烟,并指导患者做一些深呼吸、扩胸运动等有利于肺部健康的运动。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进行室内消毒,减少病人引起肺部并发症的概率。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排尿及排便环境有所改变,所以可能会导致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为预防术后排泄困难,术前三天鼓励患者练习床上排尿,定时排便,以减少术后置导尿管的几率。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消化,增强胃部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预防静脉血栓:骨折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多,下床活动少,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看护医师应适时为患者进行腿部肌肉按摩,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卧床体位[1]。
1.2.5术后及出院护理
术后护理:患者进行手术后,医师要检测其生命体征,如出现肢体麻木、水泡或者疼痛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回到床位,根据手术采取的麻醉方式选择实验的卧床体位。
出院护理:①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饮食结构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②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电话指导;③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术后的康复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为病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制造合理的有利于病人康复的饮食方案;④及时通知患者进行复查[3]。
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对预见性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1天,预见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天,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具有差异显著性(P
3讨论
3.1预见性护理护理有积极的效果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预见性护理比常规护理能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2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护理
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骨折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人们对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大多不能自理,加上对疾病知识知之甚少,易产生焦虑、烦躁、抵触等不良情绪。看护医师应耐心的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和支持。从而减轻或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
下一篇:境外投资项目计划书(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