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收集5篇)

时间:2024-10-06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篇1

一、工作目标

通过市直属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强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救治水平,提高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直属医院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以需求导向为原则。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开展符合社区需求、多种形式并存的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二)以帮助提高为原则。公立医院应以帮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根本原则,加强人才培养,而不是替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

(三)以注重实效为原则。积极探索适宜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支援前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工作效果和慢性病管理水平的实际绩效评价,考核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工作任务

(一)市直属医院承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派出具有相应工作资历的有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会诊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受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开展适宜技术、免费培训和接受卫生技术人员进修等。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根据自身需求,提出需要支持的执业科目及协作计划,有效利用支持资源,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要为公立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支援活动提供工作条件。

(三)市直属医院要与受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积极探索建立双向转诊信息沟通渠道,制订双向转诊管理办法。

四、具体要求

(一)确定支援关系。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分别与三家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市妇女儿童医院、市骨科医院分别与二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分别与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第二人民医院负责本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具体结对单位名单见附件)。

(二)签订支援协议。市直属医院应到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察和调研,在双方共同讨论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各自职责与义务,提出具体工作任务,签订援助协议,建立长期定点协作关系。

(三)派驻医师。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要,选派主治医师以上的临床技术骨干轮流到社区驻点服务,并与责任医师建立帮扶指导关系,帮助并参与社区门诊、会诊、巡回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选派。晋升职称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时间可与支农服务时间合并计算。鼓励离退休卫技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医院要保证其原待遇不变。

(四)人员培训。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要轮流到支援医院进修学习。支援医院每年至少接受2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到本医疗机构免费进修学习;在举办学术讲座、交流会、专家讲座时应通知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派员参加。

(五)建立双向转诊关系。明确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程序和保障措施。市直属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优先提供科室选择、检查预约、住院安排等服务,同时将适宜社区诊疗的患者及其有关病情资料及时转回社区,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六)启动时间。支援医院、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在20*年3月中旬之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3月底全面组织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支援医院、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本项对口支援工作,要建立组织,班子成员牵头,并确定相应的职能科室负责此项工作,切实负起责任。市直属医院和受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和工作交流制度,制订中长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取得成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篇2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突出公益性,坚持便民惠民导向,创新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提高社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我区居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政府举办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与辖区医疗中心、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街道为单位,实现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率100%,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家。

2.健全政府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足额预算社区卫生补助经费,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行经费得到有效保障。

3.加快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步伐。完成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以组织管理、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以及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

4.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落实,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计算机过程化控制率70%以上,依托各街道完成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70%以上的辖区居民拥有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拥有健康档案的60岁以上老年居民达95%。

5.全面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素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每万名服务人口配备12-15名卫技人员,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岗位培训率达85%以上,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3名及以上经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

三、工作任务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1.合理制订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根据全区“十二五”规划情况,结合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布,科学设置、合理布局,建立起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2.加快推进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围绕“增量建公立、存量调结构”的建设思路,逐步完成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确保每个街道拥有1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公立中心房屋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设置30-50张康复床位,公立中心机构用房由区政府协调解决;同时合理调整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机构用房面积200-300平方米,由所在街道提供房源并签订租赁合同,若房源为街道资产的,区政府以每月每平方米1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若为租赁社会房屋的,区政府每年以房屋租赁价格的50%予以补助,不足部分由街道承担。(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国资局、各街道办事处)

(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1.推行人事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以辖区常住人口为基数,按12-15/万人配备标准,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进行科学合理设置,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的90%,定编定岗不定人。以街道为单位,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制度。以组织管理、服务数量、质量及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制定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考核制度,区卫生行政部门定期会同相关部门针对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规定的可分配总额内,制定职工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实行适度向关键岗位、优秀卫生技术人员倾斜的新型分配制度,引入激励机制,从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星级评定等方面,保障医技人员待遇,逐步建立健全职工收入合理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稳定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编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

2.建立合理稳定的补偿机制。区政府承担公立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并对经常性收支差额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对公立机构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收支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定期上报机构收支情况,接受相关部门督查,落实政府监管职能。(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财政局)

(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全区所有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进行零差率销售。根据省有关规定,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统一配送的采购机制,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各机构的采购计划,对日常采购需求按规定进行审核,并设定基本药物结算专用账户,对基本药物货款统一支付。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统一目录、统一品规、统一价格、自主采购、政府补助”的规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财政局)

2.加强基本药物制度配备使用和监管工作。加强医务人员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培训,引导科学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区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药品采购监管平台,对各公立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进行监督,发挥监管职能,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食药监局)

(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

1.完善职能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疾控、卫监、妇幼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职能,建立各机构之间“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运行有序、服务规范”的工作机制。健全双向转诊制度,推行社区首诊制,明确双向转诊对象,规范双向转诊流程,依托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转入上级医院接受诊治。(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2.转变服务模式。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全科医师服务团队,划定责任区,明确责任医师职责,以定期上门服务的形式,提供巡诊医疗、健康咨询、慢病管理、用药指导、健康指标监测、社区中医药特色服务等卫生服务项目,使居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便捷、价廉、优质、贴心的服务。(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3.加快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档案、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信息平台,做好“一卡通”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完善社区卫生9类52项信息子系统推广和应用,实现就诊记录、健康档案、体检情况等个人信息在社区与社区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共享。(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社区卫生管理、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中医师等专业岗位培训,开展临床医疗、护理技术等业务知识的继续教育活动,邀请市级专家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安排在职医务人员定期前往市级医院进修,不断提升现有社区卫生医护人员素质。加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选送1-2名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参加全科医师三年规范化培训,力争每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3名以上全科医生,同时选派业务骨干进入上级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全科医师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优秀卫生人才。(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2.建立评优和择优机制。制定相关评优方案,成立卫生人才专项资金,以业务水平与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评选内容,选出一批业务精、素质高、服务优的医护模范,并进行奖励,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人社局、区财政局)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组织领导。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机制,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2.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投入。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建、改扩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参照省相关标准进行建设,配备较先进医疗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对建设专项经费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3.确保落实社区卫生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区两级专项经费按照上级要求逐年提高,保证辖区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明确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各方职责。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协调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制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编制标准的意见。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为新建、改扩建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用房。

卫生部门负责编制区域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制订社区卫生准入服务项目和管理规范,组织开展社区卫生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人社部门负责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奖评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篇3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公益性质,转换运行机制和投入方式,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4.坚持防治结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

5.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使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

(三)工作目标

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成网络健全、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运行科学、监管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是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为骨干,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根据需要按规划设置适量以康复、护理为主的床位,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

(二)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完善目前基本建成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为主体,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原则上每个镇乡、街道办好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城区每2个社区所辖范围或1.5-2万常住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按5000-10000服务人口或出行20分钟可及的标准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对站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中心及站所在地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

。(三)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争取到2010年完成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岗位培训。强化公立市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鼓励市级医院医师、护士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离退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引进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三、创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社区责任医生岗位责任制。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按照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择优选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社区责任医生。建立与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相挂钩的分配制度,综合考核社区责任医生业绩,按绩效确定收入分配。

(二)大力推行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按照人均服务1000-2000人口的要求,建立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主动上门服务,及时掌握责任区居民健康信息,科学利用健康档案,实施针对性健康服务,做好慢性病的规范流程管理,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保健工作。综合运用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全科门诊等措施,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社区责任医生对责任区内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巡诊等主动服务次数原则上每年不少于4次。

(三)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预算管理。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政府补助资金、社区卫生机构财务收支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四)建立分工合理的纵向协作机制。整合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进一步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并逐步将市级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市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实施医院牵手社区行动,组织开展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挂钩结对和双向转诊制度,实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健康保健进家门、小病诊治在社区、大病医疗到医院、康复服务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

四、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

(一)制定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组织发改、规划、卫生等部门编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专业规划,并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城区新建、扩建、旧城改造中,规划、国土部门要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城市房地产开发,应当依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和《国家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将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作为公益性设施,纳入规划设计条件,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提条件,由开发建设单位同步建设后移交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二)落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政策。按照浙政发〔20*〕35号文件规定,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2个中心、10个站。按照浙编办〔20*〕58号文件(关于印发《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规定,由市编委办结合我市实际,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工作。其编制内人员工资,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三)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落实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将新增卫生投入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

(1)以市、乡二级财政补助和医疗机构自筹为原则,统筹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备和信息化建设经费,切实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

对新建、扩建(改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按省定标准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经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对现租房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出租房产权属于镇乡、街道所有的一律免收租金,产权不属于镇乡、街道所有的,租金由市、镇乡(街道)两级财政共同分担。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基本医疗服务政策性亏损的,要根据基本医疗服务成本与收费标准之间的差额统筹考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收支情况,由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2)全市城区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农村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筹集社区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专项用于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并随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标准。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灾害防疫等工作所需补助经费,由市财政会同卫生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核定。

(四)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保障作用。发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互促进作用,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家庭病床等相关费用纳入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相关费用,其个人负担的比例应分别低于二、三级医院的标准。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监管考核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行业监管和质量控制。完善社区医药价格管理,推行药品集中采购,确保医药安全,降低药品价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篇4

这里召开全区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动员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争创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目标任务。认为召开此次会议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全区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创建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社区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优化卫生服务结构的迫切要求,是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卫生等各有关部门围绕创建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一是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从年以来,我区先后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面80%以上,今年新设置的墟沟海棠、板桥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积极创建中。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之前扎实的工作基础上,从年起,又以开展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人、财、物的投入,在完善“六位一体”功能的同时,大力拓展和延伸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

三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初步建成,区政府按照创建职能分工,分别与各相关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争创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过程中,卫生部门牵头落实,各乡、街道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虽然,区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使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及服务人口覆盖面受拆迁影响有所下降;社区卫生经费保障尚未形成稳定的投资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供试点还暂未开展;为社区居民优惠减免医疗费用,提供惠民医疗政策未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年,是党的大召开之年,也是市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之年。元旦期间,总理亲临市尉问考察,对加快市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市干群的斗志和精神。前不久,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快市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明确表示要举全省之力振兴市,并在干部配备和人才引进、资金投入、资源配置、项目布局上给予政策倾斜。市委、市政府根据温总理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重振市”的总目标,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滨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知名旅游城市。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以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对放开放汇集发展要素,对内改革培植内生机制,突出抓好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把区建设成为苏北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区,争做苏北第一区的发展规划。

社区卫生服务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把加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重要内容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对新时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而言之,党中央国务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对市发展的大力支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东移,都给区的跨越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也必将为我区今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理清思路,突发重点,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

今年是实施“五”规划的第二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目标,着力建设覆盖全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部门要根据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总体规划,落实相应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资源向社区倾斜,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其他具有社区物色专业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明确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职能,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为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条件,相关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纳入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在新建或建居民住宅区时,按规划标准在公共服务设施中预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并无偿提供给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积极开展惠民卫生服务,坚持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就医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定点惠民医疗机构,开设惠民门诊、惠民病区,对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优惠卫生服务。

(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依法实行准入制度,按照有关法规规章,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开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符合设置规划,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申报、审批、注册登记等手续,严禁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在社区开展医疗卫生技术活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健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法执业,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确保服务安全,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建立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按照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要求,引导和组织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三)、创新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方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改革财务核算办法,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改革药品采供方式,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供,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改革人才培训模式,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引导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实行城市卫技人员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前到社区服务一年的规定,鼓励业务水平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经济政策。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经费筹措机制,财政部门要安排经费支持社区卫生设施建设、设备配套和人员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的标准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实行积极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应符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格管理,执行市级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服务项目价格标准。

三、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努力为创建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肩负着保障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只有在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密切配合上下功夫,才能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根本好转,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区委、区政府“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强势推进“四新工程”总体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将工作细化、实化、具体化,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全面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确保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卫生部门负责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编制部门牵头研究制订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意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民政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落实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救助制度。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政策,将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纳入财政预算。人事部门负责制订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办法和吸引优秀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建设规划部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指导和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的监督管理。价格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费和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

社区卫生事业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要树立大局意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建立起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强大合力。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全局、全部门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切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困难,为社区卫生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篇5

【摘要】目的: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管理效果,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而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方法:对比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绩效管理前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效率比、居民满意度四方面的差异,评价绩效管理的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影响。结果:绩效管理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的服务数量明显增加;服务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当前,我国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绩效管理,能有效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但仍存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改进以提供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管理;医疗卫生体制

近年来,我国大幅度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是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调动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还能突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绩效管理是组织与员工对其任务、职责、工作标准进行沟通和协商的机制,也是组织通过绩效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行为、态度控制及反馈的过程[1]。本文对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行绩效管理前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效率比、居民满意度进行评估。现将绩效管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方法:收集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前(2009年度: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实施绩效管理后(2010年度: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效率及居民满意度四方面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绩效管理的效果。

1.2统计学方法: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实施绩效管理后,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数量比绩效管理前明显增加;工作人员人均每周工作时间减少,说明人员服务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居民满意度也比绩效管理前有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量并不大,耗费资源也不多。随着国家投入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保证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除了讲求社会效益,也要增加经济效益[2]。对比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前后的基本情况,可见绩效管理后,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数量明显增加;服务效率有所提高;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提示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不能片面追求一方,要综合考虑实现“双丰收”。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在还存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问题,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开展三大常规检测。因此,要真正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必须加大对社区医疗设备的投入,配备基本设备;根据社区的人口数量、服务项目、质量等提供一定补助;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3]。此外,医疗人员素质直接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4]。因此,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全科医生,加强岗位培训,增强医疗人员的基本技能,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的健康需求[5]。推行并实现“首诊制”以及“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标。

综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对目前面临的问题,应采取措施积极解决。

参考文献

[1]卢祖洵,李永斌,王芳,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试点工作进展、成效及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基线调查和常规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2009,26(6):321-325.

[2]韩,冯亿,刘向红,等.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激励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71-74.

[3]《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配套文件权威专家解读―――《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8):685.

[4]陶诚,鲍国春,高飞,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效果及建议[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3):2551-2554.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