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笔试(收集5篇)
时间:2024-09-22
时间:2024-09-22
“还不知道能不能进国考面试,3090元都已扔出去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笔试刚结束,近日就有“考碗族”在论坛上“晒”账单。“考碗族”越来越多,考试经济也跟着火了,参加一个面试培训班就得掏1.28万元。
产值近42亿的“国考”培训蛋糕
在百度中输入“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能找到相关网页约99.9万篇,绝大多数是各培训机构的介绍和广告。虽然政府机构再三强调没有指导用书,没有指定培训班,但市场总会自发应时而生。
总部位于北京、有20多家分校的某教育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学校,还提供网上远程培训,举办笔试、面试等各种培训班,提供不同种类的培训套餐,价格从1000元到3500元不等。
记者在网上查到,公务员考试才结束,北京某机构2011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培训班就已经开始打广告了――强化班、精品班、一对一班、封闭班、协议班和VIP班,收费分别为680元、1980元、150元/课时、4280元、10000元、12000元,学员交费后不能退款。据介绍,该机构收费4280元的封闭班,在北京地区以往每年报名人数约400人。而记者查阅到最贵一档的培训班收费高达2万元。
在一家小书店内,公务员用书就占了一大半,其中摆放着深圳市、广东省、国家等三个大类,《申论》、《行政能力测试》、《法律知识》等不下30种的用书。同时还配有各种真题、模拟题等。记者发现,不少辅导书都打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研究组编写的牌子。
“每次到学校门口的书店买书,我就头晕眼花,各类公务员辅导用书应接不暇,真不知道买哪本好!”一些考生对记者抱怨道。辅导书的价格大都在四五十元,如果再买两本历年真题以及全真模拟卷,总花费则将达到上百元。
考了两年公务员的女硕士生林宏告诉记者:“其实,买教辅图书和报名辅导班只是比较明显的开销,隐性的开销还有很多。”
她举例说,自己曾去广州参加公务员考试,光是来回的机票就得3000多,两天住宿花了600元,吃饭花了200元,买了一套正装,花了800多,这些加在一起就4600多元。对于一个“考公族”来说,一年去外地考试的情况少说也要三次,费用至少在1万元以上,工薪家庭承受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
据统计,100余万人赶“国考”催生的培训产业,产值近42亿。这还不包括类似“七天万元培训费”这种奇高的少数天价培训课程。
经济调查“考公”成本:3年10万元
每天清晨6点,河北考生林燕都会准时起床,在她租住的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里开始看书,这个习惯她已经保持了两年。简单吃一口饭,7点钟,她会准时从临时小家里出来,到50米外的一间写字楼会议室里占个座儿,这儿正是公务员考前辅导班租用的教室。8点钟,主讲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课程的老师会准时到达。林燕围绕着公务员考试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今年已经是我第三年报名参加省里的考试了,这次报的是市科协的办公室文员,因为这个岗位就要一个人,没什么把握,所以,国家公务员我还要报名。”林燕说。
提到考公务员的辛酸,这位26岁的女孩儿笑着摇了摇头:“算上今年我已经考第三年了,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没找工作,家里面就让我考公务员,不管考多少年,再考10年也得考。”
林燕笑称自己是典型的“考公族”,从毕业那年开始,全国各地无论哪里,只要招录公务员她都会留意,只要有机会她都愿意去试,选择差不多的职位报考。
“有的时候也想放弃,但是同一个班的同学们都互相鼓励,靠着这种精神上的支持,我才能走到现在。”林燕说。
“算上‘考公’的各种费用,还有呆在家里不工作的成本,估计这3年的考试成本能有10万块钱吧。”林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金钱,“考公族”们还付出了最宝贵的成本――青春。
“国考”产业需正确引导
公务员考试火了,和公务员考试沾边儿的产业也跟着火起来。不过,记者了解到,为了争夺“国考”这块“蛋糕”,一些无资质的黑培训班、盗版书商也在趁机“钻空子”。有的所谓公务员面试辅导班,甚至打出“公考第一品牌”、“人事部专家”、“公务员面试考官授课”等招牌。
记者调查发现,培训班推出多种课程,有模块班、基础班等多个大类,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20多个小类。“全国公务员十佳培训师”、“曾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命题及阅卷工作”、“长期从事公务员招考、面试评委和培训面试考官工作”……不少培训班打出名师口号,标榜培训班老师熟知考试考核要点及评分要点,以此招揽学生。
“有说是北京大学的,也有说是人民大学的,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清楚授课老师的真实情况。”曾参加过公务员面试培训班的赵同学说,除了授课方式上有差异外,讲授的内容其实大同小异。“选培训班的时候只能多听身边人的介绍,选得好就运气好,不好也没有办法。”
记者致电一家培训班,一位工作人员说:“培训班的老师都是专门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骨干及从事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研究的专家,只要把老师押的题背下来,保证能过。”而实际上,按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公务员考试命题和评阅的相关人员,5年内不得参加任何培训机构的授课。
有的还推出“包过班”。记者通过多个培训班了解到,这一类“保过班”一般在笔试过后的一个多礼拜开训,价钱从4500元到10000元不等。其中国内知名公考培训班推出的是6800元,过关的考生将一次性奖励奖学金1800元,不过的退费4800元。
公务员面试是否能够“包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务员面试培训机构的“包过班”玩的是赚钱的概率,一般公务员面试都按照1∶3的比例录取,假如一个包过班招了100人,如果每一个人缴6800元,按照概率其中近30人将最终被录取,即使全部退还没有被录取考生的学费,培训机构仍然有20多万元的收入。
国家公务员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所谓的“面试保过”、“内部资料”、“命题组辅导”等等都是无稽之谈,公务员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以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考试教材编委会、人事部授权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考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都与公务员考试无关。
关键词:辅导员;价值;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37-03
一、辅导员工作的价值研究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与大学生接触最多,接触密度最大。强调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价值在于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大学生对于祖国未来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的安全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大学时期对青年的影响是很大的,是大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辅导员等的影响,尤其是辅导员,辅导员的素质、视野、学识,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思想境界与学生成才有较大的关系。辅导员工作涉及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如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引导专业学习等一些重要的模块性工作。因此,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可以把辅导员价值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
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辅导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角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2]。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是非常必要的。广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拥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非常有爱国心和拥护党的领导的,但是“90后”的学生很难将这种信念转化为行动。人的思想具有主体性,辅导员要根据思想具有主体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如何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荣誉感;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准社会人”,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如果辅导员在班会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的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非常有益的。这对大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监督意义。
2.对大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重要监督意义
笔者做辅导员五年有余,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很难养成“自律”的习惯。家长在学生上大学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学生自己不用思考“我应该干什么”,忽视了对学生自立、自理、自律人格的培养。而高中生活模式和大学生活模式的差别让大学新生很难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脱离父母的管束,专职教师上完课对学生指导又非常有限,因此这一空白主要由辅导员来填补。上大学首先要学会自理、自立。辅导员对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大的监督意义,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有了坚定的目标才能心静。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要让学生们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学会管理自己,同时也要监督学生很好地完成由高中到大学、再由大学到社会人的转变,成为社会能够接纳的合格大学生。
3.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校园稳定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学生心理问题由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交往压力等所引起的,这时学生容易出现焦躁、厌学、自闭甚至精神问题。辅导员老师应及时发现、解决,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影响其他学生,维护校园的稳定。“对家庭经济困难、有心理问题、学业有困难等特殊大学生的帮扶,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和日常安全稳定教育,都与辅导员工作息息相关。因此,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辅导员是校园的“救火员”。维护校园稳定需要辅导员要有“三心”,即责任心、爱心、细心,在日常的工作中有责任心,不论上级是否安排都要有计划地组织班会、与所带的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有爱心,对学生表现出的状况让学生感觉到辅导员是真心地帮助我;要细心,在平时工作的基础上,一旦学生有反常的举止要及时发现,与班委、宿舍室长多联系,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
二、现行辅导员管理制度的弊端
笔者是一名在一线工作五年有余的辅导员,虽然辅导员工作是一份“挨累不讨好”的工作,但经过五年的工作已经非常热爱这项工作,乐于作为一名思想教育者。但是现行辅导员的招聘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等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阻碍了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同时包括社会上和学校领导对于辅导员工作的不认可阻碍了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如果一名工作多年且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因为此而没有继续留在辅导员岗位贡献自己力量,那将是大学生群体的损失。现行的辅导员制度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招聘制度不科学
辅导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比如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标、原则和方法等。以理论指导实践,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但现行招聘辅导员的简章则专业不一,中文、历史、心理学等等或者硕士学位的理科都可以。其次,各个学校招聘的程序不一,有的学校只有笔试,有的学校则只需要面试,虽然有些学校招聘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但题目五花八门,很难考察出应试者是否适应辅导员岗位。
2.管理制度不合理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组成部分,工作有其特殊性。但因为权责不明确,导致辅导员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事件非常庞杂,各个部门认为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下放到辅导员那里,由辅导员去完成。与之相对的却是辅导员掌握的资源却是最少的,让广大辅导员感受到不合理。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基本内涵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ExploretheBasicMeaningandImplementationPathsofCollege
Counselo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
CHENXiaolu
(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1)
AbstractCounselorssystemisanimportantmanagementsystemincollegemanagementsystem,isalsoanimportantguaranteeofthedevelopmentofuniversitiesinourcountry.Counselo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isoneofthehotpointsofcollegemanagementtheory,butalso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reformofChina'scollegesanduniversities.Professionaldevelopmentrequiresitscounselorstohaveprofoundexpertiseandfocusonworkstudy,theformationofprofessionalcollegecounselororganization,thuspromoting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collegecounselors.Theauthoranalyzesthebasicconnotationof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basedonthisproposedpathcounselorprofessionaldevelopment,hopingtoprovideausefulreferencefortheformationofprofessionalcounselors.
Keywordscounselor;professional;basicmeaning;implementationpath
1高校辅导员制度专业化的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的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我国政府于2004年颁布了“中央16号文件”,强调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而且教育界也在逐渐深化对高校辅导专业化的理论研究,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在实践中不断开始探索该如何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发展。但是,教育学界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的发展应当像大学教师一样通过职称评定,推动专业化的发展;还有的学者认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则是要像行政部门人员那样通过行政级别的评定,发展辅导员队伍。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没有反映出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质,因此,笔者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并深刻反思了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建设目的,提出了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2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专业化是社会学的一个常用概念,其是由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现代广泛应用的“专业化”的定义解释,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2)专业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3)从事者个人或者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专业化是许多职业不断改变自身的关键特征,从一般职业到准专业,最终取得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是指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了解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的性质,还要了解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因此,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的认识,应当反映其职业专业化的内容,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辅导员应当是全职事业。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要求辅导员应当是一种全职型的工作岗位。在建设辅导员团队过程中,应当在高校内形成一种独特的工作风格,而且辅导员本身可以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有当辅导员职位成为其他只有人员都做不到的事情,才会真正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这就要求高校在组建辅导员团队时,应当注重辅导员的职业框架,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涵。高校的辅导员也应当将它看成自己的事业,看做一种生活方式,让辅导员在最初选择从事这一工作时便具有强烈的动机和使命感,并主动将自己奉献给自己的事业。(2)组织、建制完善。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应当组建一个专业化的协会。建立专业化的组织协会,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团队专业化的形成,而且通过建立专业化协会,可以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和视野拓展的机会。同时,通过建立专业化协会,可以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与其他相近的学科或专业形成良性竞争,推动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完善。高校辅导员专业协会可以为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设置章程,为高校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这就要求辅导员专业组织应当实现信息和知识的传输和交流,通过培训辅导员、监督和纠正辅导员的工作行为,丰富辅导员的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3)研究与服务并重。高校辅导员不仅仅需要做好服务工作,还应当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吸取经验为以后开展工作提供借鉴,进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研究机制,提高高校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要求其应当具有科研能力,能够通过研究不断完善辅导员机制,并创造性地开展辅导工作。只懂得教育辅导,不懂得反思的辅导员,只是一个盲目、机械的执行者,高校辅导员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提倡辅导员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推动高校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实现辅导员制度的专业化发展。(4)市场、政府认可。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只有辅导员岗位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让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享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对工作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国家对专业化团队的保护一般体现在法律文本中,国家规定辅导员工作的工作资质、行为的合法性与非法性,并对非法行为进行制裁,才能规范辅导员的管理制度。因此,在高校的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让辅导员职位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意味着辅导员职位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它要求高校的辅导员要具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接受专业的训练,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的辅导员的水平。因此,组建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要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提高其理论研究水平,同时要增进社会对该职位的认可,提高其社会地位。此外,还有组建专业化的辅导员协会,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提供保障。
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路径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是高等教育辅导员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应当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要加强辅导员的知识技能的培养,逐渐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推动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3.1明确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地位
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管理,需要组建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辅导员职位应当转变以往“兼职”的岗位性质,确立起全职性的岗位性质。国家和各高校应当在相关政策中明确提出建立专职化的辅导员队伍,逐渐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这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同时,要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还要制定相关的行业资质要求,控制专业的准入门槛。以保障高校的辅导员团队具有较高的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高校在吸收招聘辅导员时,应当注重应聘这的学历及专业背景,吸收更多的硕士、博士等研究型人才担任高校的辅导员。同时,高校还应当开展辅导员工作能力研究及辅导员工作成果研究工作,将辅导员在工作过程开展的新的尝试经验进行共享和推广,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
3.2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组织
建立辅导员专业组织,可以推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发展。我国的高校辅导员设置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进行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职位。随着教育工作的发展,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建立专业组织在国际社会上已有先例,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建立了20多个全国性的专业协会,而且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期刊,并相继出台了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我国高校借鉴外国的工作经验,也逐步开始建立高校辅导员协会,并于2007年层理的辅导员协会。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各高校也逐渐开始设立辅导员网上交流平台,通过网络的虚拟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流,并逐步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的辅导员协会大多都局限于本校或本地区内,缺乏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建立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可以实现全国范围的教育资源、工作经验的交流与信息共享。同时,全国性的辅导员团队能够指导其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专业性问题。形成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可以制定统一的专业标准和辅导员职业道德标准,从而为辅导员相互合作创造机会。
3.3发展专业类的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专业性知识的解答。在辅导员开展工作过程中,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树立教师形象,确立教师地位,从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因此,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应该根据高校内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数量,并按照学历的相关要求,选择具有相同专业的知识分子担任辅导员。
同时,高校的辅导员应当形成专业化的教研基地,通过它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并逐步探索在高校内成立辅导员专业科学、发展相关的课程,最终形成系统化、结构化、合法化的“高校辅导员学位课程体系”。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应当依据我国国情,结合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经验,以物质教育为目标,按照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推动辅导员机制的改革。高校的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不应当局限于高校内部,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在专业领域内开展辅导员机制改革,才能推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4结语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化,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对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笔者分析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其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希望为发展高等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炯强.高校辅导员尝试走向职业化复旦大学率先尝试[N].新民晚报,2007-01-06(10).
[2]张旭晨.以人为本,服务至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赴美考察培训体会[J].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培训项目资料,2004:45.
[3]陈美荣,谢建山.关于设置高校学生辅导员专业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2):85-87.
[4]蔡国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观点、实务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103-106.
关键词高等院校辅导员选留机制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5.034
CollegeCounselors'CareerDevelopmentResearch
――AnalysisbasedonaCollege"213"Model
ZHANGShufeng,WANGHao
(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5)
AbstractCollegecounselors'careerdevelopmenttheoryhasalwaysbeenafocusofthestudy,toexploreinnovativemodelsofpracticehasneverstopped.Thispaperselectedcareerdevelopmentcounselor"213"modelofauniversityinthe1990scarriedouttocollectdataintheformofquestionnairesandinterviews,thegenderratioreorientationofdevelopment,jobpromotion,sampledescriptionrankpromotionandotherindicatorsempiricaltests,careerdevelopmentcounselorconducttheevaluationmodetracking,collegecounselo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forinnovativeinstitutionalmechanismsputforwardaclearpolicyrecommendationsandpolicyimplications.
Keywordscollege;counselor;electiontostaymechanism;careerdevelopment
对高校辅导员问题的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却鲜有触及辅导员选聘机制,特别是开展对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的跟踪评价研究。实践中,各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却从未停止,如清华大学最早尝试的双肩挑模式、江西师范大学“1+3”模式、华侨大学“2+3”模式、中国地质大学“4+0”模式等。应该承认,现实中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已经成为诸多高校破解辅导员队伍建设系列问题最为倚重的手段,开展高校辅导员不同职业发展机制的评价非常重要。有鉴于此,笔者选择一所国家重点的211高校,考察了其创新实践的一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通过跟踪调查建立了一个制度环境―选留机制―职业发展的分析框架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为更加准确研判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创新趋势,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经验启示和政策建议。
1“213”模式简介
1.1基本概况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3年,该高校开展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213”模式探索和实践。“213”模式在各学院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人才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制度。“213”模式中的“2”为本科毕业直接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2年,“1”为工作第三年这1年开始为研究生入学过渡阶段,“3”为在职攻读研究生的3年正常学制。
1.2主要特征
“213”模式充分尊重了学院选留辅导员的计划性与自主性,由学院按照辅导员配备及发展计划提出选留,在物色推荐以及最终确定方面也给予学院充分的自利。按照“213”模式的运转周期,选留计划的发生一般在辅导员在职读研的开始,形成一个以老带新的工作格局。学生处规定各学院在选留辅导员中的一些基本条件把控进程,学院自主选择推荐人选,经学校学生处组织面试考核后统一批次录用。
“213”模式实行了辅导员的选留在自己学院内部进行自主选拔的方式,实现了学院本土的辅导员选留培养机制。学校给予了必要的配套政策,在保研指标使用对于辅导员选留类型上适当放宽,在保留研究生入学学籍方面研究生院给予配合,在毕业入职以及在职攻读研究生的人事政策方面人事处给予了必要的支持。
2样本描述与经验检验
笔者调研了通过“213”模式入职的辅导员样本共计20人,其中16人仍然在校内岗位工作。通过对16人的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了职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建立了性别、工作年限、现岗位、职称职级、辅导员岗位工作年限、学工系统岗位工作年限等多项指标。通过统计分析,数据基本表现度如下:16人中男性比例达到87.5%。4人已经转岗成为专业教师,4人成为教学、行政岗的双肩挑人员,其它8人奋战在行政岗位。16人全部完成了讲师晋升阶段,其中有5人已经成功晋升为副教授。16人中4人走教学科研道路,剩余12人中11人已经成为学校中层干部,另有2人成功晋升正处。
2.1性别比例
“213”模式中调查样本中男性占比达到87.5%,这一数据在当前该高校辅导员女性占比超过50%并显现不断增长趋势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笔者通过对这一数据的持续关注对比并通过该模式本身特征的分析,给出了一定的解释。“213”模式实现了学院在选留辅导员过程中的自主性,即拥有选留自己学院学生的权利。这种自主性实现了学院在选择对象上的自利性,学院总是在同等条件下倾向于选留男性辅导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213”选留的辅导员中男性占比高的原因。而2003之后,该校辅导员逐步推行公开招聘,从选聘范围、程序要求等方面上升为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院的选留辅导员的自主性。
2.2转岗发展
“213”模式中转岗(转为专业教师)比例达到了25%,双肩挑(既任行政领导,也担专业教师)比例也为25%,两项合计有50%的比例实现了从行政到专任教师的跨界。“213”模式本身就将辅导员转岗成为专业教师作为一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这在该校以后的辅导员职业发展中显得异乎寻常的困难。对此的解释笔者发现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213”模式的选留人员专业就与学院的专业一一对应,具有转岗的专业匹配性,通过后续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在学历提升上有先天的优势。二是是学校政策方面的支持,这是更加重要的原因,这实现了学校在彼时阶段对从辅导员岗转专业教师的一种许可。而该校在2010年专门针对辅导员转岗任专业教师作出了明文规定,将辅导员转岗的条件明确为博士学位,并在同等条件下与学校对外公开招聘的教学科研人员竞争,这一条款已经基本上将之后辅导员转为专业教师的路给堵死了。
2.3职称晋升
“213”模式的16人中全部已经完成了讲师的职称晋升,平均时间花费为5.5年,其中5人晋升为副教授,平均花费时间为12年。笔者通过对学校人事处的访谈,记录了学校其它行政岗位上本科入职起点教师的职称晋升效率,发现“213”模式辅导员在讲师晋升的时间花费上是比较少的,而现实晋升副教授的比例和晋升效率都是比较高的。“213”模式打通了辅导员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历提升通道,这种学历提升方面的衔接优势保证其对于同批入职行政管理岗位人员的领先。学历的领先在讲师评聘中加分不少,根据该校职称晋升的规定,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的教师在工作2年后可直接评聘为讲师,而本科学历的教师在晋升讲师时必须经过评选。“213”模式相比同期本科入职的管理教师而言,在晋升副教授职称的优势则可能来源于两点:一是更快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有助于先人一步打开博士阶段学习的通道,具有学历上的优势;二是与学院专业的紧密联系,为学历的提升、转岗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4职级晋升
在职级晋升方面,16人均因担任学院团委书记,享受学校辅导员2年副科、3年正科的待遇,这是来源于学校政策的支持。在16人中去除后期转岗走教学、科研道路的4人以外,12人中的11人已经成为学校中层干部,比例达到91.67%,平均耗时8.3年,另有2人成功晋升正处职。从数据的统计来看,辅导员成为学校最重要中层管理干部的输送阵地一点也不夸张,这也告诉我们一条辅导员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通道。归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正科职级的自然晋升为后期的职级发展提供了先人一步的优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队伍缺乏以及来源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打开了方便之门。
3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3.1平衡辅导员选留的性别比例
男性辅导员在职业发展的通道和效率相较女性辅导员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在选留辅导员时往往向男性倾斜,保持一所高校辅导员男女比例的平衡一直是有意思的话题。增加选留辅导员过程中学院参与的可能性,甚至给予学院一定的自,对于提高男性辅导员的选留比例具有非常显著作用。由此可以扩展,增加业务主管部门在选留辅导员中的决策权,对于提高男性辅导员的占比应该也是有效的手段。
3.2学历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影响
学历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这非常容易理解,毕竟高校的职称评审政策的倾向上更加偏重于高学历。同时,高学历也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打开了另一条通道,即专业专业教师或者管理岗位与教学工作两不误的双肩挑人才,当然这中间的专业匹配和政策支撑等条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较高的学历对于职级晋升具有正向推进作用,这在高等学校的环境来说也很好理解。
3.3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通道
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应该是辅导员更加关注的一个问题,毕竟辅导员中的大部分充实到了学校的行政管理岗位。职级晋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副科、正科、副处、正处的晋升环环相扣。帮助辅导员在入职后更快地完成副科、正科的职级晋升,这显然需要学校层面的专项政策支撑,这也将为后续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加快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角度来看,仅仅长期停留在辅导员岗位上显然不可取,加强岗位的流动至关重要,这将增加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通道。通过快速占据学校其它管理岗位,一方面能促进辅导员正常有序流转,另一方面也将大大开拓辅导员在晋升职级方面的效率和水平。
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基金,项目编号X20140102
参考文献
[1]唐德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2):64-65.
[2]罗公利,聂广明,陈刚.从国际比较中看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3]刘进.理论与实践: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悖论[J].江苏高教,2010(2):108-111.
[4]吕吉.试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J].江苏高教,2012(3):95-96.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切实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建立健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制是确保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尝试采用直线职能式的工作体制,即可以设置一名党委副书记兼任副校长进行管理,并下设学生处、团委、院系党总支等相关部门,让部门与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教学与管理相统一。
(二)完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人才保障
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高校应予以充分重视,切实采取相关举措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人才保障。1.合理选聘和配备专职和兼职辅导员。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专职辅导员的数量,保证配备比不高于1:200,在保证每个学院或学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专职辅导员的前提下,每个班级能够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班主任。2.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养培训。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养培训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多形式、分层次的培养培训体系,培训的内容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定,保证辅导员的素养能够满足政治和理论要求。其次,将使用和培养有效结合。推荐和选拔优秀辅导员在职进修和攻读硕博学位,逐渐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以打造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较高,既可以成为业务骨干又可以成为教育专家的辅导员。3.建立健全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政策保障。可以采取辅导员和班主任奖励表彰制度、岗位津贴纳入学校内部体系、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和攻读学位的机会等等,切实保证工资待遇能够实现学校教师平均待遇水平,可以将以上这些纳入学校教师培养政策。
(三)建立与高校教育体制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学分制”和“自主择业”是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弊端。因此,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工作机制,建立与教育体制改革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内容的设置应该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困难生帮扶等等工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我国高校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注重书本理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切实相关的问题关注相对较少,没有及时有效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教育方法应不断创新。教育方法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落实,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教育方法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以学生需要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在坚持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建立师生一对一、面对面咨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3.教育途径应不断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直接互动和交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利用网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因为网络交流速度快、覆盖面比较广,已经被学生广泛喜欢和运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信息资源库等等,切实提升教育的影响力。
二、结语
上一篇:辅导员考试试题(收集5篇)
下一篇:辅导员工作职责(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