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性质(收集5篇)
时间:2024-10-06
时间:2024-10-06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也是办好学校教育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增强课改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能,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是单一的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受这种管理体制的影响,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意识淡薄,习惯于做一个被动的课程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改革者。学校应引导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识新课程变革的有效性、必然性以及在课程改革和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对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教师应作为教改实验主体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成为学校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和管理者。学校要尽可能为大多数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提供机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课程设计,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新课程在实践中得到实施。
新课程是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设计的,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必然要求教师认同和内化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一般说来,实施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来自教师的新的认识。从这个意义说,教师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应引导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改实践中,注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的统一,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观。抓住新课程改革的难得机遇,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二、新课程改革下学校的发展要求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由以前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地方和学校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这就为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进而为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提供了契机。
要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首先,学校应在科学、有效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提高校本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从总体上看,学校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能达到“开齐、上足”的要求,而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形成校本课程特色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学校以一种被动的心态,而非主体性的意识来对待课程改革,过分强调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被动执行”和“严格落实”,片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神圣化的理解和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缺乏进行自主性、选择性、灵活性、变通性地处理教材和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学校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的重要措施;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学校应本着互补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重视开发校本课程,以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下学校的发展要求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新课程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因此,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决定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新课程改革将引起学校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教育行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学校只有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带动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变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高中学校课程体现“以校为本”、“以地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共同开发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他以学生全面、健康的学习、发展、研究为目标,又注重学生的个别发展、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特长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目标相吻合。
正确引导学校课程的开发实践,有利于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展示教师的个性特点和集体的力量,使全体教师能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地参加学校课程的调查、研讨、教研。
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彰显学校特色、体现文化底蕴、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方面;是教育规律、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是探索学科发展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有利于发挥家长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二、高中课程开发原则
以校为本: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展示学校的发展变化,贴近学校的管理,有利于根据学校的实力,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开发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还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展示本校教师的教学特长。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也为本地中小学学校课程开发起引领、帮助、带动作用。
以学生为本:学校课程的开发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年龄和求知能力相结合,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特长相结合。以地域为本:学校课程开发以地域为中心,开发与地域经济、文化、科学相关的学校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水、民族、特产、经济建设与发展等,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观念,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建设服务。以能力为本: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知识和能力。高中学校课程开发还要以培养学生在当地、社区成才的知识和能力,为当地、社区培养、输送后备人才。
以素质为本:高中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真务实,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立足于为社会和谐、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服务。
三、高中课程开发过程
1.建立组织:成立由学校、社区、家长委员会成员组成的高中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审议小组,制定学校课程长效管理、保障机制,制定方案,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激励、奖励机制,把学校课程纳入学校常规管理。
2.分析现状:通过全校性的宣传发动,调查研究学生、教师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学生分类培养的需要,分析、研究学校内部、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当地有影响的经济、文化资源。
3.拟定目标: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水平和潜能,体现不同层次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4.编制方案: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办学特色出发制定适合本校的学校课程开发总体规划和发展纲要,设计学校课程开发的评议、审议程序。
5.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学校课程实施前,通过申报课程纲要组织评议、审议。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阶段性调研、评议,不断改进、调整学校课程的设置,充实内容和资源。学校课程实施后,进行学生、教师、家长及社区方面的调研,进行课程评价,反思不足,以利于逐步修订、整合与再实施。
四、高中课程开发评价
学校课程开发的评价是推进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水平、质量,是学校课程再开发、挖掘的重要依据。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反馈,接受各方面监督,以便于进一步调整、改进、推广。
1.对全校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评价
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符合课程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高;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否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课程开发的结构和种类是否合理,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所谓“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本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旨在增进知识传播和共享,通过建立一套固定的学习管理系统并使用系统学习资源的在线课程模式。随着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慕课平台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一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为基础、以高等教育领域课程资源共享为标志的教育革新运动已席卷全球。面对慕课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大军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如何积极应对?在此,本文从课程建设层面上,对慕课时代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困境及如何成功突围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全球高等教育的慕课时代
随着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慕课平台的相继组建以及更多课程的在线,“慕课”出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世界各地数百万的个人用户通过上述三大平台注册学习课程。为此,美国的《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加盟edX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相继加盟Coursera平台;2014年5月8号,“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高等教育界开始进入“慕课时代”。
如今,慕课只经历了短短3年的发展,但因其具有“超大规模、即时在线、课程要素完整、全球开放、自组织及交互与分享”等超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已吸引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从教育变革的宏观层面来看,慕课意味着校园围墙正在被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职能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教育将超出现有的教育范畴,会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1]。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校长乔治・皮特森(GeorgeP.Peterson)认为,MOOC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2]。哈佛大学教务长阿兰・伽伯(AlanM.Garber)认为,MOOC将为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进行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2]。
慕课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海量应用,也为国内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快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敲响了警钟。针对慕课对国内高校提升质量的促进作用,有学者认为,慕课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将积极促进国内高校提升课程质量和探索大学教学模式创新[3],有学者甚至发出如下警告:在线课程会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否则我们的大学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4]。
然而,慕课最直接的启示在于课程建设和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对此,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李威仪认为,优质课程的重要性超越(慕课)平台的建立[5]。同样,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在谈到国内一流大学积极参与慕课建设的时候,也坚持认为首要之事是拿出最优质的资源,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辐射的效应[5]。二、慕课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困境
课程建设历来是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面对慕课浪潮,国内一流大学纷纷积极参与慕课资源建设,旨在辐射其优质课程资源。而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军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却将面临一些尴尬困境。其中,在对课程建设的认识和定位、课程资源的建设能力以及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等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
1.对慕课建设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慕课建设普遍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拿来”,二是“观望”。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对慕课这一新生事物反应最迅速的均为一流名校,其纷纷拿出最优质的课程资源,以期扩大辐射示范效应。对此,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热情高涨,认为只要是公认的水平高的好课程就应该拿来好好地用。但这恰恰忽略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知道,任何课程建设都必须支撑于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又必须服从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另一方面,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刚刚完成或是即将完成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在惯性与惰性的相互作用下,自我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慕课建设抱着“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的观望思想,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缺乏主动应对慕课冲击的思路和想法。
2.课程资源建设能力不足。“慕课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团队、海量的教学资源以及及时在线的交互式学习方式,都是使其成为慕课建设主力军的必然原因。在国内,业界也普遍认为重点高校才是慕课建设的主体。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自身办学积累和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对于慕课的建设能力肯定不如一流大学。
3.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不高。目前,国内高校核心的课程资源一般集中体现为课程大纲、教师课件、教材和课外阅读与辅导资料等。相比之下,慕课平台所的课程资源则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交互式的学习与课程评价,还涵盖了散落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资料。虽然,慕课资源较之更为丰富,但仍存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和课程资源利用低效”的问题[6]。特别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要务,即使是引入了业界公认的高水平慕课资源,也会存在引入课程是否适用、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培养要求、是否有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管理运行机制、广大师生是否接受等诸多导致慕课资源共享有效性不高的问题。三、慕课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中国大众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学习慕课、参与慕课,并直面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浪潮,谋求自身的变革,也会成功走出课程建设的困境,从而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1.高度重视慕课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者除了关注近期热议的转型发展,还应高度关注慕课时代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还是要落到课程的支撑上。因此,更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主动研究慕课对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创造条件开展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慕课探索与实践。各高校对慕课建设的认识要清晰、定位要明确,既要纠正不落地的拿来主义,又要从思想源头上杜绝“等、靠、要”的消极观望主义。要主动作为,从组织和政策层面做好慕课时代的教育观念更新工作,鼓励和要求教师以质量为核心加强课程建设,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主动学习慕课的设计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投身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2.搭平台、建联盟,取长补短、抱团发展。如何破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慕课建设能力不足的困境?那就是要发挥整体的集群优势,相互学习、探讨和交流,共同促进和发展。也可以依托现有的一些应用型高校联盟组织,组织和引导同类高校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
3.利用微课提高慕课资源共享的有效性。慕课资源本身具有的优质性使其具有辐射与示范的可能,但优质资源如何共享给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却是个重要的命题。另一方面,作为共享优质慕课资源的学校群体,怎样结合校本特色去提高资源共享的有效性同样是个重要命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与重点大学截然不同,因此对于优质慕课的资源共享必须另辟新境。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课程内容是将支撑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能力的知识点按一定逻辑整合而成。重点大学的慕课资源在落地应用型本科院校时,可以通过“拆分、组装”的方式,将适用于重点高校的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各应用型高校再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需要,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内容建设成若干个微课,再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重新选择,将慕课模块与校本微课整合,重新组装为新的课程资源。同时,要结合教学需要制定出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以保证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4.选择公共课程为改革突破口。慕课起源于英美国家以及当今世界英语的强势地位,决定了目前绝大多数慕课以英语为载体的事实,这一点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切实深化公共课程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契机。加快建设以中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慕课,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更有助于推进汉语国际化的进程。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英语技能,应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能以慕课学习为切入点,以英语应用技能为核心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教师角色转变、教学组织形式转变、网络资源建设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师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加大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并尝试与专业英语教学的相互融合,将会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一种高效和实用的工具,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左利.李志民:MOOC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EB/OL].http:///gd_6534/20130506/t20130506_939244.shtml,2013-05-06.
[2]慕课:一场教育风暴来袭[EB/OL].http:///html/info/2013/mooc/index.shtml,2013-06-03
[3]陆P.课程质量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EB/OL].http:///focus_1658/20131112/t20131112_1038533.shtml,2013-11-12.
[4]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EB/OL].http:///gao_jiao_news_367/20130821/t20130821_1004086.shtml,2013-08-21.
[5]王左利.慕课生态初现:高等教育陷入了互联网狂热之中[EB/OL].http:///focus_1658/20131010/t20131010_1026335_2.shtml,2013-10-10.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国家一般课程
分类号:G764
我国专门从事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培智学校,最早创办于1984年,最初是沿用普通小学的课程和教材。1987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随后,全国各地几百所培智学校一直都用统一的主要针对轻度智障儿童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近年来,由于随班就读安置形式的推广,以往主要在培智学校就读的轻度智障儿童纷纷进入了普通学校。当前的培智学校的学生以中、重度智障儿童和部分自闭症儿童为主。与轻度智障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无论是残障程度,还是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有质的区别。原国家教委针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材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培智学校的教学需要。1994年颁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只规定从生活适应、活动训练和实用语算三个方面来设置课程。该纲要内容过于简要,课程目标不具体,且无配套的教学用书。因此,上世纪的培智学校统编课程已不能满足当前各培智学校的教学需求。面对无合适现成课程和既定教材可用的局面,近些年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顺应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2007年出台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建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坚持“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该方案强调地方、学校对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参与,在实行国家一般性课程的同时,倡导因地制宜设置包括校本课程在内的选择性课程,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培智学校和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需求。而从实践角度来看,源于培养目标和评价体制的差异,我国的特殊教育课程管理更为灵活。在这种环境下,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宜性,培智学校纷纷展开了有关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本文所探讨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课程选择、修订、改编、整合等,也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当时没有明确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可追溯到1994年颁布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的校本化实施,距今已近20年。在一项调查中,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培智学校占所调查学校的77%,还有10%的学校准备开发。由此可见,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培智学校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
1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北京及上海、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培智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笔者将以上述地区的一些培智学校为例,管窥当前我国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
北京市海淀培智中心学校的生活适应课程,其目标是培养智障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培智学校将“让教育适应每个孩子的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其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有自助技能的人”。该校坚持“教、学、做”合一的课程理念,自主研发了一套以中重度弱智学生为主要对象、以生活适应为目标、以自助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学生自助学习为操作策略的自助教育课程体系。
江苏省扬州市培智学校以斯宾塞的“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开展智障儿童生活课程开发与研究。以生活能力训练为核心,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训练内容切合智障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发展的需要,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即在生活中学习生活,达到学会生活的目的。南京市育智学校提出“社会适应”导向的课程观,认为智障学生除了要学会生活自理以外,还应学习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将课程的选材方向归纳为五个方面:“购物、交通、交往、体健、休闲文化”。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中重度智障儿童成为“社会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培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教育建立在了解自我、表达自我及学生整个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该校坚持“生活即教育”,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确立了从基本的生存能力到较高的生存质量的宝塔式分类推进的教育总目标。
总之,虽然提法有些不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有差异,但“生活化”是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方向。培智学校基本都是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的教学。一切为了智障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以发展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为主要诉求,是培智学校广为认可的价值取向,是各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所共同追求的总目标。
2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因选取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校本课程开发可划分为多种类型:依据开发的范围,可分为全科课程开发(又称完全课程开发)和部分课程开发;依据开发主体的变化,可分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依据课程开发的程序和主体参与的程度不同,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结合当前培智学校课程开发的具体情况和特色,本研究主要以开发范围为依据,将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分为全科课程开发和部分课程开发。
2.1全科课程开发
当前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组成。但时至今日,国家层面的一般性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培智学校实行全科校本课程开发。也就是指,所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到培智学校的全部课程。这一类型的校本课程一般以《中度弱智儿童训练纲要》的精神为基础,根据《纲要》提出的知识、能力目标,来开发相应的教材。全科课程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以核心课程统领。安华培智学校构建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健康为辅助课程,以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特长训练、实践活动为选择性课程的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系统。该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研究制定从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到职业高中教育的培智课程体系。
模块课程。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按学习领域将课程划分为:(1)基础性课程(语文、实用算术、美育);(2)功能性课程(感知、康复);(3)技能性课程(自理、社会适应、常识、劳动技能)。这与南京市育智学校以及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类似。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包括社会化课程、体能课、图形操作课、情绪分化课。
一体化课程。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为智力、语言、情绪障碍的学生以及孤独症、多重残疾的学生提供了一体化的校本课程。该课程包括社会技能、沟通、认知、劳动、运动、娱乐休闲等六个教学领域。
上述全科课程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都采用主题教学、活动统领各个领域和各个科目。这说明培智学校都较为重视课程开发的系统性、综合性。然而,培智学校是否都具有进行全科开发的能力?所开发的课程是否与预期的教育目标相契合?怎样凸显校本课程的特色?对这些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
2.2部分课程开发
这一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基本保留原先的课程内容,仅对某一科或某些学习领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地方区域优势和生源特点,通过对课程的改编、整合或重建,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
比较典型的部分课程开发的例子有:苍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根据本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智障学生开展适合本地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缝纫、编织等加工业实用技能的培养;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侧重于智障学生的艺术休闲课程开发;大连市中山培智学校开发的智障者工艺美术课程;海淀培智学校开发的社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基于智力障碍学生人际交往潜能现状和初职校现实的问题背景,开发了适合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人与社会课程,等等。
3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与问题
3.1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实践,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2)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决策的权利得以更好地体现。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3)培智学校课程建设书面成果丰硕。以安华培智学校为例,该校已经编制课程文件8册,并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网络手册(试用)》和《义务教育课程评量标准手册(试用)》等成果。此外,该校编写完成了学前、义教、职高三个学段及住宿生活全部教材,共计113册。课程成为培智学校新的课程生长点,丰富了培智学校的课程类型。(4)一些培智学校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以课题促课程开发,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比如,宣武培智学校依托“培智学校包班制班级中生活化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等市级课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展综合课程的开发与研究。(5)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改经验。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理论依据方面为国家课程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估方式等方面,为国家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验。(6)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增强普通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性的试点,有利于推进融合教育。
3.2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果的同时,我们更要认识到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3.2.1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较差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然而,培智学校的教师工作本身就比较繁重,在工作日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有限。相当数量的教师只能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开发校本课程。这种疲于应付的状况,不利于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和教学,势必也会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其次,由于目前我国培智学校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难以胜任全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研究发现,仅有36%的培智学校认为本校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技能“好”,63%的培智学校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技能的培训,为数不少的教师是在无课程开发技能和经验的情况下边干边学。一个培智学校的教师曾说,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知道校本课程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此外,在资源和经费方面,仅有50%的学校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库,仅有57%的学校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资金支持。
3.2.2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我国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最早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先于国家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当前,很大一部分培智学校没有充分明确自身的角色地位,不管学校自身条件怎样,都一门心思完全重新开发全科课程,并以此开展学校的全部教学活动。事实上,这已经超出了校本的范畴和职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不等同于学校零起点的独立全科课程开发。以一个学校的力量,力图完成国家课程的任务,未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真正的校本研究上,违背了培智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也势必会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
从学校内部来说,有个别培智学校甚至在没有课程论证、课程目标和课程大纲的情况下编写校本教材。还有为数不少的培智学校未设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规章制度。组织零散,使得学校内部沟通不畅,教师们各自为战,各年级之间容易出现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遗漏知识点等现象。
当前,有一部分培智学校有自己的课程评估体系,对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反思和修订。但这些评估往往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轻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再者,已有的评估往往是学校自评,只有少数培智学校是由校外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校本课程评估,这势必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总的来说,我国缺乏比较科学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标准作为监督和管理的依据,是造成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之一。
3.2.3合作和共享意识淡薄,特色不明显
从已有资料来分析,仅有少部分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突出了自己的特色,主要反映在学前特殊教育、职业高中教育课程及其他类别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方面。其他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校本课程的特色整体上不够明显。不但总教育目标基本一致,实施教学的内容、计划、流程也趋于相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培智学校之问关于校本课程的对外交流合作不够,学校之间往往各自为战。这种情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既浪费了成本,又影响了质量。重复性高,水平低、无特色成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硬伤。在对待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方面,一些培智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作为保密材料,仅用于学校自编“教材”;也有的培智学校重视成果的公开出版,力图大面积推广。然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校际交流与合作相当缺乏,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如果能通过校际交流,将各自校本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其效果和价值将更大。
4促进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效性的建议
4.1增强国家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引导和管理
课程开发不是随心所欲的拼盘,而应该认真选择,精心组织,严格监管。当前,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缺乏外部评价和监督的状况,使校本课程的基本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教育部门应当建立校本课程的督导机构,定期组织专家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进行指导和监督,为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质量控制。
而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课程定义将导致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以及实施方式。培智学校需要在“什么是校本课程”以及“为什么开发校本课程”这一核心问题上展开讨论,形成共识。同时,国家应该主动担负起培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修订的责任。当务之急,就是组织特殊教育和课程开发的专家,做好培智学校国家规定性课程的开发工作,以缓解培智学校各自为战进行全科课程开发的压力。
4.2加强校内外沟通与合作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沟通与合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学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团队形式开展,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学校内的教师之间要加强协作,以提升校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其次,是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了避免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同一个地区的培智学校可以分工协作,各校分别承担一两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做到术有专攻,时间、精力上有保证,校本课程的特色也会更明显,对提升质量或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是国内外培智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已有的资料来看,我国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借鉴普通教育的理论和经验,而较少关注国外其他培智教育机构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模式。事实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特殊教育课程开发经验,再结合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开发,有利于拓宽思路,打破自身课程开发的瓶颈,彰显校本课程的特色。
第四,是培智学校与特殊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的合作。要达到有特色、高质量的目标,校本课程改革必须以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为基础,培智学校有必要通过与特殊教育和课程开发领域的专家合作,促进教师们专业知识的更新,提升他们的课程开发能力。
4.3改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课程开发将是持续深入的过程,开发的程度越深,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多,对各种支持系统的要求也越高。培智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直接决定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质量。要使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得以持续的、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特殊教育的专业素养,学习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智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开发实践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
此外,如何确保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和积极的态度来研究学生、研究教学,也是需要考虑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与教学相结合的持续过程。应该在合理配备师资的前提下,给教师们充裕的科研时间。校本课程开发也不仅仅是培智学校自己的事,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在信息、资源、经费、设备等方面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以调动教师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
4.4整合已有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9挑战入手,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需要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材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内容,为尽快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1引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新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及教育部2002年8月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接轨,逐步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体育相联系的新体制,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全面展示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尽快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调查访问、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方面文章及国内4l所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文件;调查访问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教授及一线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3分析与讨论
3.1新建本科院校背景分析
2o世纪末,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部决定在学校合并重组的基础上组建一批本科院校。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04年6月28日),全国普通高校1683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143所。何谓新建本科院校呢?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是指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1月1日以后新组建的,未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专升本的院校。摆在这批专升本院校面前最基本问题就是弄清专科向本科教育转轨的基本内涵以及理清发展基本思路,尽快地进行有针对性建设,提升办学水平达到本科教学要求。
从本人一项针对全国41所本科高校(其中“211”院校11所、普通本科高校21所、新建本科院校9所)的调查可以看出(见表1)。截止2004年12月底,新建本科院校2002年9月以后修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仅占55.6%。而该项调查的“211”院校重新修订率为90.9%,普通本科院校重新修订率为76.2%,显然新建本科院校重新修订教学大纲的比例明显低于其它本科院校。选择各高校现行《大纲》的修订时间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各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
表1全国41所本科高校现行教学大纲修订年限一览表(截止2004年12月底)
3.2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1终身教育思想的呼唤
法国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保罗-朗格朗(p.lengrad)的《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问世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使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备受人们的重视,终身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不再是人类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而是一生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终身体育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终身体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的一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连续性教育,高校是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思想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3.2.2素质教育思想的呼唤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l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文明的行为方式,能够自由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高等教育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就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3.2.3教育新理念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唤
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当今一些重要的高等教育理念,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起着指导性作用。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和院校自治;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与全民化;高等教育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等。尤其是近年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林立、江芸、昊燕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智力为基础。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诸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必将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大、加快课程改革的力度。
3.2.4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的呼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教育观念也在影响着人们并逐步被接受,先后出现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理论。目前被多数学者认同的是素质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理论。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理论是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要求通过体育课程,既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又增强体质,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心理素质,不再把重点单独放在技术或发展身体的某一方面上,而把人的情感、理想、兴趣也都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方面,提倡体力、情感和认知的三者统一。
3.2.5新《纲要》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呼唤新《纲要》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更鲜明的时代性和更大的灵活性,是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全面取代原有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使公共体育课程更符合时代精神、更能体现出大学体育功能、也更受学生欢迎。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所发生的变化,从终身教育思想的引进到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从素质教育决定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定,诸多教育的新观点、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并被广泛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
3.3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探析
3.3.1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体育课程编制的起点,是进行公共体育课程设计的依据,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归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体育课程目标。如美国学者提出体育课程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发展:加拿大学者提出促使所有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健康;日本则通过各种合理的运动实践,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培养明朗、健全的生活能力和态度,以及健康安全地参加运动的态度;德国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因为体育课程与知识、感情和操行这3个领域密切相关,这就是学生具有的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本领。我国也提出了两个层面(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3]。从国内外所确立的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的情况来看.以下五点是我们在制定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目标时可以借鉴的。(1)要树立全新的全面的人才质量观;(2)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3)要注重学生健康教育;(4)要树立本科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独立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培养;(5)要“以人为本”.注重知识技能的人本价值,发掘体育课程的人文内涵。
3.3.2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与设置,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角色.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应充分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形成多种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1)考虑到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场地设施尚不配套.而且新生入学后对课程及教师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采用逐步过渡、分阶段实施的方法,从半开放式教学向完全开放式教学转轨,必修阶段只实施“两自主”,选择项目和时间相对固定,选修阶段可完全开放;(2)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及教学资源配置情况,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给教师弹性设计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3)改变理论教学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一年级以专题讲座形式设定几个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系统讲授,二年级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手段,由教师根据各自教授班级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
3.3.3课程设置
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分步走的办法。(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育必修课,保证正常的教学规模和教学秩序;(2)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主力队员开设以各专项运动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利用高校可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政策许可。推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辅修课,倾向于社会体育方向,为学生走上社会多预备一张通行证;(3)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出跨校选修课.从各校的办学特色及师资力量考虑,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与相邻的本科高校一起为各高校大学生推出跨校选修课。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才可稳固和扩大自己。
3.3.4教学组织与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将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形成适应本校特色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主要思路有:(1)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发放《学生体育手册》,介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及要求等。配有学生各学年的学习评价、课程安排及项目介绍,通过网上同步推出,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上网点击自己喜爱的课程。为便于管理.原则上各院系相对固定时段选课。选择不到满意的课程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另行选课;(2)选修课与各单项俱乐部实现“三自主”选课.任课教师简介、照片和课程介绍通过网上全面开放,学生可自由选择喜欢的项目和教师;(3)向全体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包括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及养生类体育项目等.学分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各单项课外俱乐部根据项目特点有偿服务,鼓励健康消费;(4)各教研室负责教学内容、大纲进度及考评标准修订.鼓励教师开拓创新.不断开发新内容、新教法,全院统一安排公共体育课,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适应教学需要。对无法满足“三自主”要求的教师.实行停课进修,合格后上岗;(5)成立体育健康中心,专门负责测试学生体质,给出相应评价,再反馈到学生手册上,健康中心还承担对全校学生的健身、健心咨询,开设运动处方等工作。
3.3.5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的特点,必须适应社会的变革而不断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改造。新建本科高校教材的选择应体现新《纲要》精神,由教研室、任课教师,学生共同精选和增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健身气息强的体育基础知识、健身方法和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到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或特长,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四条原则:第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二,注意教学内容实效性;第三,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第四,注意教学内容科学性。
3.3.6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科学化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客观的科学评价为依据。评价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评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反馈。改进教学。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应做到“三结合一转变”,即: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逐渐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结合新《纲要》对教学评价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评价体系,(1)采取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评分方式,在各项目的权重上不采用平均制,简化实践教学考评标准,注重过程评价,在部分内容上可采用师生共同评价;(2)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不在教学中出现。但参与成绩总评。有效促进课内、外一体化;(3)理论部分考评采用答题卡与制订个性化健身处方相结合的形式。一年级重点检查学生基本知识.学生以口头表述和实际操作结合来答题,二年级主要观察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制订的健身处方是否符合实际。
上一篇:电商网络设计(收集5篇)
下一篇:体育旅游市场需求(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