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收集5篇)

时间:2024-09-22

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篇1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一)背景分析

1.学校情况分析

学校秉承“和谐教育”理念,实施“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逐步建构起适合杭州第十四中学学生个性的“目标多层次、内容多样化、评价多元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生物教研组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开发都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一致。

2.学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凤起、康桥两大校区蓬勃发展,中美合作高中课程教育项目――AP课程(即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心茁壮成长。凤起校区的学生为杭州市区前10%的学生,而康桥校区的学生为杭州市区前30%的学生,两校区的学生在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开发和设置课程时应有所差异,凤起校区的课程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康桥校区则侧重于职业技能和兴趣的培养。两校区均有对生物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学校学生先后有260余人次在高中生物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人获得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0余人在浙江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这些学生是我们教研组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3.硬件设备分析

生物学是实验学科,课程的开发和开设离不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杭州第十四中学凤起校区建有“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配备了PCR仪、电泳槽、无菌操作箱、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等中高端的实验设备,拟建“人体生命科学馆”;康桥校区开发了“开心农场”(生物实验地),配备了水培系统、光照培养箱等仪器,拟建设“光合作用实验室”(温室大棚)。一流的硬件设备,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教师情况分析

生物教研组现有教师18人,其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人,博士1人,硕士12人。教研组内青年教师多、学历层次高,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工作热情,有能力开设“高、精、尖”的生物选修课程。这些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新课改的强大新生力量。

5.现行教材分析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存在一些不足:重理论轻实验,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少,科研能力培养不够;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实践机会少,职业技能培养不够;缺少相关的专业、相关的院校、相关的职业介绍,不利于学生将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应弥补这些不足。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1.课程总体目标

多途径、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研究能力和职业技能。

2.课程体系

(1)总体思路。如图1,以国家的必修课程《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为土壤,孕育出“追求卓越”的三条不同途径:针对选考生物的学生,选学《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针对AP课程班的学生,选学AP生物学;针对全体学生,选学校本选修课程。这样,就为学生有差异地追求卓越、有选择地获得成功搭建了平台。

(2)“4・3・2・1”生物校本选修课程群模型(如图2)。

①四个课程群。开发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主要涉及4个课程群,分别包括:

走向生物学家之路系列(以凤起校区“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等。

植物栽培系列(以康桥校区“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技能):《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无土栽培技术》《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等。

趣味生物学系列(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基本素养):《“走进自然”植物社》《“走进自然”昆虫社》《趣味生物学》等。

生物学与生活系列(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知识):《生物科学与生活》《食品与健康》等。

②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专长课程。

基础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开设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各类课程。这类课程普及面广、内容丰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学习,例如《食品与健康》《趣味生物学》《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走进自然”植物社》等。这类课程的开设在于满足广大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需要,定位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学习主动性,最终培养出拥有基本生物科学素养的学生。

拓展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优势和潜能开设能充分发挥学生资质、施展天分的课程,例如《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无土栽培技术》等选修课程。这类课程生物学科特点明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类课程的开设,满足部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拓展加深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在生物领域的学习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拥有明显优势特长、具备优秀个性品质的学生。

专长课程:围绕学校生物这一特色品牌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开发和建设的课程,适合部分在生物专业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例如《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等。这些课程主要是满足高端人才的专业发展需要,培养未来的生命科学工作者。

③两个核心实验室载体。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应围绕实验展开,康桥校区以“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为载体开设《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选修课程,凤起校区以“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为载体开设《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等选修课程。

④一个目标。以“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为目标建设课程群,充分考虑到个体智能的多元性,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和谐发展,激励学生追求卓越,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三)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对此,笔者以省精品课程、省网络推荐课程《走向生物学家之路――高中生物学拓展课程群》为例进行介绍。

1.课程群的总体目标

21世纪,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生命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生物学家。本课程群是为培养未来生命科学工作者的基础性、引导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本课程群的开设,旨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工作的兴趣,培养生命科学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在知识上、技能上、思想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群的结构

如图3所示,课程群的结构包括8个模块。其中,3个模块为拓展课程,分别是《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每个模块18课时。这3个模块与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课程的3个模块完全匹配,是必修课程的深化。每个模块的章节结构与必修模块的章节结构匹配,实现了拓展的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无缝对接,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障碍。每个模块包括5章,每章包括:知识拓展、经典例题、针对训练、实验探究、前沿介绍(或学科介绍、职业介绍)5个栏目。其中前沿介绍(或学科介绍、职业介绍)体系性地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生科院和研究机构、各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职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职业。另5个模块为专长课程,分别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每个模块18课时。这5个模块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实验课程,注重学生高层次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必修、拓展课程相应模块也是匹配的,是知识、技能、方法上的深化。这5个模块的学习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课程群的实施

3个拓展模块可以与必修课程同步开设,学生可以体系性地选学三个模块,也可以选学部分模块。在选学了拓展模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职业方向选修相应的专长模块。

二、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方法改革

1.深化网络教学,打造学习社区

作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杭州第十四中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实现教学的数字化渗透。目前,学校正积极构建基于差异发展的“数字彩虹计划”学习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社区,包括学习社区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在线测评系统等。“数字彩虹计划”里的课程由微视频、学案、习题等组成,我们力图通过网络视频、网络交互、网上走班以及在线测评等技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发展。关于学习社区的教学模式,我们注入许多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元素:任务驱动、游戏化学习、正反馈机制以及翻转课堂。即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游戏化情境与元素,以正反馈机制促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充分参与到学习社区中去――基于正反馈机制设计的游戏化学习社区: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获得奖励―接受新任务。学生在此模式的学习社区中,能够将学习任务合理自主化,安排好自身的学习进度,与同伴共同进行闯关学习的比拼,形成良性的竞争激活机制,从而激发出学生本源的学习能动性。

生物教研组已完成了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核心内容的微课视频制作和分层的习题库建设,接下来将继续开发必修三和高三复习的网络学习平台,努力建成一个完善的生物必修课程学习社区。网络选修课程的开设及实施同样也是在学习社区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构建的。目前生物教研组已将《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3门选修课程编制成网络选修课程,以便更多的学生更自由地选学。

2.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选修课程的教学

生物教研组开发的选修课程,许多是与实验相关的专长类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学。基本流程是:课程开始,引导学生确立不同的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课程中,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课程结束,学生完成相应课题报告、论文并相互交流,质量高的可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或公开发表。比如在《细胞工程实验》选修课程中,授课教师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是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肝癌治疗的体外研究。基本流程是:首先,通过提取分离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接着,以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为实验对象进行细胞培养,从时效性、剂量性、细胞毒性和比较测试4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探索和开发新的治疗肝癌的途径和方法。18位选学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研究和学习。

(二)评价方式改革

当前的必修课程评价体系主要是纸笔测试。纸笔测试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但忽略了对技能、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忽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因此,在选修课程中我们采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1.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课堂发言、提出问题的情况;学生平时作业完成的情况。

2.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在实验课程例如《基因工程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我们在评价指标中加入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学生课题研究能力的考查。对于一些活动性选修课例如《“走进自然”植物社》,以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和认识植物的多少等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3.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可通过观察学生行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访谈、调查问卷等途径进行。

三、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离不开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根据课程的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规划,最终在凤起、康桥两个校区建成了“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等4个学科专业教室。作为省学科基地培育学校,杭州第十四中学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到2014年底为止共投资了310万元,用于“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仪器的配备和“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设。

“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配备了PCR仪、电泳槽、无菌操作箱、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冷冻小型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生物安全柜、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全波长酶标仪、人工气候箱等仪器。实验室可分为教学区、实验准备区、基础实验区、分子生物实验区、植物组培区、动物细胞培养室等功能区。该实验室确保《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校本选修课程能顺利展开。

“人体生命科学馆”以3D数字人体系统为核心,以异形投影、体感技术、互动技术为手段,配合人体模型、标本和组织切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探究器官和系统的运作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健康的生活知识,形成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它包括教学区、中国数字人区、虚拟显微镜区、健康生活区、人体组织区等,配备了虚拟实验设备、各种人体模型和标本、高级综合急救模拟人系统等。该实验室可用于校本选修课程《人体生物实验》、《健康与医药保健》(浙一医院医师开设)、《人体急救知识》(医务室开设)以及必修课程的教学和参观。

“开心农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了植物栽培所需器具,并加强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篇2

论文摘要: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设置中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不全面、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欠妥当、对教师的评价也不尽合理等。为此在职后教育阶段要更新课程理念?设置研究型课程?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激励中小学教师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增强校本研究的意识?提高校本研究的能力?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一、“校本研究”的含义与特点

月衬胃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本所开展的教育科研。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宗旨?依靠教师及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得以展开。它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川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以解决本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出发点;第二?以本校的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和骨干?‘寓研于教?寓教于研’;第三?选择利用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研究课题、方法以及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本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系统的改革实践;第四?研究结果具有实用价值?能及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提高本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校本研究的价值已经被许多理论专家与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的成效事实所证实。斯滕豪斯认为:教师在作为课程开发最适宜的主体时必须进行“校本研究”?课程必须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是研究者而不是顺从者。叶澜教授也认为:“如果一个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即使他的研究工作并不像他期望的那样成功?但只要继续有效地进行教学?一般来说?对所探讨的问题?总会得到答案的。”图教师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在没有得到研究之前仅仅属于个人体验?常以隐性的观念或沉默的经验方式存在?如果在职后教育阶段不能够将其显性化、明晰化、专业化?或许永远无法被教师本人清醒地意识到。C.J.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而他提出了著名的“经验+反思=成长”模式。因此?在职后教育阶段建构校本研究型课程?在专家型教师指导下?借助合理的课程设置?利用较为集中的学习时间?培养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意识和能力?帮助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修正已有的经验?创造性地工作和发展?是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的主旨。

二、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其影响

1.课程目标不明确?导向模糊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茶的当今?社会对每个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在这一前提下?通过校本研究造就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大势所趋?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客观需求。但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职后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并不明确?对于课程要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没有明确反映?尤其缺乏适宜在职教师的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明确规定?致使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课程目标主要以补偿教育为中心?以获取学历为终端?忽视了教师在职后教育阶段的专业发展目标?呈现出“偏离素质教育目标而趋向学历目标;偏离实用目标而趋向装饰性目标;偏离主体性目标而趋向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目标”的现状。

2.课程结构不合理

由于职后教育的课程计划偏重于教师职业手段的改善?即偏重于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再学习及学历的改善?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而专业选修及实践课程比例严重不足?缺乏校本研究型课程的设置?如缺少涉及教师教学策略、技能技巧、社会、情感、人文教育、历史等课程的设置。教师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兴趣爱好等个性无法施展?制约了教师有效利用实践经验的能力提升?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

3.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方式方法欠妥当

职后教育的课程内容普遍陈旧?偏向繁琐的理论性知识?而且重复较多?缺乏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的课程内容?所以?教师在内化职业价值、认同职业规范、锻造职业能力及形成职业性格方面知之甚少。而课程内容组织门类较多?分科过细?使得教师观念落后?思维受到限制?知识视野狭窄。在倡导实施综合性课程的今天?职后教育课程内容不能建构教师的综合性知识?表明在实践中实施综合性课程改革的可能性不大。在课程进程中?职后教育课程仍然严格依据预设课程计划、课程大纲?采用短期集中授课方式?不适合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实际。

4.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

对教师教育的研究要求以实践为依据?全面客观地评价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然而在职后教育阶段采取的评价方式却是单一的?再加上学校、上级只用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自然只会应付当前的任务?无心也无暇顾及“校本研究”。因为单一的评价目的旨在寻找差距?不在乎教师发展的建设性建议?必然会出现与评价标准不相符的结果?直接引导教师去迎合功利性评价的标准。而忽视一些无法测量却又很有价值的东西?事实是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

上述课程问题?为职后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考的问题与契机。因此树立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的新理念?改变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开辟新途径?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构筑一个有效的平台势在必行。

三、基于校本研究理念?建构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下?职后教育课程的发展也正在解构与重建之中。随着知识的增长?社会已经演化为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习的社会需要中小学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要具备在研究中学习的理念。

1.明确职后教育的课程目标

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主要以间题为中心?与成人相关的实践活动决定课程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成人课程的大部分(包括情感的、文化的、认知的、学术的领域)都不适合按学科来定位?最好的策略就是连续不断的回顾与反思?转变成人专业发展的观念。

在职后教育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成人的学习水平?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改变学校与教师发展的现状?求得教师生存的保障。另外?还应确立发展性课程目标?坚持开放的课程观?遵循分层递进的原则?充分利用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校本研究意识?积累校本研究经验?从而提高教师校本研究的能力。职后教育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小学培养研究型教师?而不是向他们传递知识后评价他们运用的程度。

2.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

本着健全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当务之急是完善各类课程比例。为此?要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实际?缩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所占比例的差距?提高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研究型课程和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增设新课程?如课堂管理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学?教师仪表仪态学?教师心理健康学等;另外?结合成人学习时间短暂而集中的特点?精选课程内容?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建构多种知识之间的意义网络。如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综合各门教育理论学科、综合各门教育教学法学科?形成融合性学科;以生活为轴心?组织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家庭教育经验形成新的融合性学科;以研究型课程为中心?建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与研究技能的新型课程?逐步将专业课程与学术课程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整合?引导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

3.改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

要改变职后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先排除旧的、难的、繁琐的、重复的内容?增加适合的新内容?给一线教师课程参与权?让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方式方法的设计。要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共同体验与分享同仁的实践经验、工作的乐趣和困惑?为此必须改变功利的形式的做法?以科学的观念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断深人实际?实地查找问题?共同研究对策。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利用学习者的经验本质上是对成人的尊重。所以?职后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成人学习的有利条件—丰富的经验?采用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的教学方法?通过以分析经验为核心的共同学习的校本研究方式?如专题讲座、现场指导、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使一线教师及时理清头脑中各种潜在的观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和策略?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把握复杂教学情境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坚持开放的课程观?改变以教室为唯一学习场所的传统做法?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构建联系社会现实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寻求解决学校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的实用方式方法。

4.发挥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肯定学习者自身蕴藏的学习潜力?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愿望和能力?重视他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亦即教师应能够独立于外在压力?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定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校本研究型课程的价值在于:解构专家设计的课程?消弱成人教育者的课程权威;改变一线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让教师把自身看作认识的主体而非他人设计的对象?解决自己的问题?服务于自己?真正实现自主发展的愿望。中小学教师始终处于教育教学的前沿?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引导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有着不同于研究者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将知识深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强烈愿望?他们所具备的条件正是建构校本研究型课程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为此?佐藤学倡导以“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教育模式”挖掘和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在职后教育阶段?要尊重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性?鼓励他们不断探索?自主设计课程?真正成为校本研究的主体。

5.健全“校本研究”的保津措施

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14-02

【作者简介】王岚,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江苏常州,213164)副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自20世纪90年代OECD开展“素养的遴选与研究”以来,各个国家与地区相继构建核心素养框架。2013年,中国启动了核心素养项目研究。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新鲜出炉。

核心素养整体框架的顶层设计与建构,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度形成了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

一、核心素养的校本建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需要每一所学校进行适切、适合、适应本校基础的现实转化。在建构校本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国际范围以及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有的因数”,也需要关注学校与学生个性发展诉求的“独有的因数”,需要在“公有”与“独有”中整合、融合并最终实现契合。

被誉为“少年硅谷”的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下文简称“铜小”)正是在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建构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培养什么样的铜小人?怎样培养?培养得怎么样?是铜小管理者与教师常常自问的三个问题。

铜小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不是简单机械地复制与借用,而是充满个性地创生与建构。学校秉承“让师生得到应有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七大维度的铜小学生核心素养,分别是社会责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并建构了相应的二级指标体系。在这样的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从铜小走出的学子一定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质――这种特质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国家标准基础上的有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鲜明的气质与独特的形象。

二、核心素养的实践落地

20多年来,铜小坚持用课程改变学校、用课程重塑文化、用课程发展学生,不断发现课程的价值、放大课程的价值,并让课程的价值持续增值。因为,在铜小人看来,如果说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那么要回答“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其答案一定蕴含于课程。一所学校究竟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这所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怎样的课程服务、课程选择与课程体验。

1.孕育“人人在创新”的课程文化。

课程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铜小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课程的含义。课程已然成了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全部学习与生活体验。

在铜小,人人可创新、人人敢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在创新。创新设置课程、创新开发课程、创新实施课程、创新评价课程。而这样的课程文化,流淌在校园的时时处处,充盈于课程的方方面面,浸润于师生的灵魂血液,成就了师生精神的幸福归依。

2.建构“东方硅谷”的课程基地。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花项目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学校、南京市星光基地学校,铜小坚持以课程项目建设为契机,20年如一日把课程基地建设成为“东方硅谷”学习中心、儿童创造研究中心、项目课程体验中心、课程改革推进中心、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并发挥积极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铜小的“东方硅谷”课程基地,是极具生长性、发展性与延续性的。20多年来,岁月更迭、人员交替,初衷不变、宗旨未改。在铜小人看来,童年是极具幻想性与创造性的。一个人童年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成年后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因此,铜小努力“让儿童回归童年,让童年回归金色”。铜小人致力于重新发现儿童的创造性、生长性与独特性。在实践中研究,在田野里生长,在社群中分享,在创造中改变。从五大基地到N个基地,从六大科技室到N个室,基地的生长,同步体现的是教育理念的生长;基地的发展,同步展示的是课程建构的发展;基地的创新,同步表达的是教育实践的创新。

3.创生“智慧云梯”的校本教材。

“社会责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这七大核心素养从校本构建到校本实施,课程是重要的途径。而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中,教材又是重要的载体。铜小在课程研究之路上,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构建了师生发展的校本教材“智慧云梯”。

校本教材的编著与实施体现了全员创编与人人研究。系列校本教材《铜小科技》《小小科学家》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从核心素养校本表达的视野出发,每个年段围绕“七大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研究。

校本教材的编著与实施体现了系统研究与持续创新。比如《铜小科技》2007年暑假就进行了第四次的校本修订,在保持教材原有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植儿童生活的环境背景、根植儿童生活的时代背景。而这样的改版与修订,自《铜小科技》诞生以来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常思常改,常改常新,从1.0版走向X.0版本的过程,是对于儿童核心素养研究的发生与发展,是对课程校本建设的持续与深入,是对基地专题研究的思考与思辨。从目标体系到内容体系,从操作体系到评价体系,《铜小科技》越来越贴近铜小学子的学习与生活,越来越有力地引领着铜小学子的创新与实践。

校本教材的编著与实施体现了智慧启迪与创造培育。校本教材的编著是一个教学相长、且行且优的过程。校本教材的编著,不仅凝聚着校本教材研究教师团队的智慧,也凝结着一批批参与校本教材学习与体验的学生的才智。儿童究竟需要什么?儿童究竟喜欢怎样的教材?什么才是好的学习项目?怎样的校本教材才是儿童需要并喜欢的?在一次次对话中,在一条条建议中,《小小科学家》日臻完善。《小小科学家》真正成了铜小学子的《小小科学家》,铜小学子也真正成了铜小的“小小科学家”。

4.创建“教学做合一”的实施路径

提高学校生活品质的核心在于重构学习生活。学校与学校最大的不同,不是校舍、不是环境、不是奖牌,而是提供不同的学习生活。铜小的学习生活是让人充满期待的,是令人不嗷匚兜摹R蛭,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与研究结缘的,是与创造相约的,是与当下链接的,是与未来牵手的。

双百工程,让童年与自然亲密接触。“一百种动植物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促成铜小学子人手一张动植物研究课程单,可以独立研究、可以组团开展、可以实地观察、可以村落走访、可以网络学习、可以对比试验……不同的课程载体、不同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是多样的学习体验与研究成果。而这样的过程,是“教学做合一”,也是“玩思创一体”。

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篇4

一、本课题的依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构建已经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已发展成为一门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运作方式与方法的独立学科。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毕竟又是一门与多个学科在培养目标、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共同与相似点,并以多学科为载体和实施途径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所以,综合实践与不同区域,不同教学资源条件下的多学科实践活动的整合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育是全日制大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体育课及与其相关的体育活动为大多数中小学生所喜爱,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些相关的体育活动又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户外的群体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群体性和社会性。事实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广大体育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与体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已占据学生个体实践活动的重大份额,特别是后奥运时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广泛参与更是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体育学科教学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已经呈现出一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我们又不能否认学生们的体育实践活动毕竟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状态,作为一种有着完备的系统的理论为依据,有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为依托,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形式尚不够成熟,尚待进一步深入实践和系统研究。《综合实践与体育课整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学科在培养目标、学科性质、特点、方式方法方面的共同和相近点达成两学科的有机融合,使体育课与社会综合实践课课程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达成两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目标:一方面使综合实践课借助体育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实现综合实践课相关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又使广大中小学生借助社会综合实践这个平台,把有限的体育课教学,向广泛的校园群体活动领域和无限的体育社会实践领域延伸,使广大学生获得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在达成强身健体益智目标的同时,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得到培养,以创新精神、合作和竞争意识为主导的体育实践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一整套为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体育教育教学与实践的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解决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实践活动开展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使之更好的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以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研究的条件

课题的保障条件(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学术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等)

1、本课题得到白山市教育研修院杨国华(体育教研员)、贺永军(综合实践教研员)两位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将为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

2、近年来,我县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长足发展,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科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课题研究占据大量内容详实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绝大部分成员,来自体育及综合实践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应的课题研究经验,他们熟悉课题运作方式方法,能够很好的把握研究的方向和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本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条件。

3、课题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师大体育、政治双本科学历,曾于2007年在长春接受过省级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该同志是我县省级骨干教师,我市中学体育学科带头人,省、市体育“十佳”教师和我县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他曾任实验小学、靖宇三中体育教研组长,具有二十余年的体育教学、校内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经验和主持(或参与)多个省市体育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他的教学论述和文章有十余篇在《中国学校体育》、《吉林教育科学》、《吉林体育科学》、《白山教育》等部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4、进修学校对课题研究极为重视,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他们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设备、人员和时间保证,提供充分的科研指导和财力物力支持。

三、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一)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必然性研究;(二)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可行性研究;(三)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策略即整合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四)对整合效果评价的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形成关于农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体育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2、形成体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形成关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系统表述。

3、指导中小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是:

(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证体育与综合实践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综合实践与农村学校体育学科整合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3)运用实验的方法论证和检验学科整合的效果得出最后的结论。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站在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高度,以开放的胸襟,前瞻的眼光,积极的态度,立足于本地区体育教学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以两学科所具有的共性为切入点,谋求两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使之实现最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整合优势,最终达成两学科共同具有的学科教育目标。

突破学校体育重体育课教学轻学生体育实践活动的现状力图通过与综合实践学科的整合,构建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体系,引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体育实践行为,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活动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发挥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教育目标。

五、本课题的研究阶段

本课题计划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7月)

(1)深入学习总课题相关文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子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明确课题研究基本方向和重点内容,制定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人员分工。成员包括,学校相关领导、综合实践教研员、体育教研员、实验校综合实践课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其他相关统计和信息技术人员;组织开题会议。

(3)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使参加课题研究的领导和实验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4)搜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筹措课题研究必须的资金,购置必备的体育实践活动所需器材,印制各种调查表格。

(二)实施阶段(2010年8月—2012年7月)

(1)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和实验基地,对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实验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实践活动原始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组织各实验学校、实验班级和学生的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对实践过程获得的理论认识、方法和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在科学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

(3)通过实验的方式论证和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与体育课整合的策略,形成相关理论。

(三)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2年8月)

(1)系统归纳和总结综合实践与体育学科整合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撰写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

(2)整理有关实验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的迎检、验收和结题工作。

(3)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转化。

六、本课题拟定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

1、形成关于农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2、指导中小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3、形成体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形成关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系统表述。

七、课题组成员

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织机构及分工:

(一)学科专家指导:杨国华(学科专家、市教育研修院体育教研员)贺永军(学科专家、市教育学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负责课题研究体育及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理论及实践活动指导。

(二)课题学术指导:潘景胜(教育专家、进修学校校长)、王元德(教育专家、进修学校党委书记),负责课题理论研究与实际运作的学术指导。

(三)课题负责人:

吴岩,课题组长、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负责课题的统筹、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及与总课题组的联络工作。

(四)课题组重要组织机构:

课题组下设体育教师培训、课题实验、课题联络组和信息采集与数据统计四个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教师培训组:邱军、王乾、王彦军分别负责小学、初中、高中体育实验教师运动技能及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方式方法的培训工作。

课题实验组:

乡村:张建新、徐树仁、吉华、王作军、房起成、鄂润泽、仲卫军、张大伟等

城镇:杜明禧、李克军、李志刚、王宏伟、王志刚、郭永刚、胡翦飞,杨吉涛等

上述为各实验校(学区)体育教研组长、市县体育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负责课题实验活动在本学校(学区)的组织和实施。

课题联络组:杜明禧、姜永波、王亮负责课题组与各实验校(学区)及各实验校(学区)之间的联络和沟通。

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篇5

通过对成都几所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棠湖外国语学校等)的调查,在成都地区,学校十分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特别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学校有一名副校长或主任专门负责科学课程,每学期会组织两次以上的科技活动,并设有第二课堂活动,为喜欢科学热爱科学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以乐山为代表的二线城市,通过对几所城市学校的了解(乐山师院附属小学、徐家扁小学等)相对于成都就有明显的区别,整个乐山在科学重视程度上差异较大。有的非常重视孩子实验动手能力,欲将科学课程打造为优势学科,并开办了实验兴趣班(乐师附小、乐山外国语学校)。而城区的其他小学科学活动相对匮乏,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在甘孜地区小学科学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学校整体对于科学教育并没有特别强的意识,虽然根据课改要求将“自然”改为“科学”,但在实际上通过对甘孜地区几所学校,近2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可以得知,有很大一部分教师(153人)认为小学科学教育可有可无,情形非常不乐观。

2硬件设施

科学课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应是实践性和操作性,“观察”和“动手做”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活动方式。因此科学教学需要特定的教学环境,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实验材料。这些方面与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城市的经济实力基础密不可分。在成都的学校,不论经济基础还是学校重视方面做的都很好,实际体现为基本所有学校都配置两个以上的科学实验室,条件较好的部分学校如五朵金花还实现了科技园区,实现每个学生配备教学学具,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乐山地区硬件设施也较为完备,但相对于成都地区存在以下差异:一、实验室建设不足,很多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学生没有机会使用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不齐,部分课程实验没有实验材料。二、没能充分运用学校网络,有条件但不去运用,教师演示实验较多,科学方法和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三、学生科学兴趣根据学校的差异呈现明显的两极化,科学活动多的学校明显高于活动少的学校。而在甘孜地区,现在只有部分中心城市根据要求建立了科学实验室,大多学校都还没有建立,且有实验室的学校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很多科学实验课程都是由教师口授,学生强制记忆。究其原因,学校根本没有实验器材,无法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自己制作的实验器具也非常有限,学生根本对课本实验没有任何体验,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普遍。

3软件配置———教师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如果老师人格高尚、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志向远大、思想活跃,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充足的养分。所以,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科学态度、感染学生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成都地区,教师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能力强。随着科学教师专业要求的不断提高,科学教师呈现出很快的更替现象,部分学校在保留经验丰富教师的同时吸收了很多新鲜的血液,达到新老科学教师之间的科学配置,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乐山地区,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科学教师的素养有待增强。通过与乐师附小老师的交流,在教师配置上,科学课程的教学还是以老教师为主。很少学校重视教师培养和新老结合。现代科学教学理念发展很快,部分老教师表现出不适应性,对科学理念认识不足,照本宣科现象明显。甘孜地区,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存在较大的问题。大多数科学教师都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出身的。完全不具备相关科学知识的储备,实验动手能力也较弱,无法真正落实科学课在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4结语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