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特征(收集5篇)

时间:2024-12-19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篇1

关键词:儿童保健;社区;发展

1基本情况

小榄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属珠江口冲积平原,距中山市城区26公里。全镇总面积75.4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户籍人口15.9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16万人。小榄镇是中山市的经济重镇、区域商贸中心。

妇幼保健机构及人员结构:镇内共有2间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3间区办院管社区卫生服务站,6间私营卫生站。全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12人,兼职(卫生站)妇幼人员29人。

儿童保健现状:镇内本外地0-7岁儿童主要集中在两间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保健,其就诊面积均不超过80平方米。本地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5.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2.7%;外来流动儿童的保健覆盖率约为30%左右。

2儿童保健工作现状

2.1高任务与低资源矛盾突出。两间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除接受镇内本外地7岁以下集体和散居儿童的保健任务外,还接收一部分来自附近镇区散居儿童的保健,工作任务量大,与专职医务人员少、保健场地不足有显著的不协调。

2.2无法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迫切需要良好而全面的保健服务。儿童健康知识的社会潜在需求十分巨大,知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2】。基本的保健范围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一些项目如儿童智力开发、心理行为保健成为家长们所追求的新目标。

2.3保健路程远,交通不便利。部分社区与两间医院的距离都比较远,老人或产妇带着年幼的儿童到医院进行保健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弱势群体的她们得不到相应的特别的照顾。

2.4外来流动儿童的保健难以实施。人口的频繁流动与迁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特征之一。流动儿童多数居住在出租屋、集贸市场或城乡结合部,家长收入水平普遍较低,预防保健意识薄弱,多胎生育率高【3】,在得不到有效管理的同时,没能主动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取相应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服务。

2.5儿童精神卫生和心理行为问题重视不够。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家庭和社会因素在不断增加。有调查表明,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排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之首。而这方面的社区诊疗和干预,基本上是空白【4】。

2.6逐渐被接受的社区儿童保健。2009年8月始,我院辖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小榄镇西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成熟开展预防接种业务的基础上,开始试行儿童保健业务,2009年8月-2012年12月,共完成7岁以下儿童体检近1400人次(外来流动儿童约占70%),婴儿免费抚触600多人次,举办育儿家长学校44期,亲子活动8期,这些服务都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好评。目前因业务需要,儿童保健门诊由每周一天改为两天,而即将开展的婴儿游泳项目也得到了关注。

3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有利因素

3.1国际卫生服务的大趋势——社区化[5]WHO提示,21世纪卫生工作围绕的主题是:生命准备期(0-15),生命保护期(16-60)和生命质量期(60岁以上)。生命准备期是确保婴幼儿和青少年在生命最初年代得到存活和身心健康,以便在毕生中发挥其潜能。其中包括改善家庭环境、预防接种、疾病管理、营养教育等以提高儿童生存率和降低发病率。这些工作内容,只有在社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施。

3.2开展社区儿童保健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一个有效策略[6]“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的指标中明确提出要社区参与,只有社区参与了,才有可能将服务提供给每个家庭和个人;只有卫生资源公平分配了,才可能使每个人享有卫生保健。社区儿童保健是以社区全体儿童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服务,这些服务经济、方便,每个家庭可以支付得起。

3.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殊定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的综合性的、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它所提供的是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而儿童保健工作作为社区保健功能之一,更能突显此优势。

3.4儿童保健工作的群众性特征儿童保健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阶层的充分理解、大力支持与合作。而社区的医务人员在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与社区居民形成了一种密切和信任的微妙关系,对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发展

4.1培养合格的社区儿童保健人才。合格的人才是儿保业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科学研究,发展和推广相适宜的技术【7】。因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家长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和自主选择性也在不断地提高。

4.2在有条件的社区逐步开展儿童保健业务。社区便利、快捷的服务系统,如电话或短信提醒通知,或体检接种同一工作日,可提高儿童定期体检率,利于系统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儿童在体检中发现存在的疾病或缺点,可就近在站内进行相关的诊治,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的发展。

4.3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健康保健知识是人们普遍的需求,尤其对于刚成为父母的独生子女们,他们迫切希望能获得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能及时解决现实问题。另一层面,文化层次较低的外来流动儿童家长,更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于是,多形式多渠道的健康教育,成为开展儿保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4.4加强外来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将流动儿童纳入居住地社区管理,有利提高其免疫接种率和保健覆盖率;同时,也将有效地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容红.儿童保健门诊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273.

[3]陈笑辉,郝晓宁,李士雪,等.我国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全科医学.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11(3):275

[4]钟柏茂,唐莉.社区儿童保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5,7:254-255.

[5]彭炜主编.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教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6.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篇2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涵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orientedmedicalrecord,POMR)是1968年由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居民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种形式,个体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采用的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特征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是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是开展诊疗服务的第一手资料来源。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有利于协助医生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其具有的特征也有利于跟踪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变化,对其进行系统管理。

2.1信息资料真实、完整。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健康的有关因素和接受卫生保健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化记录,是个体、家庭、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原始信息集成,真实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具体内容完整,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现病史、诊治情况等。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快速全面的了解情况。

2.2信息具有连续性、可用性。居民健康问题可分类记录,每次就医的资料可进行记录、累加,从而得到资料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可用性。医生可根据资料判断病情,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2.3以居民健康为核心。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是落实“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标为出发点,以全体居民为对象,以居民健康为核心,以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为重点,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和促进居民健康中的全过程监督、连续、综合性指导作用的关键环节。

3.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开展这些医疗服务的第一步,通过档案可以充分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方便中心开展家庭巡诊和定期上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

3.1为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提供信息资料。完整的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当居民定期体检或前往就诊时,医生可以随时从电脑信息管理中心调出该居民的健康档案,根据档案里的登记情况和现有的症状,有针对性地给予检查治疗处理,包括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也有利于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公益的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宣传。

3.2为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健康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疾病筛查与预防的过程,连续积累、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有助于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发现导致慢性病发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没有明显症状出现前的发病早期。可根据动态观察医学信息变化,做到对慢性病的早发现、早预防,并可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同时,还有利于政府部门从宏观上把握医改政策、调整医疗服务结构和项目,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部门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对居民的健康进行干预。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既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

3.3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就是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重点在于业务功能和关键流程,突出社区健康服务功能,目的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公益性方向发展,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健全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动态管理,提供各项服务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的准确性、规范性与合理使用是评价的重点内容。因此,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科学性,是反映基层社区医生的工作质量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总之,只有建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才能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强化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能够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社区卫生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2]刘春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与体会》,《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24卷第2期.

[3]丁安莉.《建立家庭档案的社会价值》,《广东档案》,2006年第4期.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篇3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0)03-85-02

社区卫生服务是供需双方互动的体系,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和充分利用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1]。满意度是指人们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卫生服务产生的某种期望,然后对所经历的医疗和保健服务进行比较后形成的情感状态的反映[2]。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为解决东环街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设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居民的欢迎。通过本次抽样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和满意度情况,以便我们正确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状、及时改进工作,使社区卫生服务真正被社区居民所接受并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农民)179人,下乡调查居民(农民)58人,共237人。采用偶遇法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员由中心统一培训的5名医务人员担任。

1.2调查方法

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首选就诊地点、步行时间、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满意度和期望(可多选)。

1.3统计学方法

统一收回调查问卷并进行检查核对,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居民(农民)237例,其中男81例,女156例;年龄层次以40~60岁居多,40岁以上占67.9%;文化程度以初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占47.3%,初中及初中以下占86.5%;户籍以番禺为主,占84.8%;职业以农民居多,占一半以上,其他依次为工人(36.%)、退休职工(5.5%)、个体户(3.8%);医疗费用负担方式以补充合作医疗为主,占85.2%。

2.2居民到中心就诊的目的(可多选)和步行时间

居民到中心就诊的目的以诊疗为主,占96.2%;选择其他服务如预防接种、体检、康复、健康教育等均不超过16.5%。到中心就诊的步行时间以小于15min居多,占70.9%。

2.3居民对首诊医疗机构的选择

居民首选就诊医疗机构以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多,超过一半(58.2%);选择其他医疗机构依次是村卫生站或个体诊所(20.7%)、番禺人民医院等区级医院(11.4%)、市桥医院等镇级医院(9.7%)。

2.4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原因(可多选)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总的满意度为68.8%,其中涉及到具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依次是就近方便、医护人员态度好、环境净美,在163位满意者中所占比例均在68.0%以上。有74位(31.2%)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药品、医疗设备等感到不满意。居民看病时首诊医疗机构为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最高(76.8%),首诊医疗机构为人民医院等区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最低(40.7%),选择不同的首诊医疗机构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期望(可多选)

居民期望的卫生服务,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医生出诊、定期体检和指导保健,分别占37.1%、23.2%、15.6%;其余期望为:家庭护理(11.8%)、家庭病床(5.9%)、普及卫生知识(5.1%)、咨询电话(1.7%)、精神卫生服务、临终关怀,其他均为0。

3讨论

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广州市番禺区第一个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真正体现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医疗机构,为解决东环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本次对东环街抽样调查中,女性多于男性,中老年人居多(40岁以上占67.9%),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占到86.5%),职业以农民和工人居多,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特征。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与否是体现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指标,也是检验社区卫生服务效果的敏感指标[3]。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来,得到了当地居民一定的认可,超过一半的居民在需要看病的时候首选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且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总的满意度达到68.8%,其中满意度较高的卫生服务依次是就近方便、医护人员态度好、环境净美,均在68.0%以上。居民看病时首诊医疗机构为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最高(76.8%),选择不同的首诊医疗机构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越高,看病时越偏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时根据中心的统计,截止到2007年10月底,中心的每周门诊量从开业时的55人次增加到307人次。这都表明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逐渐被当地居民所认可、接受,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该从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各影响因素着手,真正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方便、快捷、连续、综合、价廉的特点,才能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4]。居民对中心提供的就近方便、医护人员态度好、环境净美等卫生服务感到满意,可见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现了方便、人性化、舒适、经济等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

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尚存在一些改进之处。居民到中心就诊的目的仍然以诊疗为主,占96.2%,选择其他服务如预防接种、体检、康复、健康教育等均不超过16.5%,反映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还局限于基本医疗服务,这提示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建设和对居民的宣传,使其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全部功能以便更好地利用,得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范畴;同时应加强社区医生培训和再教育工作,转变其知识结构,使其适应于社区工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医疗设备不尽满意,这提示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医疗设备建设,但并不是盲目引进高级药品和医疗设备。

医生出诊、定期上门体检和指导保健等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得到了居民的欢迎和期望,反映了居民在患病时或日常生活中力求方便、及时、优质的卫生服务的心态。社区卫生服务深入社区和家庭提供服务正符合人们这种力求方便、及时、优质的心态,因此具有较好的运行基础。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性、综合性、连续性等特征未能很好的了解,体现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期望整体偏低。

建议:①加强政府责任,积极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提高卫生服务质量;④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建设,提供更加可及的、综合的、连续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袁兆康,周小军,万红,等.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及满意度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7):429-431.

[2]解瑞谦,刘军安,孙奕,等.深圳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排序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5,5(7):544-546.

[3]李倩,黄涛,李博闻,等.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O6,23(3):35-56.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篇4

一、政府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改进服务方式上取得一定的成效

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得到加强,把着力改善民生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江苏已初步形成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覆盖民生各个方面。2012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9万人左右,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4%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6个百分点。主要参保险种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覆盖率为99.8%。万人拥有病床数超过42张。全省73个独立保障的市、县(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覆盖率已达100%,住房保障制度已覆盖至15%的城镇家庭。2012年上半年,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对各省(区、市)开展了2011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江苏省位居项目考核第一名。

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进展,社会管理得到加强,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全省所有行政村全部配备了专人负责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开通“江苏就业e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五级贯通、直达到村的“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网”,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充实基层平台工作队伍,2012年底全省基层平台配备专职协理员2.32万名,目前基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70%。目前省级异地就医平台与13个省辖市市区实现联网实时结算,13个省辖市全部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13个省辖市初步实现医疗、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和失业保险市区统筹。

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省地税、工商、建设、物价等部门在全省开通了“12366”地方征税收入咨询服务、“12315”工商管理服务、“12319”公共事业服务和“12358”价格举报专线电话。省人事厅专门印发了《政务公开手册》,涵盖《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等77项政策规定,大大方便了百姓办事。一些基层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公共服务和行政效能,如太仓市推行的“政社互动”模式,从基层组织和社会最基本单元做起,在理顺政社权责关系、探索“政社互动”到“三社联动”路径等方面都作了制度安排,村民自治实现了替民作主到让民作主的转变;宿迁市政府重视通过网络问政平台,畅通了民意正常表达渠道,提高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二、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方式上仍然存在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职能缺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抱着“甩包袱”的心态,试图通过全面市场化来解决公共服务问题,结果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剧了上学难、看病难等社会问题。如宿迁地区于2002年左右开始的医院、学校大规模民营化“改制”,造成了该地区基层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所造成,长期以来个别相对落后地区公共服务由政府包办,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单一,政府公共财政不堪重负从而全面转向“市场化”,可见全面的“政府包办”与全面的“市场化”均不可取。即使在南京、无锡等公共服务较为完善的地区,一些基层公共服务也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如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不足就制约了基层医疗事业发展。

基层公共服务发展仍旧相对滞后。在基层特别是基层乡村,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方式不够多样。据调查显示,当前农民对健康教育、农业信息、文化娱乐、技术推广、劳动力就业与培训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够满意。当前,江苏正处在从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基层的公共服务需求,在规模、结构、层次和特征方面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出高速增长、多样化和差异性的趋势。

个别部门职能交叉,公共服务的资源重置、效率低下。不同部门之间表面上看是“各抓共管”,实际上却经常在工作中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容易导致公共服务效率的低下及公共服务资源的重置,造成有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以大病保险和大病救助管理体制为例,目前大多由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分别管理,实行两套经办机构、两套人马、两套信息管理系统,是公共资源重置的典型表现。由于部门间人为分割公共服务对象,“作坊式”的操作导致统筹范围偏小、服务层级偏低,可能影响某些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够合理,地方政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多年来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增强宏观控制、促进区域均等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设计程序和统一政策,导致分配过程不够透明,助长了讨价还价等不良风气;很多专款明确需要地方提供配套资金,这就使财政困难地区很难争取到专项拨款,背离了均等化目标;由于专项资金规模偏大,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和项目考核指标没有建立,导致资金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难以达到。但从另一个层面看,针对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也不合理,尤其是在人口流动的情况下,从苏北地区流动出来的人口并未享受到针对该区域转移支付而来的财政补助,而苏南地区又不得不再次为他们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尤其是义务教育)。主要原因在于财权与事权尚未很好匹配。如中央与省对无锡预算内财力的集中力度达到60%以上,但从事权来看,无论住房保障、医疗、教育等公共事务支出,还是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都要地方自行承担,国家政策上对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和承受能力的不同考虑不足。

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国际经验表明,社会组织在促进就业、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的地方和部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认识不够,特别是个别地区仍将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方面,从而轻视甚至排斥社会组织发展,对于社会组织在税收优惠、财政支持、人才队伍、社会保险、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方面缺乏明确政策规定。此外,在全国范围内,社会组织管理相关法律体系相对滞后,社会组织监管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改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江苏改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必须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高效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的公共服务的市场机制等。可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明确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提出,新一轮改革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通过职能转变和政策引导,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充分挖掘政府自身资源的潜能,带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但必须明确的是,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责任主体不可改变。浙江、广东都曾出台有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规划、意见或改革方案,从而确定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与范畴,因此,建议江苏制定类似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标准。当前江苏发展的重点仍将集中于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住房等方面。江苏应从基本省情出发,根据公共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研究制定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共服务标准,如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公共安全标准、公共教育标准、公共卫生标准、公共住房标准等,以便公共服务主体按照标准提供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应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专项战略规划(如2014年到2023年),并逐年推出年度行动计划,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明确全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阶段、进度和目标。

着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倾斜。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要从基层和面向居民出发,不搞上下一般粗的管理体制机制。针对基层政府改革的措施要多一些,人事制度要有突破,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政府职能。要着力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推动优质公共资源城乡均衡分布。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解决地方财力不足问题。县市政府应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基层人员的工资和奖金能够反映出他们的地位和价值。在当前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点上,要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进行全新的考虑和制度设计。一要建立新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建立适合农民的现代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农产品保险制度、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培训制度,等等。二要明确农民公共服务的先后次序。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集中于提高收入、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金融支持、医疗保障、养老保障需要、发展教育、垃圾处理等。可见,为农业生产提供实用信息,避免强制征地、拆迁,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医疗、养老保障,提供优质教育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的重点。三要重点建设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是农村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医疗服务设施,是标准的公共物品,不能市场化,更不能私有化。建设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是政府的职责。四要重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江苏在“三集中”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由征地拆迁而形成的既非标准意义上的城镇也非原来乡村的新式“社区”、“新村”,未来此类新型社区可能是农村最具代表性的居住形式。应当对这类新型社区的建设、公共物品的提供、基层社会的管理进行全新的制度设计。这类新型社区的公共服务做好了,将解决多数农民的公共服务问题。

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不等同于由政府完全包办。政府应在公共服务的部分环节和领域策略性退出,将主要职能集中在政策制定、服务购买和服务监督上,切实提升财政资金的宏观配置效率。应注重通过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善于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工具,不断释放行政资源配置的“制度红利”,最大限度地改善社会福利水平。对于公益性较强的非基础性公共服务,除目前必须由政府直接投资举办外,可以通过向社会投资者公开招标项目法人,通过财政补贴、PPP模式(公私合营)、特许经营、贷款贴息、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对于公益性较弱,以经营性为主要特征的非基本公共服务,要在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下由社会组织、个人或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由市场调节供需关系,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如在养老服务方式上,可考虑借鉴苏州、无锡等地“虚拟养老院”之类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并加以推广,在推动家庭养老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部分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来实现市场化与公益性的有效结合。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以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为重点,推进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从制度上保证社会中介组织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独立性,以便社会中介组织能够以自身的名义、根据法律规范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要重点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同时,加快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制建设,尽快制订与出台地方性的中介组织法规或条例。规定中介活动、中介机构和中介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界定中介机构与中介人的定义、性质、活动范围、注册条件或资格条件、相应程序、市场准入以及违法后的惩罚与禁入制度等;确定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各类中介机构、中介人和中介活动的组织制度、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降低基本公共服务成本,逐步变“以钱养人、养机构”为“以钱养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委托、服务承包等多种方式支持事业单位发展,建立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一些基层社会事业编制人员仍有待进一步充实,这应该是发展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人员保障。如公立幼儿园及基层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都需要充实提高,特别是只有统筹考虑乡村卫生所的人员编制及待遇,才能够初步缓解基层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当下困境。当然,这也需要有效地控制事业编制人员中后勤保障人员的比例,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公共财政支持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

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支付体系。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规划、投入、监测及政策支持,推动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苏北地区仍需要进一步的省级财政支持,特别是基层医疗、教育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在区域性转移支付以外,公共财政扶持需进一步加强对个人或家庭扶持,进而减少各级中间机构的行政性截留或挪用。如由于人口流动问题,可考虑在省内统筹发放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券”,以减轻苏南发达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负担。对于困难条件的家庭养老,可由各级地方财政给特定困难个人或家庭发放适当的“养老券”,用以赞助购买一些由民办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在一些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上,需要逐步实现由直接全面负责到间接支付购买的重要转变。如在住房保障方面,把用于住房保障的财政资金用于通过收储市场闲置房源筹集公租房的办法,就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国际经验表明,改进公共服务绩效的制度因素包括:分权和向下游政府转移基本公共服务责任;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卫生等部门扩大运作规模可以提高效率。从技术上来说,不断采集有关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信息也非常重要。绩效的设计是服务外包的核心,因为只有通过绩效才能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资金使用、规制管理等制定出明确的政策,来刺激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一是绩效评估中的公平性,这是居民是否满意的核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上。二是要加强对公共服务供给效果的评估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机构,设计合理可行的评估指标,避免评估工作形式化和表面化,努力提高评估指标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政府要组织专家对现有的社会组织进行评估定级,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达到一定等级的社会组织才有资格承接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

社区卫生服务特征篇5

【关键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市场化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017-05

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特征及其供给现状

公共产品是指“在对该产品的总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人的消费的增加并不会是他人的消费同量减少”。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村居民或家庭消费的私人产品而言的,是农村地区居民生产与生活所需要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公益性的产品或服务,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大类。纯公共产品具有完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每个人对于纯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如江河治理、国防事业、环境保护等。准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不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且大部分准公共产品具有“拥挤性”的特点。“拥挤性”是指当消费者的数目超过一定界限后,边际成本为正,而不是像纯公共产品,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产品达到“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原有消费者的效用同量减少,如义务教育、道路电网建设、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等都具有拥挤性的特点。由于纯公共产品规模大、成本高的特点,政府能够利用其规模经济和行政权力来实现,市场化供给难度较大。准公共产品相对规模较小,其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及拥挤性决定了市场化供给是可行的。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与保健服务、妇幼保健和家庭计划、健康教育、医疗保障等服务内容,属于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建国以来,公共卫生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二元化”发展道路,严重制约农村公共卫生。一方面,卫生领域重医疗轻预防的方针,使公共卫生工作受到极大削弱。另一方面,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策略更将农村公共卫生推至边缘。当前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发生网底破损,农村公共卫生呈现“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基本特征,技术设备落后、人力资源匮乏、财政短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短缺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中政府特征明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基本上由上级政府机关决定,难以反映农民的自身利益需求。尽管政府一直致力于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及职能调整,但存在公共卫生投入中“缺位”、基层政府公共卫生职责认知不清、补偿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同时,在传统的公共产品理论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一直由公共财政支撑。在一定时期保证了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但在分税制改革后,本级财政只负责对本级卫生机构的投入,县乡地方财政存在困境难以保证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可见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共存,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提供不可避免存在低效率问题,这是造成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产品供给危机的主要原因。

我国对公共卫生服务市场化供给尚未形成规范模式及完整体系,且卫生与健康相系,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其他准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的经验也须有针对性的借鉴。目前,在农村地区有部分私立机构参与完成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但是各地私立卫生机构发展状况良莠不齐,完成公共卫生服务的效果质量必然有所差别。以私立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较好的温州为例,其私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41.18%),辐射人口数52.8万人次,占社区人口数的52.23%,调查显示私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公立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总量上并无明显差异,但私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盈利性项目和成本较低但社会效益较好的项目上略占优势,而盈利较低和不盈利项目则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机构略占优势,不同体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完成卫生服务功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者不可互为替代,可见,市场力量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发展潜力。目前私立机构参与完成了公共卫生服务共同的障碍在于“政策歧视”和投入不足问题,我国仅有个别地区对私立机构略有补偿外,大部分地区政府都没有对私立机构完成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进行补偿。

总的来说,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只有全国20%的医疗资源,在加上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政府财力不足以及“政策歧视”等因素对市场力量投资积极性的影响造成了目前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低效率,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增加了其健康风险,亟须重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市场化供给途径是建立竞争机制、提高供给效率的必经之路。

二、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市场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市场化供给必要性分析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